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化背景下杭州商务国际化水平评估与比较研究∗

2017-04-21

创意城市学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商务国际化杭州

◎ 吴 哲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经济和信息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城市作为全球化的基本空间单位,在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和生产活动全球组织的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在一定意义上,全球化竞合的过程就是城市间竞合的过程。城市是 “城”与 “市”的有机统一体,“市”是商业的存在形态,没有 “市”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商业是保证商品流动、实现物质财富积聚的必要环节,是城市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城市都把商务国际化作为发展目标之一,全国先后有180多座城市提出建设 “现代化国际大城市”的宏伟目标,但如果没有正确认识国际化的含义,建立科学的商务国际化评价体系,就会导致严重的城市资源浪费。那么,在全球化背景下应该如何构建城市商务国际化水平评估体系呢?这是本文的第一个研究目的。

杭州作为一个朝气蓬勃的新一线城市,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在G20峰会开幕式上所说,是创新活力之城,是生态文明之城,今后更加是连接世界各大城市、具有桥梁作用的包容性国际化都市。然而,2015年杭州在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城市排名中仅仅位列第十,与国内外的一些著名国际城市相比,杭州的城市国际化水平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杭州目前的国际化水平,特别是商务国际化水平如何?与国内外一线国际化城市相比,杭州又具有哪些优势,哪些发展空间呢?这是本文的第二个研究目的。

本文探讨的城市商务国际化水平主要以城市本身的工业化水平为基础,衡量城市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对外交流水平、对外交流中的中心性水平和对外交流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一 杭州发展商务国际化的基础和现状

早在2008年,“城市国际化”就被列为杭州城市发展 “六大战略”之一,经过若干年的努力,杭州在国际化城市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成绩既是前阶段的成果,又是下一阶段进一步发展城市国际化,特别是发展商务国际化的基础。

(一)基础设施建设

杭州已经初步构建了涵盖空港、铁路、轨道交通、新能源公交以及公共自行车在内的绿色交通体系;2015年淘汰小燃煤锅炉878台,淘汰黄标车32856辆,投运纯电动公交车413辆,市区PM2.5平均浓度与2014年同比下降13.8%;在医疗上,杭州加快4个国际化医院试点进程,开辟国际性医疗专区,建设连接国际一流医院的国际会诊中心。此外,杭州还注重在一些细节上与国际接轨。比如,在医院、银行、出租车、餐饮、商场、景区等公共服务窗口单位,设双语标志;在文鼎苑等试点国际社区,还配备了具备英语6级能力的社工。目前,杭州正在推进264个城市道路整治与街容美化项目、33个城市综合整治项目、77个电网和电网保障项目、120个通信保障项目及供水供气改造项目等。这些项目完工后,杭州的城市环境将更优美,城市功能将更完善,国际化水平将上一个新台阶。

(二)企业 “走出去”

“十二五”期间,杭州企业 “走出去”数量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前茅,境外投资稳步增长。截至2015年底,杭州企业累计对外直接投资项目数已达1253个,年均海外投资1.5亿美元左右,年均增长约20%;从海外投资的区域、国别来看,杭州企业境外投资分布于欧洲、北美洲、拉丁美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详见表1。

表1 杭州企业 “走出去”在全球的主要区域分布单位:家

从投资领域方面看,杭州企业跨国经营从最初的以一般贸易为主逐渐发展到涵盖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涉及农业、机械电子、医药、IT产业、服务贸易等多个领域,正在从传统行业向新兴技术行业转型。

(三)电子商务发展

杭州作为中国电子商务之都、跨境电商综合示范区,拥有强大的电子商务、互联网产业基础。据统计,杭州拥有全国1/3以上综合性电商网站,其中不乏阿里巴巴、速卖通、菜鸟物流、天猫国际、网易考拉、蘑菇街等电商平台。2016年,全市实现网络零售额3445.7亿元,占全省的33.4%。杭州将 “发展信息经济,推进智慧应用”作为 “一号工程”来抓,并着力建设以电子商务、云计算服务等产业为重点的新经济平台,重点扶持一批有一定规模、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为本土国际知名企业和品牌,孵化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力争到2017年,将杭州建设成为区域性国际总部经济高地,吸引150家以上世界500强企业和30家以上跨国公司区域总部、研发中心以及国际组织分支机构落户杭州。

(四)人才培养

近年来,杭州实施了全球引才的 “521”计划、“115”引智计划、“131”人才培育计划、“人才新政27条”,向高层次、高技能、创业创新等人才抛出了橄榄枝,并鼓励海外人才、留学人才回国创业创新,对顶尖人才和团队的重大项目给予资助。据统计,目前杭州累计引进海外留学人才2.3万人,国家 “千人计划”专家233名;累计引进省市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47个,聘请各类外国专家4万人次,培育高技能人才32.7万人。海外留学人员在杭州创办企业1238家,总投资368亿元,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77亿元,高层次人才的 “磁场效应”在杭州逐渐显现。

(五)政策制定

杭州各级政府开展了促进杭州城市国际化发展的各项政策法规,不仅从战略上对推进城市国际化进行规划指导,而且各行业部门相关职能单位也开展了专项规划和部署,内容包括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外来高层次人才及其子女的安置、培养外贸新优势、推进教育和旅游的国际化等,具体的政策详见表2。

表2 政策制定:总体规划和各部门政策

续表

二 全球化背景下5大城市商务国际化水平评估与比较

经济学者陆铭在 《空间的力量》中提到,如果要形成一个都市圈,那么它的中心城市应该在吸纳资源的同时,将资源辐射出去。一个与周围城市交流便利的中心城市,可以与周边城市产生 “1+1>2”的效果。下面,本文通过设置城市商务国际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将杭州和上述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到的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城市进行城市商务国际化水平的评估和比较。

(一)指标体系设置

本文结合H.钱纳里和西蒙·库兹涅茨的传统工业化指标体系,参考黄群慧对工业强国一般特征的描述,结合彼得·霍尔和米尔顿·弗里德曼等国外学者对城市国际化内涵的理解,参考易斌、郝书池等国内学者对城市国际化的认识,并结合城市商务国际化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建立了新的城市商务国际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如表3所示,共包括5个一级目标层指标,9个二级准则层指标,以及26个三级内容指标。

其中,①一级目标层指标中的基础工业化水平衡量了一个城市在工业化进程中所处的阶段,是城市国际化水平的自身经济和工业基础,根据传统工业化经典理论,本文将这一一级指标分为工业化规模和工业化质量两个二级指标。②经济国际化水平衡量了一个城市在自身经济水平的基础之上,进行国际经济交流的水平,具体表现为该城市不断开放其内部市场和内部经济逐步融入国际经济的动态过程,其核心内容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主要包括贸易国际化、资本国际化、生产国际化以及与此相对应的政策、体制和技术标准的国际化等方面。本文主要从前两个角度入手,进行经济国际化水平的衡量,因此二级指标设定为贸易国际化水平和投资国际化水平。其中,贸易国际化水平包括传统贸易依存度指标 (贸易进出口额占GDP的比重)和电商贸易依存度指标 (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占GDP的比重),其中,由于目前统计体系中缺少对跨境电商进出口额指标的统一核算,只有杭州进行了该指标的统计,因此电商贸易依存度指标暂时不予启用。③城市的国际枢纽水平描述的是一个城市的 “影响力”,它类似于所谓的辐射力,国际枢纽城市给周边城市带去的是商品、资金、人才、生活方式甚至价值观,这种辐射的渠道是高速公路、高铁和航线,或者是网络,可以是人与人的交流,物与物的交流,甚至是信息和信息的交流,基于此,本文将国际枢纽水平划分为交通通达能力和文化吸引能力。④国际资源集聚水平的概念来源于Google搜索的原理,Page Rank越多地链接指向某个网页,它的重要性就越强,就越应该被放在前排,同样,越多的国际资源和资本进入一个城市,说明这个城市越重要,此后将会吸引更多的资源和资本进入这个城市,形成良性循环,这也与城市的聚集的本义相符合。⑤可持续发展水平代表了一个城市商务国际化水平发展的持久程度,包括城市的环境水平、创业创新水平、智能化水平等。因此,本文将这一一级指标大致分为创业发展水平和生态发展水平,这里的生态不仅指狭义的生态绿色环境,而且包括城市商务国际化发展的良好基础水平。

(二)权重设置

本文在设置三级指标时遵循了两个原则:既要能够衡量计算一级和二级指标,又要考虑数据的可获性。具体的三级指标内容见表3。

表3 城市商务国际化水平指标体系和权重设置

对本文提出的商务国际化水平评估体系的一级指标权重采用综合权重赋予方法:首先利用yaahp软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主观权重,其次利用SPSS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客观权重,最后利用乘法合成归一法确定综合权重,乘法合成归一法计算公式为 Wi= (αi·βi) /∑ (αi·βi), 其中 αi为主观权重, βi为客观权重,Wi为综合权重。

基础工业化水平的三级指标权重采用了陈佳贵、黄群慧、钟宏武使用的单项指标权重,其余四项一级指标的三级指标权重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

(三)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大部分数据来源于各个城市的2016年统计年鉴 (部分选自2015年统计年鉴),先对统计年鉴以外的数据来源加以说明:国际航班进出港班总量数据和国际品牌企业入驻数据来源于 《2016城市商业魅力报告》;友好城市和友好交流关系城市个数数据和荣誉市民数据来源于各个城市的外事办官网;当地就业的外国常住人口数数据来源于搜索引擎;211高校数数据来源于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创新指数来源于中国城市创新指数排行榜。研究所采集的原始数据如表4所示。随后,对原始数据进行了 “最大最小归一化”处理,并用归一化后的数据进行城市商务国际化水平综合指数的计算、衡量和比较,最后计算出城市商务国际化水平的单项指标值和综合值,具体的数值见表5。

表4 城市商务国际化水平评估体系原始数据

续表

(四)结果评估

从本文构建的城市国际化水平评估体系所得出的结果,我们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表5 城市国际化水平评估单项指标值和综合值

1.关于杭州及其他四个城市商务国际化的综合水平分析

根据本文构建的城市商务国际化水平评估体系的结果,杭州及其他四个城市国际化水平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上海、广州、北京、杭州、重庆,其中最高分为0.69,最低分为0.18(分值区间为0~1)。这样的综合值结果排列顺序基本符合这些城市的现状。从这个结果来看,与北上广相比,杭州的城市商务国际化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值得一提的是,本文认为杭州的城市国际化水平比这个分值还应更高一些,原因是杭州的跨境电商行业发展迅速,虽然浙江省已经印发 《〈浙江省网络零售统计测算 (试行)方案〉的通知》和 《〈浙江省电子商务发展指数评价方案〉的通知》,但是由于其他城市缺少相关统计,特别是缺少城市间统一的核算统计标准,因此在本评价体系中只包含了各城市统一统计的 “网络零售额”,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杭州的城市商务国际化水平。这是目前的统计标准所致,需要未来根据统计标准的改进及时更新统计数据。

2.关于杭州及其他四个城市商务国际化水平的单项指标分析

在五个城市中,杭州的基础工业化水平处于第二位,位于广州之后;经济国际化水平在上海和广州之后,位于第三位;国际枢纽水平位于第四位,排在重庆之前;国际资源集聚水平同样在重庆之前,位于第四位;可持续发展水平与重庆相当,位于第四位。结合杭州的实际情况,以及本文得出的城市商务国际化水平的单项指标值,更能够梳理出杭州在发展商务国际化方面的优势和潜力。

(1)杭州发展商务国际化的优势

杭州的基础工业化水平赶超上海,具备了支持商务国际化进程的经济基础;杭州致力于软件、互联网金融、文化创意、医药、新材料、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数字技术的普及推广,成为全球化、互联网化的引领者,为进一步的商务国际化提供了新兴行业基础;西湖博览会等国际展会,特别是G20峰会的召开,以及2022年亚运会的申办成功为杭州发展商务国际化提供了文化影响力基础;最后,杭州各级政府开始认识到国际化的重要性,颁布了 《中共杭州市委关于全面提升杭州城市国际化水平的若干意见》,举办了 “2016杭州城市国际化发展论坛”,从战略上对杭州国际化的前进步伐进行研究和制定。

(2)杭州发展商务国际化的制约因素

从表4的单项指标上看,在城市国际枢纽水平、城市国际资源集聚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水平上,杭州的指标值有很大提升空间,当然,在指标值上低于上海、北京、广州这样的老牌一线城市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从中还是可以看出杭州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制约杭州商务国际化的因素。

制约因素一:受到上海 “强辐射”的影响

表3和表4中所反映的国际航线、外商投资比重、国际金融机构等数据显示了杭州在城市辐射力水平和国际资源集聚水平方面的不足,这一方面与城市定位、城市功能、城市基础和发展水平相关,但另一方面,上海的综合资源集中效应减弱了杭州的集聚功能。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上海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对外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对周边地区乃至全国或世界范围资源的集聚能力极强,资本优势和物流优势非其他城市可以比拟,同样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杭州受资源反吸纳力的影响很大,资源外流情况严重。同时,国家在进行战略规划和设计时必定优先考虑上海的区域战略位置,在区域经济发生矛盾时偏向于保护上海,而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周边城市的利益,使得杭州在获得国家级重大项目和中央财政支持项目时受到很大的影响。

制约因素二:行业层次偏低,亟待转型升级

从单项指标中可以发现,杭州的外商投资企业的产值和数量都低于上海、北京和广州,这与杭州乃至浙江的整体企业现状和行业层次有很大的关系。杭州的民营企业数量较多,其中又以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为主,技术水平较低,缺乏知识产权和组织品牌,缺乏国际化的优势。这一局面又导致了杭州缺少较高层次创新创业平台,制约了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

制约因素三:缺乏培养顶尖人才和国际化人才的平台

在可持续发展水平方面,杭州的排名靠后,然而单项指标值尚可,一方面,就如上文提到的,由于本评估体系中跨境贸易依存度指标尚未启用,导致杭州在这一本该具有优势的指标上被低估了;另一方面,211高校数这一指标与杭州的创新创业气氛严重不符。顶尖人才和国际人才培养平台的不足导致各行业普遍存在高端创新人才、高新技术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缺口。

制约因素四:城市资源的 “先天性不足”

一般而言,国际化城市都是利于 “大进大出”的港口城市,虽然杭州市交通运输局的 “十三五”规划中已经提出了 “建设国际性区域交通枢纽、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目标,但是杭州的地理位置不临海,无法发展海洋经济和口岸工业,加上受到上海航空港的政策性保护,航空港发展受限,同时制约了杭州的物流和国际交流途径,限制了旅游、展会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对跨国公司、国际组织落户杭州也有限制作用。

三 杭州进一步提高城市商务国际化水平的对策建议

提升城市商务国际化水平需要一个城市各方面的配合,包括城市规划、市政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但是这些不在下面所提出的对策建议的考虑范围,本文将围绕商务和经济活动本身提出对策建议。

(一)鼓励企业新模式 “走出去”,促进杭州企业转型升级

杭州的传统贸易依存度较高,在杭州经济国际化、杭州企业 “走出去”方面,除了对外承包工程模式、劳务合作外,对外直接投资水平有待提升。目前,杭州市企业 “走出去”的模式有5大类:一是以华立、富通为代表的海外产业园区模式,大企业带动广大中小企业 “海外抱团”,“从单兵出海到海外集群”走出去;二是以万向、佳力为代表的传统行业 “全球研发网络构建”模式,获取全球战略性资产并积极推动本土产业转型升级;三是以海康威视、正泰太阳能为代表的从传统的 “国内制造、对外贸易”运营模式,向 “海外综合系统服务提供商”模式转型;四是以航民科尔为代表的从国内低成本战略向 “全球综合运营成本最优化”战略转型模式,倒逼杭州加速优惠商务环境;五是以泰格医药为代表的高技术企业,向全球延伸创新链条提供高端服务外包模式。鼓励企业吸纳成功企业经验,采用新模式继续“走出去”。在政策上,首先,建议通过设立地方政府产业投资基金、允许国有资本参股杭州优秀民营企业的方式,鼓励杭州国有资本和民营企业 “共同走出去”;其次,由官方在海外建立商贸和对外投资联络服务机构,为杭州企业提供必需的培训、信息和咨询等公共服务;再次,鼓励民间金融资本进行商务模式创新,参与杭州企业 “共同走出去”;最后,加大对杭州优质产能走出去的财税补贴,比如 “走出去”企业享受政府 “腾笼换鸟、节能减排”的补贴等。

(二)构建跨境电商信用体系

中国 (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自2015年3月成立至今取得积极的成效,先后试行了80多项创意清单,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破解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性难题,形成了跨境电商的 “杭州经验”。上线备案的外贸企业数量达6000多家,产业的集聚和带动效应明显,有效推动了本地外贸和经济的增长。G20期间,阿里巴巴提出的eWTP的倡议得到大会的响应。政府积极推动跨境电商的信用和标准认证,省级层面,制定出台了 《浙江省跨境电商管理 (暂行)办法》,正着手制定涉及跨境电商的地方标准。此外,浙江省还建设了全省商务信用体系,查询系统已经上线;构建跨境电商信用体系,从市场主体角度出发,在市场信息、交易过程等方面进行身份认证。

(三)加快形成聚集国际化顶尖人才的氛围

杭州想要提升城市商务国际化水平,较快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提升城市对国际化顶尖人才的集聚能力。具体而言,可以通过 “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三个层次的工作增强国际顶尖人才的集聚能力。前两个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成效,比如,在培养人才方面,继续重视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公办院校的成长,打造世界一流大学、全国重点大学,加快筹建西湖大学,引进国际名校教育理念,促进本土私立大学的成长。在引进人才方面,杭州已经举办了 “2016杭州国外高层次人才智力项目合作对接会”等类似的国际人才洽谈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此外,杭州还可以向上海学习,建设国际人才试验区;实施领军人才计划、青年英才开发计划、首席技师培养计划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形成层次明显的国际化人才梯队。留住人才是目前的工作重点,并以应对来自上海的人才反吸纳力。建议通过一站式的便捷服务留住人才。比如,厦门2014年在全国首创的“白鹭英才卡制度”,以 “一卡通”形式为人才提供出入境、通关、税收、住房、医疗保健等38项优惠政策服务。通过 “一揽子”服务措施,厦门成功吸引了大批人才。此外,还应加大海外引才引智力度,充分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和用人单位主体作用,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引进各类紧缺急需的海外人才。

(四)建立国际化的城市创新体系

杭州已经步入全面提升国际化水平、落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发展阶段,城市创新体系国际化能够使得一个城市进一步融入全球创新体系,国内的其他国际化城市,比如上海、北京、深圳等均在大力建设全球性科技创新中心。对此相关建议如下:第一,积极推动区域创新体系的微观主体参与国际创新网络的合作和联系,设立相关激励机制,促进创新要素的国际流动;第二,在区域创新体系国际化过程中深化杭州的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第三,为杭州知识创新主体国际化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第四,从国际化城市同行规则视角提出相配套的公共科技政策和公共服务。比如,广州出台的 “1+9”科技创新系列政策措施,从企业创新主体、创新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平台服务、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金融产业融合等多个方面推进科技创新,卓有成效。

郝书池、姜燕宁:《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国际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李丽纯、李松龄、夏传文:《长沙城市国际化水平比较研究》,《经济地理》2011年第10期。

刘长岐、肖岚、张楠楠:《企业家城市视角下的杭州城市国际化研究》,《规划师》2011年第2期。

倪鹏飞、侯庆虎:《全球城市竞争力的比较分析》,《综合竞争力》2009年第1期。

屠启宇:《世界城市指标体系研究的路径取向与方法拓展》,《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第6期。

王发明:《城市国际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统计与决策》2009年第22期。

谢守红、宁越敏:《世界城市研究综述》,《地理科学进展》2004年第5期。

于涛、徐素、杨钦宇:《国际化城市解读:概念、理论与研究进展》,《规划师》2011年第2期。

叶珊珊、翟国方:《基于要素贡献率和弹性分析的城市国际竞争力驱动因子研究——以沪宁杭甬沿线城市为例》,《经济地理》2010年第11期。

猜你喜欢

商务国际化杭州
杭州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完美的商务时光——诗乐全新商务风格MOMENTUM系列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G20 映像杭州的“取胜之钥”
杭州
杭州旧影
国外商务英语演讲研究进展考察及启示(2004—2014)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