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怎样上好小学数学课的一些探究

2017-03-18李立婷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常态课习惯养成

李立婷

摘 要:课程改革给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带来了很大的转变, 教师素质有了极大的提高,学校的教学研究气氛空前浓厚,人们在研究公开课、示范课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常态课的重要性. 常态课是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的日常教学工作,常态课担负着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的重担,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也得靠常态课来实现。区别于公开课,常态课才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源泉,只有常态的教学才有可能让学生聚沙成塔,只有常态的教学才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如何上好一堂数学课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尤其老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做到"人老课不老"值得关注.

关键词:常态课 习惯养成 有生气的课堂

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的日常教学工作,是在没有第三者干预的情况下,由本班教师与学生在纯自然的教学环境下所开展的课堂教学,是最平常、最普通、朴素、最不显眼的、也是最真实的。怎样让课堂教学日久不衰,焕发勃勃生机,是每个教师、尤其是老教师面临的挑战。在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我是这样做的。

一、坚守学习常规的养成

小学教育更多的是养成教育,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身,为此,我在日常教学中坚守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我着重培养孩子“听、说、读、写”的能力。

1.“读”的习惯培养,从早读开始

小学数学中有很多基础的慨念、定义、规律等知识,熟记这些内容既可以巩固强化新知;又为学生规范使用数学语言表达打下坚实基础;能否熟记还可以发现学生课堂学习的不足之处。头一天我布置好早读内容,第二天早读,孩子们记熟后进行抽查。先抽查初学的内容,然后再滚动抽查全部学过的内容。抽查的方式有生生互查、教师检查,有明确的早读任务,加上有及时监督,针对性强,孩子们的早读课认真积极,避免了大合唱甚至应付,效果较好。养成自觉早读的习惯后,可由班委组织,秩序好,效率高,也培养了孩子们自我管理的能力。

2.培养学生“敢说、会说”

“说”是思维外化的形式,要想“说”好,就必须“想好”,即必然要经过认真思考。可见,引导学生“说”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说”,这对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严密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

首先,激励学生敢于说。课堂上我会给学生创造勇敢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哪怕是一些不成熟的、稚嫩的想法,我都会表现出在很专心听的样子,即尊重了发言的学生,也给其他学生起了示范作用。对于说得不太准确的孩子,我会安慰他说“没事,有那么多的同学帮你呢”,让孩子们知道,发言没有成功和失败,只要敢于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都是胜利者。例如,认识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后,我要求孩子们用语言表达什么是平行四边形,有个女孩子想说又没把握,我特意让她试一试,她说“有边平行——”就再也说不下去了,我笑着说,“没事,你可以请同学帮忙”,被她请到的孩子说“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她若有所悟地笑了,我让她复述一遍,第二遍她说得很完整。孩子们有话敢说,课堂气氛更活跃、更有生气。

其次,培养学生善于说。第一是教师示范,让学生模仿地“说”。要求教师在慨念、公式、法则的阐述上清晰准确,用语精当,自然简洁。在引导模仿说的过程中,要特别强调某些关键的字眼,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做到用语准确。在教学“商的变化规律”一课时,我引导学生重读“随着”和“反而”两词,以强调商怎样随着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第二是在推理叙述中教师要注意语言的有序性和逻辑性,为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起良好的示范作用。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中,我引导学生表达清楚:除数乘100,为了使商不变,被除数也同时乘100. 第三是要教给方法,完整地说。“完整地说”就是用数学语言把意思讲清楚,讲完整。我不断让学生模仿着去说完整话,如:“要求……必须知道……已知条件告诉了……所以……”等句式,这样学生能清楚规范的的表述自己的观点。

3.要求“会听”

培养学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与能力,在大班额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课堂上的倾听主要产生于两个层面:一是师生间的,二是生生间的。

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教师首先要善于组织教学,让所学内容或所采用的形式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其次,教师的语气、神态、肢体语言要有感染力和亲和力。再次,教师要改变提问的方式或增加每个孩子发言的机会,督促他们不得不听。比如,在同桌交流后汇报,我除了让孩子回答自己跟同桌说了什么,还会问“你的同桌是怎么说的?”或者让孩子复述前面孩子的发言,哪怕是简单的复述。

有的孩子心急,容易打断别人发言,我反问他,“如果你在发言时被别人打断了,你心情怎样?”同样,该学生发言我会有意提醒同學们仔细听,安静、专注的环境会让发言的孩子产生强烈的成就感和责任心,由己及人,别人发言他也能尊重同学,给同学营造这种和谐的氛围。

4.要求“会写”。

解题前,我要求学生在题目上圈圈画画或使用各种标记帮助审清题意,做到不动笔墨不审题。并学会画线段图、各种示意图帮助理解题意、理解数量关系。尤其是六年级的分数乘除法这一部分内容,孩子们画图展示出各种数量之间的关系,把复杂的问题清晰化、形象化,解起题来又快又准。经过坚持不懈的训练,孩子们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会习惯性地用各种图示分析题意,找数量之间的关系,并在解题时有序写清每道题的解题过程,这样学生的分析能力得到大大提高,也培养了思维的逻辑性、条理性和严谨性。

二、厚积薄发,逐渐形成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是指教学活动的特色,是教师的教育思想、个性特点、教育技巧在教育过程中独特的、和谐的结合和经常性的表现。教学风格的形成是一个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趋于成熟的标志。

1.开心课堂是我坚持不懈的追求

平常的课堂更需要不一样的惊喜和乐趣。课堂上我会有意无意地制造一些小乐子逗学生开心,使孩子们紧张、疲劳的学习状态得到缓解,提高学习效率。例如:一次,我为了让孩子们弄明白公因数和每个数私有的因数的区别,我启发学生们说 “因数有公的还有.....”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母--的。”我怔了一下,忍不住开怀大笑,全班同学也开心地大笑起来,笑过之后,孩子们明白了因数有几个数公有的,还有一个数独有的。课堂上有笑声的时候,是我最有成就感的时候。

2.活用教材, 提高教材的实用性

新课标指出:“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为此我在教学中不是循规蹈矩,死板的按照课本的编排上课。例如,我在执教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一章时,课本的编排是先上“找最小公倍数”后上“分数的大小”。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倒过来,先上“分数的大小”。教学时我通过生活实例引出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需要比较大小,这时,学生就会想到必须统一分母,我适时引导学生分母统一成几?学生们一致认为用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最简单,这时,学习“找最小公倍数”水到渠成,接着,我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学生们很快就用多种方法找到了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本节课一石二鸟,学习过程完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起到适时点拨的作用,学习过程轻松、自然,让师生真切享受到了数学课的乐趣。

3.还数学于本来的真实面目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的方法。

在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81页“购物策略”中,甲乙丙三家商店卖饮料,三家商店的促销方法不一样。甲商店买1大瓶送1小瓶;乙商店一律九折优惠;丙商店购物30元以上八折优惠,需要顾客选择。对于五年级学生,类似问题在生活中很常见,以前的学习中也接触过,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感。我给孩子们讲了不久前在新浪网上看到的一则消息:很多英国人越来越不喜欢学习数学,因此,在购物中每个家庭一年要产生大约800英镑的损失,一英镑折合人民币约9元,就是7200元人民币。学生听后“哇”成一片,我接着说:“你们会不会像有些英国人那样因为数学没学好给家庭带来那么多的损失?”学生们异口同声“不会”,“试试吧”,我说。学生们为了证明自己数学学得好、是精明的消费者,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你追我赶算开了,很快有了結果,每个小组推选一人上讲台讲解自己组的购物方案,有一个学生写错了,本小组的同学马上举手要求帮助他。同学们算得踊跃、轻松、听得投入,学习氛围和谐宽容,师生、生生之间是零距离的亲切交往。一节平淡的数学课变得兴致盎然,正因为老师适时利用了生活中的一个小故事,使孩子的数学学习在生活中找到了归属感,激发了孩子们解决问题的兴趣。

4.善于找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契合点,自然过渡

新课标指出:“教师的教学应当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在教学中特别重视与学生生活结合,在生活中学数学”。

作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是四年级的难点,而学生每年都有体检量身高的生活经验。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一课中,我先让3名学生模拟量身高的过程,通过观察,学生发现量身高实际就是从头顶上的一点向地面作一条垂线,我及时点拨说:“不但人有身高,平行四边形也有身高。”学生很快就把这一发现迁移到给平行四边形作高也就是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对边作一条垂线。教师找准了学生已有经验和新课内容的契合点,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变得又准确又牢固。

数学课既要对学生学习常规的养成做到“咬定青山不放松”,又要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课堂学习高效和快乐,对学生后续的学习、生活将形成深远的影响。

猜你喜欢

常态课习惯养成
亟待理性回归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
养成教育之我见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几点做法
高中物理的“举一反三”学习法
论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让“量化”更加的“亮化”
亲和:常态课的优雅
新课标下农村小语课堂的思考
在常态中追求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