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序渐进,感受语文的文体之美

2017-01-19薛懿雯

课外语文·下 2016年11期
关键词:文体笔者意识

薛懿雯

【摘要】小学语文文本中包括各种文体的文章,作为教师,应该把培养小学生的文体意识融入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不同文体的文章,传递着不同的信息和含义,因此要想有效开展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必须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从五个方面谈谈颇有成效的做法。

【关键词】语文课堂;文体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钱理群先生说:“要读懂并讲清一篇文章,关键要弄清其文体”。任何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文体定位,任何一种文体都有区别于其他文体的鲜明特点,这些特点表现在内容的选择、结构的安排、技巧的运用和语言的表达等方面。因此,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意义。

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呢?对于处在基础教育的学生来说,小学语文教师应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感受不同文本的魅力。

一、转变教师观念,注重文体意识

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都非常注重文体意识的培养,然而随着高考作文由“文体指定”变为“文体自选”,文体意识的培养开始逐渐被淡化,这种淡化从中学一直延伸至小学的语文教学中,而且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也存在模糊文体的现象。比如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每本教材都分几个单元,然而在单元文章的编排中,并没有按照文体进行分类,而是每个单元中都包括各种文体的文章,比如苏教版第六册的第一单元共包括四篇文章,其中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现代诗歌,《学会查“无字词典”》是记叙文,《做一片美的叶子》是散文,而《山行》《枫桥夜泊》则是古诗,每篇文章都是不同的文体。正因为如此。教师在教学中也开始淡化文体意识,转向关注文章的思想价值,关注文章寄寓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要想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要认识到文体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是语文打基础的阶段,更应该去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不能因为考试、课本的文体淡化导向,就彻底地放弃文体的讲解,那样只会走入另一个极端。

二、讲授文体知识,萌生文体意识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一般分为普通文体和文学文体。普通文体是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文学文体是指小说、 诗歌、散文、戏剧、童话、神话等。每种文体都有相对应的文体知识,需要学生去掌握。作为教师,在针对不同类型文体的阅读指导时,应该按照文体的不同有所侧重。

教学常见的记叙文如《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卢沟桥烽火》等课文应指导学生学习故事表述的方式;《说勤奋》是小学教材中一篇典型的议论文,教学时就应明确议论文的特点,抓住论点,理解论据阐述论点,整个论证的过程是怎样展开的向学生说明;《埃及的金字塔》则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展现了金字塔的高大、精巧的特点。《船长》《爱之链》告诉学生通过跌宕起伏的情节变化加上特定的环境渲染来表现人物(哈尔威、乔依)特   征……教师只有向学生讲清不同文体的文体知识,让学生明白文体之间的不同,学生才能在内心深处萌生文本意识。

三、典型课文分析,理清文体意识

所谓“课内打基础,课外下功夫”,要想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必须在课堂上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解不同文体的知识和特点,同时要通过典型的课文分析,让学生去体会不同文体 的特点,逐渐形成清晰的文本意识。

例如学习写人的文章《祁黄羊》一文,课文记述了祁黄羊先后两次向晋悼公推荐人才的故事。第一次推荐自己的仇人解狐,第一次推荐自己的儿子祁午,通过前后的反差突出了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品质,公正无私、唯才是举的崇高形象一下子跃然纸上。通过分析,学生懂得了描写一个人物形象必须抓住典型的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

再如讲述散文《庐山的云雾》时,笔者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掌握文章的线索,文章一开始引出了庐山的云雾,然后从两个方面“千姿百态”“瞬息万变”去描写庐山的云雾,最后画龙点睛——“云遮雾绕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此外笔者还给学生讲解了课文中的比喻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想象雾绕庐山的意境。通过典型课文分析,学生慢慢领会了不同文体的特点,朦胧的文体意识逐渐变得清晰。

四、分类阅读训练,强化文体意识

古人曾言:“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百剑而后识器”。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都是通过不断的积累,由量变达到质变的结果。阅读也是如此。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只有让学生通过坚持不懈的阅读,阅读各种各样文体的文章,才能一点一滴的强化文体意识。在教学中,笔者不仅会让学生熟读课文,而且经常会向学生推荐一些经典的小文章,包括各种的文体,而且每天都会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笔者发现,通过长期的、大量的阅读实践,学生的文体意识逐渐增强,在阅读中形成了一种习惯,当看到一篇文章的时候,就知道是什么文体,知道阅读的重点是什么。

五、读写结合互促,运用文体意识

阅读与写作,本身就是两个相互影响的环节,“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是语文教学的常用方法。通过阅读,可以不断地强化学生的文体意识,有助于学生模仿借鉴不同文体的特点进行写作,提升写作水平。而写作的过程,又是一个文体意识运用的过程,是一个真正将文体意识融汇于心,形成作品的过程。经过写作的淬炼,学生的文体意识会真正的入脑入心,反过来会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教学中,笔者经常会在阅读教学之后,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仿写、改写,锻炼学生对文体特点的认识和把握,比如在学习课文《西湖》时,笔者在带领学生 阅读课文后,要求学生模仿散文的写景手法,写一处家乡的景物。在学习古诗《枫桥夜泊》时,笔者要求学生将古诗变成记叙文格式。通过读写结合,学生学会了运用文体意识,文体意识真正成了学生的一种能力。

综上所述,文体意识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应该积极转变观念,创新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引领学生受不同文体的魅力,感受语文的七彩之美。

参考文献

[1]陈光进.培养学生文体意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5).

[2]陈发生.试论文体意识的培养[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1(1).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文体笔者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老师,别走……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文体家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