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小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措施探究

2017-03-21蔡淑恩

关键词:阅读兴趣小学

蔡淑恩

【摘要】小学生对文本产生兴趣,就能够养成主动阅读的良好习惯,从而提升其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思想水平和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作。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为学生设置阅读情景,灵活使用语文教材,充分展示文本魅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旦学生拥有了充足的阅读兴趣,就有对文本向往的动力,进而阅读的主体性就会增强,文本阅读无形之中就会变得格外顺畅。

【关键词】小学 文本 阅读 兴趣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187-01

文本阅读简而言之,便是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书面材料主要是文字,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文本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文本阅读是其中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文本阅读的兴趣至关重要。小学生对文本产生兴趣,就能够养成主动阅读的良好习惯,从而提升其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思想水平和人文素养。

一、鼓励带着问题阅读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所以,语文教师要想要切实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于文本阅读的兴趣,就应该立足于课堂,活跃课堂气氛。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这是提升阅读兴趣的一种良好方法。小学生的逻辑思维不强,也很难想大人一样集中精力,所以很多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经常走神。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让学生进行自由阅读之前,给学生布置一些思考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这样的具有目的性的阅读,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和效率。例如,学生在学习《倔强的小红军》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问题,为什么小红军是倔强的,他又因为什么而倔强,如果你是一个小红军,你会像他一样倔强吗?通过学习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阅读,激发学生对于文本阅读的兴趣。

二、设置阅读情景

一个人获得知识的过程应为主动的过程,学习者在获取知识时,应该有一个积极主动的态度,这样才能够成为知识的拥有者。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拥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而不是一味地听教师满堂灌的课堂内容。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无论是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还是交流合作中,我们都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教师的讲解起到辅助性作用。所以,情景设置就显得至关重要。阅读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项教育工作,它和生活是分不开的。阅读是让人们和世界深度接轨必不可少的工具。教师可以以兴趣激励法来鼓舞学生去投入阅读,例如戏剧表演的形式,让学生们在角色中体验文本。情景教学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被运用得也是较为广泛,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涵。例如在学习《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一边带领学生去理解课文,一边引导学生去想想其中的情景,在具体的情景创设时,教师可以试着提出一些问题,鼓励学生去思考,例如如果当时诸葛亮借箭时没有起雾,那么这次行动是否能成功呢?我们通过诸葛亮这件事,可以看出他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呢?通过设置这些问题和情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灵活使用语文教材

语文教材的內容虽然不多,但是具有代表性、权威性。语文教师如果可以有效地利用语文教材,也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语文教材中经常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空白的地方,让学生有一些悬念和想象的空间。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些留白的部分鼓励学生去思考,激发学生在阅读方面的兴趣,让文章讲解做进一步的延伸。例如在学习《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先去学习课文中的村中,再去和现在的村庄进行对比,让学生对课文中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想象这些村庄的明天又会是什么样,加强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也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在阅读方面的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诗歌朗诵比赛,增强诗歌宣扬力度的同时,让学生进一步去挖掘诗歌中的美感。通过不同题材、风格诗歌的朗诵,学生会在其中一点一点地爱上诗歌,品位其魅力。新课程明确要求,教师应该和学生进行平等对话,而语文教学的对话也应该体现在教师、学生与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当中。

四、充分展示文本魅力

语文阅读能力不仅仅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验,同时它还牵涉到了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信息的接受能力。在当下的生活中,人们往往需要通过阅读去获得一些信息和内容。例如在看新闻的时候,在和别人签合同的时候,都需要阅读做支撑。所以,在当下的生活中,阅读能力十分重要。为了让小学学生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语文教师需要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带领学生深入挖掘文本的魅力,注重向学生展示一些文本的特色,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例如在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唐山大地中的片段,展现出亲情之间的情感连接,当学生们可以充分地融入情景时,教师可以进一步做导入:“美国洛杉矶也曾经发生过这样轰轰烈烈的大地震,一个叫阿曼达的孩子也被埋在了废墟当中,你们认为他的父亲会怎么想呢?他们会收获怎样的结局呢?”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有关的情景,并提出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更加认真地去阅读文本。甚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亲自表演这些内容,充分地感受文本的魅力。

五、结语

提升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作。影响文本阅读的外部因素,包括文字材料和情境的物理特点,如照明条件、文字的字体、型号等;文字材料的易读度,如字词的常用程度,句子的长短与结构的繁简,命题密度(即在一定长度的材料中出现的概念数)等;材料的概括与抽象的程度;由外部确定的阅读目的等等。影响阅读理解的内部因素,包括阅读者的知识基础,阅读者的注意、记忆和思维等。教师应该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旦学生拥有了充足的阅读兴趣,就有对文本向往的动力,进而阅读的主体性就会增强,文本阅读在无形之中就会变得格外顺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实用高效的方式方法,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接受能力,进一步优化课堂模式,让学生更加享受文本阅读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J].盛新凤.四川教育.2011(05).

[2]与文本的一次美丽邂逅——小学语文教学文本细读策略初探[J].王淑芳.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5).

猜你喜欢

阅读兴趣小学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