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成功率相关因素的分析

2017-01-10朱娟英蔡李芬朱晓萍夏光发杨兴霞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亚甲蓝腋窝象限

朱娟英 蔡李芬 朱晓萍 唐 婕 夏光发 杨兴霞

NSABP-32临床研究已证实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的重要意义。对临床评估腋窝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进行SLNB,病理证实阴性者是否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在局部控制率、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上无明显差异。SLNB阴性的乳腺癌患者可以免除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进而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并降低治疗费用,是早期乳腺癌患者腋窝处理的理想术式[1]。但在实际的工作中,SLNB受多种因素影响。术前评估影响前哨淋巴结(SLN)检出的因素有助于术前准备。选取在本院行亚甲蓝法SLNB的乳腺癌患者217例,通过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等特点与SLNB成功率的关系,探讨影响本院SLNB成功率的因素,以指导临床工作,提高活检成功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本院乳腺科收治217例行SLNB的乳腺癌患者。纳入标准:(1)原发性单灶乳腺癌。(2)临床腋窝淋巴结检查阴性。(3)有完整的临床资料。排除标准:(1)患侧乳房或腋窝曾接受放射治疗。(2)有腋窝淋巴结手术史。(3)炎性乳腺癌。(4)妊娠期、哺乳期乳腺癌。(5)临床评估腋窝淋巴结可疑转移的乳腺癌患者。(6)示踪剂过敏者。

1.2 方法 收集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妊娠次数、分娩次数、肿块位置、临床评估肿块大小、彩超检查肿块大小、彩超BI-RADS分类、有无穿刺活检、病理类型、病理肿块大小、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Ki67、CerbB-2表达情况。SLN活检方法:麻醉成功后,将1%的亚甲蓝4ml,注射至原发肿瘤表面及其周围的皮内、皮下组织中,若行术中活检病理为乳腺癌者,则将亚甲蓝注射于外上象限近乳晕区皮内、皮下组织中(肿块不位于外上象限者)或肿块切除术后的残腔壁周围的皮下组织中(肿块位于外上象限者)。注射亚甲蓝后,局部按摩5~10min,拟行乳房切除者经手术切口于胸大肌外侧向腋窝区,仔细寻找蓝染的淋巴管,沿淋巴管的走行解剖蓝染的淋巴结,将此淋巴结确认为SLN,并切除。对于实施保留乳房手术者,注射亚甲蓝后,局部按摩5~10min,于腋窝处做切口,钝性分离低位腋窝组织,沿淋巴管走行解剖出蓝染的淋巴结,此为SLN,并切除。此过程常规在15min内完成。快速冷冻SLN阴性者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SLN阳性者腋窝淋巴结行水平I、Ⅱ级清扫;未检出SLN者腋窝淋巴结行水平I、Ⅱ级清扫。SLN成功的定义为:注射亚甲蓝后在常规SLN区域见到蓝染淋巴结。HER-2阳性定义为:免疫组化3+和/或FISH阳性。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n或%表示,应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Logistic 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SLN活检成功率的影响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影响SLNB成功率的单因素分析 本资料217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6~82岁,平均年龄(52.28±10.15)岁。体重指数(BMI)为(22.96±3.26);妊娠次数 0~5 次,妊娠中位次数2次;分娩次数0~4次,中位分娩次数1次。肿块大小平均(1.78±1.16)cm。205例SLNB成功,成功率为94.47%,SLN检出数量为1~14枚,平均4.9枚。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块越小、肿块位于非外上象限、彩超BI-RADS分类≥4A类、ER或PR表达阳性者及浸润性小叶癌SLNB成功率更高。

2.2 多因素分析结果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块位置、BI-RADS分类、ER表达情况与SLNB成功率相关。肿块位于非外上象限的乳腺癌SLNB成功率高于肿块位于外上象限者(P=0.031);彩超BI-RADS分类≥4A类者SLNB成功率高于分类≤3类者(P=0.004)。ER阳性者SLNB成功率高于ER阴性者(P=0.007)。年龄、BMI、妊娠次数、分娩次数、肿块大小、有无穿刺活检、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PR、Ki67、CerbB-2表达情况与成功率无关。对肿块位于外上象限的96例,按活检方式进行亚组分析,其中穿刺活检者共15例,14例成功,直接行肿块切除活检81例,75例活检成功,两亚组SLNB成功率93.3% VS 9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国外有报道[1]SLNB的成功率为78%~97%。国际大型临床研究NSABP B-32[2]试验报道的SLNB成功率为97.2%,ACOSOGZ0010试验报道的成功率为98.7%。龚益平等[3]报道了单用亚甲蓝染料法进行乳腺癌SLNB的成功率89.4%。本资料结果显示,SLNB成功率为94.47%。Ban EJ等[4]认为当SLNB获得≥4枚时假阴性率可以降低至0,准确率可达100%,本资料中SLN检出数量为1~14枚,平均4.9枚。SLNB结果可靠。

本资料中单因素分析显示,亚甲蓝作为示踪剂行SLNB成功率与肿块位置、BI-RADS分类、病理肿块大小、病理类型、ER、PR表达情况相关。但是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LNB成功率仅与肿块位置、BI-RADS分类、ER表达相关。

Kaulich等[5]认为肿块位于外上象限是SLNB活检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王水等[6]研究结果显示外上象限的肿块活检后容易切断前哨淋巴通道,导致SLNB的成功率降低。为进一步证实活检方式对外上象限乳腺癌SLNB检出率的影响,对本资料中96例肿块位于外上方的患者活检方式分亚组进行分析,其中穿刺活检者共15例,直接行肿块切除活检81例,两亚组SLNB成功率93.3% VS 92.6%(P>0.05),穿刺组SLNB成功率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需要进一步扩大外上象限乳腺癌行穿刺活检的样本量,来探索外上象限乳腺癌行SLNB成功率低的原因。

BI-RADS分类≤3类者成功率低,BI-RADS分类≤3类者共29例,SLNB活检失败的6例中5例为切除活检,术中冷冻切片提示恶性后再行SLN活检术,考虑活检前未注射亚甲蓝,活检后淋巴引流被破坏,影响染料引流有关。本资料中所有患者均未行乳腺磁共振检查,充分的术前检查,能获得更多辅助检查结果,评估肿块性质,可能会提高彩超BI-RADS 3类患者SLNB成功率。

单因素分析显示,SLNB的成功率与ER、PR表达有关,但多因素分析显示只与ER表达有关,可能PR表达患者同时进行ER表达,两者存在共线性,因此被剔除。ER阳性者SLNB成功率高于ER阴性者。多个研究显示,术前穿刺活检可提高SLN活检成功率,本资料未得出相似结果,可能与纳入的患者大多数直接行肿块切除有关。肿块位于外上象限的乳腺癌在切除活检后行SLN时,将亚甲蓝注射于残腔壁周围的皮下组织中仍可获得较高的成功率。本资料使用亚甲蓝单染料法,SLNB成功率为94.47%,亚甲蓝作为一种廉价的示踪剂,其成功率高于异硫蓝、专利蓝,且在国内市场较容易获取,并且对于无核素显像设备的医院应用也未限制,适合在基层医院使用。

[1] Hsueh EC,Hassen N,Giulinao AE.Intraoperative Lymphatic mapping and sentinel lymph node dissection in breast cancer.CA Cancer J Clin,2002,52:279-291.

[2] Krag DN, Anderson SJ, Julian TB, et al. Sentinel-lymphnode resection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axillary-lymphnodedissection in clinically node-negative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overall survival findings from the NSABP B-32 randomisedphase 3 trial. The Lancet Oncol ,2010,11(10):927-933.

[3] 龚益平,孙青海,邵军,等.染料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多因素分析.肿瘤,2009,29(7):680-683.

[4] Ban EJ,Lee JS,Koo JS,et al.How Many Sentinel Lymph Nodes Are Enough for Accurate Axillary Staging in T1-2 Breast Cancer.J Breast Cancer,2011,14(4):296-300.

[5] Gschwantler-Kaulich D,Riegler-Keil M,Ruecklinger E,et al.Factors influencing the identification rate of the sentinel node in breast cancer.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 care,2011,20(5):627-631.

[6] 王水,刘晓安,赵佳,等.染料法乳腺癌前哨淋巴通道的研究.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1):748-750.

猜你喜欢

亚甲蓝腋窝象限
勘 误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分析
肛门疾病术后局部注射亚甲蓝对术后患者排便功能的影
复数知识核心考点综合演练
亚甲蓝光病毒灭活血浆的研究进展*
常数牵手象限畅游中考
腋下广告
平面直角坐标系典例分析
应用纳洛酮治疗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的临床效果
乳腺癌中DLL4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