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分析

2016-12-26张红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9期

张红伟

【摘要】 目的 明确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结肠镜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平均年龄>60岁)的临床表现等。结果 所有患者都表现为起病急, 症状主要为以突发下腹或者左下腹部绞痛, 呈持续性, 伴恶心, 呕吐, 腹胀, 暗红、鲜红色血性大便, 便血量在50~800 ml, 20例均为下腹部或左下腹部压痛, 均为非坏疽性缺血性结肠炎, 其中一过性18例, 另2例慢性型间断、少量血便持续4~7 d后转为慢性腹泻。5例患者伴低度发热。患者经本科规范治疗后一过性腹痛症状在数天内消失。结论 具有基础疾病老年人出现突发性左下腹痛、血便均应及早行结肠镜检查, 明确诊断以免误诊。

【关键词】 缺血性结肠炎;结肠镜检查;血便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9.016

Clinical analysis of ischemic colitis ZHANG Hong-wei.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aotou Medical Schoo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otou 01401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fin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colonoscopy features of ischemic colitis patient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o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underlying disease types in 20 ischemic colitis patients (mean age >60 years old). Results All patients showed acute onset disease, with main symptoms as continuous acute lower or left lower abdominal colic with complicated nausea, emesis, abdominal distension, dull-red and bright-red hemafecia by 50~800 ml. All the 20 cases had lower or left lower abdominal pressing pain and non-gangrenous ischemic colitis. Among them, there were 18 transient cases and 2 chronic and intermittent cases with chronic diarrhea after 4~7 d of continuous hemafecia. There were 5 cases with low-grade fever. Transient diarrhea symptoms were relieved within a few days after standard treatment in this department. Conclusion Early colonoscopy is necessary for senile patients with underlying disease and acute left lower abdominal pain and hemafecia to define diagnosis with avoidance of misdiagnosis.

【Key words】 Ischemic colitis; Colonoscopy; Hemafecia

缺血性结肠炎系由结肠供血不足为主要症状的一组综合征, 多发生于老年人并且合并有基础疾病者, 严重者还会进一步发生结肠肠壁全层坏死, 甚至会导致急性腹膜炎、穿孔、出血、肠壁破裂、休克甚至导致死亡[1]。现就近年来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经临床、结肠镜明确诊断的20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2016年6月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确诊缺血性结肠炎患者20例, 其中男7例, 平均年龄(67.8±5.9)岁, 女13例, 平均年龄(70.8±6.4)岁。

1. 2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症状、体征、结肠镜检查结果等。

1. 3 临床分型标准 ①非坏疽性缺血性结肠炎, 又分为一过性和慢性型;②坏疽性缺血性结肠炎, 为全壁性坏死并伴有脓肿形成(必须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2 结果

2. 1 临床表现 所有患者都表现为起病急, 症状主要为以突发下腹或者左下腹部绞痛, 呈持续性, 伴恶心, 呕吐, 腹胀, 暗红、鲜红色血性大便, 便血量在50~800 ml, 20例均为下腹部或左下腹部压痛, 均为非坏疽性缺血性结肠炎, 其中一过性18例, 另2例慢性型间断、少量血便持续4~7 d后转为慢性腹泻。5例患者伴低度发热。患者经本科规范治疗后一过性腹痛症状在数天内消失。

2. 2 合并基础疾病情况 无任何基础疾病者2例;有基础疾病者(2~4种)18例, 其中高血脂3例, 痛风 4例, 脑梗死5例, 慢性便秘5例, 高血压病16例, 冠心病5例, 2型糖尿病3例。

2. 3 结肠镜检查 ①20例患者中, 14例病变位于乙状结肠, 1例位于降结肠, 3例分布在乙、降结肠, 2例位于结肠脾曲;局灶性片状黏膜病变6例, 结肠黏膜环行为环形病变的14例, 病变长度5~14 cm。可见可见黏膜充血、水肿、黏膜下出血, 甚至可见部分黏膜脱离, 小溃疡形成。13例黏膜下充血水肿、出血, 3例出现黏膜灶性脱落坏死, 形成小溃疡的4例;病变部位肠黏膜的萎缩、变薄和散在的肉芽组织, 内镜下病变侵犯固有肌层, 肉芽组织代替结肠黏膜, 形成慢性溃疡和环形狭窄, 病变清晰可见。18例一过性患者发病14 d后复查电子结肠镜, 16例患者结肠完全恢复正常, 2例患者隆起的黏膜中有出血性结节;2例慢性型患者发病14 d后复查电子结肠镜, 见结肠黏膜慢性充血, 血管纹理不清, 色泽灰暗, 散在多发溃疡。肠壁变厚, 肠腔相对狭窄, 蠕动功能差。

2. 4 实验室检查 病理活检13例镜下见黏膜下层大量炎性细胞浸润, 毛细血管充血水肿;5例在黏膜部位可见大量毛细血管增生、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2例慢性型缺血性结肠炎镜下片状黏膜组织萎缩消失, 溃疡区域由大量肉芽组织覆盖。4周后病理活检见大量黏膜萎缩及纤维肉芽组织增生。便培养未发现致病菌。

3 讨论

缺血性结肠炎在临床上并不少见, 早期症状不典型, 漏诊和误诊较多, 其病因复杂, 特点为起病急, 进展快, 如有老年人出现突发性左下腹痛、便血等症状, 并既往有基础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脂、痛风等病史者, 均应警惕缺血性结肠炎, 应及时行结肠镜检查, 密切随访, 可使患者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在治疗上要采取抗凝、扩容、减低血液粘稠度, 改善结肠血供, 慎用促凝血、血管收缩剂、类皮质激素、洋地黄类等药物, 以免加重肠道缺血, 加重病情。

缺血性结肠炎是各种原因引起结肠黏膜相对或者绝对供血不足所致, 也可能与结肠血供退行性变有关。所以结肠血供薄弱处如结肠脾区、降结肠、乙状结肠最易发生缺血性结肠炎, 对于直肠来说有双重供血, 缺血损害很少见, 和研究基本一致, 本次研究的患者病变全部发生于左半结肠。

临床上由于部分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不明显, 甚至部分患者隐性发病, 目前, 统计的发病率远低于实际发病率。有部分学者很多非特异性结肠炎肠炎其实继发于缺血性肠炎, 甚至有学者认为炎症性肠病也继发于缺血, 具体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发现的20例缺血性肠炎患者年龄均>60岁, 提示本病高龄患者。本组资料女性较男性患者发病率高, 提示缺血性结肠炎好发于女性, 其病因有待于进一步临床研究。作者参考国内报道[2, 3], 结合本研究患者发病的特点, 总结诊断要点 :①年龄>50岁;②突发性腹痛、便血;③左侧腹痛或(和)左下腹压痛;④经检查除外其他器质性结肠疾病;⑤结肠镜检查:黏膜呈节段性充血, 水肿, 散在糜烂、坏死、出血及溃疡、暗红色瘀斑。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缺血性结肠炎的重要手段。结肠黏膜下糜烂、水肿, 充血常很快被吸收或者病灶继续发展, 故3 d内进行结肠镜检查非常必要, 结肠镜检查中尽量少注气, 防止肠管过度扩张, 过度扩张的肠管血管高压导致肠管缺血进一步加重, 缺血坏死, 坏疽发生。若发现大范围黏膜脱离、黏膜坏死, 提示患者病变重, 为慢性型的初期表现, 必须排除坏疽性结肠炎。结肠镜随访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对该病的诊疗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20例患者中一过性18例, 另2例慢性型, 慢性型占10%, 这些慢性型患者必要时外科手术切除病灶[4]。

总之, 具有基础疾病老年人出现突发性左下腹痛、血便均应及早行结肠镜检查, 明确诊断以免误诊。

参考文献

[1] 丘惠嫦, 楼慧玲, 朱国辉, 等 . 老年缺血性肠病保守治疗患者的合理营养支持治疗 .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 11(15):

1214-1215.

[2] 关吉力, 孟云霞, 樊艳华, 等.缺血性结肠炎的内镜与临床研究.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1998, 15(15):261-263.

[3] 张泰昌, 曹涛. 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1998, 15(5):268-271.

[4] Greenwald DA, Brandt LJ. Colonic ischemia. Journal of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1998, 27(2):122-128.

[收稿日期:2016-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