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互联技术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影响初探

2017-05-06胡有林蒋雨芹

新西部·中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应对措施人才培养高校

胡有林+蒋雨芹

【摘要】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知识获取途径和方式,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应积极应对挑战,构建与新技术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重塑教师角色,以互联网思维引领教学行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移动互联技术;高校;人才培养;影响;应对措施

一、引言

随着以移动互联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和系统性席卷而来,人类的生产生活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新技术改变着我们的沟通方式、商业模式、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也深刻的冲击着我们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世界各国都将移动互联技术作为新一轮全球竞争的重要契机,并将移动互联技术下的高等教育发展作为核心的战略之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高校人才培养成为各国在新一轮竞争和发展中的智力驱动。

高等教育应当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先锋和引擎,是社会发展的引领者。然而从现状来看,很多高校却成为社会发展的追随者、追赶者。当社会发展节奏越快、技术更新的频率越高时,如何追赶社会发展的步伐,却成为众多高校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移动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应该有所作为,成为摆在面前的重大问题。为此,接下来本文就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于高等教育的冲击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应对挑战的可行策略。

二、来自移动互联网的冲击

1、移動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知识的共享、应用、创造正以一种爆炸式的指数级方式增长,知识传播的方式出现多元化的格局,高校课堂的独特性、唯一性被普及、无边界替代。同时,新的知识不断被创造出来,知识的半衰期不断缩短,拥有知识不再显得那么重要,反而如何获取有价值的知识的方法和思维成为比知识更加重要的能力。在新的情境下,对人才要求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一是学习能力成为未来人才的应当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知识的快速更新、未来的不确定性等都要求我们,能够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和方法;二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成为新时期人才素质的重要特质;三是围绕某一特定的问题,获取相关的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四是识别机会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五是快速响应和执行力。

2、知识获取途径和方式的改变

由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和知识的传播途径和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一是知识的传播从原有的专用性的以学校传播为主的模式转变为普及性的面向全社会的模式,知识不再成为高等教育的专利,只要有知识的需求就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到,同时知识获取的门槛和基础要求不断降低,原来众多需要通过高效教育专门获取的知识和技能,现在成为社会普及的知识和技能。二是互联网成为知识传播和获取的主阵地,纸质的知识传播的媒介的重要性日益淡化,网络的开放性进一步打破了知识获取的空间、时间、身份等诸多限制,海量的知识正成为越来越普及的公共物品。知识与信息的获取的自由度不断提高,个体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喜好,有选择性的获取感兴趣的知识。当每一个个体成为知识网络的一种终端的时候,从自身的选择性出发的信息获取,表现为一种自觉的主体行为,从而从根本上冲击了高校以标准化的教学和知识传播的相对单一方式。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打破了高校相对封闭和独立的知识传播体系,面向社会、面向多元化的学生的开放成为必然。高等教育的正从以知识传播为主转变为以新知识的创造为己任。

3、以流程为中心的闭门造车模式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

从现有的高校教育模式来看,其本质上是按照工业化大生产的模式来组织教学过程,管理职能与教学职能分工明确,环节之间的边界清晰,其运作的过程是以职能为中心的分工机制,融入了专业化的分工思想以及流水线技术。人才培养过程远比工业化的产品生产要复杂得多,必须看到个体的差异性、能动性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性的特质,这是规范的流程所无法解决的问题,需要从独特的个体出发,针对其特定的价值取向、成长经历、思维模式、性格特点等施加适合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才能真正从个体的需求出发,为了其成长和发展提供相匹配的教育体系。然而这种模式的成本是高昂的,以流程为中心是一种经济的教育模式,以个性化为中心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模式,现实中效果往往让位于经济。以课程教学为中心的相对封闭的教学模式带来了严重后果,对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反映迟钝,教学理念、内容、方法、技术等相对滞后,知识和课程体系的陈旧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

4、目前信息技术的应用存在不足

随着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也经历了教育教学的信息化的过程。无可否认,信息化在高校教学改革进程中功不可没,但是必须看到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停留在教学技术上,如PPT电化教学、视频教学等相对简单地应用,将教师从高强度的板书中解放出来,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堂教学形式得到大大丰富,但是必须看到教学不是看电影式的欣赏,而是一种信息获取、思维活动、知识记忆的复合过程,技术的应用流于学习知识点和问题结果的呈现,而造成忽视了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内在逻辑的习得。二是信息技术的应用没有很好的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形成一种有效的融合。最为典型的问题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被放映幻灯片的电影模式替代,信息技术应用的自主性的模式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尤其是开放式的互动学习应当成为信息技术的重要教学模式之一,新的技术手段应当推动师生之间的互动和跨时间、空间的教学互动,可惜的是我们的信息技术主要局限于在形式上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造。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互联网、移动互联技术的兴起,互联网思维、跨界思维正迎面而来,我们的教学仍然停留在用新的技术手段去改造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层面。可见,从技术思维、内在逻辑层面理解信息技术,是构建新技术环境下有效的教学模式的关键问题。

三、应对举措

1、构建与新技术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

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正不断改写高校的边界,与外部环境的融合正成为无法阻挡的发展趋势。人才定位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听说读写,而应当是一种以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的多元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信息与知识的主动获取能力应当成为一项基本的素质,创新与洞察力应当成为核心能力。原有的教学模式不足以作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因此教学过程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来设计,课堂教学、现场教学、项目教学、问题教学、自主教学等众多形式有机组合起来。当然,首先要求资源的配置和投入不再成为关键的障碍,同时要求教学管理更加的柔性化以及对多样化教学形式的结果的有效检验与协调。教师的转变是关键变量之一,具备适应多元教学理念、能力与技术的教师是支撑体系的关键变量,而这种转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

2、以互联网思维引领教学行为

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的资源、师资,并删减不能促进学生发展的资源投入,教学活动从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作为切入点,并能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构建相匹配的教学模式。将教学体验摆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通过学生参与实际的知识应用和问题解决,充分增强教学过程的参与感,从而激发其参与教学过程的主观能动性。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承和一次性的过程,信息、知识的集合与集成成为一种基于共享的发展平台,每一个参与者都是获益者,参与者越多平台的价值越高。而当其中的角色将某一方面的知识极致化跨越原有的边界,产生一种互相融合的知识增长模式,将形成一种全新的教学行为。

3、重塑教师角色

新的技术环境的不断更新对于教师而言本身是一项大的挑战,外部环境的变革对于知识体系、思维模式相对成熟的教师而言要做出适应性的改变和调整,某种程度上要比学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教师充当知识传播的角色变得不那么重要,更像一个提供指导的教练和获取启发与灵感的顾问。学习行为不再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为核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知识获取成为交互的主要活动,教师成为备用的第三者和催化剂,从而在关键节点上促成学习的顺利完成。教师角色的转变要以学生角色的转变为前提,无论如何学生的学习行为和主动性是所有教学成败的关键,脱离了这一关键点,再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思维理念都将无济于事。

四、结语

教学以知识获取、能力提升、素质提高为旨归。无可否认,教学的围墙已经外化成四通八达的网络,无处不在,无所不及,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改革已经开启大幕,教学的旧秩序已经变得岌岌可危,而新秩序尚未建立。自然,不必因为变革而恐慌,同时也必须看到新的变革也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我们必须以一种开放的心态迎接新的创新和发展,教学的核心和本真将在新的技术环境下,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猜你喜欢

应对措施人才培养高校
手机通讯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