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锥颅引流术的手术情况与术后恢复效果观察

2017-05-24杨朔文上康覃木秀李越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9期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

杨朔+文上康+覃木秀+李越

【摘要】 目的 分析高血壓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锥颅脑内血肿穿刺引流术的手术情况与术后恢复效果。方法 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28例)。对照组患者实行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 观察组患者实行微创锥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总时长和住院时间分别为(69.58±7.54)min、(13.8±2.1)d, 对照组分别为(125.28±9.41)min、(19.5±3.5)d, 观察组手术总时长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29%(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3、6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锥颅血肿穿刺引流术, 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状况, 提升患者恢复速度, 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锥颅;脑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手术情况;临床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09.018

Observation of operation situation and postoperative recovery effect by minimally invasive cone intracranial drainage applied in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 YANG Shuo, WEN Shang-kang, QIN Mu-xiu, et al. Department of Craniocerebral Surgery, Wuchuan City Peoples Hospital, Wuchuan 5245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operation situation and postoperative recovery effect by minimally invasive cone intracranial intracerebral hematoma puncture drainage applied in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60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32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28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large flap craniotomy hematoma clearance for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minimally invasive cone intracranial intracerebral hematoma puncture drainage for treatment. Clinical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otal operation time and hospital s tay time as (69.58±7.54) min

and (13.8±2.1) d, which were respectively (125.28±9.41) min and (19.5±3.5) d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shorter operation time and hospital stay tim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much lower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much higher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87.50% than 64.29%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quality of life scores in 1, 3 and 6 months after operation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Implement of minimally invasive cone intracranial intracerebral hematoma puncture drainage applied in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ir postoperative condition and accelerate recovery. This method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Minimally invasive cone intracranial; Intracerebral hematoma puncture drainage; Operation situation; Clinical effect

高血压脑出血属于常见急症之一, 患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抢救, 很有可能出现生命危险, 且术后致残率较高, 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当前临床中主要采取手术开颅的方式, 以起到充分加压的作用[1], 但该种手术方式对患者的创伤较大, 特别是神经功能, 且容易出现感染等多种并发症状。为探究更好的治疗方式, 本文重点探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锥颅脑内血肿穿刺引流术的手术情况与术后恢复效果, 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2013年7月~2016年7月本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 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28例), 观察组患者中, 男17例, 女15例, 年龄52~72岁, 平均年龄(63.5±6.8)岁;对照组患者中, 男15例, 女13例, 年龄51~73岁, 平均年龄(64.1±5.5)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评分>6分;②脑部出血位置均在基底节区;③患者发病时间在4~72 h;④脑出血量约30~50 ml, 神志处于朦胧状态。

1. 2 手术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手术:采取全身麻醉, 取仰卧位做手术体位, 根据术前患者CT结果, 在头颅准确定位脑部出血位置与范围, 通过手术开颅去骨瓣, 进到患者颅内部后, 将硬脑膜切开并穿刺, 找准血肿位置, 确定距离血肿最浅的皮层位置[2], 入血肿腔, 清除60%以上的血肿。观察组患者行微创锥颅血肿引流术:采取复合麻醉或全身麻醉的方式, 手术体位为仰卧位, 根据术前患者CT结果, 准确找到脑部出血位置与范围[3], 标记穿刺方向与层面, 科学确定锥颅部位, 用手锥开通患者骨孔, 使用带针芯的硅胶引流管, 置入引流管, 将其逐渐进针直到血肿中心, 抽5~25 ml后进行引流。完成以上操作后, 检查不同方位冲洗、抽吸效果[4]。术后3万~5万 U的尿激酶+5 ml生理盐水, 经过引流管注入血肿腔, 留置约1.5 h后引流, 2次/d, 每隔3 d进行1次CT检测。完成手术后, 两组患者都需施以脱水、降颅压等方面的基础治疗, 以提升整体治疗效果。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总时长、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肺部感染、再出血、脑梗死)、临床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1. 4 评定标准[5] 根据生活质量核心量表, 评定患者术后1、3、6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 分为躯体、心理和社会等方面, 总分共计100分, 分数越高, 说明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越好。根据日常生活能力评定标准, 评估患者临床疗效, 分为Ⅰ、Ⅱ、Ⅲ、Ⅳ、Ⅴ级, 其中患者术后生活可自理, 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可正常工作为Ⅰ级;患者术后生活基本自理, 临床症状大大缓解, 稍影响到患者正常工作为Ⅱ级;患者术后生活无法自理, 只能下床简单活动, 严重影响到患者正常工作为Ⅲ级;患者术后卧床不起, 但意识逐步恢复, 严重影响到患者正常工作为Ⅳ级;患者术后处于植物状态为Ⅴ级。治疗总有效率=(Ⅰ级+Ⅱ级+Ⅲ级)/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手术总时长和住院时间分别为(69.58±7.54)min、(13.8±2.1)d, 对照组分别为(125.28±9.41)min、(19.5±3.5)d, 观察组手术总时长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术后并發症发生情况比较 手术后,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手术后,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2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 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1、3、6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疾病发病突然、进展快, 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 当前临床主要采取手术的方式去除患者颅内血肿, 缓解脑组织受压迫的状态, 但传统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大, 易出现继发脑损伤, 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6-12]。本研究通过探讨微创锥颅血肿穿刺引流术的应用价值可知, 观察组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且术后恢复情况更好, 说明微创锥颅脑内血肿穿刺引流术的疗效比传统手术更好。该种手术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13-18]:①对患者脑组织的创伤小, 有利于提升患者康复速度;②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手术, 操作简单灵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操作人员必须特别注意准确定位血肿位置与穿刺点, 穿刺点可选择距离患者血肿位置最近的头皮, 确保血肿直径位于最大层面, 保持引流管的畅通, 避免出现再出血的问题。

综上所述,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锥颅脑内血肿穿刺引流术, 可有效提升患者整体治疗效果, 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綦斌, 左程, 邬巍, 等.立体定向微创钻孔引流术辅助尿激酶灌洗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4, 31(1):205.

[2] 马涛, 张玉磊, 孙政, 等.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安徽医药, 2013, 17(12):2114-2115.

[3] 王朝平, 吴杰, 周敏, 等.微创钻孔引流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比较.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 36(18):4494-4495.

[4] 张波, 温权, 刘健, 等.双腔引流管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HICH疗效分析.重庆医学, 2016, 45(13):1826-1828.

[5] 陈唯实.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吉林医学, 2015, 36(7):1430-1431.

[6] 卜震生, 张宏. 微创锥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观察. 中国乡村医药, 2015(12):27-28.

[7] 阳勇云. 微创锥颅钻孔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医学信息, 2016, 29(10):49-50.

[8] 熊国平. 锥颅血肿引流术微创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评价. 当代医学, 2016, 22(13):83-84.

[9] 吴红飞, 刘锦平, 温磊, 等. 高血压脑出血锥颅穿刺外引流术方面的治疗体会. 哈尔滨医药, 2016, 36(3):214-216.

[10] 张操魁, 胡丹, 郭卫锋. 高血压脑出血显微镜下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锥颅血肿碎吸引流术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中外医学研究, 2013(13):134-135.

[11] 陈旭, 成刚, 吴健. 高血压脑出血显微镜下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锥颅血肿碎吸引流术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医药前沿, 2012(30):179-180.

[12] 王陽. 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微创锥颅血肿碎吸引流术的效果. 中国伤残医学, 2014(5):74.

[13] 刘梅, 秦元爱. 定向微创锥颅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中国保健营养旬刊, 2012(8):203-204.

[14] 沙龙贵, 汪锡华, 王之涵, 等. 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中国临床医学, 2013, 20(5):641-643.

[15] 杨晋生, 肖铮铮.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锥颅血肿碎吸引流术的疗效. 江苏医药, 2014, 40(15):1794-1795.

[16] 万宏伟, 凡秀伟. 高血压脑出血锥颅血肿抽吸引流术术后观察及护理. 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14):71-72.

[17] 郑本平. 锥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研究.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5(8):45-46.

[18] 颜杰浩, 于长久, 王莉, 等. 高血压脑出血锥颅血肿抽吸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对比研究. 广东医学, 2011, 32(20): 2680-2682.

[收稿日期:2016-12-30]

猜你喜欢

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小骨窗开颅和穿刺引流清除高血压脑出血血肿疗效比较
不同出血量采用小骨窗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对比研究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对比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