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策略探究

2017-03-04吕海波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初中数学策略

【摘 要】新课改以来初中数学教学改革一直是社会各界的关注重点,对此本文准备从课程设计、教学模式、作业模式三个方面切入来探讨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策略。

【關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策略

自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拉开大幕以来,社会各界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改革如何进行展开了大讨论。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笔者想从课程设计、教学模式、作业模式三个角度探讨当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在实践中到底应该怎么改,怎么更有操作性。

一、目标优化,唤醒思维

教学设计的理念与实践在当今国际教育改革的主流背景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课程实施以来,初巾数学进行“启发式”教学,关注课堂教学中的数学本质,倡导数学思想方法教学,运用“变式”进行练习,加强解题规律的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不过也存在着两种误区:一是老式的套题型教学,把学生陷入题海;二是新式的挤牙膏式的“启发”,并没有真正培养学生的思维。上述两种教学实质上都低估了学生的潜能,简单地用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笔者认为比较好的教学设计要具备“五个一”,即:一条清晰的教学思路;一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一套递进的课内练习;一次有效的学习小结;一个和谐积极的学习氛围。其中,“一条清晰的教学思路”为教学确定目标;“一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_套递进的课内练习;一次有效的学习小结”是在目标指引下的具体实施;“一个和谐积极的学习氛围”是贯穿教学始终的情感主线。[1]

二、开展主题式教学

基于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以及当前数学教学形式化倾向严重的现实背景,在“淡化教学形式,注重教学实质”精神的指引下,我们提出了主题式教学的教学思想。主题式教学其实质是实质性教学的根本体现。所谓“主题”,即主要的现实话题或现实问题,它是课堂教学的聚焦点。主题式教学是指课堂教学以项目探究形式或问题解决形式统整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它能动用课内知识,结合课外见识,使抽象的书本数学变为具体的生活数学。

主题式教学采取的基本组织程序是“创设主题情境→引发问题焦点→问题解决教学互动→知识运演与反馈矫正→课外延伸”,同时依据不同的主题作灵活的调整。通过对即将教授的数学课程内容或教学单元进行教学目标分析,可确定当前学生所学数学知识的主题。根据主题的内容、特点或主题体现的形式可以将主题分为5种类型。

现实生活化主题。新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现实生活化主题就是将教学主题以一段生活场景、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一场趣味游戏等实际情境体现出来。它将数学问题、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寓于情境之中,以生动活泼的情节吸引学生,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问题焦点式主题。教师围绕当前所学知识以某个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或者从数学角度以某个日常生活中或其他学科中出现的探究性问题作为教学主题。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经历由抽象表示到符号变换再到检验应用的数学过程,体现数学教学过程既是数学知识再创造、再发现的动态过程,也是将数学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的过程。

问题焦点式主题教学需要通过对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的探究来呈现,其中既有有效发现问题的探究,也有有效解决问题的探究。学习内容是通过对问题的探究而获取的,它体现了知识问题化与问题解决知识化的思想,以问题构筑教学的主题,以主题体现教学的精髓。问题焦点式主题教学有赖于教师对知识的活化,有赖于教师对问题情境以及问题呈现方式的创设,通过有效数学问题来展示教学主题,以此扩充教学信息量、扩充学习领域,是依问题而存在的一种教学方式。

三、变单一布置型为多元选择型作业布置方式

过去布置作业都是老师为学生精心选题,或课内或课外,很多情况下是一刀切,其效果往往是“学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学生兴趣不高,为充分挖掘学生潜能,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的需求,发扬同学们合作交流、同伴互助的小组精神,提出目标和要求,由小组长布置作业。

开学初,根据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了解,把学生分成几个组,基本上每6个人一组,按成绩均匀分开,由学优生任组长,组长根据当天的学习任务和本组人员的能力从课本上或教学案上选出部分习题作为课堂和课后作业。(开始时,组长布置的作业要由数学老师作指导,同时小组长互相交流,尽量布置一样。)由于组长对本组学生的能力了解细致,因此作业布置就显得有的放矢,学生力所能及。通过实践证明,小组长经过培训,完全有能力选择作业题型和题量。经过炼,小组长的学习成绩普遍得到了提高,并且班级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也大大加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快速提升。[2]

改革学生的数学作业模式,让学生参与到作业的布置、批改与讲评的三个环节中来,充分体现了数学要在“做”中学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的新的教学理念。活动过程中,教师能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更多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学生通过这种参与,取代了教师的“一言堂”的现象,培养了学生敢于发言、乐于思考、主动质疑、善于合作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结语

数学教学不能只满足于知识的教学、结论的教学,我们也要注意把探究学习过程演绎成过程教育的倾向。在学生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如果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对特殊实例的观察、试验、分析、归纳、抽象、概括或探索推理的过程中,看到知识背后负载的方法、蕴涵的思想,并注意结合具体环节点化学生领悟这些思想和方法,那么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才是生动的、鲜活的、可迁移的,学生的数学素质才能得到质的飞跃。所以,有效的探究学习既要重过程也要重结果,学生探究技能的发展应以掌握基础的概念和原理为基础。

作者简介:吕海波(1970-),男,汉族,专科,湖南省邵阳县塘田市镇中学,主要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王芳.优化教学设计,放飞学生思维——谈初中数学教学设计[J]。 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10(5):45-46。

[2]张宜兴.谈初中数学作业模式改革[J].数学通报,2011,50(7):30-32.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初中数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