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压疗法加穴位注射治疗虚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46例

2017-01-14韩金玲王少茹沈卫玲郑慧玲指导衣华强

中医外治杂志 2017年2期
关键词:化脓性中耳炎患侧

韩金玲,刘 真,王少茹,沈卫玲,郑慧玲,指导:衣华强

(山东中医药大学 针灸推拿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指压疗法加穴位注射治疗虚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46例

韩金玲,刘 真,王少茹,沈卫玲,郑慧玲,指导:衣华强

(山东中医药大学 针灸推拿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目的:观察指压疗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虚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50耳)确诊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虚型)的患者进行指压疗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46例(50耳)患者中,痊愈44例(46耳),无效2例,总有效率92.00 %。结论:指压疗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虚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疗效显著。

中耳炎;指压疗法;穴位注射;盐酸普鲁卡因

我科于2015年9月~2016年10月对46例(50耳)虚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采取指压疗法加盐酸普鲁卡因穴位注射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46例(50耳)患者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均在36岁~60岁之间;患者病程4 a~10 a不等;每年发生2次~3次以上。其中20 %患耳合并慢性乳突炎,均有鼓膜穿孔;90 %患者伴有听力不同程度下降;10 %患者长期不间断流脓;70 %患者伴有耳部疼痛;80 %患者伴有肺、脾、肾虚证候;余者还伴有其他症状。患者均接受过其他治疗,效果一般。经影像学检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确诊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虚型)。

2 治疗方法

2.1 指压疗法

取穴:听会(患侧)、肾俞(双侧)、脾俞(双侧)。定穴:准确找到以上腧穴的位置,并用记号笔做标记。听会:在面部,当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肾俞: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脾俞: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操作方法:患者取俯卧位,暴露患侧耳部(双耳患病者先一侧后另一侧)和背部,医者站于患侧,用揉压法。一手拇指置于听会穴,其余四指和另一手固定头部,拇指指腹轻轻揉压听会穴5 min;再以双手拇指揉压双侧肾俞、脾俞穴各5 min。揉压力度要均匀适度,切不可用力过猛、时间过长以免损伤皮肤。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2.2 穴位注射疗法

取穴:风池(患侧)、翳风(患侧)、耳门(患侧)、听宫(患侧)、外关(患侧)。定穴:准确找到以上腧穴的位置,并用记号笔做标记。风池: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翳风:在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耳门:在面部,当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听宫:在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外关: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操作方法:指压后使患者缓慢起身取坐位,正视前方,每次取以上穴位2个~3个,确定穴位后用75 %酒精棉球常规消毒,以5 mL注射器,抽取0.1 %~0.25 %盐酸普鲁卡因4 mL(患者经盐酸普鲁卡因过敏试验均呈阴性)。直刺穴位,避开血管,不可刺入过深,根据补泻原理,得气后,回抽无血,每穴缓慢注入0.5 mL~1.5 mL,注射完抽针,棉签按压,观察患者15 min~30 min,如无不良反应,可让患者离开。每日1次轮换用穴,10次为1疗程。

3 疗效分析

3.1 疗效标准(以1个疗程为准)

治疗后耳内慢性流脓消失,疼痛消失,听力正常,肺、脾、肾虚等症状基本消失,随访6个月以上无复发者为痊愈;治疗后脓液减少,疼痛减轻,听力好转,肺、脾、肾虚等症状减轻者为显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变化者为无效。

3.2 治疗结果

46例(50耳)患者中,36例(36耳)痊愈(占总耳数72.00 %);8例(10耳)显效(占总耳数20.00 %);2例(4耳)无效(占总耳数8.00 %)。其中显效的8例(10耳)患者继续进行下一疗程,经治疗后痊愈,无效的2例患者在下一疗程治疗过程中均放弃本治疗,最后总有效率为92.00 %。

4 典型病例

刘×,男,45岁,第一次发病因“牙痛”引起,右耳肿胀疼痛,第2天耳内流脓,伴有听力下降,曾用中西医方法治疗,效果一般,随后反复发作6 a余。每遇上呼吸道感染或牙龈肿痛时发病,严重时伴有头痛、头晕、耳鸣等症候。听力:右耳耳语3 m。外耳道潮红,稍肿,发热,微痒且有淡白、稀臭脓液。诊断: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于2015年10月,经指压疗法配合穴位注射盐酸普鲁卡因1个疗程后,耳内流脓减轻,肿胀、疼痛缓解,听力好转,无头痛、头晕、耳鸣等症状。休息2 d后继续进行下一疗程,第2疗程结束后,基本症状消失,达到痊愈标准,至今无复发。

5 讨 论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常与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临床上以耳内长期或间歇流脓、骨膜穿孔及听力下降为特点。本病属于祖国医学“脓耳”范畴。祖国医学认为,慢性中耳炎为急性中耳炎迁延失治而成,多由于体质虚弱或素体脾虚肾虚,脾虚失健酿生水湿痰浊,侵犯耳窍,耳窍闭塞气血不通,故耳聋流脓。肾开窍于耳,肾虚耳部气血灌注不足,更加重痰浊壅塞程度。故按压脾俞、肾俞以补脾益肾,补气生血,祛湿化痰。局部取翳风、风池、耳门、听宫、听会可祛除外感之风邪,调达耳部气血循行。外关为手少阳三焦之络穴,三焦经循行[1]“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针刺外关可调达三焦经气血而通利耳窍。盐酸普鲁卡因为局麻药,于耳周穴位注入适量普鲁卡因不仅可以缓解耳周疼痛,也能有效调节刺激该经,疏经通络,促进气血运行。使药物与穴位相结合,相辅相成,发挥更大作用,从而达到疾病痊愈的目的。

本方法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基本不受条件限制,易被广大患者接受。但必须注意的是注射盐酸普鲁卡因有可能发生过敏反应,故注射前应仔细询问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并做普鲁卡因过敏试验,若患者对药物过敏,可改为针刺、艾灸或其他疗法。治疗过程中或治疗结束后,患者若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采取措施,让患者平卧,饮温开水,注意保暖,观测生命体征,待患者完全正常后方可使其离开。

[1] 沈雪勇,胡 玲,李志道,等,经络腧穴学[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66.

修回日期:2017-02-07

本文编辑:朱庆文

R764.21

D

1006-978X(2017)02-0012-02

韩金玲(1989-),女,2015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本科。现为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2015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针灸的临床应用。

2017-01-14

猜你喜欢

化脓性中耳炎患侧
哪些原因可以引起中耳炎
更 正
中风康复治疗:最好发病48小时后就开始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IL-6,IL-10的临床价值
朱锦善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经验
地塞米松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疗效及不良预后的观察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化脓性感染的诊治一例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儿童患感冒,小心中耳炎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