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血对ACS患者血小板激活作用的研究

2017-03-18叶祖兴

医学信息 2017年5期
关键词:输血急性冠脉综合征

叶祖兴

摘要:目的 观察输血前后ACS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探讨血小板激活作用与输血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笔者医院拟行输血的ACS患者43例,对其输血前24 h和输血后24 h血小板反应性分别进行测定,比较血小板聚集率以及P-选择素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输血前相比,ACS患者输血后血小板180s、300s聚集率及最大聚集率显著增大,P-选择素水平均明显增高,输血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血显著提高血小板在ACS患者中的反应性,这也许是引起ACS患者临床输血缺血性并发症的重要机制。因此,临床拟行输血对ACS患者治疗时,应严格掌握用血指征,并密切关注血小板激活状态,以期输血相关缺血性不良反应的减少。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血小板聚集率;输血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侵蚀,形成局部血栓,导致冠状动脉完全或不完全闭塞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一般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脏性猝死等[1]。目前经皮冠动脉介入治疗(PCI) 是一种日益广泛应用有效治疗ACS的手段。不断更新的新型抗血小板药物和药物涂层支架大幅度降低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缺血事件的發生率。但逐渐增加的相关出血性并发症成为治疗ACS中最高发的并发症之一[2]。

输血是治疗贫血和急性出血的有效治疗手段,在补充血容量和某些凝血因子的同时,还可以增加患者体内血液的携氧能力,进而有效防治出血等临床症状[3]。但输血也是把双刃剑,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会引起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如急性心肌梗死的复发、传染性疾病的传播等。因此,严格掌握输血指证,了解输血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对于输血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至关重要。

近年有研究[4]表明,输血治疗会导致血小板反应性增大,促进血小板激活和聚集,这种机制可能是输血治疗中缺血性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原因。本研究拟对ACS患者输血前与输血后血小板的激活状态变化进行观测,探讨输血对血小板的激活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与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笔者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 2015 年 10 月~2016 年10 月医院拟行输血治疗的ACS患者共43例,男性26例,女性17例。所有患者在过去2w内均为进行输血治疗且均无肝肾功能损害。

1.2 方法 输血前24h和输血后24h分别于安静状态和空腹下采集加入研究患者的静脉血,一管为用于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的血标本;另一管用于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表达水平的检测。

1.3 检测方法

1.3.1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测定 采用LTA法,利用普利生血小板聚集仪在ADP 的诱导诱导下的血小板聚集率,测定时刻为60 s、180 s、300 s,详细步骤参见说明书。

1.3.2血小板P-选择素的测定 分别取20 μl抗-CD62(FITC)与对照IgG1抗体加入测试管内,一组加入未激活的全血,另一组加入ADP激活的全血。轻轻混匀样品,然后在室温暗处静止20 min后加入250 μl固定液反应10 min,最后加入500 μl缓冲液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小板 P-选择素的表达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 SPSS 19. 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x±s表示。输血前后统计量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ACS患者输血前后血小板聚集功能采用光密度比浊发进行检测,见表1。采用ADP为诱导剂,与输血前相比输血后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除60 s因时间太短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外,180 s、300 s及最大聚集率显著增大,P-选择素水平也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现在社会比较危重的一类冠心病,致残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需要及时救治[5]。目前PCI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治疗方案,它可以使堵塞的血管重新开通,并使心肌供血供氧得以恢复,进而显著降低患者病死率[6]。但血栓会在术后支架因内皮化延迟而形成,引起相关心血管事件,形成恶性循环。这使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栓药物应用大量增加,导致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输血频率也随之增大[7]。当机体出血时会激活血小板的凝血机制,进而进行止血,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但如果输血时血小板也可以被激活,对于已经具有活动性出血的患者需要通过输血缓解贫血症状时,其激活的血小板数量会增大,止血程度超出机体需求而发生局部凝血,引起缺血性输血并发症。研究发现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有贫血或出血倾向时,输血治疗会引起其30d全因死亡率显著增大,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等并发症的复发率显著增加[4]。与无限制性输血方案组相比,采用严格限制性输血方案组患者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显著降低。本研究中表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后与输血前相比60 s血小板聚集率因时间短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外,180 s、300 s血小板聚集率及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显著增高;ADP处理后的P-选择素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大。这提示我们输血可以显著提高血小板在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中的反应性,临床上考虑对ACS患者行输血治疗时,应慎重决策,减少相应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这与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指南的理念相一致,如果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贫血或出血患者血液动力学指标稳定时耐受良好,HGB>8 g/L或HCT>25%的情况下不推荐进行输血治疗;但如果相应患者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可以考虑输血。

总之,通过本研究结果表明输血可以显著提高血小板在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中的反应性,临床拟行输血对ACS治疗时,应严格掌握用血指征,谨慎决策,并密切关注血小板激活状态,以期减少输血相关缺血性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李娟, 任长杰. 抗栓药物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现况[J]. 医学信息, 2015(9).

[2]程晋芳,杨天伦.急性冠脉综合征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贫血、出血、输血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0(06):840-842.

[3]郭黠,蒯迪文.临床输血研究进展综述[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4(18):2499-2502.

[4]王榆舒.输血与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结果的关系[D].山东大学, 2014.

[5]余建梅. 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救效率和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J]. 医学信息, 2014(10).

[6]周雷.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与治疗进展[J].医学信息旬刊, 2010,5(2):229-232.

[7]于丽君,朱国标,李翠莹,等.大量输血患者血小板和出凝血功能变化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3,34(23):3252-3254.

编辑/罗茗柯

猜你喜欢

输血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用短期强化他汀治疗对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
ACS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抗栓治疗研究进展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近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