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体疗法治疗下肢丹毒57例

2017-01-14何建新

中医外治杂志 2017年2期
关键词:丹毒红肿黄柏

何建新

(江苏省海门市中医院 外科,江苏 海门 226100)

立体疗法治疗下肢丹毒57例

何建新

(江苏省海门市中医院 外科,江苏 海门 226100)

下肢丹毒;立体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肢丹毒是外科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常因皮肤、黏膜存在微小破损,致溶血性链球菌侵犯患者的皮内网状淋巴管而发病。我院于2012年01月~2016年11月间,运用立体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7例为我院住院患者,全部病例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丹毒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下肢皮肤突然发红,色如丹涂,红肿明显,边界清,血常规常见白细胞升高。符合诊断的病例纳入观察对象。年龄在25岁~74岁之间,平均48.7岁;男37例,女20例;就诊时间在1 d~4 d 不等,平均2.2 d;病变仅在左侧者27例,仅右侧者27例,双侧者3例。患者有下肢手术史6例,有足癣者22例,有2型糖尿病12例,有下肢外伤史17例。患者均有下肢皮肤红肿,红肿处边界清,查血常规提示白血病升高。所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一般情况相似(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一般治疗予补液、抗炎(选头孢类或青霉素)、患肢抬高、休息,同时,进行中医立体治疗,以5 d为1疗程,1个~2个疗程做观察。①外治法:熏洗剂:苦参30 g,地肤子30 g,黄柏20 g,白鲜皮20 g,水煎取2 000 mL,待温度在30 ℃左右时,将患肢置于熏洗剂上淋洗30 min,1 d 2次。外敷剂:自拟二叶散:大青叶1份,芙蓉叶1份,芒硝3份,上药研细末,待患者熏洗后,将外敷剂凉茶少许调均匀敷在病变皮肤上,外纱布覆盖,1 d 2次。②内治法:五神汤(颗粒剂)加味:金银花15 g,茯苓15 g,车前子30 g,蒲公英15 g,黄柏10 g,丹皮10 g,萆薢15 g,板蓝根15 g。急性期如热重者加黄连6 g,黄芩9 g;稳定期可加三棱10 g,莪术10 g。

2.2 对照组

予一般治疗如补液、抗炎(青霉素或头孢类)、抬高患肢、休息,加用硫酸镁湿敷。

3 疗效分析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疾病诊断疗效标准》拟定下肢丹毒的疗效标准。痊愈:患者自我感觉良好,局部症状如红肿、疼痛等消失,复查血常规正常;有效:患者自我感觉症状明显改善,局部症状如红肿,疼痛等明显减轻,复查血常规正常;无效:患者自我感觉症状无明显改善,局部症状如红肿,疼痛等无改善,甚至出现化脓等变证。

3.2 治疗结果

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29例中,治愈23例,好转6例,未愈0例,总有效率100 %;对照组28例中,治愈17例,好转6例,未愈5例,总有效率82.14 %。两组比较,P<0.05。对照组5例因合并水泡感染,或合并糖尿病,或药物过敏等而疗效欠佳。

4 讨 论

在外科临床上,下肢丹毒为常见病,其发病是β-溶血性链球菌从皮肤、黏膜微小破损处侵犯皮内网状淋巴管所致的炎症[1]。

祖国医学对丹毒早有认识,《诸病源候论》曰:“丹者,人身忽然惞赤,如丹涂之状,故谓之丹……或发手足……皆风热恶毒所为。”中医学认为,丹毒发病,病机为患者内有血分伏热,由外受火毒之邪侵犯,或本有受伤之肌肤,由湿热毒邪侵入,郁于肌肤,导致气血凝滞,经络阻滞而发为丹毒[2]。治疗总以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为要。

中医外治以熏洗剂外用,方中苦参味苦,性寒,含苦参碱等生物碱,对皮肤的细菌感染有抑制作用;白鲜皮性苦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地肤子药性辛、苦,寒,与苦参合用,能清利下焦皮肤之中湿热;黄柏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现代药理发现,黄柏含有小檗碱、黄柏碱等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上药煎汤淋洗患肢,能达清热、利湿之功效。

中药外敷剂为自拟二叶散,方中大青叶药性苦、寒,能清热凉血,解毒消斑;芙蓉叶有凉血、清热、退肿之效,取玉露散之意;芒硝苦、咸,寒,外用可有清热消肿作用。自拟二叶散为箍围药,以达收束丹毒、消肿之疗效。

中药内服以五神汤加味为主,方中金银花清热解毒;茯苓、车前子利水渗湿;蒲公英清热解毒;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斑;萆薢利湿;板蓝根清热解毒。热重者加黄连、黄芩清热凉血解毒;在丹毒治疗至稳定期可加三棱、莪术活血化斑。且颗粒剂配方简捷方便,临床使用极为方便。这种上下同治,内外结合,中西并用的立体疗法,能达到火热得清,水湿得除,伏热得凉,丹毒得解。从两组的比较也不难看出,立体疗法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中医立体疗法是运用多种剂型,中西并用,特别注重中医外治法治疗下肢丹毒,能明显改善患肢局部症状,使用方便,副作用少,疗效明显。

[1]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04.

[2] 顾伯康.中医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66.

修回日期:2017-02-06

本文编辑:李 昕

R753.5

D

1006-978X(2017)02-0026-01

2017-01-07

猜你喜欢

丹毒红肿黄柏
基于指纹图谱和多成分含量测定的关黄柏及川黄柏差异性研究
甬优1540再生栽培留桩高度试验总结
茶籽油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术后肌注黄体酮局部红肿及硬结的预防效果观察
黄马酊敷料外敷治疗急性下肢丹毒的疗效观察
美丽的黄柏山
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其红肿、炎性症状改善时间的影响
一包中草药
丹毒夏季易发,防治做到4点
夏季小心染“毒”上身: 请做好丹毒防治措施
夏季脚底生“泡”,警惕是“丹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