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数学课堂焕发活力之我见

2017-04-02程学敏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2期
关键词:实践活动问题情境数学课堂

程学敏

【摘 要】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只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一堂好的课,需要焕发课堂活力,激发学生思维灵性。应如何让课堂焕发活力?我认为:迁移数学知识,让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动;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思。

【关键词】迁移知识;实践活动;问题情境;数学课堂;焕发活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是:一支笔,一本书,一块黑板,教师利用它们将知识传授。这样的教育被人们誉为“冷漠”教育,因为它过于强调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我们传授对象的感受。正如一位教育专家曾说过:“教学的本质不仅仅是传授,更应是唤醒、鼓舞、激励!”,我们教师应该努力做到潜心研究,耐心引导,用智慧去启迪,让数学课堂焕发活力,使之真正成为充满智慧的快乐旅程!

一、巧做改编,让学生移

教材呈现给学生的,大多是抽象化﹑理想化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甚远,因而学生对此很不感兴趣,何谈去思考,去探究。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以“生活”为桥梁和紐带,使数学教学贴近生活,进而达到教学材料与学生需要之间的统一,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走出教材,回归生活,让学生为“生活而学习”。那么我们教学时学生学会了知识后,我就让他们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身边的与之相对应的实际问题,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有服务于生活。

如教《统计》时,我让学生把自己的书包里的书统计一下,看看谁统计得又快又有规律。学生们都会积极主动地统计自己的书,然后又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的成果展现给大家。当然,各种方法都有,有按科目统计的,有按大小统计的,有按薄厚分统计的,……通过生活中的统计,他们不仅掌握了统计方法,还把它运用于自己的学习生活。然后让学生们课下把他们爱吃的水果统计一下,下节课把统计的情况与大家交流。这样学生从贴近自己生活中的例子以此类推,就能掌握知识的同时深刻地记住教学方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联系起来,便于学生迁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会让他们感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会变得有活力。

二、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动

国际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你听了但你忘了;你看了,把它记住了;你做了,你理解了。”通过学生动手“做数学”,使学生亲身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因此,对学生应加强实践教学,把一些间接经验转化为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实践活动。放手让学生自己量一量,测一测,剪一剪,做一做,开动脑筋,拓展思维,并发现自己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正确认识不足之处。

如在讲:轴对称图形时,我先让学生们把学过的图形剪出来,(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它们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每个学生都急于展示自己的作品,这时我分小组来展示,当平行四边形展示时出现了分歧,它到底是不是对称图形呢?在学生各自表述了意见后,我没有急于评价,而是让学生动手对折一下来看看!很显然学生根据折的情况很容易得出答案:平行四边形不能对折出两个完全相同的图形,它不是轴对称图形。正如中科院心理所的张梅玲教授所说:“再完美的模仿毕竟是模仿,有缺损的创造毕竟是创造,要创造要发展不能一次求完美,但毕竟是在前进在发展,路是人走出来的”。这样让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实践,使得原来枯燥无闻的数学知识活了起来,使得我们的数学课堂焕发了活力。

三、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思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基于这一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又要鼓励学生质疑,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并引导学生去深入思考。

如教“长方形的周长”一课,传统的教学是直接把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写出,然后出一些长方形让学生来计算结果。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长8宽5的长方形。然后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周长?小组讨论后得出四种方法:①(8+5)×2=26;②8×2+5×2=26;③8+5+8+5=26;④8+8+5+5=26。然后引导学生讨论、比较,哪一种方法最简便,得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即C=(a+b)×2,这样逐步引导学生讨论,学生的思维被不断地激活着,学生由被动的接授者转化为主动的探究者,成为课堂的主人,展现生命的活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只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一堂好的课,需要激活学生的灵性。只有充满灵性的学习过程,才是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的过程,更是将知识内化为能力的过程。这期间,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学生思维碰撞往往会迸出火花,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这样的数学教育必然会让课堂焕发出活力。

参考文献:

[1]张洪霞.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06期.

猜你喜欢

实践活动问题情境数学课堂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