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与创新发展途径

2017-03-18武文静

学周刊·中旬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发展途径中学历史教学现状

武文静

摘 要:中学历史教学和其他自然科学不同,它不僅仅是知识传授和积累,还是最好的道德教育和情感教育,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部分。历史教师应不断审视历史教学现状,进行创新教学。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发展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8-016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8.108

新课程改革多年,历史教学也取得了相应的进步,各地区都有自己阶段性的教育教研成果出现。人们对于中学历史教学投入了极大的兴趣和精力,从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育人观念上进行了各种积极的探讨。

一、问题的提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教育观念,探索尝试改革人才的培养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实行启发式教育,鼓励小组间的合作、师生的合作,通过合作进行讨论式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

教育改革就是要走一条创新的途径,一时间,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打破传统的僵化的教学模式成了时代的潮流。教育改革的理念很好,然而,我国教育的考核机制却没有发生多少变化,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多年来,已经形成了以考试为中心,以分数为标准,以升学率为目标的教育活动机制。从小学到大学,学生要面临无数次考试,考试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迫使学生不得不依照标准答案来学习和备考,思维也被限制在学习为了考取试卷高分上来。缺少了创造性发挥,其注意力也从学科学习本身转移到对试题和试卷的关注和研究上,结果学生得到的大多是一些未经消化的、不理解和不真实的知识。这种现象在中学历史教育中也同样很严重,不得不使我们警醒和反思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

二、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师生的反映来看中学历史教学现状。首先需要确定下可以参照的教育教学原则,一是规范化原则,要求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专业术语的规范化;二是探索性原则,教学不是停滞的过程,而应该是探索的过程,是师生一起进行探索的过程,更要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三是活动性原则,让学生充满活力,通过各种活动加深对于知识的印象,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四是个性化原则,教育的本质是发现学生个性,而不是压制学生个性,违反了这一原则的教育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矫正的教育。五是终身学习的原则,教育的目的是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好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进行终身的学习。只有那些不被学生喜欢的学科,才被学生当做中高考的敲门砖,用后就扔到一边了。根据这些原则,来对照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就能发现许多问题。

首先,对历史教学的考核手段过于单一。单一的考核方式带来了许多恶劣的影响,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了教学的各个环节。尽管我们在新课程理念上推行了许多年,但教学改革的设计者失之于理想化,没有充分考虑考核手段这根指挥棒对历史教学的深远影响。围绕着各种各样的考试,教师煞费心机,把百分之九十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应考上。在课堂教学中,很多人放弃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启发式教育等教学手段。究其原因就在于,这样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带来更好的教学成绩,教师普遍反映这样做更加“浪费”时间,远比不上让学生多去背诵一些知识更能拿得高分。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学生的人文素养、思想教育、人格特质、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等方面不得不被人为淡化。学生主要记诵一些基本的历史知识,以应付各级各类考试,这与新课标极不协调。

其次,教学方法不够丰富。目前的历史课堂教学方法仍然存在单一化倾向,固定的缺少变化的教法让学生昏昏欲睡,课堂死气沉沉,没有生机。历史本应该是有血有肉的人物活动和事件联系,但在历史课堂上却丧失了这些血肉,被抽象地概括成几条。在课堂提问方面,采用以讲台为中心的问答形式;以知识中心理论为主导,强调专业知识素质的养成,潜在地培养“小史学家”;以考试带教学,将学习内容“学问化”,只讲选拔不求发展等教学模式。

再次,中学历史教材也备受诟病。有人认为虽然历史教材做了多次调整,但大体上却是换汤不换药,历史更新内容远远跟不上时代文化的发展。在教材编排上,过多地注重横向的整合和概况,而忽略了纵向脉络的描述,这让许多历史老师经过多年的磨练,都没有习惯过来。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编排更加抽象,不生动,缺少帮助记忆的有用信息和符号。还有一个更为突出的问题,中学历史教材注重了历史的全面印象,而没有突出重点。有人认为,中学历史教学应该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部分,应该用更加充实生动形象的历史素材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从这个角度来讲,应该展现更多中华民族辉煌的过去和悲苦的近现代。

最后,对学生历史敬畏感培养不够。历史不是书面知识,是曾经的过往,也是社会统治阶层的叙述。学习历史如果缺乏对历史的敬畏,如果只是为了考试学习,或者只知道学而不知道学什么,往往就会迷失,连基本的国家概念和民族立场都未必能够树立起来。等到毕业到了社会上就很容易被网络流行的不健康思想腐化。所以,有人感慨,在校学生和离校历史知识的遗忘达到惊人的程度。

三、中学历史教学的创新方向

搞创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凭想象就可以创新出路子来的,这需要长期的积累学习,需要不断地摸索前进,只有经过长期的坚持,才能有量变发展到质变,无论在形式上还是方法上才能有所创新。

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给学生画出轮廓,给学生充足的课下时间去泡图书馆,自己找出和补充更为丰富的历史细节,用更多更形象可感的历史资料帮助学生获得对教材的理解,而不仅仅是用识记的形式去学历史。

最后,未来历史教学应该更倾向于对历史的接触和思考,让学生接触历史遗迹以及各种历史素材,把历史课进行必要的延伸,从课堂上出来,到历史中去,最后再回归到课堂,如此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获得真正的历史素养,切实提高历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俭兰.浅谈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J].新课程(教研),2010(2):

16.

[2] 王秀花.如何利用中学历史教学促进素质教育[J].青海教育,2009

(8):45.

[责任编辑 齐真]

猜你喜欢

发展途径中学历史教学现状
农民发展致富途径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贵州布依傩戏传承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