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启、练”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6-11-28曾月琴

求知导刊 2016年28期
关键词:运用初中数学教学模式

曾月琴

摘 要: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教学方式比较简单。本文结合笔者探索“学、启、练”教学模式的经验,从学、启、练的三个环节,对初中教学模式进行相关分析,以期为广大同行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模式;运用

一、“学、启、练”教学模式的概念

“学、启、练”教学模式分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老师对学生启发环节、学生做题练习巩固的环节。其中的“学”环节具体指学生通过教师或者编写的预习知识点自主学习。这一环节不仅要熟悉知识点,还要通过发现问题的方式,促进知识的增长。“启”环节具体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后,根据老师的引导,更加深入地理解相关知识点,进行知识的迁移学习。“练”环节是指老师指导学生通过做练习题的方式,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学、启、练”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中的具体运用

1.“学”在数学教学模式中的具体运用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数学教师要重视“学”环节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对于初中生来说,自学能力才刚开始被培养,所以,在这一环节,老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制订计划,让学生有层次有步骤地进行学习。例如,在学习“有理数乘法”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方案:首先,画出一条数轴,然后,在线段中的某一位置上用蜗牛进行标注,记为点A,如果点A在O点左边,则表示负数;在O点右边,则表示正数。现在蜗牛开始以3cm/min的速度向左边移动。那么4分钟后蜗牛会爬行到什么位置?在线段上进行标注,并写出答案。该教案中不仅涉及有理数中有关负数、整数知识,还通过小动物进行情景设定,使枯燥无味的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得到了有效提高。

2.“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通过“学”环节的知识预热,许多学生都已经掌握了基础知识,然而,这种学习深度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挖掘。在这一环节中注意控制时间,最好在15分钟之内,围绕重、难点进行启发。并且,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对导学案中的问题进行系统解答。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人教版“数轴”时,我让学生画出一条数轴,然后在线段中的某一位置上用蜗牛对其进行标注,记为A,如果点A在O点左边,则表示负数;在O点右边,则表示正数。问:①蜗牛以3cm/min的速度向右移动,3分钟后在什么地方?②蜗牛以3cm/min的速度向左移动,3分钟后在什么地方?③蜗牛以3cm/min的速度向右移动,3分钟前在什么地方?④蜗牛以3cm/min的速度向左移动,3分钟前在什么地方?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解答,可以有效地学习有理数乘法法则。

3.“练”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在通过以上两个环节的集中学习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安排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安排练习题时,要注意拓展学生的知识点。同时,通过这一环节,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做题情况,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更好地安排后续教学计划和工作。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人教版“数轴”时,我让学生思考以下这题:“小明家、学校、书店依次坐落在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街上,小明家在学校东面500m处,书店在学校西面200m处,小明从学校向东走了150m,又向东走了350m。你能说出小明现在的位置吗?”这道题中涉及三个地点,如果将三个地点的位置在同一条数轴上表示出来,问题就会变得很清晰。若以学校为原点,以东面为正,则家在+500m处,书店在-200m处。小明向东走了150m,到达+150m处,又向东走了-350m,即向西走了350m,到达-200m处,可以在数轴上把小明的运动轨迹画出来。学生通过这样练,掌握了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方法是理解题意,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数轴的建立可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通过“学、启、练”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中的具体运用,可以知道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 琳.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练习实践研究[J].赤子(中旬), 2014(1).

[2]叶泉宏.对中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4(2):131.

猜你喜欢

运用初中数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