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立德树人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2017-03-29蔡定彬

关键词:树人社会科学立德

蔡定彬

(广东医科大学,湛江 524023)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立德树人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蔡定彬

(广东医科大学,湛江 524023)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在立德树人中具有重要的历史使命及重大的现实意义。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立德树人必须抓好切入点和着力点,要明晰立德树人的深刻内涵,要锻造过硬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要做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传道者,要创新立德树人的方法和手段,要做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同时,高校也要对哲学社科工作者加大扶持力度,保障其立德树人功能的发挥。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立德树人;着力点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事关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事关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其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养成科学思维习惯,促进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1]。这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立德树人功能提供了基本遵循。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旗帜鲜明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融入贯穿到教学和研究全过程中,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2],明晰立德树人的深刻内涵,锻造过硬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做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

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明晰立德树人的深刻内涵

大学立身之本乃立德树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3]。何谓立德树人,这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着重厘清的重大问题。

立德和树人,立德是前提和基础,树人是目标和方向。何谓“立德”?意为树立德业。《左传》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其意为,人生最高的境界是树立道德、实现道德理想,其次是事业追求、建立功绩,再次是有真知灼见、著书立说[4]。在立德、立功、立言三者中,“立德”居之首。何谓“树人”?意为培养人才。《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立德树人体现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有其特定的内涵和时代的意义,这对增强民族的认同感、文化的归属感有着极大的提升作用,对“四个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两个百年”有着奠基作用。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大背景下,立德树人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新时期的“立德”重点是要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跟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根本性的,处于前提和基础的位置。如果“德”不存,则人不“立”。“树人”则是根据新时期的特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的同时,突出强调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国际视野,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力求使立德树人的方向性、民族性和时代性更加鲜明[5]。

立德树人与教书育人在根本含义上是高度一致的,都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问题。当前,有些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有着边缘化的危险,片面强调学生的职业技能等谋生手段的提升,忽视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培育和践行,本末倒置,既不利于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也使高校的育人功能式微。为此,要着重抓好两个教育,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5]。

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锻造过硬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

立德树人具有双重意蕴,既有立学生之德促其成才之意,也应有立教师之德促其育人之蕴。打铁还需自身硬。就像说服人一样,想让你的言语成为打开对方心灵的“钥匙”,自己要先成为配钥匙的能工巧匠[6]。对老师而言,既要思考自己的师德怎么立,也要思考把自己树成什么样的一个人。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师之无德,教之无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7]自“范跑跑”一跑成名,到“杨不管”、“粗口门”、“董钱钱”,甚至最近出现的教授与女生的不雅照等等,让老百姓不断拷问何为“师德”。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担负着教育人、引导人和塑造人的重任,在教学中的治学态度和敬业精神,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人生准则和为人处世,都可能影响学生。所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更需先修身立师德,更需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真正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这个职业当事业,把当一名好老师作为我们一生追求的事业。这需要一种敬业奉献的精神境界,需要一种敢于担当的责任心,需要一种坚持不懈的执着精神,需要一种润物无声的人格魅力。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还要树立良好的学术道德,静下心做真学问。自己先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杜绝学术抄袭、学术不端与学术腐败等,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坚持职业操守,做真善美和先进思想的追求者和传播者,营造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以深厚的学术造诣赢得尊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三、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做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传道者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要解决好真学真懂真信的问题。

要真懂马克思主义,必然要真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包含较广,既包括一线教学的思想政治课老师,又包括哲学社会科学课老师;既包括辅导员、班主任,又包括共青团干部和部分党政干部等。不同人员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接触、了解、把握不同,就是一些专业课的老师,也不一定都能很好地掌握和应用。要给学生半桶水,教师自己就得有一桶水。这就要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加强学习,特别是广大党政干部、辅导员等,更要在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之余学习,主动地而不是被动地学习,持之以恒地而不是一朝一夕地学习,努力做到深学深悟,常学常新,学到实质。要善于联系实际,联系全局与局部、宏观与微观、内部与外部,多角度去思考,把握起核心和精髓,做到真懂。

要真学、真懂马克思主义,必然要真信。学、懂是一方面,真信更加重要。只有真信,才能真正去影响学生、触动学生、引导教育学生。另一方面,真信更有利于促进哲学社会成果的“学以致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信了才能迷,只有迷了才能钻,只有钻了才能懂,只有懂了才能用,只有用了,在用中尝到了甜头,才会更加信、更加迷、更加钻。这里关键的是个“信”字。高校哲学社会工作者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笃定方向,坚定自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做先进思想的倡导者。

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创新立德树人的方法和手段

目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占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力量约80%,高校已成为了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主阵地和示范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高校立德树人的要求,结合国家发展的需要,不断开展创新。

一是研究方法的创新。要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推出更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必须有更科学的研究方法。一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学生一线,避免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二是学习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善于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基数,为宏观性、战略性、全局性、综合性、前瞻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持,不断提高研究的科学化水平。

二是研究内容的创新。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社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随着思想文化交流交锋交汇的白热化,以及移动互联网、全球化等的迅速发展,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立德树人的基本条件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此种情况下,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本哲学原理,坚持中国学术的自觉与自信,“立足国情、弘扬传统、面向世界、不断创新”,构建具有时代气息、符合我国国情的特色哲学社会科学[2]。

三是教育手段的创新。面对各种价值观念的冲击,各种社会思潮的激荡,怎样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引导大学生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发挥更多的作用。陈旧的教育手段已不能满足思维活跃的大学生的需要。要深化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的结合、优秀成果与教育教育的转化。把握好学生的喜好,创新教学方法手段,利用微博、微信、网络教学平台等多种手段,改革学习考试的方式,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

五、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做社会风尚的引领者

社会风气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社会安危、国家存亡与民族兴衰,是推动或阻碍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高校立德树人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社会的影响无处不在。当前,社会风气存在着文明素质有待提高,浮躁急躁暴躁情绪弥漫,炫富现象依然存在,冷漠心理刺疼人神经,诚信缺失等现象。这些负能量或多或少会对大学生社会价值观构成影响。此种情况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对社会问题,尤其是一些刺疼人眼球和灵魂的社会风尚问题保持足够的清醒和理性,不断加强对现实问题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和社会学范畴等框架内予以解读,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强化社会风尚的引领作用。

此外,在新形势下,也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进一步思考,如何构建更加适应城市化、现代化、市场化、国际化条件下的社会价值标准、道德规范、伦理体系,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社会治理以及道德建设中的独特作用,以学术品格扬善抑恶,引领时代精神和道德风尚[8]。为此,一要克服内容前后不一致的现象,比如,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讲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为人民服务,在课后讲分数第一、实用主义、个人主义等。二要克服内容的选择和确定与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有差距,与实际需求有距离,缺少针对性,和学生的具体生活环境“两张皮”的现象。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发挥立德树人功能,离不开主管部门的扶持和引导。一是高校要按习总书记的要求,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两个体系”:实施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构建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实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工程,构建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发展体系[1]。二是上级有关管理部门要在政策上、资金上、项目上加大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支持力度,把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从政治上、组织上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把关定向。要抓好引导管理,加强统筹协调,做好政策引导和激励,对优秀成果、优秀人才加大奖励和宣传力度,形成尊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尊重哲学社会科学劳动、尊重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良好氛围。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1]。习总书记的殷切希望,国家发展的迫切需要,立德树人的新形势,这一切都要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有所担当,有所作为,有所贡献,在新的伟大实践中书写立德树人的新篇章。

[1] 习近平.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002).

[2] 谢建社.明确高校社科工作者的使命担当[N].南方日报,2016-09-03(02).

[3] 光明日报评论员.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N].光明日报,2016-12-09(01).

[4] 曾昭山.教育精细化的关键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3):164.

[5] 孙曙.教材:厚植中华文化基因的沃土[J].今日教育,2016(12):14-15.

[6] 汤效禹,沙鹏,张虹.心理疏导的艺术[J].中国招标,2012(12):55-57.

[7] 郑小军.高职教师师德问题及改进策略[J].当代职业教育,2016(12):68-71.

[8] 谢建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高校教师义不容辞的使命[J].新经济,2016(29):13-14.

The entry point and rallying point for strengthening moral education by universities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workers in

CAI Ding-bin

(GuangdongMedicalUniversity,Zhanjiang524023,China)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workers in universities are facing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and there is historical mission and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strengthening moral education.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workers in universities for strengthening moral education must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entry point and rallying point,understand the profound connotation of strengthening moral education,forge strong political quality and moral sentiment,be the faithful preacher of Marxism,innovate method and means of strengthening moral education,and lead social fashion.At the same time,universities should increase the support to the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workers to ensure its function of strengthening moral education.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workers;strengthen moral education;rallying point

10.3969/j.issn.1009-8976.2017.01.024

2016-12-24

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则德育专项重点项目“德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实践育人机制”(项目编号:2015DYZZ028)的阶段性成果

蔡定彬(1980—),男(汉),广东湛江,讲师,硕士 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

瞿新明(1979—),男(汉),吉林长春,副研究员,硕士 主要研究高校科研管理。

G641

A

1009-8976(2017)01-0099-03

猜你喜欢

树人社会科学立德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用关怀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