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措辞思维”应当成为写作教学的重心

2017-04-22林彬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成章策略性措辞

林彬

写作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能教会学生审题立意和谋篇布局的方法,但是在提升学生的“措辞”水平这一问题上少有质的突破,这已经成为许多语文教师的教学困惑。究其原因,主要出在两个方面:首先,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说,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其写作水平尤其是措辞水平已经基本定型,想有所提升,难度颇大。其次,从教师教学的角度说,高中语文教师往往擅长或者偏好审题立意和谋篇布局等应试技巧的教学,不擅长或者偏废“措辞”这一写作基本功的教学,结果学生写作应试水平是提升了,措辞水平反而急剧下降。语文教师先教应试技巧再教措辞,这不契合写作的本质规律,颠倒了写作水平提升的正常次序,是本末倒置的教学。语文教师不想教甚至不会教措辞,这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不能引导学生获得最基础又最难形成的写作能力,是重大的教学误区。

写作过程是一种极为复杂的思维过程,审题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思维的把控。措辞即遣词造句,从静态形式上看,是写作中最基础又最难形成的能力,从动态过程上讲,又是与思维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写作环节。可以说,思维是措辞的幕后推手,是提升措辞水平的“黑匣子”。

语文教师若想提升学生的措辞水平,首先要知晓措辞过程中思维运作的原理和类型,树立写作教学中以“措辞思维”为重心的观念,其次要分析这些思维类型的作用和教学价值,把“措辞思维”具体运用到写作教学中去。

一、措辞思维的原理、类型

措辞的过程就是思维转换成语言的过程,即搜索、选择和厘定由思维产生的意思单元所要表达的语义,把“思维的意思单元”变成语词或语句。这样的转换过程需要遵循什么原则呢?刘勰说:“宅情曰章,位言曰句。”①这就是说:“章的安排及章内句子的安排,是对文章段旨、句意的安排,句子的生成就是对语词位置的安排、确立、到位。”②理想地说,形成的语词或语句不仅要准确反映客观世界、符合文本语境甚至生发独特含义,而且要保证具备语感、美感。根据以上分析,措辞的思维运作类型可以分为基本语义和功能语义。

(一)基本语义

基本语义即对语句的基本意思的把握。这里考虑的是在写作中对“思维的意思单元”要表达的基本语义的搜索、选择和厘定。譬如这样一个语句:“春节临近,为了安排春节市场物资供应,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请贵场将花生、芝麻、红枣、核桃的其余数额,在本月前如数交足。”其基本语义就是:“请交足所欠物品。”

(二)功能语义

1.节奏性语义

节奏性语义是对遣词造句的人称、口吻、详略等问题的节奏性把握。这里考虑的是遣词造句的情感色彩、行文速度、详略安排等选择问题。譬如“空言不如实践”一句,可以化虚为实地表述为“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許”,从而拉长了措辞的节奏,增强了感情色彩。

2.策略性语义

策略性语义是对遣词造句的谦敬、禁忌、同理心等问题的策略性把握。这里要尽量避免写作禁忌,尽量利用一些互惠互利的字眼曲折、礼貌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譬如“你为什么还不回家”一句,可以表述成“我很想你回家”,从而隐蔽了抱怨、指责的情绪,避免了话语禁忌,策略性地表述了写作者的真实意图。

3.修辞性语义

修辞性语义是对遣词造句的形象性、文采性、渲染性等问题的考虑与选择。譬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将无声的画面变成了枝繁花盛之景,群鸟竞唱之态,浓郁的春意在这喧闹的“红杏枝头”活灵活现。联想开去,春天万物复苏,争喧不已,人间社会也是喜气洋洋,闹春之声喧嚣尘上,一个“闹”字,不仅点染了春景,而且渲染了春景里人的情意。

写作语言与会话语言不同,会话语言关注的是基本语义、节奏性语义、策略性语义的问题,而书面语言(写作语言和艺术语言)还必须进行修辞性语义的把握。书面语言如果不关注修辞性语义等功能语义,就会成为孔子所说的“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语言。

二、措辞及其思维的作用

根据刘勰所说“宅情曰章,位言曰句”,措辞中的“言”怎样才算“到位”呢,其“情”又是怎样进行“宅”定的呢?在措辞这一“表情”“达意”的过程中,其背后的思维会产生什么作用呢?

措辞,有语词、语句和语段三种形式,分别有措词、砌句和成章(生成语段)的作用。在措辞过程中,思维分基本语义和功能语义,这些思维在由不同的词句段组合而成的语言环境和表达风格中会产生不同的作用。

(一)措词及其思维的作用

语词,无论偏正词组或并列词组,其语义组合的本质是对字义、词义的修饰、渲染。偏正词组中,偏对正的限制是一种修饰,这修饰是一种渲染、重复。例如,“深红”,“红”是一种抽象的红色,而“深红”还是一种红,一种红的程度比较高,甚至还是一种冷色调的红。因此,教师说“深红”是对“红”这个词义的渲染、修饰。并列词组是典型的渲染、修饰结构。例如“悲凉”。此外,节奏性构词中的重言、双声、叠韵,无一不是对声音和意义的渲染和修饰。于是重言、双声、叠韵这些双音词就成了汉语词汇的一个独特的景观。李清照的名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就是如此。

(二)砌句及其思维的作用

砌句主要考虑句子中的语法搭配、字词修饰等问题。譬如鲁迅在《故事新编·铸剑》手稿中“他们泪眼模糊地回顾,武士们还在打捞”一句,定稿时写成“他们泪眼模糊地四顾,只见武士们满脸油汗,还在打捞”。砌句首先是要准确表达基本语义,初次生成的句子在准确度上不一定能够达到要求,要多利用语法知识进行理性判断,以避免错误。如初稿中“回顾”一词有歧义,到定稿中被改成了“四顾”,使得字词搭配更和谐。

但是砌句的本质不是为了陈述基本语义,而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相应的策略和修饰。加入的“只见”一词,仿佛电影镜头将我们的视线带入到现场,使语句表达更顺畅而亲和,原稿中句子则显得散淡而冷漠。“满脸油汗”一词把镜头推近,成为武士们的特写,形象立刻鲜明,具有立体感。

(三)成章及其思维的作用

这里的“章”是段落的意思。成章时,句子已经生成,段落的旨意通过重复或者对比已经明确,行文基调、语气已经形成。这时成章的作用就体现在:首先,将基本语义展开、蘖生为一系列的句子;其次,对每个句子按照上述的思维类型(节奏性语义、策略性语义、修辞性语义)控制句子语法关系的展开与限制。实施并融合以上两方面内容,就是成章的功能。譬如:“车厢空寂,四人坐定,聚会使人漂亮,有精神。宏庆与康总熟悉。汪小姐与梅瑞,善于交际,一讲就笑,四目有情。火车过嘉兴,继续慢行,窗外是似开未开油菜花,黄中见青,稻田生青,柳枝也是青青,曼语细说之间,风景永恒不动,春使人平静,也叫人如何平静。”③这是金宇澄长篇小说《繁花》中的一段文字,经过提炼的口语,首先表现为一种纯熟典雅的书面语言,其次在节奏思维和策略思维的作用下,将基本语义“曼语细说之间,风景永恒不动”展开、蘖生为一系列的句子,使得叙述变得陌生而有韧劲。在这个意义上,《繁花》又可以说是发现了文学创作的奥秘,即对传统成章模式的改造:通过分解和破坏,通过句法的创造,作家在语言中创造了一种新的语义,他自己的声音。

三、措辞思维的教学运用

分析措辞过程中思维运作的原理、类型及作用,有助于语文教师从思维运作的高度重新认识“提升学生措辞水平”这一写作教学难题,并运用措辞思维进行写作教学。下面试从遣词造句和集句成章两方面分别举例。

(一)遣词砌句思维的教学运用

遣词砌句犹如将帅统兵,作者就是将领,排兵布阵的策略就是思维运作。老师犹如统帅,教会属下将领(学生)排兵布阵之法的圭臬就是掌握思维运作的规律和方法。譬如朱自清《背影》结尾的一句话:“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了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31个字要表达的基本语义就是7个字:我看见父亲背影。从行文的基调来看,这句话用了一种深沉低回的句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色彩,抒发自己对“父亲”的深情。从修辞性的角度来看,作者对“看背影”这一基本语义进行了尽情的修辞、渲染:首先,交代了自己看见父亲背影的时间“我读到此处”;然后,描写“我” 看见父亲的情感状态“在晶莹的泪光中……”以此作为这个句子的状语从句,强化了句子的悲情力量;最后对宾语“背影”进行恰如其分的修饰“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在对宾语背影的修饰中,作者运用的是多重定语,即修饰、渲染的语义,从而强化、渲染了“背影”的形象性。

在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准确表达基本语义的基础上,恰当使用节奏性语义,结合读者意识和语言环境使用策略性语义,巧用甚至多用修饰性语义,才能使叙述语言生动有力,抒情语言充沛感人,描写语言更具画面感。一般说来,遣词造句的思维训练有以下三个步骤:

(1)在原有词语的基础上完成语法结构,使之成为一个像“样”的语句。

(2)改换原有词语,把概括的意义具体化。例如“瓯江好美”,可以把“美”具体化为形象描述:“瓯江,是一条美丽的绸带,绕在丽水的山壑之间。” 或者创造性地描述为:“瓯江的美,穿行于丽水的山壑之间。”

(3)补充句子枝叶。“枝叶”指句子的定语、状语、补语。譬如上句,可以把它补充为“瓯江,是一条柔软透明的绸带,萦绕于丽水灵秀的山壑之间。” “柔软透明”点染了瓯江柔美的具体情状,“灵秀”是山壑秀美的特点概括。

注意一点,教师在指导学生使用修辞思维时,首先要确保学生能准确、严密乃至有策略地叙说基本语义,在此基础上方可施展渲染、铺陈的辞措,否则将导致语义失真、失言,修辞失效、失美。

(二)集句成章思维的教学运用

集句成章好比将帅发动战略,将战略据点连成一片,形成星火燎原之势。

1.修辞成章思维的教学运用

分析鲁迅《故乡》开篇段落:“时间已是深秋;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地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不禁悲凉起来了。”这是一个著名的借景抒情语段。作者开头第一段讲自己对回故乡的渴望,为了使作品产生强大的反差效果,紧接着就描述了故乡的荒凉、萧索。语段运用渲染、重复的思维对故乡的荒凉、蕭索进行渲染、强化,以达到感染人、打动人的目的:时间是“深秋”,已有西风肃杀的感觉。“阴晦”的“天气”,“呜呜”的“冷风”,也是对环境的渲染。“苍黄的天底”,“萧索的荒村”,“没有活气”,“悲凉”的心情,是对情绪的再次渲染。构成这个语段的主要的思维运作类型,就是渲染、重复。在教学中,教师可提供一个或几个语句,让学生扩写成语段,要求在扩写中运用到渲染、重复的修辞手法,以期训练学生修辞成章的能力。

2.反衬成章思维的教学运用

语段可以运用渲染、重复的修辞来达到对语段意旨的渲染、强化,但有时也可以运用对比、反衬的思维方法来清晰段旨。这时,行文中往往要用到“然而”、“可是”这样的语词。再分析《故乡》的第四个语段:“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于是,我自己揭示说:故乡也本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但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的心情不好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情。”开头两句写故乡的美丽,从第三句起就转向对故乡日趋没落的渲染,以“美丽”反衬“荒凉”。作品之所以成功,主要就是运用了反衬、渲染的艺术思维。鲁迅成功的奥秘就是如此。学生早在小学阶段就知晓了反衬的作用,但如何在成章行文中运用反衬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布置学生写作相关语段,要求学生运用反衬手法进行写作。

总而言之,“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措辞不是语词、语句、语段的简单组合,而是语词、语句、语段的有机聚合。”④有机聚合的准则、原理就是对节奏性语义、策略性语义和修辞性语义的控制与把握。从写作学的角度来看,措辞不单关注基本语义,更加关注节奏性、策略性、修辞性这些功能语义的控制或把握。正因为这祥,无论中西方的古代写作学都把写作叫做“修辞”,有些西方国家至今把写作学叫做“修辞学”,这是很有道理的。

“措辞思维”关乎写作意图,关乎写作过程,更关乎写作结果。措辞思维全方位地影响写作的始终,并且在关键时刻发挥决定性的作用,理应成为写作教学的重心。

————————

参考文献

①刘勰:《文心雕龙》,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②④马正平:《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52页、355页。

③金宇澄:《繁花》,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

[作者通联:浙江龙泉市浙大中学]

猜你喜欢

成章策略性措辞
鸟邻
崖畔上酸枣红艳艳
圪梁梁
延安精神传万代
日语专业学生的语用误用以及相关教授法
初中语文写作策略性知识教学分析
神数据
中国古典诗歌的不可译性
《老人与海》男女译者译本对比
国有企业并购策略性因素对并购绩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