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符号与元语言

2016-12-06朱凯迪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符码能指所指

朱凯迪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 300387)

符号与元语言

朱凯迪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 300387)

我们生活在符号的世界,人的精神,人的社会,整个人类世界,浸泡在一种很少有人感觉到其存在却没有一刻能摆脱的东西里,这种东西叫做符号。也就是说,生活中任何有意义的事都称为符号,不管是一种行为,还是行为的结果都是符号。

符号;元语言;意义

符号是人类在实践中,运用情感和思维所创造的一类能够指称某种对象,而且被赋予一定意义的特殊创造物;是人类突破时空间隔来描述、认知自然世界、保存和传递信息、知识的重要手段。当今社会人们不断的制造,创造,使用符号,人类的这种行为通常被称为“人类符号活动”,或者称为人类思想、情感和活动领域中的符号行为。正是这些符号行为及符号思维使得人类利用符号建立了有别于一切其他世界的属人世界—符号的世界,即超越物理世界的“人化”世界。

思斯特·卡希尔曾经说过:“人是符号的动物。”这也就是说从人类出现的那一天便有了符号,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人类一直在创造和使用符号。符号是人类在实践中为指称对象创造的一种被赋予某种意义的抽象物:是人类思维突破时空间隔描述、认知自然和人类自身的最丰富多彩的特殊产品;是保存和传递人类所获信息和知识的最重要的形式和手段。人们通过符号活动创造出有别于物理世界的人化世界;使世界充满符号的烙印。比如,在原始社会,就在陶器、玉石、龟甲、兽骨、鹿角、木锥上刻画了一些表示一定意义的符号。

说到符号的意义,就不得不提到符号的能指意义和所指意义,索绪尔把符号视为能指和所指的结合。在上一段对于服装的描述中,提到的都是服装的所指意义。从实际上来看,能指和所指不可分,正如索绪尔将符号比喻成一张纸,而能指和所指就是这张纸的正反面,是不可分开的。而这两样在他那里被认为都是心理的,并通过联想的纽带在我们的脑袋中产生连接。“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联系没有理据性,是任意的,这也是它的符号学的第一原则。中山装作为中国服装的典型代表,其所指意义就非常明确,前襟四个口袋指示礼、义、廉、耻;前襟五个扣子指代五权分立;袖口三个扣子表示三民主义。它是融汇中西方思想与文化于一体的服装符号形式,是当时革命者思想的外化。充分体现了这一时期中国人要消除旧形制、旧制度,建立新形制的崭新思想。

现象学家杜夫海纳指出,只有意义才能充实符号形式:“没有意义,声音只是噪音,对白只是叫嚷,演员和背景只是怪装的影子和斑点。”因此与其说“人化”的世界是符号的世界不如说是意义的世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符号内容日益丰富,具体的对象被不断的抽象化、符号化,符号化过程以及符号意义的生成过程频率加快,符号的表意、传达和解释具有了新的特征。符号的丰富扩展了我们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同时过度的符号生产也带来了符号泛滥的问题,符号能指和所指不再清晰和规范,符号的泛滥,带来了意义的匾乏,使得我们触碰不到真实的事物,掌握不了确切的符号意义。例如,在中国古代,“龙”这一符号只有皇家可以用,它的所指意义就是尊贵;而现在,“龙”已经成为中国的典型象征,并且不仅限于皇家使用。

符号意义正在向不稳定性,多元化,开放性等方向发展。比如现在的网络用语,其符号无论是形式,还是意义都充满丰富性,随意性和短暂的社会规约性。其符号意义的生成主要通过意指,和人为的约定,这使得大量网络语言符号形式怪诞,意义多样,符号形式和符号原本的意义完全脱离,层出不穷的网络语言新符号往往可以让不经常上网的人们膛目结舌,不知其所指、能指,因为这类符号其符码所指谓的意义与其通常的约定俗成的意义大相径庭,其意义随着不同的情境和不同意义建构者的解读而不同。由此,使得符号在人类的发明和使用过程中便愈来愈偏离指称对象,甚至成为纯粹的无任何意义的能指。

符号的集合往往被比诸语言,而符码的集合,一般称为元语言。词的解释是符码,解释的集合如词典和语法,就可以称为元语言。符码是用于符号编码的基本单元,例如在设计服装的过程中,服装的颜色、面料、结构都可以定义为符码,并且在设计之初这些符码都是模糊的,随着设计的推进,设计师才能将这些符码都渐渐清晰,进行结合,产生明确的联系,形成一个最终的物态,这时的服装就是一个符号。元语言是理解任何符号必不可少的,礼仪、宗教、民俗、舞蹈、首饰、绘画、体育等,只要是被当做意义传播,就都必须有相应的元语言来提供解释符码。例如,要把中文翻译成英文,要把甲骨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就要一部完整的词典、语法,以及对对象符号后面的各种伴随信息的了解。这本词典加语法,哪怕不以一本书的方式出现,只是留在解释者心中,或是留在文化的知识储藏中,起的作用是一样的。

这不是说每一次的解释元语言必须是完整的。接收者在每次解释中都使用一个临时性的元语言集合,例如一部电影里带着外语、音乐、歌曲、历史、民俗。要解读这样的符号,必须有几套元语言,以控制几个人“全域”,这对观众甚至批评家来说都是过分的要求。因此,符号的接收者,只能就他的知识、经验、教育背景组成一套个人的、临时的“元语言集合”。

综上所述,我认为元语言就是一套标准、一套规则,例如,为什么在清朝,黄色就代表尊贵,而不是绿色、蓝色?是因为皇室制定了一套标准,并且强迫人们相信它、遵守它,于是逐渐形成了一套元语言。再比如,上文中提到的“龙”的使用,在古代,一定是代表天子;但是在现代,范冰冰在戛纳电影节中穿的龙袍是代表着一种流行。

[1] 赵毅衡,《符号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

[2] 张少颖,符号意义浅析,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3月

[3] 吴静,服装符号学理论体系的初步构建,天津工业大学,2005年1月

[4] 张宪荣,季华妹,张萱,符号学Ⅱ——设计部门符号学,2014年1月

朱凯迪(1992.06-),女,山东淄博人,天津工业大学艺术与服装学院研究生,服装设计专业。

H319

A

1672-5832(2016)05-0210-01

猜你喜欢

符码能指所指
普利策新闻奖中的文化符码呈现
——以2018、2019年批评奖作品为例
趣填51
向真而死——论《菲德拉的爱》的消费符码与悲剧情感
遗忘者
幻笔的艺术:《红楼梦》的“金陵省”与“所指优势”释出的要旨
符码的游戏艺术
符码场
《解忧杂货店》中的后现代时间观
再读索绪尔关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火柴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