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紧急情况红细胞ABO不同型输注及效果分析*

2017-04-26马会敏燕备战刘景汉兰炯采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7年2期
关键词:溶血性O型免疫性

马会敏 燕备战 刘景汉 兰炯采

紧急情况红细胞ABO不同型输注及效果分析*

马会敏 燕备战 刘景汉 兰炯采

目的 分析本院临床红细胞紧急不同型输注情况及输血效果,进而分析《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推荐方案》对紧急输血的适用性。方法 回顾分析近一年半住院患者不同型输注红细胞的病例,并与同类疾病进行同型输注效果的比较。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36例共52次输血、急性白血病致抗原减弱7例共12次输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输注同型悬浮红细胞、同型洗涤红细胞或O型洗涤红细胞输血效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性白血病致抗原减弱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患者输注同型悬浮红细胞或O型洗涤红细胞输血效果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紧急输血时输注同型悬浮红细胞即可,血液病抗原减弱正反定型不一致患者紧急输血时可先输多联袋O型洗涤红细胞,血型确定后应输注同型悬浮红细胞。从本院紧急不同型输血情况来看,《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推荐方案》对于紧急情况下安全用血具有指导意义,但细节有待完善。

多联袋 O型洗涤红细胞 自身免疫性溶血 紧急输血

目前我国临床输注红细胞成分一般采用同型输血,仅在某些特殊紧急情况下采用非同型输血。紧急非同型输血存在一定风险,且缺少法律和技术规范的支持,存在一定的实施难度。《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推荐方案》为临床紧急抢救输血提供了较详细的方案,但方案被广泛接受和实施尚需要一定时间。通过对本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红细胞ABO紧急不同型输注患者的输血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发现红细胞紧急不同型输注主要存在于患者血清存在自身免疫抗体导致交叉配血不合的病例,以及急性白血病致红细胞血型抗原减弱、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的病例[1]。现将主要情况及与同类疾病同型输注的输血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推荐方案》对紧急输血的适用性。

材料与方法

1 病例选择及纳入/排除标准 2015年1月~2016年5月本院住院输血前检测到高效价自身抗体且临床诊断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紧急输血患者36例,以及血液病致ABO抗原减弱正反定型不一致的紧急输血患者7例。纳入标准:红细胞输注前后24 h内均有血常规检测报告及详细输血病程记录者。排除标准:不符合纳入标准或输血前后病程记录显示活动性出血者、大量输液致血液稀释者或进行手术患者。

2 血清学检测方法 输血前常规进行试管法ABO、Rh血型鉴定、抗人球蛋白凝胶卡式法不规则抗体筛查,盐水法、抗人球蛋白凝胶卡式法交叉配血试验。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者进行十系谱细胞抗体鉴定,抗体筛查及抗体鉴定细胞全部阳性且直抗试验强阳性者结合临床诊断判断为自身免疫性抗体;自身冷抗体影响血型鉴定者,使用温盐水洗涤红细胞或热放散以去除红细胞上粘附的自身抗体,使用自身红细胞进行反复吸收以去除血清自身抗体的影响;采用吸收放散方法进行红细胞弱A/B抗原检测;具体检测方法参考文献[2,3]。

3 红细胞成分选择 自身免疫抗体阳性者通过自身红细胞吸收法去除自身抗体后,再进行抗体筛查和抗体鉴定,若检测到同种抗体则选择相应抗原阴性的红细胞成分,不能确定是否有同种抗体者选择交叉配血凝集强度不高于自身对照的红细胞成分;血型抗原减弱正反不一致患者,根据紧急程度输注O型洗涤红细胞或同型悬浮红细胞。

4 血液来源及紧急情况下使用原则 悬浮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均来自河南省血液中心。洗涤红细胞为多联袋方法制作,保存期35 d,需要时可以短时间内送达医院。因目前临床医生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首选申请洗涤红细胞,因此我们一般首选为患者预约同型洗涤红细胞,若缺乏同型洗涤红细胞则使用O型洗涤红细胞,若O型洗涤红细胞也缺乏则使用同型悬浮红细胞输注。血型抗原减弱正反定型不一致患者,在血型确定前紧急输血时首选O型洗涤红细胞,血型经吸收放散试验确定后则输注同型悬浮红细胞。

5 输血效果评价 查询患者输注红细胞前后24 h内血常规报告,以血红蛋白升高水平作为输注效果评价指标。根据病程记录及护理记录判断患者是否发生输血反应;输注后血红蛋白水平不高于输注前为输注无效; 输注每单位红细胞后血红蛋白水平增量不低于5(g/L)×60/患者体重(kg)为输注有效; 输注后血红蛋白水平高于输注前,但其增量低于5(g/L)×60/患者体重(kg) 为输注部分有效[4]。

6 输注安全性追踪 根据病程记录及输血前后血清胆红素化验结果判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后是否加重溶血,查询病程记录及护理记录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溶血性输血反应。

7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软件,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患者临床特征 纳入研究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共36例52次紧急输血。男性16例,女性20例。纳入研究的血型抗原减弱患者共7例12次输血,其中男性3例,女性4例。患者临床分布特征见表1。

2 36例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所含自身抗体的分布见表2。

3 输注效果所纳入病例的病程记录及护理记录均无溶血性输血反应或其他输血反应。输注后血红蛋白提升效果见表3、4。一年多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输注同型悬浮红细胞、同型洗涤红细胞或O型洗涤红细胞三种成分输血效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血液病致抗原减弱正反定型不一致患者输注同型悬浮红细胞或O型洗涤红细胞两种成分,输血效果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

4 输注安全性追踪 36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52次输血,3例患者共3次输血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1例为温抗体型自免溶贫患者输注O型洗涤红细胞,第2例为冷抗体型自免溶贫患者输注O型洗涤红细胞,第3例为温抗体型自免溶贫患者输注同型洗涤红细胞。但3例输血后血红蛋白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血液病致抗原减弱正反定型不一致患者输血后胆红素水平无升高。全部病例均未出现明确的溶血性输血反应。

表1 紧急不同型输血患者临床分布特征

表2 患者血清学特征

表3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各种血液成分输注效果

表4 抗原减弱患者各种血液成分输注效果

讨 论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输血是临床输血工作中面临的较复杂问题,自身抗体的存在常影响输血前相容性检测的各个环节。虽然理论上可以用吸收放散技术去除自身抗体的影响,但实际操作复杂,往往难以获得理想的结果[3,5]。此外,一般认为应以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原发病症为主,输血可能加重其溶血表现,对患者不利[6]。所以目前工作中遵循的原则是:能不输血就不输血,患者症状明显病情紧急时才给予红细胞输注。通过总结本院近一年半时间内住院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输注同型悬浮红细胞、同型洗涤红细胞或O型洗涤红细胞的输血资料,结果显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输注3种血液成分效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说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输注避开同种抗体的同型悬浮红细胞即可,没有必要输注洗涤红细胞,与以往的研究一致[4]。目前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附件《成分输血指南》中规定洗涤红细胞的适应证之一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疾病,这个观念或许应更新。

《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推荐方案》[7]推荐患者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时,紧急情况可只进行主侧配血阴性即可输注,对于紧急情况存在未知抗体致主侧交叉配血无法相合者无明确推荐方案。从无法配血相合的自免溶贫患者的输血效果来看,不相合的同型悬浮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及O型洗涤红细胞的效果无明显差异。因此紧急情况下应尽快为患者输注红细胞成分,虽然有加重溶血的风险,但仍能提升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并改善临床症状。国外研究也认为在紧急情况下应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输注“最小不相容”血液以挽救生命,不能因为配血无法相合就不给患者输血[8]。

红细胞ABO抗原减弱影响血型鉴定,致正反定型不一致,常见于亚型人群或血液病急性期抗原减弱。文献报道血液病致抗原减弱多见于髓系白血病[1,9],我们检测到的7例中6例为髓系来源白血病,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血液病致抗原减弱与ABO亚型的弱抗原均需用吸收放散方法检测,经血清学不易区分,严格来说只有患者在疾病缓解期血型抗原恢复正常才能确定患者是因疾病引起抗原减弱,而不是血型亚型[9]。因患者紧急申请输血时来不及进行吸收放散试验,此时为输血安全可给患者输注O型红细胞。根据观察发现,血液病致抗原减弱患者输注同型悬浮红细胞和O型洗涤红细胞都是安全有效的。

《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推荐方案》推荐紧急情况下ABO正反定型不一致时首选O型红细胞输注,并未明确说明是悬浮红细胞或洗涤红细胞。实际工作中应根据紧急情况和库存情况决定使用O型洗涤红细胞或悬浮红细胞。因悬浮红细胞存在少量血浆,输入后有少许溶血风险。因此建议医院输血科可根据自身用血特点及距离血站远近情况,由血站储备或自行储备一定量O型多联袋洗涤红细胞,以解决疑难血型紧急情况下的安全输血问题。O型洗涤红细胞短时间无法获得时可使用O型悬浮红细胞。但同时应积极进行吸收放散试验,一旦弱抗原被检出,血型明确后应输注同型悬浮红细胞以避免过度使用O型洗涤红细胞。

从本院紧急不同型输血情况来看,《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推荐方案》对于紧急情况下安全用血具有指导意义,但细节可更加完善。

1 金沙,向东,刘曦,等.疾病导致ABO血型抗原及抗体减弱的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0,12(1):61-62.

2 胡丽华.临床输血学检验[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35-60.

3 向东,刘曦,王健莲,等.红细胞温自身抗体的血清学特点分析及配血对策[J].中国输血杂志,2008,21(12):924-926.

4 于洋,孙晓琳,马春娅,等.61例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血型血清学特征及输血疗效评估[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3,21(5):1275-1279.

5 汪传喜,田兆嵩.AIHA病人的输血前检查和成分输血[J].中国输血杂志,2000,13(1):61-65.

6 刘志刚,蔡晓红,邹伟,等.红细胞自身抗体阳性患者输血疗效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5,28(8):940-942.

7 中国医师协会输血科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临床输血学分会. 特殊情况紧急输血推荐方案.中国输血杂志,2014,27(1):1-3.

8 Park SH,Choe WH,Kwon SW.Red Blood Cell Transfusion in Patients With Autoantibodies:Is It Effective and Safe Without Increasing Hemolysis Risk[J]?Ann Lab Med,2015,35(4):436-444.

9 周雪丽,阎石,陆荣,等.血液病患者ABO血型抗原减弱及其输血对策[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7,9(4):325-327.

Effect of RBC Transfusion of Different ABO Blood Types

MA Hui-min,YAN Bei-zhan,LIU Jing-han,et al.
Henan Provincial Hospital 450003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RBC transfusion of different ABO types,and the practicability of “Recommended Program of Emergent Blood Transfusion”.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RBC transfusions of different blood typesinpatients was perform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patients with the same blood type RBC transfusions. Results The samples included 32 cases of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HA) with 52 transfusions and 7 cases of leukemia with 12 transfusion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noted among the patients with AHA who received same type suspended or washedRBCs,or O type washed RBCs. Conclusion The same type suspended RBCs may be used at emergency for patients with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 whereas O type washed RBCs are recommended primarily for those with leukemia. For the patients whose blood type has been identified,suspended RBCs of the same type blood may be used for transfusion.“Recommended Program of Emergent Blood Transfusion” is instructive although it remains to be improved.

Multybage O type washed RBC Autoimmune hemolysis Transfusion in emergency

R457.1

A

1671-2587(2017)02-0107-04

2016-12-07)

(本文编辑:王敏)

10.3969/j.issn.1671-2587.2017.02.002

*本课题受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No.1421023101 26)资助

450003 郑州,河南省人民医院输血科(马会敏,燕备战);北京解放军总医院输血科(刘景汉)

马会敏(1981–),女,河南长葛人,主管技师,硕士,主要从事临床输血工作,(Tel)18539430979。

猜你喜欢

溶血性O型免疫性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蚊子爱叮O型血的人?
Atg5和Atg7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XLNO型低温脱除氧化亚氮催化剂性能研究
O/O型未定式极限的求法总结
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腺病综合征4型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利巴韦林片致溶血性贫血伴急性肾衰竭1例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储血袋两种放置方式的溶血性分析
Fas FasL 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