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分析

2017-02-13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腓骨球菌耐药性

宋 倩

(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总医院 检验科,河北 邢台054000)

老年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分析

宋 倩

(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总医院 检验科,河北 邢台054000)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Open tibiofibular fracture,OTP)是骨科常见骨折之一,现阶段主要以切开钢板、髓内钉等内固定手术治疗为主,可取得良好疗效[1]。但骨折开放性特征及手术创伤增加了术后感染的风险性,导致治疗难度增加。尤其在重度感染的患者,创伤及感染双重打击对患者的健康及预后产生严重影响[2]。所以控制感染是治疗老年OTP的关键所在。本研究探讨OTP合并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旨在为预防、降低医院感染率提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骨科2010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9例老年OTP合并术后感染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受伤6h内手术,其中合并创伤性休克2例、多发性骨折11例、颅脑损伤4例。其中男55例,女54例,年龄61-82岁,平均(70.25±4.37)岁,骨折原因:坠落伤22例、砸伤30例、交通伤42例、其他15例;骨折分型:Ⅰ型20例、Ⅱ型30例,Ⅲ型59例。纳入及排除标准:①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符合开放性胫腓骨骨折诊断;②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存在感染;③临床资料完整;④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⑤无恶性肿瘤及先天畸形;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检测方法 对本组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感染者CT检查后立即原切口清创,采用KB法进行药敏实验,每例均在2 h内取2次标本,抽取脓液作病原菌培养,挑取纯菌落并在细菌鉴定仪中鉴定,将两次标本所培养的相同菌群作感染菌,根据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的相关实验法规判断药敏结果,在卫生部检测中心统一购置MRSA、大肠埃希菌、PA的质控菌株。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老年OTP患者合并术后感染分离出病原菌的病原学分布

本研究109例老年OTP合并术后感染患者中分离出病原菌116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G+球菌)36株(31.03%),以表皮葡萄球菌3株(2.5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株(3.45%)、MRSA25株(21.55%)较高;革兰阴性杆菌(G-杆菌)77株(66.38%),以铜绿假单胞菌6株(5.17%)、鲍氏不动杆菌10株(8.62%)、大肠埃希菌54株(46.55%)多见;检出3株真菌(2.59%),详见表1。

表1 老年OTP患者合并术后感染分离出病原菌的病原学分布[n(%)]

2.2 老年OTP患者合并术后感染中分离出病原菌的耐药情况

药敏试验,发现老年OTP患者合并术后感染中分离出病原菌对多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耐药,表2、表3结果显示,G+球菌中耐药率最低的是万古霉素和亚胺培南,为0%;G-杆菌对美罗培南、头孢曲松、亚胺培南敏感性较高。

表2 G-杆菌中常见病原菌的耐药状况[%]

表3 G+球菌中常见病原菌耐药状况[%]

3 讨论

目前,大多认为开放性胫腓骨骨折(OTP)术后感染以细菌感染为主[3]。本研究发现,我院老年OTP合并术后感染患者伤口分离的病原菌中以G-杆菌为主,其中又以PA、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较为多见。大肠埃希菌占全部分离菌株的46.55%,是本次监测老年OTP患者术后感染分离率最高的病原菌,与全院同期总病原菌分布基本保持一致,是今后我院病原菌监测的重点[4]。本研究还发现,鲍曼不动杆菌近年来的感染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致病菌。另外,真菌感染率为2.59%,可能是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结果。鉴别病原菌种类以及检测其耐药性是选择临床治疗方案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因此,用药前需细菌培养,及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并根据72-96 h后的药敏结果调整用药方案[5,6]。

本研究中,作者对109例老年OTP合并术后感染患者中分离出病原菌116株,G-杆菌77株(66.38%),药敏研究发现其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性均为0。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较低,在7.4%、10%、16.7%,对青霉素耐药率最高。本研究检出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54株,有研究[7,8]发现ESBLs其主要是通过质粒介导,并可经转化、接合、转导等形式快速的引起耐药基因在细菌中的传播,有着高度潜在危险,因此临床需对其进行严格监控。而现阶段仅能采用亚胺培南治疗产ESBLs菌感染,但是其价格过高且易二重感染,故在临床需严密观察老年OTP合并术后感染患者病情,并严格按照药敏试验选择抗菌药物。在对G+球菌的药敏结果发现,MRSA以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其主要病原菌,作为本院感染的重点G+球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需对其高度重视。而G+球菌对于青霉素、环丙沙星、红霉素等耐药性较高,但对万古霉素和亚胺培南有着极高的敏感性[9]。在临床工作中,多种原因导致了抗生素的滥用,尽管大剂量抗生素联合用药可有效抑制敏感菌株,但却加重了肝肾功能损害、过敏等机体不良反应,降低机体免疫功能[10]。故作者认为,可以在老年OTP术后观察针孔周围有无红肿、疼痛以及渗出物等炎症反应,对于有感染症状者应立即予以细菌培养,并切开引流、清创、换药等,以促进伤口愈合,同时根据细菌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良好的术后管理对预防老年OTP患者术后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1]凌保东.鲍曼不动杆菌抗生素多重耐药性:耐药机制与感染治疗对策[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0,35(4):241.

[2]谢逸波,李泽龙,陈庆洲,等.老年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并发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分析[J].重庆医学,2013,42(11):1221.

[3]黄建国,陈小勇,窦群立,等.术前感染对老年患者股骨骨折术后疗效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0):4931.

[4]王石磊,董长军.髓内钉配合自主体位治疗模式在股骨骨折中的疗效及感染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1):2611.

[5]任有亮,彭笳宸,李政道,等.四肢创伤性骨折术后细菌感染及耐药的地域性特征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6,18(3):226.

[6]崔 庆,崔浩然,喻东梅,等.开放性骨折伤口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率监测[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0,18(13):1091.

[7]肖家强.骨外科伤口感染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监测[J].湖北中医杂志,2012,34(9):47.

[8]张马军,徐冰海,丁凡.胫骨骨折术后隐性感染病原菌检验与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研究[J].浙江创伤外科,2016,21(3):445.

[9]张 武,周华朝.胫骨开放骨折内固定后抗生素预防深层感染的Meta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30(12):1273.

[10]芦永华,黄新玲.四肢骨折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多中心调查[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15(6):393.

1007-4287(2017)01-0115-03

2016-03-20)

猜你喜欢

腓骨球菌耐药性
2015—2020年某院肠球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不孕不育女性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宏基因组测序辅助诊断原发性肺隐球菌
MRI诊断鞘内型腓骨肌腱半脱位的价值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崴脚千万莫忽视
159株淋球菌对7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实验研究
不同剂量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联合脑脊液持续引流置换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对比
壮骨汤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对胫腓骨干骨折患者骨折愈合的影响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