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梅西知道什么》中的现代主义特征探析

2017-03-29胡叶婷

关键词:梅西现代主义亨利

胡叶婷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基础教学部,芜湖 241000)

《梅西知道什么》中的现代主义特征探析

胡叶婷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基础教学部,芜湖 241000)

《梅西知道什么》是亨利·詹姆斯于创造生涯中后期完成的一部以儿童心理成长为题材的小说,由于这部小说是亨利·詹姆斯探索人物心理描绘的实验性作品,其写作风格较之以前的以现实主义为主的代表作有着明显的不一样。该小说曾被研究亨利·詹姆斯的学者看作是开启了其后期写作风格的转折之作。本文主要从作品的表现主题和创作技巧两个方面对《梅西知道什么》所体现的现代主义特征进行探究。

《梅西知道什么》;表现主题;创作技巧;现代主义特征

现实主义作家认为与浪漫主义不同,文学的意义应该是客观反映社会现实。而出生在19世纪中期的亨利·詹姆斯所生活的年代正是现实主义文学兴盛的年代,但他的作品除了如实记录现实生活外,也对人物内心世界进行了探索,这也正是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转折的体现。作为连接两个时代承前启后的作家,他创作小说的技巧既有现实主义的影子更具现代主义的特征。完成于1897年的《梅西知道什么》就广泛地被认为是亨利·詹姆斯写作生涯中的转折之作。小说是以儿童梅西为视角,讲述了一个因父母离异而沦为父母报复彼此工具的儿童心理成长故事。其中,梅西的中心意识始终贯穿故事始终,她和周围人的意识关系也就构成了整个故事。

这部小说除了帮助亨利·詹姆斯走出先前戏剧创作失败的阴影之外,詹姆斯更是成功地运用了“第三人称有限视角”对人物内心世界进行了细致地描绘。现代主义始于20世纪初期,但是在一开始,人们对于其认识并不深刻。然而,通过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梅西知道什么》的故事中已初现现代主义的特征。毋庸置疑,亨利·詹姆斯是一位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家,因为他总是在试图把握“生活的本质”[1]。但是,他不止于此,相反,他一直在不停地在现实主义基础上进行新的尝试。

现代主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1.社会视角;2.文学视角。事实上,这两个视角也是互为补充的。“现代主义”不仅是一个时间概念也是一种价值判断。现代主义一词的出现必定是伴随着一系列的政治、经济、社会变革,譬如工业文明的出现,启蒙思想的普及,以及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等等。就文学视角而言,现代主义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从广义的角度来看,现代主义的文学意义指的是作者在其文学主旨中使用的艺术手段。事实上,这部作品也从两个方面展现了亨利·詹姆斯在现代主义方面的探索:即表现主题和创作技巧。

一、表现主题:异化主题

《梅西知道什么》通过小女孩梅西的视角来观察她生活着的虚伪、混乱、冷漠无情的成人世界,体现了亨利·詹姆斯对于当时存在的社会问题的敏感意识。19世纪末,资本主义腐朽的嗜血本性把个人私欲放逐到无限的物欲追逐之中,垄断资本的发展、资产阶级的道德堕落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传统价值观受到挑战。亨利·詹姆斯生活的年代正是现实主义文学兴盛的年代,他曾经指出,小说的领域几乎涵盖了全部生活、全部感受、全部观察和全部想象,没有一个对生活的印象,没有任何一种观察和体验生活的方式是小说家不能给予的。在詹姆斯著名的论文《小说的艺术》中他曾强调“一部小说之所以存在,其唯一的理由就是它确实试图表现生活,当它一旦放弃了这个意图——这也就是我们在画家的画布上看到的的意图——它就会陷入一种奇怪的困境中”[2]9。换言之,“一部小说是一种个人的直接的对生活的印象,制造近似于生活的幻觉,始终给读者带来真实之感,乃是小说艺术的最高品质”[2]10。《梅西知道什么》叙述的是一个有关伦理、道德、儿童、社会的一部非真正意义上的儿童小说。这部小说为他后期的作品做了很好的实验,掀起了向现代主义跨越的新篇章。整部小说体现了当时混乱的社会现实,也折射出了一个共通的主题:异化。

“异化”是现代主义作品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对异化有着较深刻研究的Enrich Fromm曾经说过: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异化指的是个人的行为已经变成了一种反对其个人的而不是由其控制的异己力量”[3]。用Fromm的话来说,“异化”指的是个人对于自己的对立行为,简单来说就是个人行为的异化。

在《梅西知道什么》中,异化主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异化,个人与社会的异化以及人与自己之间的异化。《梅西知道什么》创作于19世纪末的工业革命时期,而彼时的人正处于巨大社会变革时期,声色犬马,精神世界崩溃。梅西和他周围的五个成人都遭受着不同程度的异化。故事中的梅西身处混乱的成人世界,无助且孤寂。她本应该是一个天真的女孩,却主动色诱Sir Claude;她身边的每一个人,都不是真的在爱她,包括她的亲生父母都是在利用她。Sir Claude性格懦弱,醉心不正当的男女关系,作为一个破落的贵族,他无法适应当时的社会,始终沉浸在昔日的辉煌而无法接受巨大的心理落差。故事中的所有人物和当时的社会的关系都是相互排斥和矛盾的。梅西的生父Mr.Beale一事无成,只关心名利;梅西的生母Ida对自己的女儿不管不问。作为亲生父母,对自己的女儿如此不堪,更加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漠然疏离。梅西曾经的家庭教师Miss.Overmore自私且寡廉鲜耻,一心追逐财富。而梅西后来的家庭教师 Mrs.Wix则是异化最为严重的人物,她关注道德却毁灭道德,为了得到Sir Claude不惜教唆梅西牺牲自己引诱Sir Claude。她的行为无不体现了个体的对立。这些人物或多或少都有着异化的心理,他们迷失在人类本应该拥有的爱、道德、良心及人性中。外在的社会力量使得人精神世界偏离,高度工业化的世界引诱人为获得财富不惜牺牲道德。亨利·詹姆斯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将资本主义精神危机给人们带来无可言状的苦难的表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创作技巧:特殊的叙事技巧

在《梅西知道什么》当中,亨利·詹姆斯运用了不同的特殊写作技巧,从某种程度来说,体现了其现代性的特征。在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中,作者编造故事告知读者,作者是无所不知的全能视角并且掌握故事发展方向,并对每个人物负责。现代主义作者不会像现实主义作者那样干涉人物的命运,他们仅仅是在作品中提供素材,便任由其自然意识带动故事走向。尽管作者由于削弱了自己的声音进而可能会导致一些读者理解上的困难,读者仍然可以通过人物的行为、话语、心理活动推测故事内容。

《梅西知道什么》和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品中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品有故事的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这种线性叙述结构。而《梅西知道什么》却没有连贯的情节,而是由意识中心人物梅西和周围的人之间的活动建立了一幕幕戏剧化场景,而这些场景就是故事的核心,小说的戏剧性就在于梅西人物意识的戏剧性。亨利·詹姆斯在《梅西知道什么》的序言中就曾提到小说的“视角”问题,即从哪个“角度”去讲述故事的问题。自始至终,詹姆斯都反对作者直接介入小说,他既不满意那种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视角,也拒不采纳第一人称的视角,他认为在长篇小说中,“第一人称的形式是注定要松弛的”;“小孩子拥有更多的无法用言语讲述的认知,他们的视野比看到的更广阔,他们的理解力也比能认识得更加丰富”[2]7。因此,自始至终,亨利·詹姆斯都运用了第三人称有限视角来叙述整个故事。“读者通过梅西的眼睛和耳朵,来感知故事,但是他们却始终无法了解梅西真正的意识。”[4]正是这些有限制的第三人称视角,通过人物的意识将故事呈现,这样既丰富了人物的意识层次感和立体感,也避免了作者的直接介入,从而保证了小说艺术的客观性。在《梅西知道什么》中,作者甚至很少直接描述人物的外貌。比如主人公梅西的外貌身形,亨利·詹姆斯并没有给出明确的介绍,仅仅是提到她只有五六岁的年纪。关于Ida,他只是说她是一个强壮的女人;而Miss.Overmore的美貌也是由梅西间接告诉读者的;Mrs.Wix的长相也是没有描述,而只说她是一个老妇;Mr.Beale是一个长胡子的男人。故事中所有人物形象的描述都是含糊不清。可见,亨利·詹姆只是单纯地做个叙述者,从而保证了小说的统一性。而这种独特的叙事技巧和后来的现代主义意识流作品的叙事特点有着很强的相似性。

亨利·詹姆斯擅长描述人物的内心世界。他最看重小说在刻画心理方面所占的优势,“一个心理上的原因就是一件生动如画、令人为之神往的东西”[2]268。詹姆斯认为尽管小说可以把笔触伸向任何地方,但他最突出的优势还在于“整个人类的意识都可以成为它描写、表现的对象”[2]35,“他对小说家个人印象的强调使他极力倡导一种能够直接呈现人物主观真实的透视方法,即所谓的心理现实主义描写方法[5],而这种关注描绘角色细微的心理帮助他获得了“心理现实主义之父”的美誉。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他描绘人物心理的方式和传统的作品有着很大的不同。传统小说中的心理描述常常只是对于情节发展和人物塑造的一种补充,主要用来推动故事发展。亨利·詹姆斯的心理描述却是独立存在的,是体现其心理现实主义必不可少的标志。而他从简单地描绘外部世界转而聚焦人物心理标志着向现代主义迈出了一大步。在《一位女士的画像》中,亨利·詹姆斯第一次使用“女主角的意识”来叙述故事并获得成功。在《梅西知道什么》中,他更加成熟地描绘了女主人公“梅西”的心理意识,借助“第三人称中心有限视角”组织故事情节,揭露主人公的心理,这都和之后的意识流作品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妙。正如刚才所言,现实主义作品中的心理描绘仅仅只是辅助故事的发展,而第三人称中心有限意识则是用来推动故事的必要条件,换言之,故事的发展必须借助的是人物心理的活动而不是依靠作者的叙述。

意识流作品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意识流这一词也是由亨利·詹姆斯的哥哥威廉·詹姆斯提出的。他把人物意识的特征总结如下:意识只能属于一个人并且是不断变化的;个人意识是一个有选择地持续过程并且有认知能力;人的意识不应该是支离破碎的,相反,更像是水一样,绵延不绝,无法切断。意识流作品的特征是摒弃了传统小说中的形式与结构,只关注时间和意识。“意识流小说的主要内容是不确定的,意识是游离的,并且有意展现个人内心的意识活动,它犹如多棱镜一般折射人的意识领域,使其不断形象化和立体化。”[6]在《梅西知道什么》中,与意识流作品很大的相似之处在于其的叙述方式。现实主义作品中的叙述方式是单一线性的,也就是说,叙述者根据实际时间先后叙述情节,小说往往有着完整的开头、发展、高潮与结尾。而在意识流作品,时间与情节的概念被打破,作品只遵守人物心理活动推动故事的发展,并没有先后概念。在《梅西知道什么》中,梅西的思想虽没有完全成为意识流来推动故事,但是其意识对于故事的发展作用也是若隐若现。首先,亨利·詹姆斯摒弃了传统的叙述方法,整个故事是由梅西的中心意识构成的。梅西个人的意识成为了发展故事情节的主要力量,决定了故事的发展方向,她与周围人物之间的意识关系则构成了整个小说的整个框架。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将比较梅西的心理活动与乔伊斯意识流小说经典之作《尤利西斯》做比较:

A.Yes because he never did a thing like that before as ask to get his breakfast in bed with a couple of eggs since The City Arms hotel when he used to be pretending to be laid up with a stick voice made doing his highness to made himself interesting to that old faggot Mrs.Rordan that he thought he had a great leg of and she never left us a faring all for masses for herself and her soul greatest miser ever was actually afraid to lay out.4d for her methylated spirit telling me all her ailment.[7]

B.She recognized,she understood,she adored and took possession; feeling herself attuned to everything and laying her hand,right and left,on what had simply waiting for her…the place and the people were all a picture together,a picture that,when they went down to the wide sands,shimmered,in a thousand tints,with the pretty organization of the plague,with the gaiety of the spectators and bathers,with that of the language and the weather,and above all with that of our young lady’s unprecedented situation.[8]

A例是乔伊斯的意识流经典之作《尤利西斯》的选段:莫莉的“内心独白”。“内心独白”是意识流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技巧。在内心独白的运用过程中,作者或叙述者退居幕后,一切皆由人物的意识来展现。B例来自《梅西知道什么》,是梅西认识了周边成人之间混乱的关系之后做出的思想意识。这两部作品都有人物意识中心,尤利西斯甚至不止一个。通过比较不难发现,这两个例子都是关于主人公的心理活动的,作者都对梅西和莫莉的主观意识进行了细微地刻画;此外,亨利·詹姆斯和乔伊斯都屏蔽了自己的声音,放弃了解释主人公的内心活动的“特权”,因此并没有损害故事的客观性,进而帮助缩短了读者与故事的审美距离。但是,亨利·詹姆斯的心理叙述又和意识流有着不一样之处。首先,尽管梅西的意识有点难懂,但毕竟是有逻辑且清楚,其意识的内容始终如一。而《尤利西斯》中莫莉的意识是混乱古怪,又充斥着回忆、幻想、联想等等,她的心理活动是无组织并且没有主题的。再看两个例子的句式,可以很明显的发现:虽然亨利·詹姆斯擅长用晦涩难懂的长句子写作,但是句子依然有着规范的语法。而现代主义作家往往喜欢用复杂的句式来揭示现代人物的复杂心理困惑。为了体现莫莉反复无常,乔伊斯写的句子是没有语法,甚至没有标点。虽然有着这些不同,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出亨利·詹姆斯在故事叙述的创新中做出的突破:以第三人称有限视角为叙述视角,表现中心人物意识以推动情节,可见其向现代主义进行的实验性尝试。

三、总结

《梅西知道什么》这部小说出版于19世纪末期,正是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艺术反映。资本主义追求过度的自由以及其腐朽的思想导致了人的精神困境,亨利·詹姆斯以儿童为视角反映出的社会现实显得更加惊心动魄,而他在叙事技巧的独具匠心的探索与尝试也影响了之后的诸如伍尔夫、艾略特、海明威等现代主义作家。不难看出,亨利·詹姆斯对现代主义文学发展的贡献可见一斑。

[1] 崔道怡,朱伟.“冰山”理论:对话与潜对话[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7:24.

[2] 亨利·詹姆斯.小说的艺术[C]//小说的艺术:亨利·詹姆斯文论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5.

[3] Fromm,E.The sane society[M].New York:H.Holt,1990:121.

[4] Shulman,G.Closely observed texts:learning from reading:Henry James’s novel What Maisie Knew[J].Journal of Child Psychotherapy,2002,28(2):223.

[5] 申丹,韩加明,王丽亚.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86.

[6] 李维屏.英美意识流小说[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4.

[7] Joyce,J.Ulysses[M].Nanjing:Yilin Press,1996:29.

[8] James,H.What Maisie Knew[M].London:Penguin Books,1985:12.

The study on modernistic features in What Maisie Knew

HU Ye-ting

(FoundationDepartment,AnhuiInstituteofInformationTechnology,Wuhu241000,China)

WhatMaisieKnewwas written by Henry James as one of his middl-late works centering on children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As it is an experimental work given by Henry James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s’ mentality,this work is obviously different from Henry James’s previous realistic works.This novel has been regarded as a transitional one to begin his late writing style by many scholars on the study of works of Henry James.This paper mainly explores the modernistic features reflected byWhatMaisieKnewfrom the two aspects of theme expression and writing techniques.

WhatMaisieKnew;theme expression;writing techniques;modernistic feature>

10.3969/j.issn.1009-8976.2017.01.021

2016-12-07

胡叶婷(1986—),女(汉),安徽芜湖,硕士研究生,讲师 主要研究英美文学。

I106.4

A

1009-8976(2017)01-0088-04

猜你喜欢

梅西现代主义亨利
找找看
索罗斯的背痛和梅西的点球
“梅西”去哪了
格特鲁德·斯泰因的现代主义多元阐释
大公鸡亨利
严重比颜值 谁跟梅西一样染了黄色头发
鲁迅与西方现代主义
像梅西那样踢球
找找看
谈波特作品中的现代主义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