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重症高胆红素血症对患儿脑功能的影响

2017-03-31吴丽燕郭粱邹友富

中国医学创新 2017年7期
关键词:临床效果

吴丽燕 郭粱 邹友富

【摘要】 目的:探析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脑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33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主要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振幅整合脑电图检查外,同时接受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对所有患儿的检查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后,患儿的各项血清胆红素指标、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糖指标、血红蛋白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可提升患儿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

【关键词】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 重症高胆红素血症; 临床效果; 脑功能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peripheral arteriovenous synchronous change of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eatment of severe high blood bilirubin and its influence on children with brain function.Method:33 children with severe high blood bilirubin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4 to August 2016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s, all the children were examined by eeg amplitude integration,weeks arteriovenous synchronous change blood therapy at the same time,the examination 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all the children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After treatment,the levels of serum bilirubin, white blood cell count, platelet count, blood glucose and hemoglobin were bett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treatment of severe peripheral arteriovenous synchronous change high bilirubin levels,the clinical effect is significant,can promote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it is worth further application in clinic.

【Key words】 Peripheral arteriovenous synchronous change of art; Severe high blood bilirubin; Clinical effect; Brain func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Zhuhai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Zhuhai 519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07.038

本研究拟以2014年9月-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33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脑功能的影响进行评价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4年9月-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33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男21例,女12例;日龄1~18 d,平均(10.26±1.59)d;早产儿15例,足月儿18例。病例纳入标准:(1)患儿严重贫血、黄疸;(2)新生儿出生后出现早期胆红素脑病症状;(3)产前检查确诊为高胆红素血症,且出生时脐带血红蛋白<120 g/L,患儿同时伴有心力衰竭、水肿、肝脾肿大症状;(4)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持续升高,且持續高于342 μmol/L;(5)在开展此次研究前,所有新生儿家属对此次研究的过程及结果均有知情权,获得家属签字同意,同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接受振幅整合脑电图检查,患儿入院后即采集血液标本送检。采用脑功能检测仪对两组患儿的脑电图指标进行监测,以P3-P4导联为信号才几点,以国际10-20标准电极安放系统为依据。双顶部电极距离75 mm,参考电极位置为头顶中央向前25 mm额中线上,输出速度为6 cm/h,单位为μV。在患儿自然安静状态下进行脑电图监测,监测时间为4 h,换血后检测4 h。

所有患儿均接受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换血前4 h告知家属禁止喂食,说明换血治疗的必要性和风险性。将新生儿置开放抢救台,分别在患儿的桡动脉、肱动脉、足背、手背静脉留置针,接通三通管,同步实施静脉端输血、动脉端抽血,抽血速度为3~5 mL/5min,逐渐增加至10~20 mL/5min,在2~3 h内完成,每次出入量差值需控制在2 mL内。治疗后,对新生儿的生命体征指标进行密切监测[1-6]。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所有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胆红素指标对比分析 经治疗后,所有患儿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所有患儿治疗前后的相关血液指标比较 经治疗后,所有患儿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糖指标、血红蛋白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红细胞计数、血Na+、C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所有患儿治疗前后的脑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脑电背景活动、睡眠-觉醒周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33例患儿治疗后,呼吸暂停1例,肿胀1例,肢体苍白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

3 讨论

振幅整合脑电图是监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脑功能的简化形式,其信号来自于双顶骨电极,通过放大,频率滤过,振幅压缩和整合,以6 cm/h的速度输出在记录纸上,是近年来推崇的一种简便、有效的神经功能评价方法,作为一种新的检查手段,它可以较好地评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程度、判断远期神经发育预后等[7-14]。

目前临床上,换血是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首选方案。在换血治疗血管选择上,脐静脉切开术仅可通过单一通路交替输血,常造成新生儿并发肠道缺血性坏死、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15-17]。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具有简单易行、创伤性小、住院时间短且治疗效果显著等优势,同时,可有效避免脐动脉插管并发症。但必须在治疗前后对患儿的生命体征、血液生化指标和血清胆红素水平实施密切监测,及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后,所有患儿的各项血清胆红素指标、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糖指标、血红蛋白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并且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可改善患儿的脑电背景活动、睡眠-觉醒周期等脑功能指标,本结果与相关研究获得的部分结果存在相似性[18-20]。从此次研究中可以看出,在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治疗上,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效果显著,可降低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

参考文献

[1]孙玉玲,靳秀花.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J].青海医药杂志,2014,44(4):37-38.

[2]李艳艳.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的疗效及护理干预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6):158-158.

[3]康宏.高海拔地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法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31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111.

[4]侯国强,王莉,常霞,等.改良动静脉全自动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研究[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5,30(3):204-206.

[5]卢伟能,周艳霞,荣箫,等.经外周动静脉全自动换血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前后脑电活动的变化[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6,31(12):919-922.

[6]王红洲,叶萍,贺锐.经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液内环境的影响[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5):617-619.

[7]宁辉,林立,胡雪花,等.外周动静脉自动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2):44-45.

[8]曲颖波,张敏.外周动静脉全自动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30):3648-3650.

[9]李炎,温伟珍.全自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J].吉林医学,2013,34(31):6472-6474.

[10]王成虎,郭艳莉,张新华,等.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44(12):968-970.

[11]裴玉芳,张连军,张红,等.外周动静脉换血术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观察与护理(附25例报告)[J].哈尔滨医药,2013,33(1):82-83.

[12]刘长靖,覃靖.外周动静脉成分血同步換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5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4):119-120.

[13]王盘妹,王金秀,莫革琴.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6):2534-2535.

[14]张国宪,彭丽娜,王青利,等.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22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4):33-34.

[15]余卫红,黄会菊,黄海缨,等.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救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1):25-26.

[16]董聪,李怡秋,周传銮.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中的护理要点剖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3,12(11):108-109.

[17]李菊花,张小敏,崔妮,等.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4例疗效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3,13(9):8-9.

[18]林丽君,蔡玲芳,汤卫红,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外周动静脉换血治疗的效果比较[J].浙江实用医学,2013,18(5):352-353.

(收稿日期:2017-01-22) (本文编辑:周亚杰)

猜你喜欢

临床效果
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临床分析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初步评定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早期应用大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