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恩来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研究

2016-12-21姚尧

青春岁月 2016年20期
关键词:周恩来生态文明环境保护

【摘要】人类对于生态问题的关注是一个历史过程,生态文明是当今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纵观历史,我国历届领导人对有关生态的理念诸多,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历史的借鉴,开国总理周恩来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具有前瞻性、建设性、科学性、责任性等特点,对于我国环境问题的解决做出重要贡献。

【关键词】周恩来;生态文明;环境保护

文明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它表征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倡导什么样的文明社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执政者对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认知程度和执政水平。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重大领域和重大任务。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已经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持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工业文明自身演进、自我超越的必然结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是顺应民心民意、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它代表着世界文明发展的方向和国际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而确立生态文明新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的本质属性,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战略的整体性、协调性。

纵观历史,我国历届领导人对有关生态的理念诸多,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历史的借鉴,今天我就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谈谈个人的粗浅理解:

一、周恩来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的贡献

1、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对环境保护建设的实践与观念

从新中国成立直到实行改革开放,我国的发展模式从本质上说一直是一个追赶模式,即作为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后来者、落伍者,中国的基本目标和基本任务就是追赶先行的、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在不同时期,我国选择和实行了不同的追赶战略,它包括不同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观、工业化道路、经济与社会关系、发展手段选择、发展与自然环境关系等方面。在这一历史阶段,我国的环境问题具有五个基本特点:一是人口众多,对环境的压力很大,人均资源少,食物供应始终是一个大问题,环境极易受到污染破坏。二是工业企业的构成中小型居多,还存在社队工业、街道工业等,工业技术装备比较落后,原料、能源浪费大,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冲击,加之布局不合理,对环境污染危害很大。三是能源构成中以煤为主,占70%以上,对环境易造成危害严重的污染,农村能源严重匮乏,对农业生态和自然环境冲击很大。四是我国经济落后,在当时很长时间内,国家不可能拿出很多钱来治理环境污染。五是科学文化比较落后,也是保护环境、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不利因素。

周恩来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战略家的眼光,最先看到了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发展中生态环境的这种情况,认识到了环境问题的重要性。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他就开始关注、重视我国的环境保护问题。他曾多次强调说:“我们一定要重视环境保护问题,我国的工业化刚刚起步,我们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的老路,要避免出现环境污染的情况。”正是周恩来推动了中国代表团参加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出席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是中国突破西方外交封锁以来,重返联合国大家庭第一次参加的世界性会议。正是周恩来推动召开了新中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此次会议研究了我国环境问题的现实情况,审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环境保护综合性法规——《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奏响了新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序曲。

2、周恩来对我国的水利建设事业的突出贡献

周恩来深深认识到,水利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生存环境与条件的重要问题。周总理的足迹遍及我国许多大大小小的江河,很多的水库建设、水利工程都倾注着他的心血,全国几条主要江河: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的水利规划;丹江口、葛洲坝、刘家峡、三门峡等大型水电工程的布局、建设;以及河北的岳城水库、北京的密云水库,等等,都是由周总理亲自主持确定并修建起来的,他在实践中还形成了系统的水利思想。新中国水利工作的开展困难、繁重,但在周总理的亲自带领下,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重要、丰富的经验,为我们后代的水利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周恩来被誉为“当代大禹”、新中国的“治水总工程师”,他是当之无愧的我国水利事业的奠基人。

3、周恩来对于我国的森林问题的关注

周总理一直强调,必须要保护森林资源,大力发展林业,合理进行采伐,植树造林。1950年初,周恩来就明确指出:“林业工作为百年工作,我们要一点一点去增加森林。”“森林不增加,就不能很好地保持水土。”森林覆盖率低,“既不能满足国家长期建设的需要,又不能庇护广大土地、抵抗风沙水旱,农业生产受到极大威胁。”1966年,周恩来在接见林业部的同志们时曾说过:“我当总理十六年了,有两件事交不了账,一是黄河,一是林业。”“我国森林覆盖率只有百分之十多点。十六年来,全国砍多于造,是亏了,二十世纪还剩下三十几年,再亏下去不得了!”“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总得坚持到二十一世纪。”

二、周恩来对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与观念的鲜明特点

1、前瞻性

周恩来是我国最早重视和宣传环境保护的领导人。他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上的实践与观念,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一是当时在全国上下还没有环境保护意识的情况下,周恩来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敏锐发现了我国存在的环境问题,并且重视环境问题对国家建设、对人民利益的重大意义。他积极倡导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的思想、观念,并且派出中国代表团参加了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既纠正了国家原先对环境问题认识上的生疏和局限,还为国人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拓展了广度和深度。周恩来关于新中国环境事业的思想与实践,促进、推动了我国生态环境事业的起步与开展。

2、建设性

周恩来提出和倡导的关于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观念,是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产生的,这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历史过程。新中国成立之初,是一片破烂、百废待兴的状况,国家的当务之急是治理旧中国遗留的面貌,恢复、建设新中国,实现由旧中国向新中国的社会变革这个伟大的历史任务和过程。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实践过程中,周恩来逐渐形成并提出了他的一些认识和思想,再把这些思想、认识运用到解决生态环境的实际问题和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的具体实践中去。

3、科学性

周恩来视环境保护与建设事业为百年大计,是跨世纪的战略工程。他要求在开展具体工作的实践中,要坚持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工作方法,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为思想基础,正确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按客观规律开展工作,对于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工业建设,要强令禁止。在周恩来的思想中,蕴涵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包含了对自然环境与人类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及资源与环境的永续利用与发展的问题。周恩来“预防为主、综合利用、化害为利、发展利用”科学治理环境等理念,也都体现了其科学性的特点。

4、政治性

周恩来鲜明地指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事业,具有政治上的重大意义。是环境工作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发展环境保护与建设事业是我国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他曾说,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是为人民谋利益,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任务,这正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这就是最大的政治。周恩来所讲的政治性,是相对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以环境为代价,得到了严重的环境“公害”后果。以古今中外历史为鉴,我们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就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吸取资本主义环境污染的教训,吸取历史的教训,重视环境问题,开展环境事业,维护人民利益,这样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5、责任性

周恩来之所以关怀、推动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从根本上说,就是他本着对国家、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他认识到环境工作具有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健康和根本利益的重大意义。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工作根本的出发点,是为了人民、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造福于民。他多次谈到:“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的。”在资源的保护工作上,周恩来强调在开发利用治理的时候,要开展综合利用、坚持节约的原则,禁止浪费。在环境建设工程上,周恩来要求一定要采取谨慎态度,慎言慎行,按照客观规律、坚持科学态度开展工作。

三、周恩来对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启迪

周恩来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承续着“青春中国”、“可爱中国”、“新中国”、“富强民主文明中国”、“和谐中国”的中国梦。

建设生态文明既是目标又是手段,既是理念,更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建设美丽中国,核心就是要按照生态文明要求,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不保护环境,经济就会陷入“增长的极限”。通过保护环境优化发展,经济则会有“可持续的增长”。要加快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促进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

中国梦承载着如周恩来等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建设美丽中国是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迫切需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活动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诸多方面得到长足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 人民日报, 2012-11-09.

【作者简介】

姚尧(1982—),女,辽宁人,单位:辽宁省铁岭市周恩来同志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研究部,中级职称,主要研究方向:周恩来思想研究及书院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周恩来生态文明环境保护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浅谈大革命时期周恩来对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贡献
周恩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贡献研究综述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心系雪域高原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