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芪泡服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0例临床观察

2016-12-26蒋梅徐寒松王志文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6年11期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黄芪临床疗效

蒋梅徐寒松++王志文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黄芪泡服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予以糖尿病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予甲钴胺胶囊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黄芪泡服,12周后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包括血糖变化、神经传导速度、肱踝指数(ABI)及DPN多伦多临床评分积分。结果:两组治疗后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实验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四肢多普勒血流图结果表明踝肱指数(ABI)较前改善(P<0.05),且实验组ABI指数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多伦多临床评分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实验组评分积分下降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黄芪泡服联合甲钴胺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疗效确切,安全可行。

【关键词】黄芪;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87.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21-0076-0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增加,其DPN并发症也随之增加。DPN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感觉过敏、感觉缺失和运动障碍,可出现肢端疼痛、麻木、皮肤瘙痒、蚁爬感,甚至肌肉萎缩,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严重者可形成糖尿病足,最终导致截肢,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临床中严格控制血糖是治疗DPN的基础,然而,单纯控制血糖难以阻止DPN的发生和发展。早在2003年,Pittenger G[1]等研究发现,DPN的治疗需兼顾血管和神经两方面因素进行综合治疗。黄芪为补气之要药,现代研究表明黄芪可通过免疫调节功能影响神经再生,对脂质过氧化损伤的抑制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甲钴胺是维生素B12在体内的活性代谢产物,在临床中主要用于治疗DPN。本实验采用黄芪泡服联合甲钴胺治疗DPN,通过测定神经传导速度、踝肱指数(ABI),对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进行综合分析,评估黄芪泡服联合甲钴胺治疗DPN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00例患者均来源于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在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在44~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51±6.47)岁,糖尿病病程(8.37±2.06)年,DPN病程(4.37±1.56)年。实验组50例患者,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在41~70岁之间,平均年龄(58.12±9.45)岁,糖尿病病程(8.69±2.38)年,DPN病程(4.24±1.87)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采用国际上通用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诊断标准(1999)明确诊断DM。目前,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尚无统一规范的诊断标准,参考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诊断如下:明确糖尿病病史,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表现。即:①踝反射异常(或踝反射正常,膝反射异常);②针刺痛觉异常;③振动觉异常;④压力觉异常;⑤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并排除其他病因引起的神经病变。

1.2.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防治指南:症见肢体麻木,神疲乏力,肢体疼痛,口干咽燥,四肢发凉,气促懒言,感觉障碍,自汗畏风,舌质胖嫩紫暗,或有瘀斑,舌苔厚腻,脉沉迟或细弱,辨证属气阴两虚、痰瘀阻络证[3]。

1.2.3纳入标准①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的患者;②年龄在41~70岁之间;③医从性好,能坚持系统规范治疗的DPN患者。

1.2.4排除标准①年龄在41~70岁以外患者;②对黄芪及甲钴胺过敏者;③有严重心、脑、肾并发症者;④有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⑤有严重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1级以上)合并其他严重基础疾患(如冠心病、脑梗死、恶性肿瘤等);⑥妊娠及哺乳期患者;⑦不按规定治疗及用药的医从性差的患者。

1.3治疗方法两组入选的患者均予糖尿病基础治疗,包括糖尿病健康教育、严格糖尿病饮食、适当运动、根据病情选用口服药物或者胰岛素,同时进入本实验治疗后停用一切活血化瘀、改善循环的药物。对照组在糖尿病基础治疗上,予甲钴胺(扬子江药业集团南京海陵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315,0.5mg)0.5mg/次,口服,每日3次;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黄芪(由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中药房提供)20g水泡服,早中晚三次分服。两组均治疗12周。

1.4观察指标在治疗前后各查一次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尿常规、凝血四项、心电图作为安全性评估。治疗前后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使用AC6000系列HbA1C 分析仪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同时采用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4](Toronto clinical scoring system, TCSS)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神经症状、神经反射和感觉功能检查总的积分。四肢多普勒血流图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踝肱指数(ABI)[5]。肌电图测定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

1.5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治疗前两组的FBG、2hPG、HbA1C均明显高于正常。治疗后:两组FBG、2hPG、HbA1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同时实验组FBG、2hPG、HbA1C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两组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治疗前后两组TCSS评分积分及肱踝指数(ABI)变化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CSS评分积分均大于12,为重度DPN患者。治疗后:两组TCSS评分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同时,实验组TCSS评分积分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治疗前两组的踝肱指数(ABI)均大于1.3(提示四肢血管硬化)。治疗后:两组踝肱指数(ABI)较治疗前下降,且实验组经治疗后ABI指数接近正常,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ABI指数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运动神经(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明显受损,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同时实验组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安全性评估治疗前后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尿常规、凝血四项、心电图无异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为现代医学病名,在中医古籍中无对应的病名记载,但对其临床表现症状则早己有相关的论述,如《王旭高医案》一书中记载:消渴日久,但见“手足麻木”、“肢凉如冰水”。《丹溪心法》中也有所提及:消渴病出现“骨节酸疼”。根据其临床症状的表现,DPN应当归属于中医学“痹症”、“血痹”、“痿症”、“脉痹”、“皮痹”等范畴,中医诊疗规范将其命名为“消渴痹症”。糖尿病对应于中医的“消渴”,其发病关键阴虚燥热,消渴日久不愈,燥热伤阴同时可进一步耗伤阳气,出现气阴两伤,或兼痰浊瘀血。血脉痹阻不通,通则不痛,不通则痛,而见肢体疼痛,血虚则筋脉失于孺养,表现为肢体麻木不仁,久之则疾废不用。因此中医对DPN的认识有虚有实,虚有气血阴阳亏虚,实为瘀血、痰浊[6]。治疗原则当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通络”为法。黄芪为补气之佳品,其味甘,性温,归肺、脾经,功效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日华子本草》中记载:“黄芪助气……治消渴”。黄芪广泛用于DPN辨证论治中,疗效确切,安全可行[7]。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黄芪具有清除氧自由基、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药理作用[8]。黄芪能通过对脂质过氧化损伤的抑制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在大鼠脊髓损伤过程中,黄芪不仅能逆转受损的神经细胞,而且保护尚未受损或轻度受损的神经细胞免受继发性损伤。对体外培养的神经元细胞,黄芪能干预髓鞘膜蛋白对神经生长的抑制作用,促进神经轴突生长,雪旺细胞增殖,再髓鞘化和轴突再生[9],黄芪还可以通过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影响神经再生[10];穆静霞[11]等使用青霉素建立大鼠坐骨神经肌萎缩模型,予黄芪注射液干预,发现黄芪可通过抑制胶原纤维的增生,使肌萎缩得到改善。黄芪在DPN的治疗中证实具有神经和血管保护作用。甲钴胺是维生素B12在体内代谢的活性产物,参与核酸、蛋白质、卵磷脂的代谢和合成,具有保护神经元细胞,促进神经元轴突及髓鞘再生,提高神经纤维兴奋性等作用[12],广泛应用于DPN的治疗。

综上所述,黄芪能兼顾DPN神经和血管综合致病因素,甲钴胺具有营养神经的作用。本实验通过黄芪泡服联合甲钴胺治疗DPN,结果显示DPN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得以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提高,患者ABI指数明显改善,总体疗效显著,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服用方便,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Pittenger G,Vinik A.Nervegrowthfactor and diabetic neuropathy[J].Experimental Diabetes Research,2003,4(4):271-285.

[2]王玉珍,赵德明,许樟荣.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0 年版)[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20(1):2-3.

[3]庞国明,闫镛,郑晓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防治指南[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2):119-121.

[4]刘凤,毛季萍,颜湘,等.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价值[J].中南大学学报 (医学版),2008,33(12):1137-1141.

[5]董晓云,张磊,李娟娟,等.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踝肱指数、趾肱指数和肱踝脉搏波速度改变及其影响因素的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21(7):597-598.

[6]庞国明,闫镛,朱璞,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诊疗规范初稿[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260-264.

[7]周强,彭智平,赵锡艳,等.仝小林基于“络病”理论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3,32(2):44-46.

[8]丰成相.黄芪中主要化学成分的药理学研究概况[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2,21(3):31-32.

[9]任宪盛,冷向阳,杨有庚,等.黄芪对大鼠实验性脊髓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7):31-33.

[10]桑秋凌,刘飘,魏壮,等.黄芪多糖对坐骨神经华勒变性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8,24(2):147-149.

[11]穆静霞,杨胜波.黄芪对注射性坐骨神经损伤致大鼠肌萎缩的改善作用[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5,32(4):407-410.

[12]张永进,丁建强,李建华.甲钴胺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4):19-21.

(编辑:程鹏飞)

猜你喜欢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黄芪临床疗效
Huangqi decoction (黄芪汤) attenuates 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 via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s in 5/6 nephrectomy mice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黄芪是个宝
黄芝通脑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5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