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患者紧急抢救输血20例分析

2017-04-26孙国栋尹志柱刘景汉兰炯采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7年2期
关键词:供者交叉红细胞

孙国栋 尹志柱 刘景汉 兰炯采

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患者紧急抢救输血20例分析

孙国栋 尹志柱 刘景汉 兰炯采

目的 通过回顾性调查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患者的紧急抢救输血情况,追踪评价《推荐方案》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统计邯郸地区2014年6月~2016年5月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患者的紧急抢救输血情况,对遵循《推荐方案》的病例,分析评价其应用效果。结果 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患者,紧急抢救输血病例(以下称“紧急抢救组”)20例,输血31次,输注红细胞126 U,平均输注4 U,总有效率77.4%;鉴定出抗体特异性后再输血病例(以下称“正常程序组”)83例,共输血137次,有效率86.9%,紧急抢救组和正常程序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8,P>0.05)。结论 对于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患者紧急抢救输血,采用与患者ABO、RhD/C/c/E/e同型且交叉配血试验阴性的供者红细胞输注或O型、RhD/C/c/E/e且交叉配血试验阴性的供者红细胞输注,都是相对安全的;回顾性调查显示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患者的紧急抢救组与正常程序组的输注有效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推荐方案》是可行且必要的。

不规则抗体筛查 抗体特异性 紧急抢救输血

由各种原因导致患者失血性休克或严重贫血都将危及其生命,作为一项重要的临床救治措施,及时有效的输血可挽救患者的生命。但临床输血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各种血型血清学问题,可能会延误输血最佳时机。《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推荐方案》[1](以下简称《推荐方案》)的制定,为广大输血工作者提供了参考和依据。现将邯郸地区2014年6月~2016年5月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患者应用《推荐方案》进行输血的情况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病例资料 2014年6月~2016年5月来自全市医疗机构送检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患者103例,其中符合《推荐方案》[1]紧急危重患者20例,输血31次,男性8例,女性12例,年龄7.0~79.0岁,平均年龄52.3岁,具有既往输血史18例,有妊娠史10例,既有输血史又有妊娠史9例。疾病分布: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白血病1例,上消化道出血4例,伴心肾疾病的贫血5例,其他不明原因的贫血5例。实验室检查:Hb(25~38)g/L,RBC(0.95~1.82)×1012/L,WBC(6.32~14.03)×109/L,PLT(92~231)×109/L。

2 血型血清学检测 在紧急输血同时或输血后采用谱细胞进行抗体鉴定,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抗体鉴定谱细胞、自身对照试验均为阳性,可判断患者存在自身抗体。通过对自身红细胞吸收后的血清再次进行抗体鉴定,并同时对患者红细胞抗原进行鉴定,确定是否存在同种抗体及其特异性。

3 红细胞成分的选择 筛选与患者ABO、RhD/C/c/ E/e同型且交叉配血试验阴性的供者红细胞输注;无法满足供应时可筛选O型、RhD/C/c/E/e同型且交叉配血试验阴性的供者红细胞输注。若患者红细胞的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则与供者主侧交叉配血试验阴性即可输注。若以上交叉配血均不匹配,选择凝集不强于自身对照的红细胞输血。所有输血进行安全性评价。所有血液制剂均来自邯郸市中心血站。

4 输血疗效的判断标准 检测患者输血前后24 h Hb,参照文献[3],Hb升高理论值判断公式:Hb=[供者Hb(g/L)×输入量(L)/患者血容量]×90%。输血疗效分级评判:Hb升高值达到理论值的80%~100%为显效;介于10%~80%为有效; Hb升高值小于理论值的10%判为无效。受血者在排除失血、输液稀释等情况后,输血疗效根据分级标准进行评判。

5 红细胞输注后安全性评价 参照文献[4]。

6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

结 果

1 20例患者中自身抗体4例,自身抗体合并同种抗体13例(抗-E 3例;抗-cE 1例;抗-Ce 1例;抗-JKa1例;抗-M1例;同种抗体特异性待定6例),抗-E 2例;抗-cE 1例。见表1。直抗阳性患者中的同种抗体阳性患者输注对应抗原阴性血液,若血清中无游离自身抗体,交叉配血主侧可以出现阴性。相关文献也有报道[5]。

2 103例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患者共输血168次,有效率85.1%,紧急抢救组与正常程序组的输注效果比较见表2。

3 红细胞输注后安全性评价 20例患者共输红细胞31次,无一次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

表1 20例紧急抢救危重患者血型血清学检测情况

表2 紧急抢救组与正常程序组的输注效果比较

讨 论

工作中可见许多患者体内不仅存在同种抗体,还会存在自身抗体。输血时会出现干扰同种抗体特异性鉴定、交叉配血不合等情况,影响血液输注甚至输注疗效。同时,由于患者病情危重,有时不能进行抗体鉴定就必须立即输血抢救,否则就有生命危险。本次调查危重病例20例,若等鉴定出抗体特异性,再找到没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输注,就会延误抢救时机。于是,立即采用“配合型输血”,但由于随机配血时间不确定,往往花费时间较长,患者也会出现危险。因此,筛选与患者ABO、RhD/ C/c/E/e同型且交叉配血试验阴性的供者红细胞输注或筛选O型、RhD/C/c/E/e同型且交叉配血试验阴性的供者红细胞输注[2]。然而,对于非Rh系统的抗体采用上文提到的方法输血可能会导致输注无效或输血反应发生。有文献[6,7]报道,采用mPEG对红细胞表面抗原进行修饰后进行主侧交叉配血,能够提高配血相合率,但该方法处在研究阶段还未应用于临床。

本次回顾性临床输血病例调查中,抗体筛查阳性输血患者103例,共输血168次,有效率85.1%。其中紧急抢救危重患者20例,共输血31次,总有效率77.4%;正常程序输血病例83例,共输血137次,有效率86.9%,危重病例和一般输血病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见,采用《推荐方案》[1]与鉴定出抗体特异性后的输血效果一样。此次回顾性调查进一步证明了《推荐方案》启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推荐方案》为紧急抢救输血统一了思想,指明了方向,规范了流程,使广大输血工作者有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来遵循,并经过实践检验,使患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输血治疗。

1 中国医师协会输血科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临床输血学分会.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推荐方案[J].中国输血杂志,2014,27(1):1-3.

2 兰炯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配血试验[J].中国输血杂志,2015,28(7):753-754.

3 兰炯采,陈静娴,主编. 输血免疫血液学实验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87-188.

4 刘景汉,汪德清,主编.临床输血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401-406.

5 兰炯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配血试验[J].中国输血杂志,2015,28(7):753-754.

6 邱艳,章扬培.红细胞血型抗原化学修饰的研究进展[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4,28(5):485-487.

7 杨海平,邱艳,苗天红,等.mPEG-SPA修饰红细胞的主侧配血实验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10,23(7):505-510.

Analysis of 20 Cases of Emergency Rescue Blood Transfusion in Patients with Irregular Positive Antibodies

SUN Guo-dong,YIN Zhi-zhu,LIU Jing-han,et al.
Handan Blood Center of Hebei Province 056001

Objective To retrospectively investigate the patients for the emergency rescue blood transfusion who presented positive antibodies an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recommended regimens" in clinical transfusion. Methods Information of the individuals was collected in Handan area from June 2014 to May 2016, and irregular antibodies were screened and patients with positive antibodies for emergency rescue blood transfusion were evaluated for the application effect based on "recommended regimens ". Results Twenty cases of emergency rescue group and 31 cases of blood transfusion showed a total efficiency of 77.4%, following 31 times of transfusion with 126 U red blood cells (4 U on average). Eighty three cases received 137 times of transfusion after specific antibodies were identified,with a total efficiency of 86.9%. No obvious difference was seen between the two groups(χ2=1.78,P>0.05).Conclusion It is relatively safe for the patients with positive irregular antibodies who need emergent blood transfusion to use the same blood type and negative blood crossmatching, or to use O type and negative cross-matching.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suggests that there is no difference of blood transfusion efficiency between the patients with emergent transfusion and normal transfusion.

Irregular antibody screening Antibody specificity Emergency rescue transfusion

R457.1

A

1671-2587(2017)02-0123-03

2016-10-23)

(本文编辑:王敏)

10.3969/j.issn.1671-2587.2017.02.007

056001 河北省邯郸市中心血站

孙国栋(1968–),女,主任药师,硕士,主要从事免疫血液学研究和临床输血管理工作,(Tel)0310-8010399(E-mail)sgd66@sohu.com。

刘景汉,男,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临床输血研究,(E-mail)sxfh2010@163.com。

通信作者:兰炯采,男,研究员,主要从事免疫血液学研究,(E-mail)gzlanjc@hotmail.com。

猜你喜欢

供者交叉红细胞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心理护理干预对首次干细胞捐献者不良反应预防作用的效果分析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骨髓供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者心理问题分析与干预
破碎红细胞检测研究进展
连数
连一连
Uf1000i红细胞检测在肾内科的应用价值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治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