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萧山区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提升的调查

2017-04-21萧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学会调研组

创意城市学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萧山区行政村社会保障

◎ 萧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学会调研组

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是基层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其服务范围之广,对象之多,内容之丰富,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2015年8~11月,萧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学会组成调研组,以 “进一步提升萧山区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水平”为主题,对本区城厢街道、新塘街道、靖江街道、瓜沥镇、戴村镇、闻堰镇、和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41个社区、行政村 (其中社区22个,行政村19个)以及萧山区社会保障管理中心、萧山区就业管理服务处做了调研,分别召开了10次座谈会,相关领导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人员共69人参加。调研组还专程到江干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该局分管领导、凯旋街道相关领导和南肖埠、庆和社区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分别听取了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情况介绍,并参观了南肖埠社区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室及其服务窗口。通过调研座谈,数据统计、查阅资料、电话咨询、个别访谈和外出调研等方式,调研组基本了解和掌握了全区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情况,查找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如何进一步提升全区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水平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 萧山区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情况

萧山区现有12个镇,9个街道,517个社区、行政村。其中,社区165个,行政村352个。2015年末,全区户籍登记总人口126.3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8.78万人,乡村人口47.55万人。全区登记在册流动人口108.63万人。截至2016年9月,全区企业退休人员总数为240073人。本次调研的41个社区、行政村,占全区社区、行政村总数的7.93%,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情况分别为好、中、差三档。截至2016年9月底,41个社区、行政村户籍人口97176人,占全区户籍总人口的7.69%;流动人口104657人,占全区流动人口的9.63%;城镇居民人口72343人,占全区城镇居民人口总数的9.18%;企业退休人员24487人,占全区企业退休人员总数的10.2%。从调研情况看,近几年来,萧山区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情况总体较好。

(一)就业服务

公共就业服务是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来,萧山区社区、行政村广泛开展了多种就业服务,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一是政策咨询,为辖区内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就业创业政策、技能培训政策、失业保险政策等咨询服务,并提供一站式的便民服务;二是信息服务,在杭州市人力资源信息网采集、发布岗位信息、求职信息;三是就业援助和政策享受,在辖区内开展人力资源调查,摸清就业困难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实施就业援助,开发政策性帮扶岗位,申报和管理灵活就业,组织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四是就业失业登记,办理灵活就业人员就业登记,为辖区内无业状态的城乡劳动者办理失业登记;五是职业介绍、职业指导,为求职人员提供职业咨询、职业规划,推荐就业岗位,实现 “人岗匹配”;六是职业培训服务,组织辖区内劳动者参加失业人员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配合做好培训宣传、发动、报名工作;七是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根据失业人员的特殊情况,依据政策规定受理就业困难人员的认定申请,做好相关证件发放工作。据调研了解,萧山区大部分社区、行政村全面开展了各项就业服务工作 (见表1)。

表1 萧山区社区、行政村就业服务情况统计 (2014年~2016年9月)单位:人

调研统计,被调研的41个社区、行政村,通过广泛开展就业帮扶工作,2014年帮助失业人员实现就业141人。其中,帮助大学生实现就业35人,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22人;2015年帮助失业人员实现就业141人。其中,帮助大学生实现就业35人,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22人;2016年1~9月帮助失业人员实现就业74人。其中,帮助大学生实现就业28人,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19人。

上述可知,由于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室及其服务窗口做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工作,为近几年萧山区就业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据调研了解,2014年,全区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4063人,完成市级目标任务的107.4%。帮扶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5316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9067人,分别完成市级目标任务的111.03%和233.81%。实现农村劳动转移就业18927人,完成区级目标任务的126.18%。帮扶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848人,全区353个行政村开发公益性服务岗位安置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总体进村达标率为85.89%。2015年,全区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2778人,完成市级目标任务的106.82%。帮扶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4443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8751人,分别完成市级目标任务的105.71%和250.74%。实现农村劳动转移就业24243人,完成区级目标任务的179.58%。2016年1~10月,全区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1912人,引导和帮扶10939名大学生和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0182人,分别完成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目标任务的121.60%、96.15%和291.75%,实现农村劳动转移就业12824人。

(二)参保服务

据调研了解,近几年来,萧山区社区、行政村的参保服务工作主要有: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的参保服务;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和政策性社保补贴服务;少年儿童医疗保险的参保服务;征地农转非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一次性补贴申报服务;中途参保人员的参保服务;社会保险政策法规咨询、督促参保等 (见表2)。

表2 萧山区社区、行政村参保服务主要数据统计汇总 (2014年~2016年9月)单位:人,万元

在41个社区、行政村中,有39个社区、行政村较好地开展了上述参保服务。2014年,39个社区、行政村实际履行各类相关参保服务18982人,平均每个社区、行政村463人;2015年,39个社区、行政村实际履行各类相关参保服务19306人,平均每个社区、行政村471人;2016年1~9月,39个行政村实际履行各类相关参保服务为14535人,平均每个社区、行政村参保服务355人。上述可知,萧山区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室及其窗口为全区全面完成相关参保目标任务做了大量工作。

(三)大病探望

大病探望是指社区、行政村对本社区、行政村退休人员因大病进行的探望活动。据调研统计,在41个社区、行政村中,从2014年初至2016年9月,有29个社区、行政村开展了退休人员大病探望活动,共探望大病退休人员5196人,送去慰问金和实物价值总计1463783元。其中,2014年探望大病退休人员1727人,送去慰问金和实物折价合计441280元;2015年探望大病退休人员2302人,送去慰问金和实物价值合计645836元;2016年1~8月探望大病退休人员1167人,送去慰问金和实物价值合计376667元。据萧山区社会保障管理中心统计,2014年至2016年1~9月,全区社区、行政村分别对22888名大病退休人员进行了探望,合计送去慰问金和实物价值3440300元。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社区、行政村对退休人员大病探望存在三个 “不一”。一是对 “大病”含义的界定不一。如,有的以住院为标准;有的以医药费支出量为标准,超过一定量视为大病;有的以自费医药费超过一定量为大病标准;也有的以规定病种为大病标准。二是对大病探望的次数不一。如,有的规定一年一次;有的规定,凡大病者只探望一次;也有个别社区、行政村半年探望一次。三是大病探望送去慰问金多少不一,高的1000多元,一般的200~300元,少的100元左右。据调研座谈了解,由于一些社区、行政村规模大,退休人员居住分散,加上退休人员大病信息不灵,少数社区、行政村对大病退休人员未能及时探望。

(四)丧事料理

丧事料理是指社区、行政村对本社区、行政村因退休人员亡故而进行的慰问和服务活动。据调研统计,2014年至2016年1~9月,全区社区、行政村共对3840名亡故退休人员开展了丧事料理,送去花圈和丧事料理费807660元。据对41个社区、行政村调研统计,2014年、2015年、2016年1~9月,分别有31个、32个、28个社区、行政村开展了丧事料理活动,共对709名亡故退休人员开展了丧事料理活动,送去花圈价值59770元,送去白包合计290983元。其中,2014年,社区、行政村对251名退休人员开展了丧事料理,送去花圈价值21700元,送去白包合计106920元;2015年,对272名亡故退休人员开展了丧事料理,送去花圈价值20500元,送去白包合计94510元;2016年1~9月,对186名亡故退休人员开展了丧事料理,送去花圈价值17570元,送去白包合计89553元。又据调研统计,2014年、2015年、2016年1~9月,在开展丧事料理的31个、32个、28个社区、行政村中,分别有15个、11个、6个社区、行政村只送白包,不送花圈。其余16个、21个、22个社区、行政村既送花圈,又送白包。在丧事料理中,不同社区、行政村送去的白包大小不一,大的1000多元,小的100多元,一般的200~300元。

(五)特困慰问

萧山区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人员通过 “春风行动”与日常慰问相结合,每年对生活特别困难的企业退休人员进行看望慰问,送去困难补助金和食品。据调研统计,41个社区、行政村,在2014年、2015年、2016年1~9月中,分别有33个、35个、15个社区、行政村,进行了特困慰问和生活困难补助。合计补助669人,补助金额743940元,平均每个特困退休人员补助1064元。其中,2014年补助279人,补助金额295430元,平均每个特困退休人员补助1058元;2015年补助276人,补助金额309730元,平均每个特困退休人员补助1122元;2016年1~9月,补助114人,补助金额138780元,平均每个特困退休人员补助1217元。据区社会保障管理中心统计,2014年、2015年、2016年1~9月,萧山区在 “春风行动”中分别慰问特困企业退休人员791人、805人、771人,分别送去特困生活补助金1463350元、1489250元、1426350元,全区三年 “春风行动”合计慰问特困企业退休人员2367人,送去特困生活补助金4378950元。据调研座谈了解,不同社区、行政村对特困退休人员的标准把握不一,有的把握较紧,有的把握较宽。因此,有的社区、行政村特困退休人员数量相对较多,而有的社区、行政村特困退休人员数量相对较少。同时,社区、行政村对特困退休人员的补助金额差距也较大,少的每人500元左右,一般的每人1000元左右,最多的达3000元。

(六)节日慰问

据调研,萧山区社区、行政村对企业退休人员的节日慰问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区级慰问。自2004年起,萧山区委、区政府决定,由财政按每个企业退休人员70元标准下拨,作为年度企业退休人员节日慰问费。以后逐步增加,至2011年,萧山区企业退休人员节日慰问费每年人均增至2800元 (其中春节慰问费每人1200元;端午节慰问费每人800元;中秋节慰问费每人800元,至今未变)。据区社会保障管理中心提供的数据,从2014年至2016年9月,全区各镇、街道和萧山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其社区、行政村共对1968245人次企业退休人员进行了节日慰问,合计支付慰问金339771.12万元。二是社区、行政村慰问。也就是经济情况较好的社区、行政村自行出资和组织对企业退休人员进行节日慰问。据调研统计,自2014年至2016年9月,在41个社区、行政村中,有14个社区、行政村自行出资对本社区、行政村企业退休人员进行了节日慰问,合计支付慰问金577.92万元。据调研了解,萧山区区级企业退休人员的节日慰问费,由区财政通过区社会保障管理中心财务到指定银行打入各镇、街道 (经济技术开发区)账户,其具体发放途径有,经社区、行政村核实退休人员身份、名单和生存等信息后,将企业退休人员名单上报镇街经发办或财务,由镇街经发办或财务委托指定银行,将节日慰问金打入企业退休人员的工资卡;或者社区、行政村根据镇、街道提供的慰问金银行账户,将节日慰问金打入企业退休人员的工资卡中。

(七)文体活动

健康是广大企业退休人员的最大追求。为满足广大企业退休人员的健康需求,近几年来,萧山区约有半数左右的社区、行政村,根据企业退休人员的需求,积极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小城舞韵、元宵灯谜、广场腰鼓、家门大戏、纳凉晚会、文艺会演、太极拳表演、趣味运动会、健康讲座、广场舞、棋牌比赛、门球比赛、湘湖一日游等。据调研统计,2014年、2015年、2016年1~9月,在41个社区、行政村中,分别有24个、22个、17个社区、行政村开展了企业退休人员文娱体育活动,累计开展各类文娱体育活动154次,参与退休人员12227人。其中,社区组织开展各类文娱体育活动121次,参与退休人员11906人;行政村组织开展各类文娱体育活动33次,参与退休人员319人。又据区社会保障管理中心提供的数据,2014年、2015年、2016年1~9月,萧山全区社区、行政村开展企业退休人员文娱体育活动参与人数为34080人,支出文娱健身活动费2003650元。

(八)健康体检

根据杭政办发电 〔2006〕36号和萧政办发 〔2011〕200号等文件精神,2007年以来,为保障企业退休人员的健康,萧山区每两年组织开展一次企业退休人员健康体检。其对象从首次的2006年12月31日前办理企业退休、退职及事业单位转制后移交社保并进入社区登记实行社会化管理的人员,逐步扩大到2013年的全体企业退休人员。社区、行政村积极做好人员组织,车辆接送等相关服务工作。据调研统计,2013年,被调研的41个社区、行政村,共有企业退休人员19065人,参加体检的企业退休人员达16630人,企业退休人员健康体检参检率为87.23%;2015年,被调研的41个社区、行政村,共有企业退休人员22920人,参加体检的企业退休人员达19816人,参检率为86.46%。据区社会保障管理中心统计,2013年、2015年,全区社区、行政村组织参加健康体检的企业退休人员分别达到159591人、178528人,参检率分别达到85.1%、85.5%。

(九)劳资纠纷调处

据调研了解,萧山区不少社区、行政村劳动保障服务室积极协助本社区、行政村开展劳资纠纷调处。劳资纠纷的主要内容有:工资工时纠纷;工伤事故纠纷;未签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双倍工资纠纷、劳动者未参保要求社保补贴纠纷;劳动者要求经济补偿纠纷等。据调研统计,在41个社区、行政村中,2014年,有12个行政村和4个社区开展了劳资纠纷调处工作,全年调处劳资纠纷115起;2015年,有11个行政村和5个社区开展了劳资纠纷调处工作,全年调处劳资纠纷126起;2016年1~9月,有10个行政村和3个社区开展了劳资纠纷调处工作,合计调处劳资纠纷75起。近三年合计,在41个社区、行政村中,有12个行政村和5个社区的劳动保障服务室开展了劳资纠纷调处工作,合计调处劳资纠纷316起,平均每个发生劳资纠纷的社区、行政村每年调处劳资纠纷6.2起。与此同时,部分社区、行政村还协助镇、街道劳动监察中队开展了劳动监察书面年审工作。

(十)证明服务

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萧山区社区、行政村为方便社区居民和村民办事,根据社区居民和村民的需要,不时为他们出具各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方面的证明。内容主要有:异地养老资格证明;各类就业证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证明;医疗保险参保证明;养老保险手册遗失证明;退休证丢失证明;失业证明;居住证明;失业、援助证、灵活就业补助证明;等等。据调研统计,被调研的41个社区、行政村,在2014年至2016年9月,累计出具上述各种证明4057个,平均每个社区、行政村每年出具各类证明41个 (见表3)。

表3 服务证明统计汇总单位:个

续表

据调研了解,萧山区社区、行政村积极配合萧山区社会保障管理中心以及区社会保障管理部门,认真开展养老资格认证。2014~2015年,萧山区社会保障管理中心通过发信与社区、行政村联系,进行养老资格认证,共发现因退休人员失去养老资格而仍在领取退休金的有18人,及时停止了他们的养老金发放。2016年以来,根据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对供养人员供养资格认证的文件精神,萧山区社会保障管理中心及时与区内外相关社区、行政村发信联系,没有发现区内供养人员死亡后仍在领取遗属供养费问题,发现异地供养人员78人在死亡后仍在领取遗属供养费。对此,萧山区社会保障管理中心及时停止发放遗属供养费。

二 萧山区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人少事多矛盾突出

萧山区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人少事多矛盾突出。据调研了解,萧山目前全区现有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人员600多人,平均每个社区、行政村为1.2人左右。其中,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于2013年、2015年招聘的社区就业与社会保障服务人员94人 (合同制职工),目前实际在岗89人,因考公务员和编制等而离职的5人。据调研统计,截至2016年9月,在41个社区、行政村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人员共48人 (均属无编制的合同制职工)。其中,实际从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的专职人员10人,兼职人员38人。平均每个社区、行政村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专职、兼职服务人员只有1.17人。而江干区的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人员一般都配有2~3人,其中专职人员 (社工,有编制)2人,兼职人员 (合同制职工)1人。如,江干区凯旋街道南肖埠社区现有户籍人口3000多人,退休人员650人,配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人员4人,其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专管员 (社工,有编制)2人,另配2名兼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协管员 (就业援助员,系合同制职工)。萧山区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人员不仅人员配置少,而且兼职多。在41个社区、行政村中,38个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兼职服务人员共兼职114个,平均每个兼职人员兼职近3个。其中,有10人兼职在5个以上。最多的兼职达8个。调研座谈中反映,近几年,由于人少事多矛盾突出,一些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不到位,工作粗糙、顾此失彼等问题突出。要求上级尽快解决人员配备问题,力求配足配强。

(二)平台硬件设施落后

据调研,2003年以来,萧山区社区、行政村先后都建立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室,部分社区、行政村在建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室的同时,还设立了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窗口 (见表4)。

表4 服务室及其窗口面积及设施统计汇总

据表4可以算出,被调研的41个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室加窗口面积平均为31.56平方米,平均每个社区、行政村有办公桌2张;计算机1.27台;固定电话机1.12部;传真机0.63台;复印机0.66台;电子屏0.76块;宣传窗或宣传栏2.27平方米,扫描仪0台。又据调研统计,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室及其窗口面积在20平方米及以下的有11个社区、行政村,在10平方米以下的有7个社区、行政村;在52台计算机中,使用6年及以上的有29台,使用最长的计算机已达10年。在46部固定电话中,使用6年以上的有20部,使用10年以上的10部;在26台传真机中,使用6年以上的有8台,使用10年以上的有2台;在27台复印机中,使用6年以上的有11台,使用10年以上的有1台;从31块电子屏看,大小有72寸、50寸、46寸、35寸、20寸、6寸不等,有不少已年久陈旧,需要更新。上述可见,萧山区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室与服务窗口不仅面积相对较小,而且相当一部分设施老化,配备不足,影响着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效率与服务质量的提升。

(三)业务培训存在不足

据调研,2014年至2016年9月,萧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先后举办了6期业务培训班,累计培训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人员1100人次,内容涉及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指导、就业政策、创业配套新政、失业保险业务经办、社会保险政策和业务办理、企业用工监测、劳动关系行政审批制度和大学生就业政策、杭州就业网及移动信息平台介绍及技术、计算机操作使用等。与此同时,少数镇、街道也开展了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相关的业务培训。尽管如此,在调研座谈中,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人员普遍反映,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内容多,涉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多,有的发展变化较快;而区、镇、街道举办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业务培训班较少,且每期时间较短 (一般一期培训半天,多则1天),每期培训班安排内容多,记不住;有的业务培训老师备课不足,有的老师讲课思路不够清晰,重点不够突出,理论与实践存在脱节,导致培训达不到应有的目的。加上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人员少,平时工作忙,抽不出时间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人员稳定性差,变动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培训不能满足需求,为此,他们强烈要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和镇、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站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培训。

(四)办事程序不够简化

在调研中,不少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人员反映,近年来,杭州市、萧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创新和改进公共服务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仍存在一些办事程序不够简化的问题。如,在申报申领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的程序上,规定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人员必须每月申报,不仅在系统软件上要申报,而且还要书面申报。与此同时,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的申报申领由社区、行政村人员全程包办,一旦产生申报遗漏,区级社保部门不予补报,服务人员就要承担赔偿责任。此种现象全区已有多人发生,如,有的赔款1200元,有的赔款3000元,最多的赔款3600多元。对此,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人员提出,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的申报,应先由灵活就业人员向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室提出申请,再由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室人员为其办理申报申领手续。这样就不易产生申报遗漏问题,而且可以大大减轻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人员的工作量。另外,在调研座谈中,不少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人员还提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提档证明程序也太繁杂,需要进一步简化。

(五)部分人员待遇偏低

据调研了解,萧山区社区、行政村部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人员的收入偏低,尤其是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专职服务人员。据调研统计,在41个社区、行政村中的10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专职服务人员,2015年人均年收入为46814元 (含社保缴费),比2015年杭州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55908元低9094元。在41个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兼职人员中,有9人2015年的年收入低于50000元 (含社保缴费),最低的年收入仅39000元。由于年收入偏低,导致现有不少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人员思想不够稳定,他们一边工作,一边复习准备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据调研了解,一些大学毕业生不愿到社区、行政村从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工作;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人员 “跳槽”现象时有发生。如,近年来,大江东集聚区招工频繁,工资待遇较高,萧山东片地区一些素质较好的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专职、兼职人员就“跳槽”到了大江东集聚区工作。类似现象的存在影响着萧山区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质量的提升。

(五)经费开支存在问题

据调研,萧山区社区、行政村在企业退休人员服务经费开支中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经费填付不合理。按照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有关文件规定,萧山区企业退休人员的服务经费为每人每年140元。萧山区社会保障管理中心按规定每月按实有企业退休人员人数通过农商银行拨入各镇、街道和萧山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定账户。大部分社区、行政村退休人员服务经费的开支是经镇、街道审批后实报实销。由于一些镇、街道不同意领取企业退休人员活动支出备用金,一些社区、行政村因经费困难,无力填付退休人员服务项目支出,有的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人员只好用个人的钱先行填付,然后再去镇、街道审批报销,又由于有些退休人员服务项目支出数额相对较大,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人员也无力填付,因此,只好停止企业退休人员服务活动。二是经费开支不平衡。经调研了解,多数镇、街企业退休人员服务到位,经费开支足额到位,少有积余,但也有部分镇、街道经费开支控制过紧,导致对退休人员服务不到位,服务项目太少,服务范围偏小,参与人员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支出不合理状况,从而产生企业退休人员服务经费积余量大,有的镇、街道企业退休人员服务经费积余多达260多万元。三是缺乏工作经费。据调研了解,主城区镇、街道按每名企业退休人员每年15元的标准,社区、行政村按每名企业退休人员每年40元的标准核拨工作经费,而萧山区社区、行政村目前已经取消社会化管理工作经费。不少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人员认为,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工作繁杂、辛苦,常常走村串户,有时一个月要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好几次,油费、停车费、公交费等不少费用都需要自掏腰包。这不合理。他们要求像主城区一样,增加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人员的工作经费。

(六)信息化建设滞后

据调研,萧山区在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室普遍配有计算机,广泛应用了 “浙江省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杭州市人力资源信息系统”“萧山区社区服务系统”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服务软件。同时,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人员还用计算机制作和运用各种电子文档、表格、数据库,建立QQ群、微信群,开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有效地减轻了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人员的工作量。但是,据调研座谈中反映,萧山区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尚存在三个不足。一是部分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不够;二是现有的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软件开发较早,与目前实际工作不相适应,需要对软件进行改进或更新;三是上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没有根据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的需要,及时开发新的系统应用软件。如, “退休人员大病探望信息系统” “退休人员亡故及丧事料理系统”等。这些系统应用软件如能及早开发应用,将大大提升社区、行政村相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质量与效率。

(八)管理机制存在欠缺

据调研,近年来,萧山区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的管理机制存在三个欠缺。一是系统管理不足。现有的管理情况是,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负责全区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管理;区社会保障管理中心、区就业管理服务处负责与各自单位业务相关的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管理;各镇、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站对辖区内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室及其窗口实行直接管理。全区缺乏一个全面统一的部门或科室,对全区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进行系统谋划和综合管理。二是管理职责不够明确。近几年来,萧山区没有以文件形式对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职责与对社区、行政村进行相关部门管理职责加以具体明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工作的开展,也影响了对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的管理。三是管理方式不够完善。这主要反映在相关职能部门和镇、街道比较注重任务布置,忽视日常管理,缺乏以问题为导向,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系统解决。与此同时,各镇、街道对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的考核,虽然纳入了社区、行政村整体工作考核,但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的考核标准和要求不一,一般镇、街道对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工作的考核,只占社区、行政村整体工作考核中的2分至4分 (总分为100分)。很明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工作考核得分在社区、行政村工作总分中的比例过小。因此,考核效果不够明显。

(九)服务台账不够健全

在调研中,调研组对41个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室建立失业人员名册、退休人员联系卡、未就业大学生名册、特困退休人员名册、劳资纠纷调处记录等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台账建立情况进行了统计。据统计,41个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台账的建立情况见表5。

表5 服务台账建立情况汇总统计单位:个

从表5中可以看出,在41个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建立失业人员名册的社区、行政村有29个,占被调研社区、行政村总数的71%;建立退休人员联系卡的有33个社区、行政村,占被调研社区、行政村总数的80%;建立未就业大学生名册的有20个社区、行政村,占被调研社区、行政村总数的49%;建立特困退休人员名册的有31个社区、行政村,占被调研社区、行政村总数的76%;对劳资纠纷调处有记录的有18个社区、行政村,占有劳资纠纷调处职能的38个社区、行政村的47%。以上可见,萧山区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室服务台账建立还不够健全和完善,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三 提升萧山区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水平的对策建议

根据萧山区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情况和存在问题,调研组经过分析研讨,对如何提升萧山区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水平,提出如下几条对策建议。

(一)配足配强服务人员

配足配强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人员,是加强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的根本保障。因此,建议萧山区认真贯彻落实杭政办函〔2012〕153号文件精神,由萧山区政府牵头协调,萧山区编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民政局等部门密切配合,根据全区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队伍的现状和与主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一体化的目标要求,切实解决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专职人员数量与实际工作需求不匹配问题。一是要配足。全区要统筹计划,分期分批,加大力度,加快速度,配足全区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人员。一般规模社区、行政村 (人口规模在3000人左右,企业退休人员在500人左右)应配备2~3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人员,其中专职服务人员 (社工编制)1~2名,兼职服务人员 (合同制职工)1名。社区、行政村规模较大或较小的,其配备服务人员可适当增加或减少。二是要配强。萧山区应与主城区一样,社区、行政村专职人员的配备应统一配备社工,落实社工编制待遇。可与解决未就业的大学生就业结合起来,通过人事招考的方式,把那些热心于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为民服务意识强,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肯吃苦,不怕麻烦,肯钻研业务的优秀大学生选拔到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专职人员队伍中来。三是不得借用和兼职。区级组织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当明确规定,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专职人员不得以任何名义借用,也不得兼任其他工作职务,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工作中去。

(二)完善服务平台建设

加强和完善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是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基础和条件。根据萧山区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室及其窗口相当一部分设施落后且不利于工作的实际,萧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根据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设施现状和一体化发展需求,认真研究制定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的标准和设备更新条件,以便各社区、行政村参照执行。社区、行政村平台建设和更新的费用开支,建议区和镇、街道两级财政各补贴一点,社区、行政村自己拿出一点的办法解决,对无经济来源纯社区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和更新,可适当多补贴一点。为了保障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的更好运行,其设备的采购,可采取政府集中采购的方法解决,当前亟须解决缺少扫描仪和计算机老化问题。为推进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区政府应明确标准要求,规定费用开支,规定时间,明确职责,狠抓落实,确保全面完善社区、行政村平台建设。

(三)健全完善管理机制

健全完善管理机制,是加强和促进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的重要环节。为此,调研组认为,萧山区应根据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与主城区一体化的发展要求,以文件形式,进一步健全完善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管理机制。其一,要进一步明确区、街道 (镇)两级管理部门及其管理职责。其二,要进一步明确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职责。其三,要进一步明确对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的考核标准。其四,要进一步完善对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的考核方法。在健全完善管理机制中,要明确萧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进行系统管理的综合部门或科室。只有这样,才能在总体上对全区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进行系统谋划、部署、检查和管理,促进区级相关管理部门和各镇、街道全面履行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管理职责,不断提升管理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广大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室及其窗口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使广大人民群众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感到满意。

(四)加强人员业务培训

搞好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培训,是提升萧山区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人员服务素质,提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针对目前萧山区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培训存在的不足问题,调研组认为,一是要统筹规划业务培训。萧山区社区、行政村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人员相对也多,业务培训需求强烈,内容较为丰富,区、镇 (街道)两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区分轻重缓急,系统统筹规划,有计划地开展培训。二是要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和各镇、街道、萧山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要根据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人员的业务培训需求,围绕业务重点、工作难点,适当增加举办培训班;培训时间的长短,应根据业务需求确定;要严格培训纪律,提高培训要求,要通过培训考试检验培训效果。三是要加强 “新人”培训。这里的 “新人”是指新从事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岗位的人员。区、镇、街道和萧山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对“新人”的业务培训,使他们尽快熟悉业务,适应工作。四是要提高培训质量。要选择业务精,表达能力强的同志担任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人员业务培训班老师。培训班老师要依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充分备课,要有书面讲课材料。讲课要围绕主题,明确重点,观点鲜明,层次清楚,要理论联系实际,防止主题分散,重点不明,层次不清,观点模糊,理论脱离实际。

(五)要简化办事程序

简化办事程序,优化公共服务,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重要内容。调研组建议,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以“广大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不断增强为基层和群众服务的理念,深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改革,明确办事标准,科学设置办事程序,尽量简化办事程序。对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的发放,应变两种申报方式为一种申报方式,要减少申领申报频率;变每月申报申领一次为每季甚至每半年申报申领一次;为更好地防止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漏申报,应当要求灵活就业人员先向社区、行政村申报,再由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员为其办理手续。一旦出现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的漏报,在核实灵活就业身份和漏报属实的情况下,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当同意补报补领社保补贴。与此同时,对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提档证明程序也应简化手续,减少办事环节。

(六)合理提高专职人员待遇

合理提高社区、行政村专职人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人员的收入待遇,是稳定社区、行政村专职人员队伍和调动他们工作积极性,促进萧山区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发展的重要措施。为此,调研组认为,在配足配强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专职人员的同时,萧山区应及时提高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专职人员的工资待遇。据调研,目前,江干区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专职人员 (社工)的工资待遇为人均98000元,兼职人员的人均工资待遇为48000元。尽管萧山区与江干区现有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专职人员的性质不同,工作要求也不尽相同,但他们同属杭州市,工作性质相同,工作内容和基本要求相同。相比主城区,萧山区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人员的工作条件相对较差,工作较为辛苦,且工资水平差距较大。因此,调研组认为,萧山区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专职人员的工资待遇应进一步提高。建议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区财政局积极配合,及时拟定和提交增资方案,在区政府同意的前提下,适当增加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专职人员和部分兼职人员的工资待遇。

(七)要加快信息化建设

加快萧山区与主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一体化,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应用应先行。针对萧山区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的现状,调研组认为,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社区、行政村的信息化建设。在加强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各种硬件设施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人员的计算机操作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软件的应用培训,努力达到每个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专职人员人人都能熟练操作计算机与应用相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的应用软件。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广泛征求和深入社区、行政村,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对目前正在应用的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相关业务软件中存在的设置不足、程序不简等问题做出调整和改进,力求达到既符合软件设置目的,又减少设置环节,简化办事程序。同时,为方便社区、行政村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部门应根据社区、行政村工作变化和需求,加快开发和推广新的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系统应用软件,努力减轻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人员的工作负担。

(八)合理经费开支补助

为进一步规范萧山区企业退休人员服务经费的开支,调研组提出以下三点建议。一是完善经费政策。萧山区社会保障管理中心与区地方财政局应在萧劳社险 〔2009〕68号、萧财行 〔2009〕215号文件 《关于调整企业退休人员服务经费标准的通知》基础上,参考杭人社发 〔2012〕117号文件 《关于调整杭州市区企业退休人员服务经费标准的通知》精神,制定出台 “萧山区退休人员服务经费标准及支出规定”,并传达到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室,以便更好地规范全区企业退休人员服务经费支出。二是允许领取备用金。对大部分社区、行政村的企业退休人员服务经费开支应坚持镇、街道审批报销的规定。但对经济困难的社区、行政村,镇、街道应根据社区、行政村企业退休人员数量和服务需要,应当允许社区、行政村领取退休人员服务备用金。三是要督促服务到位。对退休人员大病住院、特困退休人员慰问、退休人员亡故后的丧事料理等,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室不能因人手少忙不过来而放弃服务,必须做到全面服务到位,不得遗漏。类似退休人员服务经费的支出,必须依照市、区相关规定给予报销。其支出额度,镇、街不能控制太紧。对因退休人员服务不到位而产生退休人员服务经费大量积余的个别镇、街道,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和业务科室要加强工作指导和督促,更好地为退休人员服务。在合理开支的同时,根据萧山区与主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一体化的要求,建议萧山区政府按企业退休人员每人每年55元的标准核定,落实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经费。

(九)开展标准化体系建设

为了提升萧山区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水平,调研组认为,萧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应积极开展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标准化体系建设。也就是在完善区、镇 (街道)、社区 (行政村)三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组织服务机构、人员配备及硬件建设的同时,依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与政策,完善各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办事标准与办事程序,编印 《萧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办事手册》,发至每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人员手中,要求认真学习执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每年根据工作变化,完善办事手册,并就不同对象,举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与政策知识 “通关”考试,并将 “通关”考试成绩纳入年终考核,与年终奖金挂钩。据调研了解,江干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三年前就已经在全区推行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标准化体系建设,并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调研组建议,萧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应借鉴江干区之经验,大力开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标准化体系建设,这将有力地推进全区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工作的开展。在此同时,针对当前萧山区部分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台账建立不全不完善的实际,建议区级相关部门,要根据工作需要,明确建立相关服务台账的内容,并帮助设计好样本,要求社区、行政村在规定时间内,全面建立和完善各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基本台账。如社区、行政村失业人员名册、灵活就业人员名册、退休人员联系卡、未就业大学生名册、残疾人名册、特困退休人员名册、人户分离退休人员名册、少年儿童名册以及劳资纠纷调处记录等。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台账的全面建立和完善,将有效地提升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猜你喜欢

萧山区行政村社会保障
更正说明
我国行政村、脱贫村通宽带率达100%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鸟岛游
坚持就业优先 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
并村重在并心
媒体募捐永远成不了社会保障
杭州市萧山区美术教师新作选
萧山区“五老”关爱团践行新一轮帮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