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卒中相关性头痛患者应用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7-05-18张雁

中外医疗 2017年8期
关键词:临床效果

张雁

[摘要] 目的 探究急性卒中相关性头痛患者应用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该校附属医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急性卒中相关性头痛患者共88例设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上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氟桂利嗪治疗,实验组则采用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 实验组经过治疗之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而不良反应发生比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在急性卒中相关性头痛患者中采用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不仅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而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 急性卒中相关性头痛;尼莫地平注射液;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3(b)-012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nimodipine injection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 associated headache. Methods 8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 associated headache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4 to October 2016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flunarizine, 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nimodipine injection, 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95.45% vs 81.82%),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nimodipine injection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 associated headache is good with high safety, which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Acute stroke associated headache; Nimodipine injection; Clinical effect

头痛为急性脑卒中及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的临床症状,属于神经科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常常伴有头晕、易疲劳、记忆力减退、工作能力下降等现象的出现。当前,对于急性卒中相关性头痛的机制研究尚未定论,在临床各项指标检查中,很多患者除了有视网膜的小动脉硬化之外,不存在其他的阳性特征,究其原因,很有可能与患者脑部缺氧及缺血相关[1]。当前,临床用药上对于顽固性头痛的治疗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尼莫地平是一种对脑血管有着较强选择作用性的钙通道阻滞剂,具相关研究表明,该种药物用于治疗急性脑卒中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该文主要对该校附属医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急性卒中相关性头痛患者共88例患者一般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方便选取的88例研究对象,均为该校附属医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接收的急性卒中相关性头痛患者。所有患者均是因头颈部血管疾病所导致的继发性头痛症状,符合临床诊断标准。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劲动脉痛导致的头痛患者。患者在入院治疗后,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进行了血尿常规检查、血脂血糖检查、肾功能检查、相关影像学检查。将所有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氟桂利嗪治疗,而实验组患者采用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其中,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18例,患者年龄在41~79岁,平均年龄(48.9±3.27)歲,病程在2~13年,平均病程(8.6±1.23)年。实验组男性25例,女性19例,患者年龄在43~82岁,平均年龄(49.1±3.57)岁,病程在2~14年,平均病程为(8.5±1.47)年。两组患者经过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主要利用氟桂利嗪治疗,具体方法为:给予患者西比灵(国药准字号H10930003),5 mg/次,1次/d,于每日睡前服用,连续治疗7~10 d。

实验组患者采用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具体为:尼莫地平注射液(国药准字号H20056408)利用输液泵治疗,8 h输入4 mg,0.5 mg/h,1次/d,连续治疗7~10 d。

1.3 效果评定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脑卒中神经功能评分作为依据,其中,患者头痛症状消失,无再次反复发作,眼底血管痉挛消失为显效;患者头痛症状及眼底血管痉挛症状有所缓解,且病情发作期明显延长为有效;患者头痛症状稍有改善,但眼底血管痉挛无明显消失,病情仍经常发作甚至出现加重现象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组例数×100%。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

1.4 统计方法

该次数据主要利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实验组经过治疗之后,患者呈显效有22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治疗后,显效19例,有效为17例,无效为8例,总有效率81.8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实验组在经过治疗之后,出现头晕有1例、血压降低1例,而恶心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2%,未见其他不良反应,很有可能于患者的个体差异,及治疗时泵入速率有关系;而对照组治疗后,患者出现恶心呕吐4例,轻微腹痛4例,头晕2例,四肢无力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2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096, P=0.0107<0.05)。

3 讨论

急性脑卒中很容易导致患者残疾、死亡,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神经科疾病,很多患有急性脑卒中的患者都伴有相关头痛症状,也就是急性脑卒中相关性头痛。该病症除了会在卒中期间发生外,同时也会在卒中前、卒中后发生。在患者出现相关性头痛后,会存在明显的头痛症状,增加患者的身体不适感,导致患者容易出现恐惧、焦虑等情绪,对预后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2-5]。一般来说,头痛为急性脑卒中的早期临床症状,当患者出现头痛时,要高度怀疑是否为急性脑卒中或动脉粥样硬化。在据相关临床指标检查中发现,部分患者除了具有视网膜上的小动脉硬化之外。没有表现出其他阳性体征,究其原因,主要是与患者的脑部缺血、缺氧有关。脑卒中是一种由于多因素所致使的脑动脉硬化综合症状,其诱因包括生活习惯、压力、情感、遗传、饮食习惯,以及职业因素等[6]。脑动脉硬化是全身性动脉硬化中最为严重的部分,主要是由于玻璃样变性或是脑动脉粥样硬化而使得脑动脉壁出现病变,所形成的一种脑功能障碍慢性疾病[7]。同时,脑动脉硬还会致使患者的脑局部甚至全身出现缺血与缺氧的状况。很多脑卒中患者在病情进展中,通常会由于脑部缺氧与缺氧状况、范围上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患者的相关性头痛,会出现在脑卒中的任何一个时间段,而患者一旦出现严重脑部缺血、缺氧状况,就会对神经功能造成较大的损伤。所以,在治疗急性脑卒中相关性头痛时,首先要注意缓解患者的头痛症状,以促使其神经功能得到有效恢复。

从当前医学研究结果总结来看,尤其在脑卒中时出现头痛症状会导致患者出现系列不良心理,并致使植物神经功能的紊。尤其是针对年龄相对较小的患者,若是出现脑卒中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焦虑、恐惧、不安情绪,增加患者的不适感,使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对患者的预后治疗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选取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恢复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患者的情绪就显得尤为重要。

尼莫地平是一种非极性1,4-二氢吡啶类的钙通道阻滞剂,其药脂溶性相对较强,能够有效渗透于血脑屏障,进而对脑血管上的神经胶质细胞膜,以及神经元上L型电压敏感性的Ca2+通道产生较强的选择性阻滞作用,进而在最短时间内快速地对细胞钙通道进行阻断,从而抑制因血管平滑肌细胞钙超载而形成的血管痉挛症状。此外,尼莫地平还可以有效控制缺血神经细胞因Ca2+超载而出现的细胞破坏现象,进而有效抑制人体内致痛物质的释放,来保护脑细胞,进一步调节脑血管舒缩功能,使平滑肌得以松弛,从而改善患者机体的微循环,避免由于颅内外血管的扩张而出现距离的疼痛。同时,该药物能够通过对体内致痛物质的释放,来维持患者细胞膜的正常功能。除此之外,尼莫地平注射液可以起到调节血管的舒缩功能,松弛平滑肌,以防止反应性的颅内外血管扩张而出现剧烈头痛。尼莫地平注射液的主要成分包括乙醇溶媒及尼莫地平,该药物对治疗脑血管疾病有较为明显的疗效。该次研究中,采用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与金凤等[8]研究结果相符,提示,应用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急性卒中相关性头痛的疗效确切。然而,由于尼莫地平注射液中含有乙醇,在输注过程汇总,若是不注意控制输注速度,很容易对患者的皮肤造成一定刺激作用。该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出现头晕1例、恶心1例、血压稍微降低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27%,其不良反应很有可能与患者的个体差异、治疗时泵入速率有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临床实际应用中要注意对输入剂量、输入时间进行严格地控制,并尽量使用输液泵输入,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准确性,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尤其是针对患有低血压的患者,更是要对输入速度进行有效把握。

综上所述,对急性卒中相关性头痛患者中采用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相对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东涛,周立春.应用血栓弹力图指导急性非心源性卒中患者選择敏感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临床研究[J].中国卒中杂志,2015,10(12):1006-1011.

[2] 沈东超,王子璇.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应用阿替普酶纳入及排除标准的科学声明(第一部分)[J].中国卒中杂志,2016, 11(2):137-149.

[3] 凌倚峰,程忻.改进急诊流程,提高急性卒中静脉溶栓的成效[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10(3):17-21.

[4] 刘峻峰,林森.阿加曲班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4,14(7):859-866.

[5] 何增柳,董兰真.头痛宁治疗伴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头痛的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4,43(23):2977-2979,2982.

[6] 王清,陈湘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活动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1):38-40,54.

[7] 彭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进展[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3,19(2):73-75.

[8] 金凤.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103-104.

猜你喜欢

临床效果
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临床分析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初步评定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早期应用大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