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自主探究的实施策略

2016-12-12刘爱平

考试周刊 2016年93期
关键词:主动性自主探究有效性

刘爱平

摘 要: 传统小学数学课堂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忽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而自主探究学习模式则是对传统小学数学被动教学的颠覆,同时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极大地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然而,自主探究学习模式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实践误区,制约并影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效果。为此,文章对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学习模式进行了详细阐述,深入探究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策略,旨在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并参与数学课堂。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自主探究 主动性 有效性

在基础教育阶段,数学无疑是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对开发学生智力、启发学生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等各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倡导尊重和发挥学生主体性地位的新课程改革环境下,小学数学一众教师积极响应,并尝试引进各种创新教学模式、方法等,旨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此,自主探究学习模式开始被引入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并得到广泛的实践和运用,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

一、自主探究的含义

所谓自主探究,顾名思义,即包括“自主”和“探究”两方面。其中,自主性是针对传统课堂中教师为主的“他主”模式而言的,即改变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的课堂形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倡导学生自觉、独立地进行数学知识学习和活动体验。探究性则针对的是传统课堂中学生被动学习从而造成学生主体性发展受限这一模式而言的。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开展探究学习,基本模式在于选取合适的研究主题,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思考、探究、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探索活动,促进知识、技能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强化。由此可见,自主探究模式是“自主性”和“探究性”两个基本维度综合建构起来的新型学习模式,是新课程改革实践的主要成果之一,其围绕的核心在于对“问题”的探究,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简而言之,自主探究的含义即以模拟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由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学习过程。

二、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学习的实施策略

近几年,自主探究在不同学段、不同学科都得到较为广泛地实践,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样的,在小学数学课堂实践中,也是如此。凡事有利则有弊,自主探究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情境中的实践仍然存在不少异变现象,如“教师误以为自主探究学习即等于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课堂华而不实、浮于表面”及“耗时长、时间利用率低”等问题,阻碍了自主探究学习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探究。对此,笔者将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围绕自主探究的具体实施策略展开分析。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问题既是数学教学的灵魂,是思维发展的源泉,更是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活动的核心。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必须深入自主探究学习中心,积极创设恰当的数学情境,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展开自主探究活动。创设情境、发现问题时,教师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借助多媒体等教辅手段,创设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真实数学情境,引发学生共鸣,激发他们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好奇心和兴趣;二是创设质疑情境,以问题做引,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碰撞中找到异同点,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如教学被3整除数的特征这一内容时,笔者先是通过一组数字,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找出能被2和5整除的数,学生很快得到数组中1161和5241这两个数无法被2和5整除。这时笔者就断言这两个数能被3整除,学生不解。接着作者随机找几组数字,很快指出其能否被3整除,在此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心和兴趣,这时笔者顺势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引出,在解答学生疑问的同时,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不仅一下子就记住了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而且融会贯通,自主探究出了一套被2、3、5等整除的数的规律,一节高效且趣味十足的数学探究课就此开启。

(二)实践应用,深化问题。

小学数学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最重要的是选择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问题进行探讨,以贴近现实的问题和情境,通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不断联系、共振,引发学生对所探究问题的认同感和共鸣,最终达到数学与生活融为一体,深化教学的目的。而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教师敢于摒弃传统的教材观,积极大胆地进行教材内容的扩展和延伸,依据教材标准和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创造性地将生活经验与教材进行处理与整合,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供多元化的实践平台。例如,教学“利息”这节内容时,笔者先是让学生在课外与父母一道去附近的银行调查不同期限的存款利率,最终发现实际银行存款利率与课本给出的不一样,这时笔者就针对这一问题给学生讲解其中的原因,并引出利息、利率和本金的含义和相关运算。在学生成功掌握利息计算方法之后,笔者设计“压岁钱储蓄活动”,指导学生自己填存款单和设置存款时间,填完后让学生结合利息算法,计算出自己存款到期后所能得到的利息。

(三)以爱激学,营造氛围。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教学氛围在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学习中至关重要。在营造良好教学氛围,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爱每一个学生,用爱护和信任温暖学生,使其“亲其师,信其道”。同时,在自主探究活动中与学生一道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和探究活动。

三、结语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学习课堂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和运用数学基础技能,而且对学生数学思维、数学习惯及数学直觉等的形成大有裨益。为此,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空间,让其发挥个体主动性和创造性,迸发学习的积极情感,实现对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体验与领悟。

参考文献:

[1]樊有孝.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

[2]王新民,吴立宝.课改十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化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3]曲洪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自主探究的实施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

猜你喜欢

主动性自主探究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解析高中语文试卷讲评改革的必要性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预学的实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