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Of Studies 汉译文对比分析

2016-12-06王婷婷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培根译文原文

王婷婷

(北华大学 吉林 吉林 132000)

Of Studies 汉译文对比分析

王婷婷

(北华大学 吉林 吉林 132000)

英国作家弗朗西斯·培根的散文Of Studies有多个汉译本,本文选取了王佐良、廖运范、孙有中三位翻译家的作品,从英语散文的翻译语言美感、文体、英语和汉语的语言习惯以及修辞的角度去分析了几个例子。散文是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其选材范围广泛,结构自由灵活,表现手法不多样,语言不受韵律的拘束,又称“形散神聚”。但却又以其结构上潜在的层次感和语言的生动简介来打动读者的心扉;语言功能上,散文往往具备表情功能、信息功能、美感功能以及祈使功能。

三个译本中,王佐良的译本简练,廖运范的译本准确,孙有中的译本明白。

例如;

1.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for ornament,and for ability.

王译: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

廖译:读书能给人乐趣、文雅、和能力。

孙译:学习可以作为消遣,作为装点,也可以增进才能。

王译中三个介词被译成三个动词,三个并列的介词短语因此也成了三个动词短语。这样译文是符合汉语的层层递进的,可谓将汉语语言结构精简、语义精深、意境精妙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廖译虽简约,但原文的加强语气的排比句式没有了,只落得个三词的层次推进;而孙译:字面直译,没有特别的文采。

2.Their chief use for delight,is in privateness and retiring; for ornament,is in discourse; and for ability,is in the judgment and disposition of business.

王译: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博采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廖译:人们独居或退隐的时候,最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谈话的时候,最能表现出读书的文雅;判断和处理事务的时候,最能发挥由读书而获得的能力。

孙译:其为消遣之用,主在独处、归修之时;为装点,则在高谈阔论之中;为才能,则在明辨是非、深谋远虑之间。

培根的哲学,凡是都要问问对人生有何价值?其口吻是那么的自信且论断分明。文章总起一句后,接着论述三种读书的用处,重点放在增长才干,用的是省略句,简约至极。王译,半文半白,恰到好处;廖和孙的译文,失之于繁整,未能再现培根简约的文风:

2.1 不同年级、性别小学生社会期望水平 随着年级升高,小学生社会期望总体上表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三年级和五年级小学生的社会期望值出现了急剧的降低。男生的社会期望值 (28.94)低于女生 (32.04)。在各个年级中,男生的社会期望值都比女生低。见表2。

3.They perfect nature,and are perfected by experience:for natural abilities are like natural plants,that need pruning,by study; and studies themselves,do give forth directions too much at large,except they be bounded in by experience.

王译:读书补天然知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廖译:学问能美化人性,经验又能充实学问。天生的植物需要人工修剪,人类的本性也需要学问诱导,而学问本身又必须以经验来规范,否则便太迂阔了。

孙译:学习可以完善天性,并通过经验得以完善自身;因为天生之才犹如天然之草木,尚需通过学习加以修整;而纸上学问未免空谈,除非由经验加以约束。

王佐良先生汉语文言文的译法,译文中使用了“之,盖,然后,而,如,则”等;具有简洁、庄严、严谨的格调,与原文正式的论说性散文文体风格正好相符,达到了异曲同工之妙。而廖译和孙译文在文体风格上则没有如此的优点。首先,从语言的庄重程度来看,王译使用了文言虚词诸如“之,则,然,亦”等,营造了浓厚的文言文气氛;使译文具有正式文体的韵味。而孙译更加口语化,其次,从严谨上来看,王译字字句句都经过推敲、高度提炼,因而每个字都必不可少,没有赘余,充分显示了其疑问的严密程度;相反廖译和孙译则可添加亦可删除。

4.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others to be swallowed,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that is,some books are to be read only in parts; others to be read but not curiously; and some few to be read wholly,and with diligence and attention.

王译: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

廖译:有些书只需浅尝,有些书可以狼吞,有些书要细嚼慢咽,慢慢消化。也就是说,有的书只需选读,有的书只需浏览,有的书却必须全部精读。

孙译:有些书可以浅尝辄止,有些书可以生吞,而有少数书应该细嚼慢咽,融会贯通。换言之,有些书可以阅读,但不必谨小慎微;而有少数书应该悉心通读,刻苦研习。

从用词的简洁程度来看,第一个分句,仅仅18个英语单词,王译只用了19个汉字,而廖译和孙译则分别用了26和31个汉字,其简洁程度明显要逊色。例如:有些书可浅尝辄止可简化为:书有可浅尝辄止。培根用了一连串有关饮食的比喻来说明不同的读法。王译精辟之至,令人称道。其他两者的译文各有千秋。可以说,在全篇中,后两者的译法都融有自己的风格,摆脱了王译的束缚。

5.Histories make men wise; poets witty; the mathematics subtle; natural philosophy deep; moral grave; logic and rhetoric able to contend.Abeunt studia in mores.

王译: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廖译: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富于想象,数学使人精确,自然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和修辞学使人善辩。总之,读书能陶冶个性。

孙译: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颖,算数使人缜密,自然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培根散文中所用警句的翻译,王佐良先生已经为我们做出了典范,后来者极难超越,如强硬操作、勉强为之。此外,廖译还把“natural philosophy”(古意:科学)改为“自然哲学”。从译者来说,他没有考虑到原作者的写作时代背景及用词的语义演变历史,对汉语语言结构掌握不够娴熟。

综观全篇,众多译者竭尽各种努力试图突破王译、旨在创新,但均未脱离王译的影子。可见,王译因几乎具有原文本所具有的一切优点,故难于跨越。后来者的译文(不仅仅局限于本文比较的三篇)充其量是在措词上做些替换、意义上加以阐释、风格上加以变化,但都不如王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译者须是双语、双文化人,精通两门语言文化,这样才能充分、透彻理解一门语言的文本而以另一门语言表达之,在思想、内容、风格等各方面都要最大量地接近于原文本;其次,译文要在整体神韵、功能等方面,接近于原文本,这就要求译者不要斤斤计较于一词一字的得失;再次,在两者基础之上,要尽最大量地发挥汉语的表达优势以保译文在音美、形美、意美等方面接近于原文本,最好能做到最大地等同。

h315.9

A

1672-5832(2016)05-0015-01

猜你喜欢

培根译文原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蔬果们的七七八八
弟子规
弟子规
火腿培根,吃还是不吃?
开封后的培根该如何保存?
百货们的囧事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