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乐教学,教学愉快

2016-11-19郑永明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学习氛围快乐教学师生关系

郑永明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介于语文学科的国文性、浪漫性与重要性,更需追寻快乐教学理念。在民主、平等、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里,在寓教于乐的正能量驱动力下,在对语文学科的生命力的探索中,营造出由外而内、由浅入深地愉快学习氛围,使学生快乐地获得知识,教师愉快地授之学业,从而让整个教学过程充满愉快与满足的效果,真正达到“享受语文”的教学真谛与境界。

【关键词】快乐教学;师生关系;学习氛围;享受语文

而今,我们有现代教育理论为依据,有现代的教育手段作基础,有现代文明素养的教师作栋梁,更应让学生能在清新的环境中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那么该如何进行快乐教学,从而达到教学愉快的目的与效果呢?我是从以下几个方入手的。

一、扮靓语文快乐教学的“显性”设备

1.积极举办语文类“学习与娱乐、怡情”相结合的文学文化性趣味活动

语文学习离不开活动,基于学生的心理特征,生动活泼的趣味性活动对学生有无法抗拒的吸引力。在活动里学语文,感受语文学科的语言、文化、文学的美好,这亦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源动力。诸如“猜字谜、成语接龙、背诵诗文、情境表演等,又如举办各类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给学生一个趣味的展示台,让学生在感受自我在语文学科里的价值的同时,领悟学习语文所带来的快乐。

2.与时俱进,运用恰当的电子教学手段

电子教学手段亦叫做多媒体教学,传统教学的不足之处恰好是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所在。文化教育学家普朗格曾经说过:“教育的最终日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而语文学科的最高纬度便是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和价值体验,进而获得生命体验。于是语文课采用多媒体教学能较好地唤醒学生对学习创造的乐趣,它能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使学生的兴趣大增,从而实施快乐教学。

二、最大力度发挥语文快乐教学的“内功”

1.做一个浪漫的、爱阅读的、具备语文精神气的语文教师

彰显快乐教学的“内功”,教师必先具有内功。若教师无足够的内功,又何来给学生输送“内力”。鲁迅先生曾说: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语文老师的知识管道中没有分满的“语文的水”,精神体内没有充盈的“语文的血”,他的思想和语言就不免干涸,并迟早要陷入人生困境。所以,只有语文教师自己具备“语文修养”和“语文营养”,先让自己从语文教学中快乐起来,才能让学生感悟到语文教学所带来的无穷快乐。

2.积极探索语文教学模式和教学节奏,设置扣人心弦、循序渐进的教学秩序

在教学模式上,好的教学模式是快乐教学艺术美的一个重要因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带领学生从文本的地表到地壳,从地壳到地幔,从地幔到地核,搅动思情,甚至是引发潜在意识的浆流奔涌,让学生从文本的“感觉层→生活层→情绪层→精神层”,走言语、情感、精神共同交织的探寻之路,我们就会发现:在这条充满情感张力与发现魔力的教学模式之路上,我们正打开心扉,带领学生与文本进行一次深入对话,最终敞亮了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获得精神的愉悦与满足。

三、师生全方面互动,创建语文快乐教学的和谐氛围

1.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到教与学的和谐,创设愉悦的课堂气氛

有了感情倾向,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并乐于请教,愉快教学才能顺利进行。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将“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人生的三大乐事之一,并且非常注意以乐教吸引学生的乐学:“夫子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拒”。均是对孔子愉快教学思想的深入发展,尤其是作为世界第一部教育学著作的《学记》,更深刻,更具体的揭示了愉快教学思想:“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其中的“和”,就是指师生关系融洽,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处理得当,教师善于引导而不是牵着鼻子走;“易”是指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教师严格要求而不施加压力,学生就不会视学习为畏途;“思”指学习中的思维活动,教师只开个端倪而不和盘托出,让学生独立思考,这才算善于诱导,达到启发式教学的要求。同时,语文的三纬目标中的最深目标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就更需要做到师生间心灵上的和谐,从而擦出教与学中的快乐火花来。

2.积极研究学情,促成师生的内外和谐

首先,好的课堂气氛应该与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教学内容的情感基调相一致、相协调。教师微笑进课堂,教师饱含激情语言和对语文教学课堂的热爱,教师对学生的表扬、激励、肯定、鼓动等,都会使学生形成愉悦的心理定势,从而产生一上语文课便进入欢乐和愉快的心情,对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很有好处。其次,教师要积极研究学情,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若语文备课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抓住学生的生活实际,则会使语文课堂失去师生的内在和谐,不能促成愉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学心理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陈心五.中小学课堂教学策略[J].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学习氛围快乐教学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加强班级教育有效管理,激发学生追求幸福指数
快乐教学法在中专羽毛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音乐快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如何关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