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产历史题材影片对民族文化的提纯

2017-02-09夏增强

电影文学 2016年24期
关键词:商榷民族文化

[摘要]“大时代”的到来,促使中国电影产业逐渐转型。国产电影越来越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探索与挖掘,并试图借助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力量打开一条通往国际电影市场的快速路。所以,历史题材的电影大多本着还原时代背景和事件真相的原则,努力提纯其中的民族文化,以升华作品的内涵。但是,偶尔夸大的描述却很容易脱离弘扬民族精神的主题,因此对电影情节的商榷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艺术与事实相互融合,才能缔造出更杰出的电影作品。

[关键词]历史题材;国际电影市场;民族文化;商榷

以历史与文化为题材的民族类影片,能够充分彰显出中华民族的特色。历史类影片并不适合过分夸大的处理,只需将艺术背后的事实呈现给观众即可。

一、故事情节的提纯

比如在影片《孔子》中,为了凸显孔子的文武双全,用非常壮丽开阔的视角展现了历史中发生过的夹谷会盟、武子台之战等宏大的战争场面。这些战争场面让电影的格局开阔、场面壮观,也让孔子的光辉形象熠熠生辉。但是,通过古代的历史典籍进行考证发现,这些战争场面存在不实之处,更直接地说就是战争场面存在夸大的嫌疑。

首先,在影片着力刻画的两次重大历史事件中,夹谷会盟并不是兵戈的较量,而是一场标准的外交事件。孔子所处的年代为春秋时期,春秋无义战,各股诸侯割据力量都在互相征伐,外交便是一种战争的延续。《孔子家语》对当时的真实情况进行了还原。齐鲁会盟时,齐景公借奏乐之际派了一些来自于莱地的少数民族来妄图劫持鲁定公,在这个危急时刻,孔子挺身而出,用“夷狄之乐”斥责了齐景公,最终使齐景公放弃了劫持鲁定公的计划。同样的记载还出现在太史公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中。考证古代典籍可以清晰地发现,夹谷会盟并不是一场剑拔弩张的战斗场面,虽然在会盟中各方都有自己的历史诉求,但是终究还是一场和平的外事活动。

其次,关于武子台之战,影片中的描写也与相关历史典籍中的记载大相径庭。在影片中武子台之战是该片中关于战争场面的高潮,这是一场大规模的冷兵器战争,近身搏斗的画面极大地渲染了战争的血腥与残酷。曾经执导过另外一部历史巨著的胡玫导演对于古代战争场面的刻画得淋漓尽致,武子台之战的战争场面成为电影中可圈可点的片段。但是在编年体通史《左传定公十二年》中,关于武子台之战的记载只有区区30多个字:“公山不狃,叔孙辄帅费人袭鲁,登武子之台,入及公侧,仲尼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从中可知,武子台之战是一场突发的战斗事件,由于是一场突发事件,也就说明不可能动员那么多的士兵参战,影片中那些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只是导演的杜撰。此外,从《左传》中的记载也不难发现,这场用来突出孔子军事才能的战争只是一场春秋时期诸侯混战中的小型战斗而已。因为在《左传》的记载中我们看不到任何排兵布阵的描述,孔子的表现也仅仅在于派遣了几位将军而已。

最后,结合春秋时期的社会、经济水平,再来审视影片《孔子》中的战争场面。《左传》作为一本编年体通史,它不仅记录了当时重大的历史事件,更为重要的是书中记录了许多关于人口、物产和祭祀的详实数据,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还原春秋时期的社会、经济面貌,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还原真实的历史事件。《左传》所记载的春秋初期有一百二十多个诸侯国,春秋末期减少到四十多个。根据许多考古数据推算春秋末期中国的总人口大约是2500万,这样平均下来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不过70万人,除去老弱妇孺,能够从事战斗的壮丁肯定不能支撑影片中描绘的战争。从而可知影片中的战争场面是不可能发生的,尤其对于武子台之战等这种春秋时期十分普遍的战争而言。

从春秋时期的军队组成来说,电影中的武子台之战也可能发生。春秋时期处于东周末期,虽然此时周礼已经衰弛,但是它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诸侯国的军事实力。周礼规定,天子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虽然在春秋时期周天子的管辖范围和军事能力都大不如前,但是研读古代典籍可以发现,春秋时期的五位霸主都无一例外地需要接受周天子的认可,这间接说明在春秋时期周天子仍然是诸侯国的元首。《史记》中也记载过齐国因为楚国不向周天子进贡祭祀用的茅草而要兴师讨伐的事件。从中可知在春秋时期,违背周礼会被其他诸侯国兴兵讨伐的。在春秋后期,军的概念逐渐模糊,但是从《司马法》中推断,鲁国军队的规模应该是“公车千乘,公徒三万”,即拥有步兵车一千余辆,步兵士族三万多人。而在影片中,夹谷会盟中孔子的出使队伍竟然有500乘和一万五千人的士卒,这是明显有悖于历史常识的。因为对于当时的鲁国而言,绝对不会一次外交活动就倾尽自己一半的军事力量。此外,在影片中动辄就万人规模的战争是与真实的历史环境严重不符的。总之,在战争场面的设计过程中,导演组过分注重视觉效果的呈现,而忽视了影片故事发生的历史环境,这样容易给观众带来错误的历史印象,从而对观众形成某种误导。

二、历史情节的提纯

电影对孔子传播政治理想的人生历程做了客观的记述,其中有一个阶段就是来到卫国开设讲堂来教书育人。这部分是孔子作为教育家的一次成功尝试。但是电影中卫灵公给了孔子一份非常优厚的薪水,足足有六万石粟米,这对于生产力并不发达的春秋社会而言,是一笔难以想象的巨额财富。翻阅古代典籍可知,“汉代郡太守俸禄是每年二千石,司马迁任太史令,俸禄只有每年六百石”,可见只有政府高级官员才能享受两千石以上的俸禄。众所周知,经过文景之治的汉朝在汉武帝时期国富民强,才能支付给政府高级官员两千石以上的俸禄,而处在春秋乱世的小国卫国又如何能够支付得起孔子如此高昂的薪水?影片中的孔子六万石的俸禄,基本相当于卫国一年的全国税赋收入了,这明显是与真实的历史环境严重脱离的。

该片导演组也并不是无端地说孔子有六万石的俸禄,这种说法见于《史记·孔子世家》中,卫灵公“问孔子居鲁得禄几何,对曰奉粟六万,卫人亦致粟六万”,如此看来孔子六万石的俸禄是有依有据的。但是,影片的导演组并没有注意到,春秋时期的计量与汉朝的计量可能未必相同,而观众对于计量单位“石”的认识明显要大于影片中所说的。现代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都更倾向于用周朝的小斗来解释孔子六万石的俸禄。在此处,导演组断章取义,确实有失严谨。

三、礼仪文化的提纯

孔子的一生都在追求自己政治理想的路上,但是被后世称为圣人的孔子也有解释不清的事情,这就是“子见南子”事件。关于孔子与卫灵公宠妃南子相见的事情在许多古代典籍中都有记载。《论语·雍也》篇中记载:“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从《论语》中的记载可以发现,对于“子见南子”事件的描述虽然只有四个字,但是却引起了不小的风波。作为孔子72名徒中脾气最为急躁的子路表现得更为极端,他逼着孔子发下毒誓,证明与南子没有发生不齿之事。对于孔子拜见南子的原因,《史记·孔子世家》中给出了解释:“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愿见。”孔子见南子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在卫国发展,并且南子也有意见孔子。

影片对孔子见南子的情节进行了展现,但是其中的许多细节是不符合当时的礼仪制度的。首先,在东周末年,对于称呼的礼仪有着明确的规定:《礼记·曲礼上》记载:“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夫人自称于天子,曰老妇;自称于诸侯,曰寡小君;自称于其君,曰小童。”但是,在电影中南子自称小童,言外之意岂不是正好坐实了孔子与南子有染,因为小童是对国君丈夫的自称。而这是孔子与南子的第一次见面,用小童的称谓明显不妥,这种历史知识缺乏而导致的笑话会严重削弱影片的艺术和文化价值。此外,东周时期乃至整个封建社会座位礼仪都是十分严格的。《礼记·曲礼上》说:“男女不杂坐。”但是在电影中,孔子与南子距离很近地交谈,而且中间不使用帷幔,这已经违反了周礼。这对于严守周礼的鲁国人孔子是不可能的事情。影片用现代人的视角来处理几千年前的礼节是不恰当的,这也是对孔子的一种不尊重。最后,影片中孔子从外面到王宫内室都是昂着头的,这让孔子多了几分傲骨和潇洒气息,但是这与“将入户,视必下,入户奉扃,视瞻毋回”的礼节是相背离的。影片中的行为礼节值得商榷的还有孔子与南子之间的答拜之礼。《礼记·曲礼上》中对君臣之间的答拜礼节进行了详细的记述:“大夫士见于国君,君若劳之,则还辟,再拜稽首。”意思是大夫被诸侯国君聘用,如果此时诸侯国君要亲自答拜大夫,大夫首先要主动闪避,然后进行还礼。这是因为诸侯王为了显示出自己重用人才,会对别国来的人才进行答拜,此时外来的大夫要主动还礼,因为地位悬殊的诸侯向臣子答拜本身就是十分厚重的礼节,臣子必须要还礼。而在影片中,孔子面对南子的最后一拜,并没有感觉到惶恐,也没有及时进行还礼,这是与古代典籍中的描述不相符的。与《礼记》中的记载相比,孔子没有能够克己复礼,并且在君臣理解上面的表现欠妥。而且《孔子》作为一部公映电影,对于历史上“孔子见南子”的悬案进行展现时需要有更加谨慎的态度,这关系到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问题。

该电影中还有一个感人的情节,就是孔子的书籍掉入水中,颜回不忍心老师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便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生命来抢救老师的书籍。颜回救书的情节给影片增加了感人的力量,但是通过考证发现,颜回的死因其实另有隐情。

颜回作为孔子著名的学生,是孔子最为心仪的弟子。《史记》中说颜回和孔子一样都是鲁国人,比孔子年轻30岁。但是颜回在29岁的时候已经头发近白。由此可以推断颜回死的原因应该是早衰症。而且,颜回作为孔子的得意门生和衣钵传人,对于孔子的主张肯定是一以贯之的。在《论语·雍也》中,孔子就曾经对救人的问题发表过自己的见解,面对宰我关于救人的提问:“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孔子认为:“仁者虽切于救人,然必己身得生而后可以救人之死,若从人入井,则无益于彼,而先丧其身,愚之甚矣。”他认为,人要在确保自己安全的前提下再去救人,否则是很愚蠢的。崇尚以人为本的孔子断然不会教育出颜回这样跳进冰窟救书的学生,尤其对于思想上和孔子最为一致的颜回。由此可见,影片在臆造某些情节时是欠考虑的。

四、结语

值得肯定的是,历史类题材的影片充分利用了宝贵的民族元素,通过大银幕还原了很多历史事件,并进行了深度的挖掘。但刻意地解读也存在着一定夸大的嫌疑,这不但不能升华电影的主旨,还可能影响观众对其精髓的提炼,反而得不偿失。所以,在电影的制作与拍摄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历史的真相,不可忽略时代背景,更不能伪造故事情节,应在合理的范围内对历史素材进行深度加工,以客观、公正的视角传播历史人物在追求理想过程中坚忍不拔的精神,以提升国人的自豪感,体现电影艺术的文化和思想价值。也只有这样,才能令国产电影独树一帜,让世界看到中国与众不同的一面。

[参考文献]

[1] 贾磊磊,何晓燕.历史光影中的波诡云谲——当代中国古装历史影片的文化价值观[J].电影艺术,2013(04).

[2] 张文红.沉浮在“想像”之河中的“真实”——以典型影片为例,谈历史真实和艺术想像问题[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

[3] 单万里.历史学家用作研究工具的历史影片[J].当代电影,1996(02).

[4] 张广智.重现历史——再谈影视史学[J].学术研究,2000(08).

[5] 宋洪荣.通过造型创造影片的历史感[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4(02).

[作者简介] 夏增强(1981—),男,辽宁朝阳人,硕士,河南工程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外国文学、语言学。

猜你喜欢

商榷民族文化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应是易安居士“憔悴损”
人教实验版高中《语文》(必修1)指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