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五指概要法”初探记叙文概要写作教学
——以“Why did I Quit Hunting”概要写作为例

2017-01-07张骁纯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16年12期
关键词:记叙文文本语言

张骁纯

借助“五指概要法”初探记叙文概要写作教学
——以“Why did I Quit Hunting”概要写作为例

张骁纯

概要写作要求学生在语言知识输入的基础上,经过理解和内化,最终达成有意义的语言输出。本文通过分析教材与文本,介绍了记叙文概要写作单元的教学规划,并通过课堂实例来介绍了借助“五指概要法”进行记叙文概要写作的方法,并就这一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记叙文 概要写作 五指概要法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交流的重要工具。英语学习绝不仅仅局限于研究字词的用法及文本的含义,还应该注重语言的交际功能。教师应该通过教学引导,帮助学生体验不同文本的功能及其交际用途。概要写作要求学生有文本理解能力、信息提取能力、归纳能力,语言重组能力以及连贯表达能力。这对于学生的思维和老师的教学都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一、概要写作初识

概要写作是对原文的高度浓缩,它需要学生在对原文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在不改变文本核心思想、体裁以及结构的前提下,用相对精练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基本观点或事实。概要写作要求学生在语言知识输入的基础上,经过理解和内化,最终达成有意义的语言输出。它将文本理解和语言运用有机结合,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融为一体。但是,学生概要写作能力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也不能在学习过程中自然发展起来,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加以侧重训练才能逐步发展而成。每一种文体都有其特定的文本特征、组织结构、语言特点,因而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文体,制定相应系统的规划,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训练。

二、教材分析

笔者在仔细梳理了《新世纪英语》与《牛津英语(上海版)》三个年级教材后,对于“记叙文概要写作”教学有了初步计划(见表1)。计划由易到难分为四个模块,分别对教材中出现的记叙文有侧重地进行教学指导。

希望通过这四个模块的深入教学,学生对于记叙文概要写作能够具备较为充分的认知与实践经验。

表1 “记叙文概要写作”教学初步计划

三、基于文本的学情分析

笔者执教的班级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的高二实验班。班级中的学生对英语学习较为热情,词汇量也略高于同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好。

本次教学的文章选自于《新世纪英语》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五单元的课文“Why did I Quit Hunting”,是第二课时的教学。此文是一篇语言优美,难度适中的记叙文,其中含有很多优美的景色渲染与丰富的动作描写。学生对于此类体裁的文章并不陌生。但是,文章篇幅较长,有一定的生词量,情节丰富,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第一课时教师对本文生词、难句句意以及发展脉络、线索等进行梳理以确保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为概要写作指导打下扎实的基础。

概要写作教学从记叙文入手,主要是因为它相较于议论文与说明文,情节起伏跌宕,活泼有趣,比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选定Why did I quit hunting来进行记叙文概要写作教学,主要是考虑到此篇课文结构明朗,脉络清晰,易于把握文章层次与情节起伏,使学生在第一次尝试记叙文概要写作时不至于无从下手;其次,本文没有人物间的对话、插叙、心理活动、对比夸张等写作手法,易于学生进行大意归纳以完成概要写作。

四、教学方法

在指导概要写作方面,由于学生初次接触且文章体裁为记叙文,所以在课堂中引入“五指概要法”这一较为适应记叙文概要写作的方法。其结构如图1所示。

从图1中不难看出,五个手指从拇指至小指分别代表的是主题句、背景信息、最初人物所做之事、后续发展以及故事结尾,具体来说主题句需要用极为简练的语言总结文章主要叙述的事件,在合适的语篇可以适当参考标题与首尾句来凝练主题句;背景信息需要包括读者必须知道的故事背景,可以是社会背景、时代背景、主人公行为习惯等等一系列对于推动故事发展有着紧密联系的主要信息;从中指开始至小指,即第三部分起至第五部分开始描述故事情节发展,分别代表起因、经过与结局。在指导学生习作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将五部分分割分别教学,确保学生能够理解每一部分所需要注意的重点难点,再辅以练习加以巩固。

图1 “五指概要法”结构

五、教学过程

本课时定位在学生已经扫清单词障碍、掌握课文脉络、了解故事内容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而本课教学遵循了以下步骤脚踏实地地展开:

(一)信息回顾

由教师提问文中关键事实性内容,引导帮助学生一步一步回忆起整篇文章的重要细节,为后文概要写作的内容方面打下基础。

(二)任务贯穿

通过给学生布置一个较为真实的任务,即以一名编辑的身份帮助作者在电子商务网站上撰写故事梗概,使学生能带着目标与兴趣进行写作。

(三)五指概要法

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总结记叙文六大要素,并由教师通过如何来串联六要素继而引出“One-hand Summary”即五指概要法图示帮助学生理解记叙文概要写作的步骤和内容。

(四)范例介绍

教师借助了一本儿童绘本Stanley书后的故事梗概,作为一个典型的范例,来直观形象地说明“One-hand Summary”的方法,也使学生对其能有更直接的认知。

(五)分步指导

教师分解步骤,要求学生对前两个部分,即主题句(Topic Sentence)和背景(Background)进行归纳,随后对学生的写作加以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体会概要写作的过程。

最后,让学生完成全文的概要,并进行习作展示。教师在与学生互动过程中,提炼记叙文概要写作的注意事项。

六、教学反思

(一)任务真实,体现语言交际性

本节课教师以需要学生在电子商务网站上撰写图书简介这一真实任务引入教学主题,所有的课堂活动都围绕该任务展开,关注概要写作的阅读对象。课堂中的活动分步骤地指向任务,从开始时复习故事过程,进而讨论记叙文六要素与五指概要法,再到范例讨论,最后分步完成写作。最后的产出环节中教师要求每一位学生在任务单上完成梗概,将真实任务贯彻到底,并在完成后提供相应的指导,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并巩固学生对于记叙文概要写作的要点。

(二)分步推进,培养思维逻辑性

由于本文对于学生而言相对较长,情节也较为跌宕起伏,加之学生是首次接触概要写作,所以尤其需要教师循序渐进地推进任务进展,帮助学生搭起脚手架以便能够完成最后的任务。故课堂结合梳理课文知识的基础事实性内容和由记叙文基本六要素引出的五指概要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成一篇概要,并用范例教学使学生明晰每一指在文中具体的表现功能,进而在指导学生在两步写作后再进行全文写作,使学生的思维逻辑性与连贯性在步步教学中得到锻炼与培养。

同时,最后的写作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小型化(miniaturizing)” 的思维能力,即在保留原文中心思想和文本结构的情况下,培养学生语言分析和概括能力。在正式写作之前的指导,写作中的语言重组都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希望通过长期训练,学生能在生动描写和提纲挈领之间灵活转换,进一步掌握语用功能。

张骁纯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200439

猜你喜欢

记叙文文本语言
记叙文阅读专练
语言是刀
如何写好记叙文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