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配合热敷调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2016-11-29程卫国吴小萍吴丽萍

光明中医 2016年6期
关键词:调护骨盆腰部

程卫国 吴小萍 吴丽萍



针刺配合热敷调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程卫国1吴小萍1吴丽萍2

目的 收集经我院治疗的1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观察针刺联合中药热敷配合调护措施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中医针刺治疗后配合袪风除湿、通络止痛中药研末外敷配合调护120例,并与单一针刺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照。结果 治疗组患者经针刺联合中药热敷配合调护治疗后,总有效率97.5%,其中治愈77例,占64.2%,好转40例,占33.3%,无效3例,占2.5%。对照组总有效率86.7%。其中治愈28例,占46.7%,有效24例,占40%,无效8例,占13.3%。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针刺联合中药热敷配合护理干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满意,病人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

针刺;腰阳关;穴环跳;中药热敷;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人民的劳动和工作,属中医学痹症范畴[1]。是因气血瘀阻,经脉不通所致。现代医学指由于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刺激和压迫神经引起的一种综合症;是腰部疼痛及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最常见的原因之一。35~45岁多见,男多于女。我院近年来采用针刺联合中药贴敷配合调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对照组60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1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其中门诊69例,住院111例。男105例,女75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51.2±5.5)岁。病史最短3天,最长2年。已排除恶性疾病。均有不同程度腰腿疼痛、麻木。随机将1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20例,对照组60例。两组病人在性别、平均年龄、疼痛程度、病程长短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有关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结合临标准床实际拟定:①有明显的腰腿疼痛。②直腿抬高实验阳性,受压神经根分布区的功能障碍。③CT扫描显示均为膨出。

1.3 纳入标准 符合相关诊断依据并有①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者;②年龄在25~65岁之间,连续治疗3周;③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治疗实验;④既往接受治疗者,且经过5天洗脱期后。

1.4 针刺方法 取腰阳关、命门,患侧带脉、阳交、跗阳、睛明、照海穴,腰阳关用2寸毫针,针尖略向上刺1.5寸;阳交、跗阳用3寸毫针直刺2寸,得气后行捻转补法;照海用1.5寸毫针沿骨缝向上斜刺1寸,行捻转补法;刺睛明时以押手把眼球向外推,刺手持1寸毫针直刺0.5寸,得气后快速捻转1min钟,不提插。以上穴位均留针15min,5min行针1次。命门、带脉以艾条悬灸10 min。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个疗程。旁针刺配合自创的悬吊复位法:用28毫针在病灶部华佗夹脊穴直刺一针,外侧旁开0.5~1.0寸避开椎骨,针尖向椎体方向45°~60°斜刺一针,两针均行提插捻转泻法,使俞穴产生气感。然后安上电针仪定30 min钟取连续波,电流强度调至患者能耐受为度。最后从太阳经和少阳经酌取2~3穴针刺,亦行泻法。接着采用自制立式双杠铁架床,双脚悬空牵引15~30 min,当悬吊牵引5min后,术者立于患者身后,双手拇指抵按突出椎体部,向前上方用力,并旋转腰部,同时用一助手在患者大腿前侧作对抗用力,使脊椎最大限度后伸运动。每5min行1次,行3~5次。每日1次。电针选两侧大肠经穴和患侧环跳、委中4穴。当刺入有针感时,用G-6805治疗机选连续波,一组接大肠经两穴,一组接环跳、委中两穴。刺激量以病人耐受为度,每次通电30~50 min,电针频率200Hz。然后辅以推拿。每日1次,每次1h,10次一个疗程。由上看出,针刺治疗腰突症是比较理想、满意的。体针治疗取穴:压痛点、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悬钟、承山。深刺,重刺激手法,每隔2~3分钟做捻转提插,留针15分钟,每日1次。

1.4.2 中药热敷 马钱子20 g,制川乌、制草乌各15 g,羌活20 g,独活20 g,当归尾15 g,赤芍15 g,川芎15 g,红花20 g,桃仁20 g,威灵仙20 g,细辛10 g,鸡血藤15 g,黑老虎20 g,牛膝20 g,乳香15 g,没药15 g。打细粉凡士林调合外敷,在第一至第五腰椎棘突部位隔纱布敷料每日换药1次,1周为一个疗程。

1.5 调护

1.5.1 心理护理 人的精神状态对疾病的康复有直接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因腰部疼痛较甚活动不利,对针刺、中药热敷、骨盆牵引等治疗方法知识的不了解和治疗效果的担心都会使病人处于一种心理应激状态。表现为焦虑、担心和恐惧心理,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一旦发现患者有心理压力,必须耐心开导,通过心理干预,帮助患者去除负性心理因素,使病人心情放松保持良好心态。通过沟通向病人详细讲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及病理过程,告诉其治疗方法及预后,取得病人的信任与合作,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病人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治疗前我们把可能出现的治疗后反应表现及时告知每位病人,避免患者将治疗后的反应误解为是病情加重,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细心讲解针刺、中药热敷、骨盆牵引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使病人乐于完成疗程。治疗中指导病人放松,亦可以听音乐或与之聊天,分散其注意力。总之,综合治疗配合心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和康复起到了很大作用。

1.5.2 饮食护理 饮食调护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基本最重要的护理,进食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蔬菜、水果、肉类、鱼、排骨汤等易消化的食物,忌抽烟、喝酒。便秘增加腹压会使神经根更加紧张而加重症状。每日膳食合理搭配多食富含膳食纤維的水果、蔬菜。鼓励病人多饮水以减轻粪便干结。协助病人顺时针按摩腹部预防便秘,训练病人在床上排便,指导病人使用便盆,定时排便,便秘病人适当予以开塞露通便或番泻叶泡茶。

1.5.3 体位护理 正确的卧位是病人仰卧在硬板床上,保持腰椎中立位,床头抬高30度,屈膝45度。正确的卧位能缓解腰椎间盘压力,减轻疼痛。在针刺、中药热敷等综合疗法配合护理干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实施体位护理,使疗效得到保证,相应缩短治疗时间。急性期病人需卧硬板床休3周,保持正确的卧位,避免腰前屈、侧弯、扭转增加腰椎间盘压力、髓核受压水肿,加重疼痛。休息时慎避风寒,注意保暖暖,防止感冒。患者咳嗽、喷嚏均可增加腰椎间盘压力加重疼痛症状。3周后病情允许,可用腰围保护腰部下床活动。症状减轻后,应开始锻炼腰背肌,以巩固疗效。症状消失后,嘱病人忌睡软卧,减少坐或站立的时间,避免弯腰用力提起重物,预防腰椎间盘突出加重或复发。

1.5.4 牵引的护理 骨盆牵引一般在餐后30 min进行,在腰髂部绑好骨盆牵引器后,病人仰卧硬板床上,每侧各用10公斤重量作牵引,每天1次,每次30 min。注意保持骨盆牵引带舒适松紧适宜。随时询问病人疼痛或下肢麻木有无加重,如有症状加重,应立即停止牵引或减轻牵引重量,牵引过程中要注意观察保持有效骨盆牵引。如骨盆牵引锤要保持悬空、骨盆牵引绳要保持在滑轮内等,嘱家属不要随便增加或减少牵引的重量,骨盆牵引结束后,应卧床休息15~30 min,用腰围保护腰部下床活动。

1.6 疗效标准[2]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腰腿部临床症状及阳性体征消失,直腿抬高大于70度,腰部活动自如;好转:腰腿部临床症状及阳性体征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1.7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对于治疗组和对照组数据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对比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更显著(P<0.05)。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对比 (例,%)

2.2 两组均10个月跟踪随访,复发人数对比 治疗组复发率6.8%,对照组复发率23.1%,治疗组比对照组复发人数明显减少,疗效更稳定(P<0.05)。见表2。

表2 两组均10个月跟踪随访,复发人数对比 (例,%)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认为属痹症、骨痹等范畴,是风、寒、湿、瘀入侵,留着腰部,致腰部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或肾亏体虚,气血不足,无以濡养筋脉而发生的腰痛。我们对180例病人采取针刺腰阳关、十七椎、秩边穴、患侧环跳、委中、阳陵泉等穴使经络气血得以宣通[3]。用中药:马钱子、制川乌、制草乌、羌活、独活、当归尾、赤芍、川芎、红花、桃仁、威灵仙、细辛、鸡血藤、黑老虎、牛膝、乳香、没药等中药用布包煎水外敷以达到祛风除寒、活血化瘀、温经通络、消肿止痛的作用。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程长、易复发,患者心理压力大,实施心理干预,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加强调护,缩短了疗程,降低了复发率低,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多样,疗效确切,其机理可能是由于针刺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神经根炎症和水肿、松解粘连[4],改善突出物与神经根的关系,促进神经损伤的修复,增强肌肉的兴奋性,预防和治疗肌肉萎缩。由于针灸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治疗方法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优势明显好于现代西医学的保守治疗,避免使用化学药品,减少其带来的毒副作用和环境污染[5]。采用针刺联合中药热敷配合调护措施治疗腰间盘突出症,最大程度地发挥中医药技术的优势和潜力,提高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率和治愈率。

[1] 何保仓,万松源,胡秋凤.循经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44例[J].现代中医药,2009,29(4):72-73.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

[3] 杨艺.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8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6,25(6):17-18.

[4] 关建敏.针灸疗法结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5,21(7):13-14.

[5] 母泽刚.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8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6):42-43.

1.江西省景德镇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景德镇 333000);2.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护理部(景德镇 333000)

10.3969/j.issn.1003-8914.2016.06.061

1003-8914(2016)-06-0872-03

�夏雨

2015-04-03)

猜你喜欢

调护骨盆腰部
你的翘臀!可能是假的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中医调护
痛经,当心是骨盆歪
终身疾病糖尿病中医调护不可少
6岁儿童骨盆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翘臀”腰疼,警惕骨盆前倾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腰部的自我保健按摩
浅谈《伤寒论》药物煎服方法与调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饮食调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