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核心目标,提升数学素养

2017-05-17黄小丽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主动性数学素养品质

黄小丽

摘 要:数学素养,就是指人通过个体自身的实践和认识活动,得到数学知识、技能、能力、观念和品质的素养。数学是一门思想性、逻辑性、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在培养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作为数学教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不懈地努力与探索,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数学素养;数学思想和方法;科学的态度;主动性;能力;品质

《新課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并指出要让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重视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实质上就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什么是数学素养?笔者查阅了一些文献,数学素养在文献中的解释有这么几种:①数学素养是指学生可以终身受益的数学能力。包括解决问题、数学交流、数学推理的能力等。②数学素养是指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语言,基本的数学思维品质,基本的数学观念和意识或者说是数学文化中最基本的素质等。③所谓数学素养就是指灵活运用数学的理论与方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综上所述,所谓数学素养,就是指人通过个体自身的实践和认识活动,得到数学知识、技能、能力、观念和品质的素养。

数学是一门思想性、逻辑性、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在培养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作为数学教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不懈地努力与探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方法与体会。

■一、深入挖掘教材,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受数学素养

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紧密结合新课程理念,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培养数学语言、思维方式、思想方法的素材,只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善于挖掘利用,在每一堂课中都能注重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那么学生在课堂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感受、感悟有关数学素养方面的内容,日积月累,一定受益匪浅。

例如《10的认识》这一课教材中的鸽子图,虽然看似简单,却蕴藏大量的数学思维信息。图中有9个学生和1个老师,让学生体会到比9多1是10,10比9大。数的意义、数的大小、数的顺序由此得到充分的体现。图中人物与鸽子都是以5个为单位呈现的,以5为单位的计数在生活中是非常实用的计数方法,而由按“个”计数上升到按“群”计数更是对学生思维的提升。所以教材思想内涵的挖掘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数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事物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图形的拼组》这一课中,例1出示了做风车的步骤,让学生做风车,那么在教学中该如何处理?是手工课吗?作为教师就要挖掘做风车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在做风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感悟什么?做完风车后学生应该懂得什么?深入挖掘数学教材中的数学思维、数学思想与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充分进行探究、验证,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步养成用数学的思想与方法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二、紧密联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数学素养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对熟悉的事物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近感。如果把他们熟悉的事物与课堂知识相结合,学生会感觉到学习内容的亲切,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能切实解决生活问题。这样既能增强学习的趣味性、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又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面的数学素养。

例如在《平均数》的教学中,平均数的概念和意义是难点。为了突破难点,笔者从和学生聊天引入课题,问了三位男生与三位女生的语文测试成绩,然后得出结论:“哦,这次考试女生考得比男生好!”但课堂里男生一片抗议声:“老师,这不公平!”于是引出一个问题:“那如何比较更合理呢?”这样一来,学生的情绪高涨,思维的闸门一下子打开了。学生们七嘴八舌地提出了比最高分、比最低分、比总分、比平均分等多种方法。课中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分析比较,最终得出“要代表全班同学的一般情况,只有比较平均分比较合理”的结论。平均数的概念与作用得到了落实,难点也突破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每堂课我们都能思考如何让学生在学到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的同时,又能养成自觉用数学思考问题的能力,给学生更多的机会来接触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养成自觉地用数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观察事物、解释现象、分析问题的习惯,并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学生的数学素养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三、引导转变学习方式,在探究中培养数学素养

新课标指出,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自主探索与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尝试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锻炼学生的推理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例如在教学《几分之一》时,笔者让学生分一分、折一折、判一判、涂一涂等运用多种感官充分感知二分之一,在理解了二分之一的意义后,放手让学生利用身边不同形状的纸片来创造二分之一,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些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然后进一步用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的方法来认识几分之一,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初步感受几分之一的大小。在教学分数大小比较时,笔者让学生和同桌各创作一个几分之一,然后比较大小,让学生自己说说哪个分数大,理由是什么。就这样整堂课都在学生自主探究中进行,让学生感悟到用探究的方法可以学会数学知识,逐步养成主动探究的良好习惯。

在《圆的周长》这一课中,笔者结合学校刚举行的运动会,先提出一个问题:“在800米比赛时,有同学说咱们班刘红在第1跑道,人家的起跑线都在她前面,她跑的线路最长,太不公平了。大家说说看,到底公平吗?”这个问题情境的创设,为整节课探究性学习的展开打下了基础。接下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所学知识去探索、去解决,得出正确的结论,使学生体验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同时探索研究的思维品质也得到了训练,这样的学习体验必定鼓励着他们继续进行下一次的探索与研究。

用科学的态度与科学的严谨性来学习知识、探究知识是现代人学习生活的必要素养,从小培养这种数学素养是数学课堂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四、精心设计练习,在挑战中提高数学素养

数学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数学素养。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练习环节也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精心设计练习,逐步提高练习的层次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不断探究发现与解决问题,感受到学习成功的乐趣,提高数学思维的能力。

例如教学《搭配组合》时,笔者从学生最常见的穿衣搭配问题入手,得出3件上衣,2件下装共有6种搭配方法,然后提出增加一件上衣共有几种搭配方法,增加一件下装又有几种搭配方法?接着提出疑问:为什么增加一件上衣与增加一件下装所产生的结果会不同呢?这样拾级而上,提高难度,增加思维的含量,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地受到思维的挑战。

又如《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这节课中,在学生初步理解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意义后,笔者出示一个面包写上约80克。然后让学生分一分这个面包,并根据所学的内容提出一个问题让大家解决。有学生把面包平均分后提出:个面包重多少克?个面包重多少克?个面包重多少克?并尝试了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接着笔者出示一袋课间餐中吃剩的面包,有的只咬了一口,有的吃了半个,也有大约吃了的,初步估计出平均每个同学大约扔掉了个面包,并提出问题:计算咱们班40个同学大约一共浪费了多少克面包?咱们学校共32个班级,假设各班人数相等,一天共要浪费多少千克面包?在这里,面包切分、问题的提出、问题的逐一解决,在学生情感和思维上产生一浪高于一浪的激烈碰撞,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碰撞中得到升华。

事實上,学生是有很大潜力的,教师在教学中设置适当的难度反而会激发他们积极思考的动力。在练习设计中,讲究练习的梯度,有意识地逐渐增加难度,不断地给予学生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在思维的层面上不断地拓宽、延伸,提高数学思维的敏捷性与宽广性。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的数学意识、思维、语言等各种素养会在不断的挑战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数学素养的养成需要时间的积淀,对数学教师来说,我们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实践与探索,要有意识地通过课堂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不仅仅是抽象的知识,更多的是一种思想,一种方法,一种精神和态度,让学生满怀乐趣和憧憬地去学习它。

猜你喜欢

主动性数学素养品质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关于当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方案
解析高中语文试卷讲评改革的必要性
初中数学教学之二三思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预学的实效性
氯化钙处理对鲜切萝卜生理与品质的影响
“鄞红”、“巨峰”、“红富士”葡萄及其杂交后代品质分析
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特色的挖掘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
工商联副主席潘刚:让中国企业成为“品质”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