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智慧激发灵性,用灵性启迪悟性

2017-05-17陈燕虹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实效性课堂教学

陈燕虹

摘 要:有效教学,是数学课堂永恒的追求。我们应把握好教学的主旋律,让课堂设计透着灵动的美,关注起点,把握目标,落实四基,并能科学地进行预设,有效地处理生成。如《数学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鼓励学生运用猜测、探索、体验、实践等多种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建构学习中,实现有效教学,活跃学生多向思维,引领反思,推进内省,用灵性启迪学生的悟性,充分演绎有生命力的实效课堂。

关键词:灵动设计;课堂教学;多向思维;实效性

有效教学是数学课堂永恒的追求,怎样的教学才称得上有效呢?正如课标所说的: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我们应该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更好地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只有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得以体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才能得以提高,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因数学而智慧。

一、灵动设计——有效教学的主旋律

一堂好课需要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支撑,教学设计之于课堂就如同建筑设计之于建筑,是重中之重,更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保证。如果说教材是音符,那么好的教学设计就如同优美的旋律。笔者喜欢让这样的旋律唱响在课堂。

1. 关注起点——灵活把握,提高效益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尔说过:“影响学习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作为授业者,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学习的起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引发、创造学生认知上的困惑与矛盾,动态地生成精彩的课堂,使学生的学习少走弯路。

课前应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找准教学的起点。包括由旧知迁移到新知的生成点和学生原先掌握程度如何。比如,教学《7的乘法口诀》,在备课时,应该理清这些问题:①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已经学过的乘法口诀(如5的乘法口诀,6的乘法口诀等)的产生推导过程,还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②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学会,哪些知识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让学生在编口诀的过程中,逐步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初步培养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③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怎样?——编口诀,应用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了解了以上三方面,在自主探究、自编乘法口诀这一环节就可“省点笔墨”, 至于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口诀并进行拓展延伸,发现规律及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则应多下一些功夫。

了解学生学习起点的途径与方式有许多,可以是课前问卷、访谈,也可以通过作业分析,还可以是课中观察与把握,如在课堂中通过发言、独立练习等观察学生的情况,并根据这些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灵活地把握,以提高整体效益。

2. 把握目标——落实四基,提升素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课程目标应注重过程性和结果性相结合,使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即所谓的“四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显性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是隐性的,但却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当特别重视的,是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它们不仅是学生当前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未来学习和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因为学生在离开学校后,真正能留存于脑海中的基础数学知识、技能往往很少,但数学思想方法、策略、活动经验却常常以更为内敛、潜在的方式沉积于他们的内心深处,成为他们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支撑。可见,真正让学生终身受益的是数学思想方法和活动经验,所以教师应当让学生在知识建构中感受其芬芳,使学习更具持久性。

比如,教学《长方形与正方形》时,先让学生说说长方形有什么特征,教师板书了这些特征之后,说这只是大家的猜想,得加上个“?”,要把问号去掉,必须经过验证。

师:有什么方法可以证明长方形的2条长相等,2条宽相等?

生:可以量一量。

生:也可以对折。

生:还可以比一比。

学生的方法真多,通过不同方法的比较,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不同方法的优劣。但在研究长方形的4个角的特征时,由于急于求成,当学生说可以用三角板的直角量每一个角,教师紧接着问:那要量几次?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要量一次?当然有些优秀的学生一下子就领悟了对折后把4个角重叠在一起,只量1次。这看似是最好的方法,又能节省课堂时间,不过这对于优秀生来说是恍然大悟,但对于中等生就缺少了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过程,有的只是结果的接受,没有过程的经历,没有进行优劣比较、对比感悟。看来还是得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经历推敲,享受过程,感受差异,最后谨慎下结论。这样无论经过多长时间,这一过程都能存留于脑海中,才可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3. 科学预设——有效应对,精彩生成

预设指的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案、设想、构思、策划,它意味着教师要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或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出假设性预案。学情分析是科学预设的有效保证,了解学生原有知识与经验,学生的认知结构、心理特点、思维特征等,这些特性有时会决定生成的品质,即可能会有什么价值的生成。再对这些生成适当诱导,弹性处理课前预设,让课堂上层出不穷的问题或“节外生枝”步入正轨,灵活处理生成,将它们的生成资源转化为学生理解问题的关键,方可柳暗花明。如一年级《桌子有多长——认识厘米》中的一个“小插曲”: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测量工具量一量桌子有多长,学生各显身手,所选择的工具五花八门(当然这更能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这是意料之中的。但由于要求不够严密,有的学生把文具盒里的铅笔都拿出来,首尾相连,虽统一了工具,但毕竟不是同一个工具,结果可想而知。学生的独到见解之处,有时也是我们事先無法预料的,可课堂终因学生而精彩,数学课堂成为多种智力火花竞相辉映的天空,就需要我们踏雪无痕地引导:“用了很多支不同的铅笔,但仍没办法知道桌子有多长,得怎么办才好呢?”“得用同一支铅笔,看量了几次。”这时学生就能领悟到同一工具的必要性。有效的应对,才可生成精彩,将一些无法预见的教学情境转化为激励力量。笔者一直感悟:困惑的问题在课堂实证中渐渐明晰,生成的处理在教学实践中自然而有实效。

二、灵活实施——有效教学的进行曲

设计的灵活独到之处,不是四平八稳地写在纸上,终须在课堂教学中的灵活处理,才是优美的进行曲,犹如珠玉落银盘的清脆响亮。

1. 引发兴趣——充满活力,激活思维

“学好数学,兴趣是关键。”中国当代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奖”获得者杨乐如是说。如果一个人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去探索、尝试,并在探索中产生愉快的情绪,这样的情绪能推动他进一步学习。如《倍数与因数的复习》这节课,当学生弄清了倍数和因数等概念之间的联系,建立了一个比较科学的知识网络时,他们的兴致就会变高。这时,巧妙地过渡:“看到同学们这么棒,老师很想和你们交朋友(由于是借班上课),你们愿意吗?为了方便联系,现在我把我的QQ号留给你们。”这句话刚说完,学生的兴趣便急剧高涨,急着拿笔抄下,但见大屏幕上显示“QQ:ABCDEFGHJ”后,一下子就很失望。这个QQ号码能上网吗?那当然不行,“因为我给它设置了密码,你们得帮它解密才行,你们有信心解开它吗?”“有!”学生回答的音量是这堂课达到高潮的见证。只见屏幕上显示密码:

A——最小的奇数。

B——3的最大因数。

C——它只有一个因数。

D——最小的合数。

E——5的最小倍数。

F——它既是2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

G——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H——它是最小奇数的5倍。

J——它比最小的质数大1。

经过思考,同学们很容易得出这个QQ号码就是131456153,个个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有趣的学习能让教学充满趣味、活力,更充满“诱惑”,极大激活学生的自主思维,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智慧的碰撞中激活思维,使教学的有效性得到充分体现。

2. 感知体验——经历过程,探索验证

教师应努力促使操作活动数学化,外部活动内部化,让体验活动步入理性轨道,引领学生在充满数学意义的活动中参与、经历、思考、反思、发展,从而积累真实有效的数学活动经验,加深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并留足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真实经历活动,真切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比如,《圆的周长》这节课中,笔者思索着把大部分时间让给圆周率,如果对圆周率的本质意义理解了,那么解决圆的周长就唾手可得了。

学生明白周长和半径有关——半径大周长长,半径小周长短。

师:直径跟周长之间藏着什么秘密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它。拿出你们已剪好的圆,现在请你们测量出它的周长与直径,并记录在表格中。

随机抽取学生填写的数据,根据回答进行板书。学生看着数据一脸茫然,不知有何关系,教师引导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借助这个思维,类推圆的周长与直径也可能存在一种倍数关系。带着期盼,学生忙碌计算周长/直径的结果,然后让他们汇报,发现却都是3倍多一些。教师故意自言自语:“都是三点几,可每个又都不一样,那要怎么办呢?是不是真的没规律呀?”学生思索片刻,有人嘀咕:“测量有误差呀!”一语道破天机,教师趁此说:“是呀,这个数据本该相同,却被我们算成了五花八门。其实早在公元前,古人就研究了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大小关系了,他们也是3倍多一些,他们给它取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圆周率,其实它是一个倍数,是谁与谁的倍数呢?”板书:周长/直径=圆周率=3.14。

在明白了圆周率的意义后,为了加深理解,教师在刚才画的圆上,用得出的结论,用直线表示出周长,如图1,并告诉学生曲线和直线一样长。学生半信半疑,这时用绕线的测量法来验证,紧接着同桌相互合作,模仿教师的画法来证明周长大约是直径的3.14倍,最后还用滚动测量法(教具)来再次证明。有了这些充分的表象及操作,从刚才的图中,学生很快便理解了“直径*3.14=周长”。这一模型将在学生的脑海中打下深深的烙印。正如孔子说的:吾听,吾忘;吾看,吾记;吾做,吾悟。

3. 概括提升——建立模型,启迪悟性

史宁中教授认为“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它鲜明地表述了这样的意义:建立模型思想的本质就是使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比如五年级上册的《数学与交通——相遇》,先用“送材料”的情境呈现题目,由两个学生表示面包车和小轿车,现场模拟表演。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体会相遇问题,从形象直观的演示中明白了“相遇问题”的4个关键词:“同时”“相对”“相遇”“相距”, 突破了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为“相遇问题”的研究做好了铺垫。这样虽能轻而易举地化难为易,但还不够,让学生利用铅笔、尺子分别表示面包车和小轿车,一边读题,一边演示。如此反复操作、演练,调动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数学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初步建立相遇问题的模型雏形,为建立数学模型做好准备。同样,说一说在什么地方相遇,也是在现场模拟中感受、理解,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做好充足准备,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相遇中的数学知识。在此基础上,由学生直观形象的表演,上升到用线段图表示题目的数量关系,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实现质的飞跃,也为建构方程这个数学模型做好、做足铺垫。虽然是第一次遇到这种类型题,但学生的悟性已受到启迪。可见,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概括与提升是教学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使数学课堂精彩而有效,有效而生动。

三、引导反思——有效教学的助推剂

荷兰著名的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强调:“反思是教学思维活动的核心与动力,学生是否具有反思能力,反映了学生元认知水平的高低,体现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强弱。”新加坡数学教育关于“元认知”有比较明确的界定,主要有三点:监控自己思维的过程;问题解决之后要探究有没有不同的解法;检查答案是不是合理。正如《论语》里说的“吾日三省吾身”。

每次的探究新知后,或者做了相应的练习后,都要引导学生回头看一看,进行自我反思:“我解决问题的方法简捷有效吗?”“还有更好用的方法吗?”“其他的同学用了什么策略分析问题,和我的方法比较怎么样?”等等。比如在《数学与交通——相遇》中,问:“他们在哪儿相遇?相遇点离谁的出发点比较近?”有的同学弄错了,等他知晓之后,问他:“有什么启发?”“刚才怎么弄错了?”让学生感受到审题的重要性。学习数学“就意味着解题”(波利亚语),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后反思解决问题的策略与策略的运用过程,“引领反思,推进内省”,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也为后续的学习积累更多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当然,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務,只有教师坚持不懈,把握时机,不断地引导学生去反思,细水长流,学生才能乐思、巧思、善思,水到渠成,感受到“思,我之所欲也”的最高境界。

平时,我们有必要经常深思:你的课堂,有用真正的数学体验去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吗?有用灵动的美启迪学生的悟性吗?有引领学生反思吗?如果没有,这能是一堂扎实有效的数学课吗?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用灵性启迪学生的悟性,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这是我们的梦想,为了梦想,我们一直在路上。

猜你喜欢

实效性课堂教学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参政党民主监督实效性诊断及强化之道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协商实效性研究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