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

2016-11-15张紫娟

江苏教育研究 2016年18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

张紫娟

摘要:随着计算机绘图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广泛应用,根据职业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将识图和绘图一起融合在教学中,整合机械制图和计算机绘图两门课程相关内容,是社会发展的需求。笔者对《组合体视图的画法》这节内容进行了整体设计,并按照设计方案开展了教学实践,以期对课堂教学改革有所启发。

关键词:组合体视图的画法;识图和绘图的整合;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6C-0034-04

在职业学校教学中,《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是职业学校工科专业两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分两段时间开设这两门课:先花大量的课时讲机械制图识图,后用比较少的课时讲CAD的基本绘图,这样的教学效果是老师讲得多,学生做得少,其结果是学生识图能力不足,CAD绘图只能抄图;也导致教学中一部分学生对机械制图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而另一部分对于CAD技术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的偏科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与水平的提升,对学生理论知识学习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十分不利。职业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是生产一线的中高级技能性人才,目标是要在有限的时间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大多数的学生毕业的第一份工作是生产一线操作工,要求是会看图、会画草图,但对一些优秀学生提出较高要求搞绘图设计时,就必须掌握绘图技巧才可以做绘图工作。因此,将识图和绘图一起融合在教学中,整合机械制图和计算机绘图两门课程相关内容,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下面以《组合体视图的画法》为例,探讨两课程识图和绘图的整合。本次课程设计共3学时,分5个环节。

一、给出任务,激趣导入

在学习新内容之前,激活相关的原有知识,指出学习新技能所需具备的先决技能。课前学生通过课程学习群下载个人实践工作页,了解本次课题任务,复习两圆柱相贯、相切、相交三种情况的画法,并根据要求在课前通过网络、书本等途径学习本节知识,搜寻组合体的图片及组合体视图的画法上传至课程学习群作为学习资源。学生之间进行能力互补性分组,五人一组共四组,由组员共同选出组长,有助于以好带差,实现共同进步。教师导入课题时,直接利用生产实例(图1),通过创设情景,由生产实例引出轴承座的三视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和控制学生的注意活动,并告知学习目标,让学生具体了解本节课程的学习目标是什么,以及达到目标后,他们将学会做什么,从而使学生形成对学习的期待。

二、示例演练,探究新知

采用案例教学法,利用多媒体,直观性的让学生看懂形体(图2),演示画图过程,为学生举一反三提供了范例,并且利用多媒体演示,提高了效率。

以记分册(图3)为导线,以老师提问、学生抢答的方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讲述新知识,采用过程性评价,记分册上积分的多少决定第三环节选择模型的先后顺序,以推动课堂在积极良好的氛围中前行。

思考题1: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及各部分的组成关系?

思考题2:轴承座从哪个方向作为主视图最合适?

思考题3:根据图形的尺寸,该模型应选用哪种图纸幅面和比例画图较适合?

学生完成实践工作页上的图纸(图4),准确的补画左视图,体验画图步骤。师生总结归纳组合体的画法顺口溜:先分析后选择,先基准后轮廓,先整体后局部,三视图一起画。

三、竞赛探究,温故知新

根据各小组成员的表现情况(依据记分册)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选择模型(图5)进行测绘、画图。四种模型是根据学生搜集的组合体图片进行配置的,以学生的图片作为命题,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以小组总积分决定选择模型的顺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与成就感。

【任务要求】

各小组通过分工协作,最终利用CAD软件画出组合体的三视图,评出本次任务的“最佳员工”和“优胜小组”。

【任务分析】

(1)每组项目经理根据组员的个人特长进行分工,每组设立测量员、记录员、徒手绘图员、审核员、讲解员各一名,每位组员各完成一份CAD图,组内评选最好的作品进行展示、讲解。

(2)各小组以竞赛的形式开展任务,图纸完成的质量和速度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作为评价的因素,图纸完成后上传至教师机,按先后顺序讲解每组视图的画图过程。

小组以竞赛的形式开展任务,通过学生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得出绘图技巧,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讲练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多让学生动脑找方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掌握。

【小组活动】

(1)各小组对组合体进行分析。分析组合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每一部分的几何形状,各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相邻两基本体的组合形式等,确定主视图方向。

(2)各小组选派代表讲解选取主视图的方向和选择依据。

(3)根据组合体的总长、总高、总宽,选择图纸,确定比例绘制草图。

(4)选择合适的量具对模型进行测量并在草图上标注尺寸。

(5)用CAD软件绘制组合体三视图。

四、检查评估,课堂反馈

1.展示及讲解作品

各小组组长选派一成员(讲解员)向全班展示本组作品(图6),说明本组作图过程。此外,还可以说明本组成员在绘图中遇到过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有什么感受等。

2.现场答辩

由教师和其他组的同学提出问题,让展示组解释绘制所用的相关技术(CAD)及特点。以展示和答辩的形式来呈现学生的作品,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改进作品

根据与老师、同学的交流,各组成员进一步修改各自的作品,并做出总结报告。

4.综合评价

综合教师和每小组的记分册,评选出本次项目的“最佳学员”和“优胜小组”,对个人和团体都给予一定的奖励。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学生完善实践工作页,将学生课前搜集的组合体图片共享至QQ群,各小组选择一幅图片完成作业,要求一张尺规作图,一张CAD图,尺寸自定。并在下堂课分析画图过程。

提出思考问题。根据同学们完成的图纸能不能把组合体加工出来?是不是还需要标注尺寸呢?让学生自学下一节内容——组合体尺寸标注,并对本堂课草图上的尺寸标注进行检测和修正。

六、结论

本次课程教学以具体的生产实例为任务,以完成任务为线索,并配以“记分储蓄法”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Flash、多媒体、实物的辅助,使学生提高了主动参与的意识,提高了空间想象能力。通过团队合作、互相评价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作图速度和作图质量。同时,通过多元评价,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评价观,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本课的重点是测绘并用CAD软件绘制组合体三视图,课堂以小组为单位参加活动,不能够照顾到每一个同学;如何兼顾到每位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今后要思考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设计中要加入适当的铺垫和点拨环节,同时做好课前学案的设计,充分利用课前预习环节,加强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分析上的训练,使学生能养成运用理论来指导自己实践的良好习惯。

Classroom Teaching Design and Practice: A Case Study

ZHANG Zi-juan

(Jiangsu Nantong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Nantong 226000,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 With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graphics in moder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ccording to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of the vocational schools, image identification and graphics will be integrated in the teaching. To combine the related contents of mechanical drawing and computer graphics is the need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 author undertook the whole design for the section of "Drawing techniques for the view of combined objects" and implemented the teaching practice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scheme, in the hope of enlightening the reform of classroom teaching.

Key words: drawing techniques for the view of combined objects; the integration of image identification and graphics; teaching design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
新理念 新模式 新方法
新课程标准中关于“数的运算”的教学设计
基于电子白板的《电流和电源》教学设计
以实验为基础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探究如何着眼未来优化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