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与用药安全探讨

2017-01-20刘敏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13期
关键词:西药房差错药品

刘敏

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药剂科,江苏徐州221011

西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与用药安全探讨

刘敏

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药剂科,江苏徐州221011

目的探讨西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与用药安全。方法在2016年1—12月对该院西药房高危药品实施安全管理措施,总结高危药品管理期间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措施,并与未年度未实施管理措施时高危药品出现的差错事故以及西药房工作人员对高危药品相关管理的知晓度进行比较。结果管理实施后,高危药品管理期间发生的用药差错共6例,管理实施前发生用药差错共17例,管理实施前后用药差错发生率例数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实施前后西药房工作人员对高危药品相关管理情况的知晓度和健康宣教程度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房对高危药品实施安全管理有助于降低用药差错事件的发生以及提高工作人员对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的认知度。

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措施;用药安全;应用效果

随着临床学者对医药研究的不断深入,更多的西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虽然西药事业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院整体医疗治疗水平,延长患者生存时期,然而也给目前西药房药品尤其是高危药品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压力[1]。高危药品是指那些本身毒性大、不良反应严重,药理作用显著且快速,一旦用药不当会对患者带来严重影响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药物,临床上高危药品种类主要为肌肉松弛剂、高浓度电解质溶液、细胞毒性药物和中药注射剂等[2]。然而高危药品在国内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对高危药品并未进行高危药品管理,这不仅不利于国内医药事业的发展,还会对患者用药安全造成威胁。为加强该院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该院在2016年1—12月对西药房高危药品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并总结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所采取的针对措施,现将有关研究内容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西药房15例工作人员进行观察,其中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范围为20~48岁,平均年龄为(35.1±1.1)岁,文化程度包括中专者8例、大专者5例、大学及其以上者2例。高危药品主要包括肝素钠、顺铂、氟尿嘧啶、长春新碱、吉西他滨、顺铂、曲普瑞林、维库溴铵等。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西药房工作人员进行调查,了解患者对高危药品管理和用药情况的认识情况,调查问卷内容包括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和高危药品特性等。分析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实施管理:①确定高危药品目录:西药房应构建高危药品管理模式,确定高危药品的目录,增加工作人员对高危药品管理的认知度,通过安排专职人员对高危药品进行管理,落实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根据高危药品对患者带来的损伤程度划分高危药品,重点管理可能对患者带来严重危害的高危药品,如高浓度电解质、静脉和吸入性麻醉药品、静脉或皮下注射胰岛素等。②完善高危药品管理用药系统:西药房缺少完善且健全的高危药品使用管理制度是导致目前医院高危药品使用存在风险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西药房需加强重视高危药品的管理,特别是对高危药品验收的管理,严格把握药品质量安全,并重视合格高危药品的分类管理,设立专门存放药品的药柜、区域和设施,通过设置多层的药柜保障拥有充足的空间,同时在相关处张贴高危药品警示标志,标志内容包括高危药品品名和禁忌,确保高危药品使用安全。③规范操作规程:医药人员自身执行工作情况对患者用药安全造成直接影响,包括医药人员对药学知识缺乏了解,工作环境较差以及工作时间过长等引起用药错误,进而对患者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威胁,所以西药房工作人员应加强药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确保用药安全。④加强高危药品用药管理:高危药品使用后医务人员须及时进行记录,定时对高危药品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核实,预防高危药品错用和丢失,加强高危药品使用跟踪和监督,将相关管理制度落实到个人。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高危药品管理实施前后用药差错以及工作人员对高危药品知识掌握程度和宣教程度。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工作人员掌握高危药品知识掌握度,问卷满分为100分,分数≥90分表示掌握。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患者一般资料、用药差错和对高危药品知识掌握程度等数据进行分析,计数和计量数据分别采用百分比和(±s)表示,采用χ2和t进行组间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管理实施后,高危药品管理期间发生的用药差错共6例,包括药品摆放错误2例、药品发放错误1例、用药错误1例、警示牌损害2例,管理实施前发生用药差错共17例,包括摆放错误8例、药品发放错误4例、用药错误2例、警示牌损害3例,管理实施前后用药差错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实施前后西药房工作人员对高危药品用药概念、药物特性、管理制度等相关管理情况的知晓度和群众对高危药品使用安全意识程度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危药品是西药房中的一类重要药物,具有起效迅速、药理作用显著、自身毒性大、不良反应大等特点,其主要品种包括肌肉松弛剂、高浓度电解质、中药注射以及和细胞毒化药物等,一旦使用不当会给患者带来严重损害甚至引发患者死亡[3]。高危药品管理作为西药房管理工作的重要项目,与临床用药合理以及患者用药安全密切相关,一旦管理不善,将对药房正常秩序造成影响,不利于临床合理用药,因此加强高危药品的日常管理,落实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对加强医院药房管理和确保用药安全十分重要[4]。

该院对高危药品管理时发现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和高危药品使用上具有不同程度的问题,如工作人员对高危药品概念理解和掌握、高危药品存放、高危药品警示牌标识、用药安全等问题:①高危药品概念熟悉和掌握情况:由于高危药品药理作用快速且显著,用药一旦出错将对患者造成危害,所以高危药品使用期间副作用较大,严重者会引发死亡,但是目前多数医疗机构药房工作人员对高危药品概念较为模糊。②高危药品存放问题:西药房在摆放高危药品时存在较大问题,如摆放高危药品时未进行对应分类,未设置专门的药柜和设施;虽然西药房有设置对应药柜和专区,但空间设置较为狭小,难以满足日常存放需求,仅能存储部分如高浓度氯化钠和氯化钾注射液高危药品,此外对需要冷藏存储的高危药品缺乏专用的冰箱,这些往往对高危药品的管理造成影响。③高危药品警示标识问题:由于高危药品有着特殊性,所以需要设立对应的警示标识,尤其是少数重要高危药品应着重进行标识,但是目前西药房往往对高危药品标志内容较简单,如仅仅贴上“高危药品”,未有更详细和准确的标识,如对于无法直接注射的高浓度电解质未张贴专有标识,这极大地提高了高危药品管理的难度。④高危药品使用安全问题:临床上在使用高危药品时药品未严格参照法定途径和标准剂量给药,这不仅不利于临床治疗,还会影响高危药品的管理;此外在患者拿取高危药品时,工作人员未将高危药品的功能和特性进行介绍,这增加了患者用药危险性[5-6]。

根据该文研究以及总结相关文献针对该院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提出以下几点建议:①医院在引进高危药品新品种时需进行充分论证,药品进库时需对药品进行重点查看,杜绝劣质包装、无正规规格和过期药品等不合格药品进入,并将高危药品相关知识通知各个临床科室,对高危药品目录进行及时修订;②医院应对临床医生加强高危药品相关概念、制度等的学习,并通过考核管理,每年安排医务人员外出进行深造和学习,了解最新理念和方法,设置宣传版面,加强广大群众对高危药品知识的了解;③在医院高危药品储存和使用时进行分级管理,高危药品采取A、B和C三级管理;③在高危药品储存处张贴专用的统一标识,如A级高危药品警示标识为黑底红字、B级高危药品警示标识为黄底白字、C级高危药品警示标识为蓝底白字;④药房工作人员应认真负责、责任心强,同时需安排具有丰富经验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对高危药品进行管理;⑤设置专区和专柜对高危药品进行储存,与普通药物隔离开,同时整齐排放危险性较高的药品[7-8]。

该文研究结果显示,管理实施后,高危药品管理期间发生的用药差错共6例,管理实施前发生用药差错共17例,管理实施前后用药差错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实施前后西药房工作人员对高危药品相关管理情况的知晓度等相关管理情况的知晓度和群众对高危药品使用安全意识程度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西药房对高危药品实施安全管理有助于降低用药差错事件的发生以及提高工作人员对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的认知度,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1]赵曲波.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与用药安全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5):190-191.

[2]张友亭.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与用药安全探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0):271-273.

[3]郭志豪.西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与用药安全分析[J].北方药学,2015,12(4):140-141.

[4]汤光花.西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与用药安全研究[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0):185-187.

[5]夏菁.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与用药安全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24):72-73.

[6]邱美娣.加强西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与用药安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19):77-78.

[7]陈印,黄莹,冯敏良等.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J].世界中医药,2015(A01):366.

[8]李敏.安全管理在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1(11):191-193.

R95

A

1672-5654(2017)05(a)-0129-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13.129

2017-02-03)

刘敏(1974-),女,江苏邳州人,本科,主管药师,研究方向:药理学研究。

猜你喜欢

西药房差错药品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浅析门诊西药房处方调配差错调查及防范对策
加强西药房管理对药学服务质量的影响
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提升路径及作用分析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科学化管理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新阅读环境下报纸差错的有效防范对策
水果药品
药品侵权的性质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