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毒破瘀汤联合羟基脲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研究

2016-12-26滕瑛钰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9期
关键词:不良反应效果

滕瑛钰

【摘要】 目的 分析解毒破瘀汤联合羟基脲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6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羟基脲治疗, 实验组患者实施解毒破瘀汤联合羟基脉治疗, 均随访5年,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5年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80.00%, 实验组患者有效率为86.67%, 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73.33%(22/30), 对照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36.67%(11/30), 实验组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6/30), 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1/30), 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采取解毒破瘀汤联合羟基脲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 且不良反应较少, 值得推荐。

【关键词】 解毒破瘀汤;羟基脲;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效果;不良反应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9.112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在临床上又简称为慢粒, 主要是指以髓系增生、外周血白细胞增多以及脾脏肿大为典型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目前, 临床尚未明确该病的病因, 主要对患者实施药物治疗[1]。基于此, 本院研究分析了解毒破瘀汤联合羟基脲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本院治疗的6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患者均符合1989年全国第二届白血病治疗讨论会制定的关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标准[2], 且均经过外周血象及骨髓象检查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30例。实验组患者男20例, 女10例;年龄最大70岁, 最小34岁, 平均年龄(48.76±7.08)岁;病程1个月~4年, 平均病程(9.27±12.91)个月。对照组患者男19例, 女11例;年龄最大69岁, 最小35岁, 平均年龄(48.85±6.72)岁;病程2个月~4年, 平均病程(9.35±12.88)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羟基脲治疗, 每天给予患者口服1.5~4.0 g羟基脲, 分1~3次口服, 结合白细胞计数逐渐减量, 治疗期间, 若患者白细胞<4.0×109/L, 可停药观察。实验组患者实施解毒破瘀汤联合羟基脲治疗, 羟基脲的治疗方法参照对照组, 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解毒化瘀汤进行治疗, 组成成分:黄芪50 g、白花蛇舌草40 g、女贞子30 g、莪术20 g、半枝莲20 g、龙葵15 g、黄药子15 g、两头尖15 g、三棱15 g等, 同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加减药物, 例如对于贫血患者, 可加党参、红参、当归;对于高热患者, 可加石膏、大青叶、青蒿;对于低热患者, 可加地骨皮、银柴胡、白薇;对于出血患者, 可加仙鹤草、卷柏、牛西西;对于肝脾肿大患者, 可加鳖甲、水蛭、虻虫。1剂/d, 水煎口服, 150 ml分早晚2次服用。两组患者均以4个月为1个疗程, 共治疗1个疗程。在治疗期间基本停用其他药物, 若发现患者出现感染时, 可按照医嘱给予抗生素;若存在严重出血时, 可按照医嘱短期给予止血芳酸、止血敏等治疗;若存在严重贫血时, 应适当予以输血。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两组患者均随访5年,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5年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评价标准:参照1989年全国第二届白血病治疗讨论会制定的关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判定标准[2], 治疗后, 患者不存在出血、贫血、感染及白细胞浸润等临床症状, 分类中不存在幼稚细胞, 血象正常, 且骨髓象亦正常为完全缓解(CR);上述指标有1项或2项未达到完全缓解标准为部分缓解(PR);上述各项指标均未达到完全缓解标准为未缓解(NR)。有效率=(CR+PR)/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5年生存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80.00%, 实验组患者有效率为86.67%, 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73.33%(22/30), 对照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36.67%(11/30), 实验组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6/30), 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

(1/30), 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1, P<0.05)。

3 讨论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属于临床较常见的一类疾病, 主要发病人群为青壮年群体, 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乏力、消瘦、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以及骨痛等[3, 4]。中医认为[5],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属于“积聚”、“血证”、“虚劳”等范畴, 主要是由于机体受到温热、湿热、痰热、瘀毒、热毒、热毒等入侵或脏气不足、脾失健运、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引起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所致。因此, 中医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主要以活血化瘀、扶正祛邪、清热解毒、益气养阴等为原则。本研究为分析解毒破瘀汤联合羟基脲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对该类患者实施解毒破瘀汤联合羟基脲治疗, 羟基脲属于临床常用的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药物之一, 治疗效果较显著, 但毒副作用较大, 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几率较大;解毒破瘀汤为刘大同教授自拟方剂, 其中白花蛇舌草为君药, 可清热解毒, 抗癌;黄药子清热解毒, 化痰散结;龙葵清热解毒、活血消肿;半枝莲清热结毒、消无名肿毒;两头尖清热解毒, 消痈肿, 诸药合用共为臣药, 共奏清热解毒之功。三棱破血行气, 消积止痛;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抗癌为佐药, 共奏消癥破瘀之功。黄芪补中益气、女贞子滋补肝肾为使药, 共奏益气养阴之功效。诸药合用, 具有解毒破瘀、益气养阴之功效, 可有效控制和缓解患者病情, 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限, 远期效果显著, 且毒副作用较小。

此次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可知, 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80.00%, 实验组患者有效率为86.67%, 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对患者实施羟基脲治疗、解毒破瘀汤联合羟基脲治疗均能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 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研究发现, 但实验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73.33%, 对照组患者5年生存率36.67%, 实验组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 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 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相比于羟基脲治疗, 对患者实施解毒破瘀汤联合羟基脲治疗, 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 且可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率, 增加患者的耐受程度。

综上所述, 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采取解毒破瘀汤联合羟基脲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 且不良反应较少, 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 王明松.清毒化瘀汤联合羟基脲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 中医临床研究, 2011, 3(5):44-45.

[2] 王娟, 张龑莉, 祖璎玲, 等.伴T315I突变的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慢性髓性白血病的特征及疗效比较.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6, 37(2):110-114.

[3] 严雪芬, 王敬瀚, 吴芬芝, 等.地西他滨对白血病患者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6, 36(4): 100-101, 104.

[4] 阮力, 向群, 谢爱辉, 等.吲哚美辛对干扰素α-2b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影响.白血病·淋巴瘤, 2012, 21(8):484-486.

[5] Chen X, Rutledge JC, Wu D, et al.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presenting in blast phase with nodal, bilineal myeloid sarcoma and T-lymphoblastic lymphoma in a child. Pediatric & Developmental Pathology, 2013, 16(2):91-96.

[收稿日期:2016-8-18]

猜你喜欢

不良反应效果
如此外墙,防水还扛得住么?!
灵动耳环
32546例疏血通注射液医院集中监测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没效果
伪装效果
各种运动项目的锻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