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终身体育习惯影响因素与策略

2016-11-23李姗姗

东方教育 2016年17期
关键词:终身体育影响因素

李姗姗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终身体育习惯的影响因素进行探析,主观因素对于人的终身体育习惯养成虽有一定影响,但不可控因素较多,实际操作困难;而通过客观因素来刺激,会更有效。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相应的终身体育习惯养成策略。

关键词:终身体育;终身体育习惯;影响因素

在社会物质水平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也成了人们追求的目标;与此同时,在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下,终身体育习惯的概念应运而生,有关终身体育习惯的研究成果较多,本文希望理论结合实际,从终身体育习惯的概念出发,深入分析归纳其影响因素,进而提出可控性、实践性、科学性较强的终身体育习惯养成策略。

1终身体育习惯概念

终身体育习惯从其字面上看显然是一个集合概念,为了更好的理解终身体育习惯的概念,我们将其拆为终身体育和体育习惯两个概念来解读;终身体育最早是在终身教育的思想的影响下产生的,《辞海》中对终身教育的界定为“贯穿于个体生命过程的教育”[1],而体育本身又是属于教育的一个子集,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终身体育的概念是指在个体的整个生命过程始终能坚持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

2终身体育习惯影响因素探析

2.1主观因素

主观因素主要是指个体本身的内在因素对于终身体育习惯的影响,主要包括体育态度、体育兴趣、信念等;体育态度是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思想和心理基础,然而态度的形成需要相当的一段时间,它需要通过理性的认识和感性的体验,对体育锻炼的意义和价值有恒定的正确认识和理解。[2]

体育态度、体育兴趣、信念等主观因素对于终身体育习惯都有一定意义上的影响,对其习惯的养成也有其独特的作用,体育态度是形成习惯的心理保障,体育兴趣是习惯形成的内在动机,而信念则是维系终身体育习惯的桥梁。但主观因素本身太过抽象且个体性差异较大,不可控因素较多,因此实际操作起来很困难,故本文认为在进行策略分析时,应该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改善客观因素上。

2.2客观因素

运动技术的传习是体育习惯的开始,只有当运动技术经过多次重复的练习,形成相应的运动技能以后,才能充分发挥人的身体能力、科学有效的完成动作以及最大限度的体验运动的乐趣,进而才能养成良好的终身体育习惯。

外部环境归纳为学校、社会、家庭等生活环境因素和客观物质的刺激因素两大类。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对其日后的成长有决定性的影响,对于终身体育习惯更是如此,是否拥有充足的场地设施,是否拥有具备一定运动技能的师资,是否具有能够承担体育锻炼的物质条件,团体项目是否具有搭档的同伴等等都对于个体能否参与体育锻炼有决定性的作用。另外,现代人类的生活正被各种各样科技的产物所影响,如手机、电脑、网络等现代高科技产物正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因此,我们在培养个体终身体育习惯的时候也要充分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手段,才能更快、更有效的达到实现终身体育习惯的目标。

3终身体育习惯养成策略分析

3.1加强运动技术的传习,形成自动化的运动技能

运动技术是个体参与体育活动的开始,而运动技能则是终身体育习惯养成的基础条件,也是维持终身体育习惯的桥梁,因此后天加强运动技术的传习,形成自动化的运动技能对于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其中学校体育对于运动技能的培养往往是最基础和最关键的,然而现在我国学校体育仍存在许多问题,学生在学校掌握运动技术都成问题,更不用说形成一定的运动技能了,因此要想养成良好的终生体育习惯,无论是体育教学或课程改革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改革创新。

3.2打造“校-社-家”一线式的体育锻炼平台

家庭教育为终身体育习惯的培养提供了最初的环境和机会,在此期间,父母应注意培养小孩的运动兴趣和简单的运动技术,并带孩子多参加亲子体育活动或定期组织家人一起运动,为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制造一个良好的开端;等到个体达到适学年龄,学生时期体育习惯的养成对于今后的体育锻炼至关重要;毕业之后,个体开始从学生的身份转向社会,在社会期间,单位、社区应多组织体育活动鼓励大家参与,单位之间应定期举办联赛以刺激大家的运动热情,社区应配备体育指导员,健身房则应大力开发会员制,最大限度地增加用户粘性等等。

3.3充分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手段来达到养成良好终身体育习惯的目标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通过高科技来健身的欲望越来越强烈,运动手环、计步器等先进技术的使用,不仅可以科学的监测、反映、记录人体在运动时的轨迹、数据(心率、消耗)等,更能提供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督促使用者履行训练计划,在年轻人中已经形成了一种潮流。

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尝试开发以体育锻炼为主题的体育社交网站,在这个平台上用户可以分享自己的运动表现数据,也可以结交来自五湖四海的健身爱好者,互动交流分享经验,亦或是参与网站定期举办的竞技赛事,促进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的形成;网站的用户在注册之后便可以免费获得大量的体育锻炼资源,比如管理者可以上传专业的运动教学视频,也可以与健身房、运动场馆等机构合作,使用户可以很方便的在网上实现场地预约和教练选择等,打造真正的一线式服务体系;更进一步,我们可以与体育经济公司合作,购买体育赛事版权,借助庞大的网络平台出售赛事门票、周边产品等等;总之,一旦形成体育社交网站,其开发潜能便是无穷无尽的。但就目前来看,国内外并没有任何完全独立的体育社交网站,专业的体育平台少之又少,大都是依附于传统的社交网站之上,其功能也必将受到较大的限制,距离以上我们所设想的专业体育平台还有很大差距,因此,为了更广泛和更有效的贯彻终身体育习惯,在未来我们应该加大力度开发体育自己的社交网站,相信其会对于人类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产生剧烈的催化作用。

参考文献:

[1]夏征农.辞海(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2]姚晓春.关于体育习惯养成的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2010,12.

[3]宋书文.心理学名词解释[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242.

[4]中国体育科学学会,香港体育学院.体育科学词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0.

[5]邵伟德.终身体育习惯的内在理论结构[J].体育学刊,2003,10(1).

[6]Fox S,Duggan M.Mobile Health2012[RB/OL].[2012-11-08].http://www.pewinternet.org/2012/11/08/mobile-health-2012/.

猜你喜欢

终身体育影响因素
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主动性
高中体育教学要注意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高职高专体育教学改革下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探究
终身体育目标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探讨
对于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初探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