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言语结构,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

2017-02-14曾倚嫦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7年1期
关键词:思维方式表达能力

曾倚嫦

[摘 要]目前,语文课堂中,教师往往基于问题,让学生进行碎片化的回答。这样,不但割裂了学生思考的整体性,不利于言语结构的形成,更不能让学生获得有效的表达能力。因此,教师要立足言语结构,改变以往以问答为主的教学模式,从言语结构、言语思维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言语训练,以提升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言语结构;表达能力;思维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1-019

对语文教学来说,基础知识的学习是给学生更多的输入,目的是促进学生的知识输出。这里的输出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口语表达,一个是文字表述。然而,笔者观察发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基于课堂问题,让学生进行碎片化的回答。这样,不但割裂了学生对问题思考的整体性,不利于言语结构的形成,更不能让学生获得有效的表达能力。

何谓言语结构呢?言语结构是指在针对某一个任务和问题时,能够紧紧围绕问题的核心,从多个维度、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和思考;同时,在进行表达的时候,能够突出重点、条理清晰、有理有据。实际上,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大多数的课堂教学虽然也进行一定的表达训练,但更多的是基于问题的提问和回答这一模式。比如,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你说说看,为什么家里不能养鲸鱼呢?学生会根据自己零碎的理解,表达一些零碎的观点。有的认为鲸鱼太大了;有的认为鲸鱼应该生活在海洋中;有的认为鲸鱼需要喷水,房子太小不能喷水;有的认为鲸鱼休息的时候比较占空间,而家里空间不够。这些零碎的表达,并不能完整地表达一个观点,无法有效说服他人。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表达是随意的、凌乱的,没有一个线索串联起来,缺乏完整的言语结构。针对这样的情形,作为语文教师,该如何进行有效的引领,才能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呢?显然,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言语结构的训练势在必行。如何实现呢?

一、尝试多种话语形式进行表达

在小学阶段,学生进行结构化的言语表达,可以采用多种话语形式。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打开一个结构化言语形式表达的空间,让学生尝试运用多种言语形式进行表达。教师可分为三个层次来进行引导。

(一)梳理任务本身的条理性

要叙述一件事的进程,该如何训练学生的言语结构表达呢?如,让学生说说在衣服上钉一个纽扣这件事。要把这件事说清楚,要让学生明白需要有哪些条理性,根据这些条理性如何选用合适的话语形式。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分析整个事件的过程,让他们领会话语结构:先要准备一些工具,接着是穿针引线,然后是钉扣,最后打结剪线。这个过程是按照事物发展的顺序来说的。为了要将这个顺序表达清楚,让听者听得明明白白,就要运用承接式的言语表达形式。学生调动自己的言语材料,对已经学过的承接式言语表达结构形式进行筛选,找到这样的表达句式:首先……其次……最后……。

(二)梳理言语表达中的逻辑性

小学阶段学过的逻辑结构有以下几个方面:并列结构、总分结构、概括具体结构、点面结构、因果结构、对比结构等多种形式。作为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仔细梳理学过的言语表达结构形式,带领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言语表达形式来进行综合表达。比如,我给学生布置这样一个任务:请你说说为什么家里不能养鲸鱼。这样,学生会深入思考其中的多种原因。这些原因并没有主次之分,是并列的关系。该如何来进行有效的综合表达呢?学生在梳理清楚了表达的基本逻辑之后,就可以选择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表达形式,讲清楚原因。

(三)考虑言语表达形式的适用性

为了让学生把握各种言语结构,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类型的言语表达形式的适用性,让学生更好地运用这些言语形式来进行综合表达。

1.要说清楚一个观点,可以采用总分结构的表达形式,通过总叙和分述的形式,选择先总后分、先分后总、先总后分再总三种具体表现形式来进行阐释;还可以选择概括介绍和具体描述相结合来进行阐释。在进行概括介绍和具体描述中,学生会发现需要把握几个方面才能够表达得更加有条理、更加清晰。

2.在叙述一件事和描绘一个场面的时候,要通过对点和面的切入才能够表达得更为清楚。比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描写当时激烈的战争场面是这样的:“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狼牙山……”这是概括地写当时战斗的整个场面。接着,就写战斗的一个具体的点:班长马玉宝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命令狠狠地打…… 这样,通过一个具体的点,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到具体的场景中;同时,也使文章更有真切的画面感,表达变得富有层次性。

3.采用对比方式进行表达的。比如,《圆明园的毁灭》一文,通过圆明园毁灭前后的对比,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就抓住了圆明园的特性进行了有效的表达。

可见,带领学生对言语结构进行系统的梳理是训练学生表达能力的基础。掌握了言语结构的表达形式之后,学生就可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逐步提升理解的能力。

二、建构思维形式,组织语言

学生在表达自己思想的时候,往往是零碎的,没有形成系统。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从思维方法上进行引导,建构言语思维形式,从而形成有条理、有逻辑的言语表达结构。那应给学生建构哪些言语思维形式呢?

(一)逐步分解式

要清楚说明事物的整体面貌,就要通过逐步分解的方式,按照一定的顺序,一个部分一个部分来进行说明。比如,要说清楚一棵树的样子,就要根据自己看到的顺序来进行描绘,如“树冠巨大,就像腾空的蘑菇;树干粗壮,十几个人合抱都抱不过来;树叶繁茂,多得说不清楚。”这就是一个部分一个部分地来详细描述。描写树叶,又可以进行分解式表达:“树叶的形状就像一个个手掌;颜色是深绿色的,就像刚刚涂上的染料一样厚重;摸上去柔柔的、滑滑的,还有点冰冰凉凉的感觉,非常舒服。”

(二)分条归纳式

对抽象的事物进行说明,为了说得更清楚,可以采用归纳的思维形式来进行表达。如,上例所说的家里不能养鲸鱼,为了让学生表达得更为规范,我让大家进行归纳表达;并采用电教手段,将这些表达展示出来。学生这样表达:家里为什么不能养鲸鱼呢?归纳一下,可以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家里没有适合鲸鱼生存的空间,二是家里没有适合鲸鱼生长的海洋环境,三是家里供应不了鲸鱼所需要的营养……通过这样的分类归纳,学生能够将同一个意思表达得更加完整丰富,大大提高了表达能力。

(三)推理预测式

对学生来说,推理预测式的言语结构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结构。因此,在教学的时候,教师重在训练学生原因与结果之间的推理思维能力。例如,《找骆驼》这篇课文中,老人对商人说的那番话是一个推理预测式的言语结构。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电教手段进行专题讨论,出示相应的视频,让学生根据视频画面,进行猜测和判断——骆驼有什么特点,如何寻找骆驼的踪迹。从视频中,学生看到骆驼在地上留下的脚印,再看路边的其他情况,进行推测。此时,我引导学生:请你画出课文中的关键词句,看看老人是根据哪些原因推理出这些结果的。学生认为:老人根据地上的脚印,推理出骆驼的左脚有点跛;又根据路边洒下的一些蜜和米,判断骆驼驮着这些东西;又根据骆驼啃过的树叶,知道它缺了牙齿。

以上环节,教师借助电教手段,采用专题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对推理预测式的思维结构有了深刻的了解,这样为接下来进行系统的言语思维训练做好铺垫。

三、落实课堂言语训练

在语文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言语思维能力,教师要改变从前问答式的教学模式,走出零碎繁琐提问的误区,实施任务导练式教学,从系统化表达的角度落实课堂言语训练。在言语表达形式的引导时,笔者从课文的关键词语入手,采用电教手段,带领学生内化课文内容,让学生在把握词语内涵的同时,展开言语训练。

人教版四年级的《中彩那天》一文的第一、第二自然段,主要描写“我”家里生活条件非常差,爸爸急需一辆汽车。如何让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同时,又能够理解关键词语并进行有效的表达呢?我根据课文的内容,编辑了一段视频。视频显示作者家庭非常贫困,一家人的生活非常拮据。我让学生自主选择课文中的词语进行组合表达。根据视频,学生选择了“拮据”“梦寐以求”“一辆汽车”等词语来组织语言,这样表达: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家里经济非常拮据,爸爸梦寐以求的就是能有一辆自己的汽车……我再要求学生将“汽车”放在“拮据”和“梦寐以求”的中间。学生这样表达:虽然我家经济非常拮据,但能拥有一辆汽车是爸爸梦寐以求的……接着,我又将位置变动,将“梦寐以求”和“拮据”的位置调换。学生这样表达: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爸爸梦寐以求的就是拥有一辆小汽车,但我家经济拮据……最后,笔者又在这几个词语的后边加上一个问号,要求学生进行表达。学生顺势组织语言结构,完成了这样的表达: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爸爸梦寐以求的就是拥有一辆小汽车,但我家经济很拮据,这怎么可能呢?

以上环节,教师改变了过去的问答式的教学模式,立足于言语结构的表达,巧妙地将学生从繁琐的提问中解脱出来。通过对课文内容的调整表达,学生不但积累内化了“拮据”“梦寐以求”等词语,而且熟练地进行了运用,感受到语言运用的精妙,从而让表达也变得富有层次,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言语表达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要立足言语结构,改变以往以问答为主的教学模式,从言语结构、言语思维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言语训练,以提升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思维方式表达能力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隐喻中窥见的中西方文化
浅析信息终端(手机)对学生思维的影响
加强联想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