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工类院校研究生英语ESP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探究

2016-12-20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理工类研究生学习者

栗 欣

理工类院校研究生英语ESP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探究

栗 欣

介绍了专门用途英语(ESP)的定义和基本原则,指出理工类院校ESP课程设置需要分阶段、多层次、多学科进行,增加专业词汇课程,教材建设上使用真实语料,强调专业词汇教材编写,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明确ESP教师的角色定位,促进理工类院校研究生ESP教学的科学发展。

专门用途英语(ESP);理工类院校研究生;课程设置;教学模式

一、ESP的定义和基本原则

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专门用途英语)是与特定的职业或学科有关的英语,是普通用途英语(EGP)的继续和扩展。ESP教学旨在帮助语言习得者用专业英语进行某种特定行业的工作,或者从事某一特定专业学科的学术研究。ESP教学是以EGP教学为基础的一种高级英语教学模式,需要学习者具有较高的语言知识和交际技能。英国学者指出:“语言本身的教学并不是ESP的终结,而利用语言实现一个确定的目标才是ESP的真正目的。”[1]

纵观国内外大量的ESP教学实践,ESP教学需要紧密围绕着三个原则开展,即“真实性”原则、“需求分析”原则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2]。

1.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是ESP教学的核心。ESP教材内容中的语料必须源于某个专业行业或领域,确保信息真实可信,练习设计和课内外教学活动必须体现ESP的社会文化情景。“真实的语篇”和“真实的学习任务”是ESP教学的特色和灵魂。

2.需求分析原则

需求分析原则是编写ESP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基础。需求分析主要包括两点:一是目标需求分析,即分析学习者将来必然会遇到的交际情景,包括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以及特定环境可能给学习者在未来工作中带来的特定心理状态等;二是学习需求分析,包括学习者缺乏的技能和知识等。

3.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ESP教学需要以学生为中心,按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因材施教。教师要组织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帮助他们形成规范性的语言输出模式,掌握有效的ESP习得策略和总结系统的教学方法。理工类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的教学资源配置、学生能力水平以及社会时代需求,紧密围绕ESP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系统规范地制定ESP教学大纲,满足不同专业研究生自身发展和就业需要。

二、理工类院校研究生ESP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强调研究生ESP英语教学的宗旨是“巩固和提高学生在基础英语阶段获得的能力,扩大专业词汇,保证大量的英语阅读时间,使学生能真正以英语为工具,熟练地获取和交流本专业所需的信息。”[3]目前,许多理工类院校研究生英语教育依旧采用传统的基础教学模式,以教授英语知识为主,忽视研究生语言交际能力和专业英语能力的培养。只有改变传统的研究生英语教学模式与培养理念,提高专业英语的比重,才能够培养出适应国际化趋势的高水平理工类英语复合型人才。

1.理工类研究生ESP课程体系设置

需求分析是ESP课程设计的前提和基础,最终目的是使学习者掌握特定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理工类院校要把研究生ESP英语课程分为两个阶段:初级阶段是对研究生的理工类基础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语言基础技能、学科基础知识和发展实践活动的能力;高级阶段是专业英语能力培养,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与人文素养以及实用技能的培养,具体见表1。

初级阶段的ESP课程是以宽基础专业知识为载体的研究生ESP基础课程,由语言教师授课,可以参加全国ESP基础能力达标考试;高级阶段主要以窄基础专业知识为载体,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选择相应的课程,在两个学期内完成。在高级阶段需要开展专业词汇辅助课程。美国著名语言家D.A. Wilkins曾说:“Without grammar,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without vocabulary,nothing can be conveyed.”[4]假如没有语法,人们表达的内容会很少,然而如果没有词汇,则什么也不能表达出来。理工类专业英语的最大难点就是如何学习专业词汇,研究生掌握的专业词汇数量和词汇应用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其专业文章阅读能力、学术论文写作水平以及口语交际能力。

2.理工类研究生ESP教材建设

教材的编写、选用及评估是ESP教学的关键要素。科学的外语教材要满足交际、真实性、长期目标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四个要求。要按照不同专业规范,并根据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需求,构建与分层次教学相匹配的教材体系。教材要以知识为载体,以技术为媒体,瞄准人才培养的总目标,促进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开展立体化开发战略与多方位建设。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要对学习者和企业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注重教材的实用性、知识性、趣味性,科学地考虑课程设置要达到的目标、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实际外语水平和知识结构,练习设计必须要有代表性,对学习者的能力和智力构成挑战,引导学习者不断进行思考。同时教材的编写需要突出理工类词汇的专业性和应用性。理工类词汇一般具有三大特点,一是语义复杂多变,含有专业含义;二是缩略词的普遍使用;三是复合词的大量应用。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要着重注释词义的专业含义。

总之,在教材的编写和选择上,既要保证能够全面系统地阐述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又要符合国情、顺应社会历史发展潮流,符合理工院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具有高度的课堂操作性。

表1 ESP教学不同阶段课程设置

3.理工类研究生ESP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四个基本要素:①教学对象或者是学习者;②教学目标,学习者通过教学活动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③教学策略,是指为完成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模式、程序、方法、组织形式和对教学媒体的选择与使用;④教学评价,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三部分[5]。对象、目标、策略和评价四个基本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何克抗认为,教学模式具有五种基本特性:①依附性——它强烈地依附于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用不同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就必然形成不同的教学模式;②动态性——教学模式是“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这里强调的是“进程”,因而具有动态性;③系统性——教学模式是由教学系统的四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在教学活动进程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稳定结构形式;④层次性——不同学科可共同遵循一个“总教学模式”,同一学科内不同教学单元有更低层次的“子教学模式”;⑤稳定性——尽管教学模式具有动态性,但它不是随意变化、不可捉摸的,而是稳定的结构形式,强烈依附于某种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6]。

目前主要存在三种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简称“主导—主体”模式)[7]。理工类院校研究生ESP教学中应该采用第三种模式,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利用情境、写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帮助学生完成当前所学知识的建构,提供指导和反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可以对教材和各种学习资源进行挑选、重组、再加工,自由选择合适的或者感兴趣的内容。教学媒体是促进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必须由单调、僵化的传统教学媒体向现代化的电子媒体转变。近年来,“慕课”的出现给新媒体背景下的ESP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一些大学教师已经开始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现了“慕课”与传统课堂在教学内容上的“混合”,并收获了良好的教学效果[8]。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也被称为双主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优势的综合,具有互动性、合作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师生互动性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情感的变化,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使学生健康发展。师生互动是在和谐与冲突、有序和无序的转换过程中实现的,是一个师生之间不断“博弈”和“磋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合作性是师资国际化和跨专业化,聘任海外优秀人才,强化国际化理念、国际意识和国际视野,具有跨文化教育背景,了解多元文化和本学科专业领域的国际现状和趋势,具有在全球范围为内寻找资源和进行资源配置的意识和能力。创新性是指教学手段的创新,运用以新技术为支撑的媒体形态,使深奥、抽象的专业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复杂艰难的认知活动变得简单而轻松,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学生的角色和定位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递知识的说教者,或者是高高在上的绝对权威,而是在引导、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扮演多个角色:①设计者的角色即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优势,结合学生的学习风格、初始能力和学习特点设计并创造适合他们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②协助者的角色,教师指导学生进入一个精心设计、资源丰富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己通过彼此的合作协商进行学习或解决问题,并在学生寻求帮助时及时介入,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建议、帮助,简单示范或解决问题的步骤;③管理者的角色,教师还需要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或突发事件进行协调和处理,充当一个管理者。该模式下的ESP教师和国外的ESP教师标准比较接近。Dudley Evans和St. John(1998)就认为,合格的ESP教师应当充当五种角色:①他首先是个合格的英语教师(teacher);②他必须是个合格的课程设计者,并能为学生提供实用可行的教学资料(course designer and materials provider);③他既是专业教师的合作伙伴,也是学生的合作伙(collaborator);④他必须是个合格的教学研究人员(researcher);⑤他还应该精通ESP的测试与评估(evaluator),能根据教学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适时分析和总结[9]。

学生为主体是指教师认可并尊重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自由度,同时学生自身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①被动角色的转变,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主动意义的建构者,实现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②自主意识的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一旦得到教师的认同,就会改变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强化自己对学习负责的主体意识,学习积极性提高;③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在ESP课程学习过程面临更多的真实性任务,可以在模拟情景中亲身体验,与同伴合作协商解决问题,从而获得解决实际问题更为直观的经验和感受,如果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或任务可以寻求导师的指导和帮助。

三、结语

ESP是专业学科学习和英语语言习得的相互结合,是研究生阶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提升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的有效教学方式,充分满足了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理工类院校研究生ESP的教学要遵循ESP的原则和理念,设计多层次的课程体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复合型理工类技术型人才。教师要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教学互动合作,加速理工类ESP专业课程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新媒体技术协助教学,提高理工类研究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专业应用技能,使他们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为社会发展、经济繁荣和科技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1]ROBINSON P C.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the present position[M].Oxford:Pergamon Press,1980:6.

[2]秦秀白.ESP的性质、范畴和教学原则——兼谈在我国高校开展多种类型英语教学的可行性[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79-83.

[3]国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办公室.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试行)[Z].1993.

[4]WILKINS D A.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M].London:Edward Arnold,1972.

[5]李龙.教学过程设计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1999(4):20-26.

[6]何克抗.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评论(上)[J].电化教育研究,1998(2):3-9.

[7]陈坚林.从辅助走向主导——计算机外语教学发展的新趋势[J].外语电化教学,2005(4):9-12,49.

[8]邓晖.在线大学.洪水猛兽还是“济世仙丹”[N].光明日报,2013-06-05(5).

[9]DUDLEY-EVANS T,ST JOHN M J.Developments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责任编辑 付鸿飞)

栗欣,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北京 100081。

10.16750/j.adge.2016.04.005

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课题“通过改革创新英语词汇教学提高学生读写译和视听说实际应用能力的研究”(编号:YETP1179)

猜你喜欢

理工类研究生学习者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分部积分法在少数民族预科理工类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3300多名本科新生清华报到 理工类超八成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对理工类职业的四个误解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军事科学院招收1995年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