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议中医医疗机构落实中药饮片临方炮制工作

2017-01-20廖建秀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13期
关键词:文火饮片中药饮片

廖建秀

新疆伊宁县中医医院药剂科,新疆伊宁835100

建议中医医疗机构落实中药饮片临方炮制工作

廖建秀

新疆伊宁县中医医院药剂科,新疆伊宁835100

中药炮制在实际应用当中可分为生产炮制和临方炮制两大类。临方炮制是生产炮制的补充,临方炮制解决了中医药临床实践中,对用量极少且品种或规格市场无供应的饮片、临用时必须捣碎的饮片、必须鲜药入药的饮片的需求问题,提高了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建议中医医疗机构予以落实。

中医医疗机构;中药饮片;临方炮制

中药饮片的临方炮制是医生在开具处方时依据中药理论,基于药物本身特性及实际治疗需求,要求将生药采用不同方式进行炮制的过程[1],使中药能够在临床上得到更好的效果应用。炮制时须严格按炮制规范进行,否则会破坏药物的性能,合理的炮制方法才能保证中药的药效。中药材炮制过后,既可使药材清洁,还可以有效降低药材中的毒性或副作用,矫正药材中的异味,使疗效有明显的增强,从而扩大了中药材的治疗范围,甚至能够改变药材的作用部位,有利于患者身体的恢复[2]。炮制方法有如火制、水制、水火共制、修制等其他多种。在中药饮片调剂工作中临方炮制工作非常重要,但目前有一些医院对于中药临方炮制工作不够重视,从而导致影响中药临床应用效果。该文就中医医疗机构落实中药药片临方炮制工作展开探讨。

1 中药炮制的分类

中药炮制在实际应用当中可分为生产炮制和临方炮制两大类。生产炮制由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承担,生产的品种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后才能进入流通和使用环节。临方炮制则是中药饮片调剂人员在调配医师处方时,据医嘱临时将中药饮片实施炮制。临方炮制主要是应用在需要特殊炮制、鲜药入药及临用捣碎的品种上,是生产炮制的补充。临方炮制的量仅限个方,一般无需储存和包装,现制现用,炮制方法与生产炮制基本相同,应符合炮制规范。

目前学术界已经出现临方炮制一词,在2007年的《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第六章第三十四条中有关于临方炮制的条件及设施有相应规定[3],要求临方炮制一定要严格依照国家药品及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相关炮制规范实施,同时在炮制过程中也必须详细填写“饮片炮制加工及验收记录”,最后经过统一检验,确保质量合格之后才可应用。

临方炮制解决了中医药临床实践中,对用量极少且品种或规格市场无供应的饮片、临用时必须捣碎的饮片、必须鲜药入药的饮片的需求问题,提高了中医药的临床疗效。但在实际应用当中,有些医疗机构无能进行中药炮制的人员或怕临方炮制违法,调配时便以生代制或缺味;这些行为不但违反了相关规定,而且容易造成“病准方对药不灵”的后果,严重影响中药的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4]。

基于以上研究结果笔者对中药饮片炮制分类、临方炮制和生产炮制差异以及临方炮制许可应用范围展开探讨,并进一步分析临方炮制品种、数量以及规格等,研究炮制设施设备、管理制度以及人员资格等等条件。从而引导读者充分认识临方炮制工作在中医临床工作实际的必要性,促进中药饮片的全面规范管理和使用质量的提高,更好发挥传统中医药疗效。不具备临方炮制条件的,严禁自行炮制中药饮片。

2 中药炮制的目的

中药炮制的目的主要包括:除去杂质和非药用部分或分开不同的药用部分使药材清洁纯净;易于粉碎,便于配方、制剂和发挥药材有效成分的作用;降低或消除药材的毒性或不良反应。如制草乌、醋制芫花,可使毒性降低;转变药材性能。如生地黄味甘、性寒、清热凉血。熟地、黄味甘、微苦性微温滋阴补血;增强药材的疗效或引药归经;矫正臭味。动物类和其它具有特殊臭味的药材,通过炮制可以使气味有所改善;便于贮藏、保存药效。

3 中药炮制的方法

中药饮片临方炮制和常规炮制相比,其范围比较小,炮制方法相对来讲也比较少,最常见的是炙法、炒法以及拌法,依照不同标准也可以分成以下几种。

清炒:也就是在锅中将药物进行加热,整个过程均不需要添加任何辅料,基于不同炒制程度可以分成炒黄、炒焦、炒炭3种。

炒黄:把净饮片放置在热锅中,采用文火对其进行加热炒制,直到药物表面变成黄色或者变深,或者药物种皮破裂,发生膨胀并且鼓起即可。并且药物能够散发出本身气味的时候,将其取出并放凉。这一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可缓和药性,提高临床应用效果。例如对决明子进行炒黄,则可以对其滑肠效果进行缓和,同时还能够提高其应用效果。

炒焦:将净饮片放置在热锅中进行炒制,采用中火将其炒到药物表面呈焦黄色或焦褐色,断面位置的颜色相对更深,并且出现焦香气味的时候即可以将其取出,并放凉。主要作用是用来缓和药性或者提高应用效果,比如说陈皮在炒焦之后,能够对其烈性缓和,同时还能够提高其稳健作用。

炒炭:在热锅中放入净饮片,采用武火将其进行炒制,直到药物表面变成焦黑色,药物内则为焦黄色或者焦褐色,则可以在药物上淋上少许清水,将火星熄灭,晒干即可。炒炭过程中一定要“存性”,如果药物被彻底炒制灰烬,那么药物作用则全部丧失。主要目的也就是减轻药物的烈性及副作用。比如青皮进行炒炭之后能够减少其破气效果,提高消食化滞和胃作用等等。

麸炒:首先将锅采用武火加热,在锅中撒如一定的麦麸或者蜜制麦麸,炒制冒烟的时候将净饮片放入,并迅速进行翻动,只要药物表面出现黄色或者深黄色,麦麸则变成焦黑色的时候就可以将其取出,取出麦麸,药物放凉。主要作用是能够提高药物的健脾开胃效果,比如说常用的有麸炒白扁豆等;减少药物油分或者刺激性,比如常见的木香经麸炒后,能够显著提升其实肠止泻的作用。

米炒:在锅中放入洗净的粳米,采用文火将其加热到冒热气或者米和锅底紧密相贴的时候,也就可以将净饮片放入,将其迅速炒制到黄色或者微焦的时候,取出放凉。主要作用是提高健脾开胃效果及或者降低毒性,比如说米炒党参、米炒斑蝥等。

土炒:在锅中放置灶心土粉,采用文火对其进行炒制,直到土粉滑利,将净饮片放入,迅速翻炒到药物表面为黄色或者微焦,将其取出并将土粉去除。主要作用是提高健脾和胃止泻效果,比如说土炒白扁豆等。

酒炙(又称酒炒):首先将净饮片加入一定量的黄酒进行搅拌,直到闷透,采用文火对其进行炒制,直到药物表面出现焦斑,即可以将其取出并放凉。主要作用是对药物的苦寒性能进行缓解,或者提高药物活血通经效果,比如说酒黄连、酒川芎等。

盐水炙(又称盐水炒):用一定的食盐加水化开,和净饮片进行搅拌闷制。或者是直接进行净饮片加热炒制,在上面进行盐水喷洒,直到表面出现焦斑,将其取出并放凉。主要作用是引药下行、提高滋阴降火功效或者引药入肾,提高药物利尿作用等等,比如盐茴香、盐黄柏以及盐泽泻等等。

醋炙(又称醋炒):将一定量的米醋加入到净饮片中,进行闷制,之后将其放在锅中用文火炒制,直到药物表面出现焦斑,将其取出并放凉。主要作用是引药入肝,提高活血止痛功效,或减少药物毒性等等呢,比如醋莪术、醋商陆等。

蜜炙:采用开水将一定量的“炼蜜”进行稀释,之后加入净饮片进行闷制,放到锅中采用文火进行加热,直到预计效果;或者在锅中直接加入“炼蜜”,采用文火加热直到表面出现气泡的时候,即可以加入一定量的水,并放入净饮片,进行翻炒直到蜜汁全部被吸收,并且手摸不粘手即可。主要作用是提高润肺止咳功效,或实现益气补中功效,比如蜜炙白前、蜜炙党参等。

姜汁灸(又称姜汁炒):在鲜生姜中加水进行捣烂,将其进行压榨取汁,并将净饮片放置到汁液中,采用文火对其进行加热,直到药物表面出现焦斑,将其取出并放凉。主要作用是减少药物寒性,并提高药物的和胃止呕功效,比如说姜炙黄连。

4 药物同炒

菟丝子炒枸杞子:采用菟丝子与净枸杞子进行拌炒,直到枸杞表面鼓起,即可以将菟丝子筛出。主要作用是采用菟丝子的助阳功效,提高枸杞子的填精益髓、益肾壮阳功效,这一方法则主要是应用在元阳气衰,阴虚精滑等证治疗中。

吴茱萸炒黄连:在锅中放入吴茱萸进行加热,直到表面出现鼓包的时候,则可以加入净黄连迅速进行翻炒,到吴茱萸彻底鼓起并且黄连微黄的时候即可,主要目的也就是减少黄连苦难性能,提高药物的泻肝降逆功效。

小茴香炒当归:首先在干锅中加入小茴香进行加热,直到出现爆鸣声的时候,则可以加入净当归,直到小茴香彻底鼓起并且当归变为黄色的时候即可。主要目的是提高当归行气散寒、活血止痛理疝作用,通常这一方法应用在寒疝疼痛或少腹胀痛等证治疗中。

5 拌法

也就是在净饮片搅拌过程中和其他细粉一起拌匀,或和其他液体一起拌匀并进行干燥。

朱砂拌:在将净饮片进行湿润之后,也就可以将一定量的朱砂细粉加入其中并进行拌匀,之后晾干,主要作用也就是提高药物的宁心安神功效,比如说朱砂拌连翘心等。

青黛拌:和朱砂拌方法一样,主要作用是提高药物的清泄肝火作用,比如青黛拌灯心草。

中药饮片临方炮制虽然在临床应用中一定特殊要求,但对于调剂人员来讲,首先需要对临方炮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明确认识,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从而在中药饮片处方调剂时落实临方炮制工作,在进行炮制、辅料用量选择及操作过程中,一定要符合《中药炮制规范》相关规定[5],才能够显著提升配方质量,提高药物应用安全性及有效性,更好地彰显中医辩证施治的特色。

[1]田幸榜.界定临方炮制谨防乘虚而入[J].中国医药报,2006,2 (92):26-28.

[2]韩清泉.临方炮制中药饮片的方法和药物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07,2(16):91-92.

[3]孙培叶.中药炮制过程的化学机理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26):187-189.

[4]刘宗英.浅谈中药山楂饮片的不同炮制及功效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3):67.

[5]秦小林,吕娉婷,郝建澎,等.中药原料药的管理策略与现代中药管理学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6):151-152,160.

R285

A

1672-5654(2017)05(a)-0191-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12.191

2017-02-03)

廖建秀(1973-),女,四川岳池人,本科,副主任中药师,研究方向:侧重于中药药事管理及野外药用植物资源研究。

猜你喜欢

文火饮片中药饮片
基于电子舌的白及及其近似饮片的快速辨识研究
赵文火
赵文火
赵文火
提高某院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的探讨
不同等级白芷饮片HPLC指纹图谱
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
浙贝母超微粉、粗粉和饮片中3 种生物碱体外溶出度的比较
某三级中医院小包装中药饮片使用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