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例谈

2017-04-22宁鸿彬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于勒报纸鲁迅

宁鸿彬

语文教材,丰富多彩;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在提倡改革、创新的时代,怎样设计和选用教学方法呢?有两个要领一定要把握。

其一,万变不离其宗。语文教学的发展变化,改革创新,都不能离开语文教学的宗旨。这个“宗”,就是目的和意图,即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或者说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就是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在钻研教学方法的时候,超凡脱俗也好,独辟蹊径也罢,无论如何,都不能离开这个宗旨。一切教学措施,都要为这个宗旨服务。改革创新,目的何在?就是要更准确、更全面、更高质量、更高效率地去实现这一宗旨。所以,离开了这个宗旨的教学措施,都是不对的。

其二,内容决定形式。教学方式方法的设计从何而来?从引导学生解读教材内容的需要而来。凡是能够高质量、高效率地引导学生解读教材,并从中恰当地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的教学方法,都是符合规律的方法。如果脱离了引导学生解读教材的需要,单纯地追求形式,标奇立异,任意而为,不合规律,就不对。

若能把握这两项要领,并付诸实践,就一定能够设计出有效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来。

下面介绍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运用的几个教学实例。

一、选择性判断

有些比较复杂的课文,学生可能一时理不出头绪,搞不清不同方面内容之间的关系,造成阅读困难。为了使学生尽快地进行实质性阅读,教师可提出几种对课文理解的不同观点,请学生去选择,去判断,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的教学,教师就是这样做的。

师:粗读这篇课文,大家是不是有这样的感觉,读课文时觉得很顺畅,读完之后要说一说本文说的是什么,却又一时说不出来。为了使大家尽快地搞清楚本文说的是什么,请大家再读一读课文,读后,谈谈本文说的是人还是物,是事还是理。

生1:本文说的是物。标题就告诉我们说的是雷峰塔,第一段说“我却见过未倒的雷峰塔,破破烂烂的掩映在湖光山月之间”,这是塔倒前的样子。写白娘娘的故事,其实是交代塔的来历。课文说“上面还建起一座镇压的塔来”,这是建塔的目的。后来写雷峰塔倒了,是说塔的现状。

生2:课文说“‘我见到那塔心里就不舒服。”这是写对雷峰塔的印象。课文还说“莫非他造塔的时候,竟没有想到塔终究要倒的么?”这是塔的必然结果。

生3:这篇文章说的是雷峰塔倒掉这件事。第一,标题就指出了论的是塔的倒掉。第二,课文说“他居然倒掉了,则普天下的人民,其欣喜为如何?”这是写人对塔倒掉的反应。第三,写白娘娘的事,为了说明塔该倒。第四,写法海逃进蟹壳,写白娘娘获救,写法海永远在蟹壳里静坐,是交代塔倒掉前后的事情。第五,“活该”二字,是说此塔倒了就对了。

生4:这篇文章写的是人。塔倒掉这件事,为什么使人“欣喜”呢?因为这塔和白娘娘、和法海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这塔不是法海造的,如果这塔下没有压着白娘娘,如果它就是一大堆砖,那么它倒与不倒,人们还会关心吗?

生5:第二至五段写的是白娘娘,第六段以后写的是法海。

生6:本文的标题“论雷峰塔的倒掉”,很明显这是一篇议论文,议论文就是讲道理的。课文写白娘娘,写法海,是用他们说明一个道理——善良的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

生7:白娘娘是善良人民的代表,法海是镇压人民的恶势力的代表,那塔是镇压人民的工具。课文写雷峰塔倒了,白娘娘出来了,法海坐在蟹壳里永远出不来了,这就是说,善良的人民一定能争取到自由,镇压人民的恶势力绝对没有好下场,镇压人民的工具早晚会被粉碎。(全班学生频频点头,表示同意。)

师:解读一篇课文,不能漫无边际地思考,而要知道想什么和怎么想。这篇课文有人、物、事、理四个方面的内容,对这四个方面的内容作选择,作判断,就是一种思路。大家要注意在今后学习运用。

上述教学片断,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除了最后作小结外,一直静听学生发言,没有任何表态。这是因为:起初教师已经作了思路的引导,问题会越辨越明,教师只听不语,意在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代角色陈述

所谓“代角色陈述”,就是由学生代替课文中的某个角色,去陈述课文的内容。这是创造性复述的一种。如果再增加某些复述的要求或条件,就可按照教师的意图,引导并促使学生自己去领会课文中内容或形式方面的某个难点。

像散文《荔枝蜜》,学生初读课文,会觉得找不到头绪,理不清脉络。这是初中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一个难点。要怎样尽快使学生能明了其线索脉络呢?

师:大家先仔细地读读课文,读后做这样一件事,以“我和蜜蜂”为题,复述这篇课文的内容。

(学生读书,准备复述。)

生:我小时候被蜜蜂蜇过,所以每逢看到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可是,喝了又香又甜的荔枝蜜后,我觉得生活都是甜的。于是就想到了酿造荔枝蜜的蜜蜂,想去看看一向不大喜欢的蜜蜂。我参观养蜂场时,看到蜜蜂进进出出辛勤地劳动,酿的蜜很多,留给自己吃的只有一点点。它们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我情不自禁地喃喃自语:多可爱的小生灵啊!我透过荔枝林,看见田野里的农民正在水田里分秧插秧。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上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夜里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采用了“代角色陈述”的方法,以“我和蜜蜂”為题,安排学生复述,其意图是引导学生尽快地理清这篇散文的线索。这看似平常之举,却比较轻松地解决了本文的一个难点。

三、彼此相联系

彼此联系,就是在解读课文的时候,不要孤立地去看问题,而要把有关的人和事联系起来去看问题。对课文中的人物、事件,或横向,或纵向甚至多向地联系起来去研究思考,以求对课文深入而全面地解读。

《同志的信任》这篇课文写了鲁迅和方志敏两个人物。学生在读课文之后,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篇课文主要是写鲁迅先生呢,还是写方志敏同志?换句话说就是,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谁。为了引导学生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做了如下安排(摘要)。

师:谁是主人公呢?可以这样思考:写鲁迅先生的内容,和方志敏同志有什么关系?写方志敏同志的内容和鲁迅先生有什么关系?这样一想,就想明白了。大家带着问题再读读课文,然后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学生们读课文,思考。)

生1:课文写鲁迅先生在黑暗统治的年代,收存方志敏同志的文稿,并设法把文稿转送给党中央,对于方志敏同志来说,说明他没有看错鲁迅先生,说明他找对了人,说明信任鲁迅先生是正确的。

生2:写方志敏同志的身份,被捕入狱,在狱中给党中央写信,以及可能被杀害等情况,对于鲁迅先生来说,这说明是一个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在什么情况下,把一件什么样的事情托付给了他。这是一位党的高级领导人,把如此重要的事情,交给鲁迅先生去办,这是对这位党外人士何等的信任啊!是对鲁迅先生高度的肯定和赞颂。

师:通过几位同学的发言,谁是本文的主人公,这样联系地看问题,明白了没有?

众生异口同声:鲁迅先生。

这个教学片断,教师一举两得。一是通过二人的相互作用,明确了本文赞颂的对象。二是教给学生联系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

四、假戏成真唱

假戏真唱,是指原本是虚假的,却变成了真实的。语文教学中有一“情境教学法”,就是假设一种情境,让学生从中体验,从而深刻地理解课文。这里说的“假戏成真唱”,就是把假设的事情变成了真实的事情去做,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去体验,去感受,从而获得极为深刻的认知,扎扎实实地学到了知识。

例如,上课伊始。

师:今天上课要用一张报纸,我忘带来了。课代表,你到办公室把报纸拿来。

(课代表站立不动,好像有话要说。)

不等课代表开口,教师抢先催促道:你快去拿报纸,不要耽误大家的时间。

课代表:办公室报纸多了,我拿哪张啊?

师:拿报纸就是拿报纸嘛!快去吧!

课代表:老师,不是我不快去,我是想问问您,办公室里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北京日报》,您只说让我拿报纸,到底是拿什么报啊?还有,报架子上有一摞报纸呢,是拿哪天的呀?

师:你的意思是说,我只说让你去拿报纸,你无法确定拿什么报纸?我如果说出拿什么报,拿哪天的报,你就可以确定拿什么啦,是吗?大家也是这个意思吗?

众生:是的。

师:那就是说,如果在“报纸”这两个字的前面加上报纸的名称和日期,确定下来,就明确了?如果再加上“干干净净的”“没有破损的”,是不是就更具体了?

众生说:是。

师:大家的想法和课代表向我提出的问题,都是正确的。为了把话说得确定无疑,须在名词(如“报纸”)的前面,加上限制性的词语(如报纸的名称和日期),修饰性的词语(如“干干净净”“没有破损”)。这名词前加上去的限制性和修饰性的词语,在语法的句子成分中,叫做定语(板书)。明白了吗?

众生大声说:明白了。敢情是这么回事呀!(大家都笑了)

師:我这样做,是为了大家通过亲身感受理解得透彻。好了。下面大家看看课本是怎么讲解定语的。有问题再提出来。

这一出假戏真唱,把本来枯燥的语法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使学生在亲历的体验感受中,扎扎实实地地学到了本来比较难懂的语法知识。

五、添改原标题

《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看标题会认为于勒是本文的主人公。可是看完全文才知道菲利普夫妇才是本文的主人公,于勒只是使菲利普夫妇暴露嫌贫爱富、缺乏亲情思想本质的线索。这是作者的一种写作方法。怎样使学生尽快地明白这种写作方法,把解读课文的注意力,从于勒的身上转到菲利普夫妇的身上呢?

师:大家读读课文。读完课文以后做个练习,根据你对课文的了解,把本文的标题改动一下。要在保留“我的叔叔于勒”这6个字的基础上,使改动后的标题符合文意。

(学生读课文,思考。)

生1:我见到了我的叔叔于勒

生2:我的叔叔于勒原来是这样的人

生3:我的叔叔于勒令人失望

师:把于勒和其他人联系起来了,这样改动标题,思路是对的。

生4:我的叔叔于勒使人先喜后忧

生5:我的叔叔于勒让人从盼望到失望

生6:贫穷的我的叔叔于勒使父母躲避

生7:我的叔叔于勒引出我父母的嫌贫爱富

生8:从我的叔叔于勒说起

教师作小结,重点肯定了第八个标题具有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意思。

“添改原标题”这个教学方法,既使学生熟习了课文的内容,又让学生明白了本文以于勒为线索的写作方法。

六、类比解疑难

众所周知,两种事物某些特征相似时,那么,其他特征也可能相似。这是一种推理的方法——类比。通俗地说,就是同类事物相比。把这种推理的方法,用于语文教学,有时可以比较轻松地解决一些不太好解决的问题。

诗歌《有的人》中,有这样一句: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一名同学把这句的“有的人”解释为劳动模范。用这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来解释,本来是毫无问题的。没想到,有位同学却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说:“这样说不对。好多没有被评为劳动模范的工人、农民、干部,也是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呀?光说劳动模范,我不同意。”

这回有点麻烦了。原来发言的学生没有错,后来持不同看法的学生,说得也有道理。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师:大家有什么看法。

一名学生说:“我认为他们两个人说的都有道理。我的意见是:在‘劳动模范四个字后面再加上一个‘等字,不就解决了吗?”

师笑着说:“你们肯动脑筋,坚持独立思考,勇于发表不同意见,这都很好。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我说‘牛吃草。这样说对不对。”

学生们异口同声:对。

刚才持反对意见的学生说:“老师,我明白了。牛吃草,不排斥羊吃草、马吃草。那么,劳动模范给人民做牛马,也不排斥别人给人民做牛马。所以,劳动模范这个说法,没有错。”

教师作小结后说:“大家知道我用‘牛吃草解决这个问题,这叫什么方法吗?这叫类比法(板书),就是用同类事物作比较。大家要学习运用。”

这个教学片断,是由一名学生的非预期性提问引起的。教师灵活应变,用“牛吃草”三个字就解决三名学生的见解,并借此向学生传授了类比的思考问题的方法。这对教师的教学智慧,是一次有益的历练。

七、顺势传新知

《口技》一文的教学进入了最后阶段。

师:本文开头写了“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结尾又一次写到“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这样重复地写这句话,是作者有意安排的。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反复强调,首尾呼应,突出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生:我认为这样写不好。啰嗦重复。我认为只在结尾一处写“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就行了。开头没有必要写这句话。

师:你能说说你这样认为的理由吗?

生:能。如果开头不写“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当读者读到文中对口技精彩复杂表演的描写时,就会猜测这幕后得需要多少道具呀?可是读到结尾,才知道原来只有“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他们就又会想原来只是这样啊!读者就会非常惊叹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如果这样写,表达效果会更好。

师:大家有什么看法?

(众生议论纷纷。)

教师问提出不同看法的那名学生:你知道你提出的这种写法,叫什么写法吗?

生:知道。这叫设置悬念。

师:很好。你坚持独立思考,勇于对课文提出不同看法,而且你的看法还有道理,这都值得表扬。

大家还记得我讲过的发散思维吗?那就是解决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正确的方法。写文章也是这样。一篇文章可以有多种正确的写法,都可以取得良好的表达效果。这就是语言文学界公认的“文无定法”(板书)。大家明白了吗?

众生表示明白。

师:你提出的设置悬念的写法,是成立的,应该肯定。但是,那只是写法之一。课文采用的首尾呼应、反复强调的写法,也是成立的,也是可行的方法之一,不能否定。明白了吗?

这个教学片断表明:学生敢于提出对课文的不同见解,说明教师的教学民主,课堂教学宽松和諧。学生不“唯书”,坚持独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设想的写作方法,这是平日思维训练取得成效的体现。教师针对课堂教学的情况,顺势传授新知识“文无定法”,既节约了讲授新课的时间,又便于学生接受。

八、标准与时限

判断人或事的正误优劣,要按客观标准去做。而这个客观标准,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变化,也在发生着变化,并非一成不变。分析课文中的人物,也应如此。

《分马》一文人物众多,教师请学生把这么多的人物分类研究。没想到大多数学生都把“老孙头”分在了“落后分子”一类。原因是他自私,恐怕别人把他看中的那匹“玉石眼”挑去。

这种看法显然是不对的,也是教师事先没有料到的。怎样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正确认识老孙头这个人物呢?

师:要判断一个人是先进还是落后,要有个衡量的主要标准。不过这个主要标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是有所不同的。大家先来说说现在(注:当时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衡量一个人是先进还是落后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生1: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拥护改革开放。

师:正确。那抗美援朝时期呢?

生2:拥护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并支援抗美援朝运动。

师:很好。那解放战争时期呢?

生3:拥护共产党,拥护并支援解放军,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动统治,支援前线,解放全中国。

师:说得对。那土地改革时期呢?

生4:拥护共产党,热爱解放军,拥护土地改革,与地主阶级坚决斗争。

生5:老师,我明白了。用这个标准衡量,老孙头属于土地改革积极分子。他耍点自私的小心眼,那是小节。不能用党员的标准要求他。

师:大家怎么看呢?

众生:同意他的看法。

师:很好。通过给老孙头归类这件事,我们要记住两点:判断人或事的正误优劣,首先要有个客观标准;这个标准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同的历史时期,它都会有所不同。

这个教学片断,学生的非预期表现,对于教师的应变能力,是一次锻炼,也是一次考验。

[作者通联:北京八十中]

猜你喜欢

于勒报纸鲁迅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鲁迅,好可爱一爹
报纸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鲁迅《自嘲》句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