APP下载

作文教学要做好“三篇文章”

2017-05-24刘萍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7年2期
关键词: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习作

刘萍

现在的小学生普遍对写作不感兴趣,写作能力提高缓慢,因此,习作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并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作文训练正是听、说、读、写能力的集中反映。新课标指出,习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好“三篇文章”,激起学生写作兴趣,激活学生写作灵感,运用创新型的有效训练方式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积累篇——培养阅读兴趣,积累好词好句

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是创造才能的催化剂,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应当成为提高习作教学的关键所在。小学生应从小培养阅读兴趣,增加自己的词汇量。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在欣赏精彩的故事情节时,要指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词汇并学习精彩的描写方法。阅读与写作要按照规定的教学纲要来进行,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选取适合他们的书籍和主题来进行。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告诉我们多读书自然能写出好文章。作文所需要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阅读,因此,可采用课内外结合的方式来激发学生产生阅读兴趣。那么,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呢?教师可让学生把好词好旬记录下来,有些名句尽可能地背诵出来,写作时就可灵活运用。也可以在班上开展各项读书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轮流背诵好旬好段,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及时给予奖励。在班上开展“讲故事”“辩论赛”“朗读赛”等各种各样有特色、有吸引力、有意义的课外活动,这样能有效地检查学生阅读情况、深化阅读成效,让学生享受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学生爱上阅读。教师还可以在教室开辟一个图书角,放一些有意义的书,也可以讓学生每人选择一本好书放在班级图书角,大家一起阅读分享。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专门让学生阅读,并交流、分享阅读感受。指导学生读文章时要做记录,标出不认识的生僻字,划出重要的段落,找出文中优美的景物描写以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或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以日记或摘抄的方式记录下来。

二、素材篇——学会体验生活,充实写作素材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作文内容来源于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让他们多看多练多写,描述日常生活中的趣事。可以让学生写日记或是周记,把平时的所见、所闻、所感用自己的语言记录下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除了在书本中学,还可带领学生外出参观名胜风景。这样的途径既能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使学生写作时有东西可写,又可以结合课文讲解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使学生大脑更灵活,充实写作素材。

作文是生活的再现,当写有关生活题材的作文时,可引导学生深入生活感受情境,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其实,学生的生活中有很多场景,如买菜、买米、买衣服等购物经历,可以指导学生回忆这个过程,比如在购物时和商家讨价还价,识别商品的真假,这些都可以成为习作的素材。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对相同的事物进行观察分析,比如:让学生仔细观察两株玫瑰花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的学生会发现左边的花朵更鲜艳,右边的那一株比左边的叶子多一些,而且长得高一些。也可以带领学生观察不同的事物,教师在上课前带几种不同的水果,如苹果、梨、桃子、橘子等,先指导学生们观察每一种水果,然后引导学生对不同水果对比着来观察,让学生们说说这些水果的不同点,再让大家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种水果并说出原因。以这样的方式来带动学生仔细观察水果间的形状、颜色等不同之处,由此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在生活细微处积累写作素材。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如水的流动、花的形态、雨的形成等自然现象,只要学生们善于观察,就可以获得更丰富的素材。这样,做好了“积学以储宝”“聚材而吸收”的工作,有了相应的知识储备、生活积累和真切体验,学生就不怕无话可说了。

三、整合篇——训l练口语表达,说写紧密结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些学生很能说话,口若悬河,而写作文时却不知从何下笔。究其原因是因为“说”在生活中用得比较多,而“写”却较少,没有实践运用,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不能提高,所以,教师在训练时可以说写结合,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提高学生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在写作时能更快更好地组织自己的语言。

口头作文也是一种训练方式。教师可利用课前三分钟的时间安排学生进行演讲,给一个主题,如“我的梦想”,或者自己想主题进行演讲。很多学生都喜欢听故事,根据学生这个特性,选择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历史故事、寓言故事和成语故事让学生听,听完后给学生提出要求,让他们试着复述这些故事。让学生同桌之间相互讲,然后在小组内说,小组内再推选代表在班上说。让学生对某位同学的说话内容加以评论,阐述自己的看法,这样,既让说话者知道自己的不足,又培养了评论者的分析能力,还能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教师还可以给学生看影视资料,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悟,谈谈对人物的认识等等,这些都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当然,在课上也要注重写法迁移。如:《庐山的云雾》一文中描写了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特点,文中最为显著的写作特色是总分的构段方式,学习时,可以让学生先说一说,再运用这一写法仿写段落。再如:《船长》一文中有很多处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课上要让学生动口表达,学完就要训练这种写作方法。阅读和写作是互为因果的两个紧密联系的事物,它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阅读是理解和吸收语言文字及思想感情,写作则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即读是吸收,写是输出。当学生把写作看作一种需要,他们就不会觉得写作是件难事了。

总之,在作文教学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三篇文章”:培养阅读兴趣,积累好词好旬;学会体验生活,充实写作素材;训练口语表达,说写紧密结合。运用创新型的有效训练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激活学生的写作灵感,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猜你喜欢

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习作
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习作展示
写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