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预防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评价

2016-11-18曦,王

关键词:肠梗阻腹部护理人员

王 曦,王 昆

(海南省万宁市人民医院理疗科,海南 万宁 571500)

综合护理干预预防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评价

王 曦,王 昆

(海南省万宁市人民医院理疗科,海南 万宁 571500)

目的 分析评价综合护理干预预防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7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各37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比较,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腹部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更加有效地预防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使患者更加满意于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综合护理干预;腹部手术;术后粘连性肠梗阻

为了探讨综合护理干预预防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现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74例腹部手术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回顾其临床诊治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7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各37例。研究组男22例,女15例;年龄21~77岁,平均年龄(48.2±8.5)岁;阑尾手术5例、肝胆手术10例、肠道手术9例、胃或十二指肠溃疡修补术6例、妇产科手术7例。对照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7.4±10.2)岁;阑尾手术6例、肝胆手术8例、肠道手术10例、胃或十二指肠溃疡修补术8例、妇产科手术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主要为令患者禁食、给予其营养支持、调节其水电解质平衡以及采取适当的抗感染措施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心理护理:患者常感到恐惧、抑郁、焦躁,这十分不利于术后康复,因此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及改善不良情绪,使患者重拾信心;②口腔护理: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经常用生理盐水进行漱口,尤其在每日三餐后都要坚持漱口,从而避免发生感染;③引流护理: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身上的引流管,注意保持引流管的畅通,防止其发生脱落、扭曲或阻塞等,同时还应密切监测和记录引流液的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上报处理;④腹部按摩:护理人员可在术后三天时对患者进行腹部按摩,按摩时应一手保护切口、一手在非切口侧腹部按顺时针按摩,按摩强度因患者耐受度而定,早晚各按摩15~20 min/d;⑤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在术后1~3 d内禁水禁食,若患者口渴可给予口唇湿润或含漱,待其胃肠功能恢复后可给予适量清淡流食;⑥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还应耐心给患者介绍疾病及手术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措施,督促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使其更加配合好治疗工作。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对以上所有临床研究数据均利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

两组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比较,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对比(n,%)

2.2 护理满意率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3 讨 论

腹部手术是外科常见手术,而术后患者常会发生粘连性肠梗阻,从而耽误了治疗效果,威胁到了身体健康。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原因多为原发炎症刺激、手术创伤以及持续麻醉等,以上几种因素都可能会干扰到腹腔脏器,从而引起胃肠麻痹和功能紊乱,最终导致粘连性肠梗阻发生。而为了预防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必须要给予患者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

腹部手术后患者不宜立即进食,而应禁食一段时间,待胃肠功能自然恢复后才能够饮食,因此术后护理干预的主要内容就是禁食及给予患者营养支持;其次还应调节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并预防其发生感染。但仅采取以上措施仍不够全面,仍需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先进的护理理念和模式,其旨在给予患者身心双重护理,顾及到各种问题。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比较,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得出结论:对腹部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更加有效地预防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使患者更加满意于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1] 郑惠珍,郑路敏.护理干预预防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4,03:129-130.

[2] 赵益明.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干预预防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26:234-238.

[3] 郭 晓.综合护理干预预防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评价[J].河南医学研究,2016,03:576.

[4] 陈光碧.用综合性的护理干预预防腹部手术患者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51-152.

本文编辑:吴宏艳

R473.5

B

ISSN.2096-2479.2016.05.047.02

猜你喜欢

肠梗阻腹部护理人员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Gardner综合征的腹部CT表现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36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肠梗阻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