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2017-04-12江苏省吴江市青云实验中学215235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烧杯化学溶液

江苏省吴江市青云实验中学(215235) 沈 翔 ●

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江苏省吴江市青云实验中学(215235) 沈 翔 ●

化学学科主要的研究对象就是元素和化合物,其实质上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将物质的特性和生活联系起来并加以运用的的自然科学.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化学教学通过引入探究式教学,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引导和组织学生通过探究来探索化学的神奇和奥妙,让学生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独立思考,提升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实践应用的能力.本文主要针对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能为广大化学教师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探究式教学;初中化学;改革;应用

一、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涵义

探究式课堂教学主要是以课堂的目标为基础,探究为主线所展开的教学活动.在教学的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教学中大胆提问、自主探究、互相讨论和交流,教学活动的形式也可以是多种形式的,可以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形式展开探究活动,达到有效解决施加问题的目的,在探究式教学中,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锻炼其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在探究式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引导他们通过积极探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适当的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和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教学的重点和内容,明确探究的目的和方向,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互相交流、合作中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得出有效的结论,完成探究的任务,这也是开展探究教学的最终的目标.

二、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课前反馈探究,激发学生的探索与和求知欲

在学习新课程之前,学生们提前对上一小结或者上一单元所学习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梳理,通过查找相关的资料提出相应的问题,通过学生之间的自主探究,最终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通过这个自主探究的过程,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被激发出来,学习的热情也自然会高涨.比如,在学习“分子”这部分内容时,学生通常会提出这些疑问:氧气具有助燃性,为什么液态氧也有助燃性?碘水能使淀粉变蓝 ,碘蒸气为什么也能使淀粉变蓝?“酒精挥发”和“酒精燃烧”两种变化在本质上有什么区别?乒乓球压瘪了,放入沸水中为什么会恢复原状?学生们对于这类问题会比较感兴趣,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谈论来共同完成题目的探讨和解答,将会获得较好的效果.

课前反馈探究式学习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提问的方式,而是采用学生进行自主问答的模式.实现被动学习向着自主学习的顺利转化,为他们创造了更多自主探究学习的空间,同时也可以有效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有效促进教师对自己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和创新,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更有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进行.

(二)将科学探究式教学法引人化学课堂中去

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引入,必须要充分结合教材的内容、特点以及难易程度,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方案,展开探究式教学,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和科学过程、方法的相互作用,积极鼓励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经过学生亲身探究实验的过程,不断加强和巩固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充分的理解科学和化学,不断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所以,大力开展探究案式教学,是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

例如,100mL烧杯a中加入50mL蒸馏水,然后依次加入3-4滴酚酞,同样的,在100mL烧杯b中放入50mL浓氨水,通过观察,结果两个烧杯都为无色透明溶液,接着一个2000mL大烧杯把a、b扣置在一起,10分钟后,a中的溶液由无色透明变成了红色,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而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得出以下几种结论:

1.在大烧杯的杯壁上可能有其他的物质存在,其中的一些移动的物质经过扩散进入a烧杯,使其溶液变红;

2.烧杯中滴入酚酞后,过段时间才能变色,与b烧杯无关;

3.烧杯b中的浓氨水散发出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微粒,缓慢溶解到a的溶液中,使a烧杯中的溶液变成红色;

4.如果对a、b两个烧杯的溶液在放置充足的时间后,又会出现怎样的现象;

学生通过做出以上的几点假设和探究,从而对实验的现象和过程理解的更加透彻、清晰,有效激发学生对其进入深层次的探究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给学生充分地讨论时间和空间,不断地来提升他们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以此来不断地实现个人化学素质的提升.

(三)注重教学的启发性、探究性,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初中探究式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究,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抓住课堂的有效时机,设置一些问题疑问,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再通过对学生适时的引导,通过进一步的推理、判断和实验来进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使学生能够积极地思考并发现问题,产生疑问,通过对疑问的不断探索和求知,从而更加透彻的理解知识点.探究式教学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而更加全面的掌握化学知识点、实验、概念等的过程,从而不断提升了解化学问题和生活实践中化学问题的探究能力,保持一种积极探索的态度,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创造更加适宜的教学环境,使他们树立较强的创新意识,培养其积极探索创新的能力.比如,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时,可以通过实验探究来得出最终结论,

1.固体和液体两组

金属镁条和稀硫酸

仪器:锥形瓶、气球、天平.

学生对反应前后物质和生成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可以在锥形瓶上套上气球,做封闭式实验,也可以不套气球做敞开式实验,通过多角度去发散思维,发挥其创新创造能力,深入探究.

2.液体和液体两组

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

提供的仪器:小烧杯2个、小试管4支.

向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对于反应前后的质量进行对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3.固体和气体

金属镁条在空气中燃烧.①把金属镁表面的氧化物清除干净.② 把金属镁放在酒精灯上燃烧,并悬在石棉网上方.③镁燃烧,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再对反应前镁条与反应后生成的白色固体的质量进行对比.

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可能由于各种操作方法和条件的不同,将会导致实验的最终结果和产生的现象有多种情况,再通过进一步的探究,来解决这样疑问和困惑,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所研究的物质的状态不同,出发的角度也不同,最终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从而可以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普遍适应性.

综上所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同时要充分发挥教师自身作为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假设猜想、验证、交流探讨等步骤积极开展探究式教学,通过采用高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好的适应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新的教学新模式,充分发挥探究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实现教学的最终目标,保证化学教学的顺利开展和进行,促进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升.

[1]王芝.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5.

[2]吕妍.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实验探究式学习的探索与实践[D].辽宁师范大学,2005.

[3]王登祥.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思考[J].中华少年,2016,12:195-196.

[4]吴肖燕.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开展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5,08:178-179.

G632

B

1008-0333(2017)02-0085-02

猜你喜欢

烧杯化学溶液
特别的“冰袋”
象外之象——牛健哲《溶液》短评
『溶液』知识全解读
解读“溶液”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快速溶解物体
有趣的化学小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