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哮喘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分析

2017-02-27崔珍金晓群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31期
关键词:儿童哮喘肺炎支原体阿奇霉素

崔珍 金晓群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30例儿童哮喘患者与同期治疗的13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儿童哮喘患者作为观察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MP-IgM,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MP-IgM的检测结果及观察组不同年龄段MP-IgM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MP-IgM阳性率为45.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7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31.082,P<0.05);≥7岁哮喘患者中MP-IgM阳性率显著高于3~7岁哮喘患者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22.547,P<0.05);3~7岁哮喘患者中MP-IgM阳性率显著高于≤3岁哮喘患者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114,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哮喘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儿童哮喘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率较高,且儿童哮喘与支原体感染呈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儿童哮喘; 肺炎支原体; 阿奇霉素

doi:10.14033/j.cnki.cfmr.2016.31.07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1-0137-02

儿童哮喘是临床上的常见病,是一种慢性气道持续的炎症反应,主要临床表现是反复可逆性咳嗽和喘息,儿童哮喘发病原因较多,其中感染是重要因素之一[1]。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呼吸道疾病最主要的病原菌之一,经常发生肺炎支原体感染不同程度的散播或者流行[2]。近些年来,对于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哮喘之间的相关性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3]。为了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30例儿童哮喘患者与同期治疗的13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的MP-IgM进行研究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30例儿童哮喘患者与同期治疗的13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儿童哮喘患者作为观察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男78例,女52例,年龄8个月~16岁,平均(6.92±2.67)岁。观察组男80例,女50例,年龄9个月~15岁,平均(7.03±2.5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研究同意后实施。

1.2 方法

取全部患者2~3 ml静脉血,分离血清,然后通过金标快速检测法对MP-IgM水平进行测定,具体操作按照试剂盒(由潍坊市康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内说明。当 MP-IgM 滴度超过1∶80则为阳性,由此表明患者近期有肺炎支原体感染。

1.3 观察指标

观察所有患者MP-IgM的检测结果及观察组不同年龄段MP-IgM的检测结果,并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医学统计软件SPSS 19.0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应用Pearson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MP-IgM的检测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MP-IgM阳性率为45.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31.082,P<0.05),见表1。

2.2 不同年龄段哮喘患儿MP-IgM的检测结果比较

≥7岁哮喘患者中MP-IgM阳性率显著高于3~7岁哮喘患者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22.547,P<0.05);3~7岁哮喘患者中MP-IgM阳性率显著高于≤3岁哮喘患者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114,P<0.05),见表2。

2.3 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哮喘存在正相关关系(r=0.814,P<0.05)。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童呼吸道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为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引发了慢性炎症,从而造成气道反应性的增加,最終引起反复发作性喘息、气急、咳嗽或者胸闷等症状[5-7]。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且具有高度多形性的病原体,该病原体具有耐冷不耐热的特点,因此12月与1 月是该病的发病高峰期[8]。近些年来,随着对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的不断研究,发现肺炎支原体与支气管哮喘存在相关性,儿童哮喘患者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生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儿童哮喘因肺炎支原体引发的急性发作亦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9]。有相关研究表明,国内支原体感染约占儿童肺炎病原的 30%,国外约有一半儿童哮喘患者初发病时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约有20%以上儿童哮喘复发患者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

儿童哮喘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该病是多种相关因素共同参与及作用的结果,儿童哮喘因肺炎支原体感染而加重的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其可能的发病机制为:(1)肺炎支原体感染后会释放出炎症介质,如氧自由基、神经多肽等,从而刺激腺体增加分泌,同时提高了气道黏膜的反应性,导致轻微的刺激就会引发平滑肌的强烈收缩,最终导致哮喘发生;(2)肺炎支原体能够吸附在上皮细胞上或呼吸道黏膜表面,从而破坏上皮纤毛的结构以及其运动功能,致使感染细胞表皮出现脱落现象,严重损害气道;(3)嗜酸粒细胞与肺炎支原体感染之后发生的炎症反应存在关联性,发生感染之后黏附因子与细胞因子均能促使嗜酸粒细胞的不断增加,从而引发或者加重哮喘;(4)肺炎支原体能够将巨噬细胞激活,使机体抗体及补体的调理作用增强,使肺泡液内存在大量淋巴细胞及白细胞,刺激机体内产生大量特异性抗体,以上抗体能够促使机体变态反应的发生,从而进一步促使哮喘的发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中MP-IgM阳性率为45.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7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表明,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哮喘的发生存在关联性,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7岁哮喘患者中MP-IgM阳性率显著高于3~7岁哮喘患者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7岁哮喘患者中MP-IgM阳性率显著高于≤3岁哮喘患者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MP-IgM阳性率亦随之升高,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哮喘存在正相关关系,说明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哮喘确实存在关系。

综上所述,儿童哮喘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生率较高,且不同年龄患者感染情况不同,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哮喘有关。

参考文献

[1]金岩,张丽颖.国内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的回归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31(6):1399-1401.

[2]何增洪,张建婷,孙亚峰.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哮喘关系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2):4733-4734.

[3]林爱顺,方英莲.儿童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及阿奇霉素疗效的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学,2011,18(4):157-158.

[4]张梅,陈晓华.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研究[J].四川医学,2012,33(6):979-980.

[5]刘超,符州.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病原分布特点[J].临床儿科杂志,2011,29(2):133-135.

[6]吴剑.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1,8(7):34-35.

[7]尹延风.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和临床疗效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14,14(5):677-679.

[8]蒋卉男,杨璐,李瑾.肺炎支原体感染病原学诊断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1,26(8):631-633.

[9]文荣虔.非典型病原体感染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4):66-67.

(收稿日期:2016-07-21)

猜你喜欢

儿童哮喘肺炎支原体阿奇霉素
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含量监测在儿童哮喘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比较
分析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
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分析及疗程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儿童哮喘控制现状及家长对疾病认知水平的调查研究
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在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时的疗效观察
经支气管镜注射布地奈德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
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