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让学引思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2017-02-25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盐渎校区邵伟丰

数学大世界 2017年25期
关键词:因数正方体长方体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盐渎校区 邵伟丰

基于让学引思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盐渎校区 邵伟丰

让学引思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两者是相互存在的。学生必须要有学习的能力,也要有独特的思维。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对相关的学生进行指导,引导学生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让学引思;小学;数学;教学

让学引思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两者是相互存在的。数学是非常需要思维的一门学科,如果学生只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理念,但是没有一个好的思维方式,在考试的时候依旧是不会有好成绩的。同样的,如果学生只有好的思维方式,但没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知识是不能得到拓展的,学生必须要有学习的能力,也要有独特的思维,才能保证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不断扩充自己的数学知识。

一、把课前导入任务交给学生

学生在思考数学问题时就是在运用数学知识,在学习数学概念时就是在利用数学思维进行思考,两者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是缺一不可的。现在的教师经常强调要把课堂的主体位置还给学生,但是很多教师只是当作一个过场而已,没有几个教师真的能做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的主体性依然在教师身上。课前导入是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这一环节的内容其实并不难,教师也不过是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讲解之前的旧知识,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数学课程上,既然没有很强的专业性,教师就可以把这一部分交给学生来处理。学生的思维方式往往能引起其他同学的共鸣,学生讲解的小故事和事例也是其他同学感兴趣的,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点,让学生进行课前引导。课前引导需要讲课的学生提前进行准备,学生要提前进行预习,并且掌握新课的内容,比其他学生预习的程度要更深,才能保证在课前引导时有一个非常好的发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对相关的学生进行指导,引导学生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才能让第一名学生给其他学生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这就是让学引思教学的基本体现。

例如“因数和倍数”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点问题,没有计算难度,主要是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快速地掌握这一节内容,选取了一名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课前导入的环节。这名学生也是第一次接触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学生在预习完教材以后,找到教师,向教师阐述了他现在存在的问题,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解决了这名学生的疑惑,并且让这名学生利用自己的教师用书进行讲解。因数和倍数有一个非常经典的题型,就是找出一个数所有的因数,这名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和习题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课前导入的时候,给其他学生出了一道课堂习题:“写出36的所有因数。”这一道题目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因为这名学生的导入非常成功,学生也掌握了“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的基本理念,学生都得出了正确答案:“1,2,3,4,6,9,12,18,36。”这名学生在准备课前导入时,深刻贯彻了让学引思的基本理念,并且引导其他学生也在这个理念下进行了深刻学习。

二、留出教学空白,让学生进行思考

每个人进行思考都是需要时间的,学生更是如此,教师每一天都会给学生讲解很多新的知识,但是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却少之又少。教师认为自己讲解得非常清楚,学生应该能迅速明白,但是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这些知识,并不能很快地消化这些内容,教师应该留出一些教学空白,让学生进行思考,才能让学生及时处理自己接收到的新知识,进而转换成自己的数学知识。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应该多问:“你们听懂了吗?”再委婉一点的用语就是:“我讲明白了吗?”教师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提醒,学生能马上进行思考,而不是走马观花一样听教师讲课,能适当地停下脚步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有不懂的马上进行提问,才能保证自己学习的效率,学生才能在“学”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思”,这样才能达到我们的教学理念。

例如在展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时,教师先给学生讲解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组成因素和概念,为了检验学生是否跟随教师进行思考,教师对学生说道:“同学们,我刚才讲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你们都听懂了吗?”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异议,一名学生说道:“老师,我们经常说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那么,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吗?我认为长方体的长、宽、高可以对应正方体的棱长,只不过正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这名学生是非常善于思考的,直接就说出了两者之间的奥秘,由此可见这名学生思考方向的独特性和准确性。

三、设置问题陷阱,考查学生思考能力

在我们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总是尽量保证自己讲课的准确性和严谨性,因为教师总是会给学生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但是,只有正确的示范是不够的,学生只知道正确的解法,而当自己出现问题时,也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些陷阱,让学生挑出教师的错误,这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更加立体。

例如在学习运算律时,学生都知道正确的交换律、结合律如何表达,但是在做题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问题,而且学生出现问题以后不能及时进行改正,考试就会出现失分的现象。教师给出了一个算式:a+b×c+a=a×(b+c),很多学生并没有看出其中的问题,还有的学生指出这是乘法的结合律,但是仔细分析,就能看出来这是错误的用法,这一个算式并没有化简的必要。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才能意识到思考的重要性,教师才能继续深入基于让学引思的课堂教学。

让学引思并不是一个口号,教师不能为了这个理念而教学,应该利用这个理念辅助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1]赵宏丽,邵丽艳.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J].亚太教育,2016(01).

[2]刘瑞艳.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5(15).

[3]徐珍.分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J].求知导刊,2014(04).

[4]吕玉霞.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3(26).

[5]姚永芳.分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学周刊,2011(21).

猜你喜欢

因数正方体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给正方体涂色
拆拼长方体
因数是11的巧算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积”和“因数”的关系
多少个小正方体
数小正方体
拼正方体
积的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