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构建有文化的数学课堂教学

2016-11-15陈燕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6年9期
关键词:独立数学文化实践

陈燕

【摘 要】课程总体目标提出,要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独立思考的习惯;这些都体现着数学文化的魅力。数学是一种文化,如果能充分地利用,让学生体会它丰富的价值,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课堂教学;数学文化;独立;创新;实践

数学文化,说白了就是从文化的角度来观察数学。学习数学知识,并不能将它完全运用于实践,这点我们都深有体会,的确很多人学了高等数学以后,一辈子都没有用到。那些课本里的知识,概念、定理、公式几乎都忘得一干二净,甚至连中学里的知识也没有用在生活中。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的训练使他们的思维更具敏捷性、条理性、深刻性,所以他们会有更多的角度来观察问题,有更多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他们比没有学过这些数学知识的人要“聪明”,这就是数学文化起的作用。可是,在现在人们的观念中,大多认为“数学=逻辑”。数学教学就是一门学习图表、用符号表示的概念的学科,往往忽视了它文化内涵的博大精深。所以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数学中丰富的文化资源,要在具体的数学概念中理解体验数学的文化底蕴。让数学不再是与生活脱离联系的、空洞乏味的知识概念。

一、注重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文化

数学教材其实非常注重数学文化的价值。从一年级开始就以生动的形式,以“你知道吗”这样的提问方式,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家的故事、数学的趣闻、数学的历史等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内容,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轨迹,丰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整体认识。

例如,在二年级,学生学完“表内乘法”后,教材介绍了二千多年前的“竹木简口诀”,让学生了解数学发展的历史,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学完“克和千克”后,向学生介绍了“世界上最小的蜂鸟和最大的鸵鸟的质量”,在三年级,学习“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向学生介绍了“+”、“-”的由来,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时,向学生介绍了“×”的由来,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向学生介绍了“分数的表示法”。适时向学生介绍这些数学文化,可以丰富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兴趣。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上如果能充分利用好这些新教材的文化特性,让学生真真切切地领会到数学的文化价值,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使他们能从心里真正喜欢上数学这门学科,真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二、注重提升数学教师的文化修养

如果说我们的数学课堂需要“文化”,那么当然首先身为教师的我们肯定也需要“文化”。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这句话也让人们深刻地体会到作为一线数学教师必须努力提升自己。培养怎样的人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教师。教师的文化底蕴是数学“文化”的保证,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教学活动的组织都反映了教师的文化修养。有一次在椒江听课学习,有幸能听到名师的《对称图形》这一课。在课的结尾时,这位老师激情地说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对称图形的世界。其实,大自然对于对称的创造,还远远不止这些。仰望苍天,俯瞰大地,有生命的地方,何处没有对称的足迹?看花丛中翩翩的蝴蝶、蜜蜂,那翱翔天际的大雁、白鸽,那横跨天空的彩虹、片片翻飞的落叶,以至于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张绽开的笑脸,你难道没有感受到对称的力量吗……”伴随着老师激情地描述,学生沉浸在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中,相信此时学生们的思维早已经飞出了课堂,飞向了遥远的数学世界……

三、注重渗透课堂中的数学文化

教学时如果能充分利用好数学新教材的文化特性,让学生切实领会到数学的文化价值,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从心里真正喜欢上数学。如在执教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一课,快要下课时,做以下安排:

师: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其实在我们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圆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成为美的使者和化身。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如下的画面一一展现在学生眼前:阳光下绽放的向日葵、生活中的圆形拱桥、中国著名的圆形景德镇瓷器、中国民间的圆形中国结、中国传统的圆形剪纸、世界著名的圆形建筑、奥运会的五环标志等等。)

师:感觉怎么样?

生:我觉得圆真是太美了!

……

在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中,层层铺染,不断推进,努力使圆所具有的文化特性浸润于学生的心间,成为学生数学学习成长不竭的动力源泉,让数学课堂摆脱原有的习惯思维与阴影,真正地美丽、动人起来。

数学最内在的文化特性应该是反映数学的个性,体现数学的思维魅力。如果在数学课堂上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思考的快乐,并且因为思维品质的优化和思维能力的提升,使得学习个体的本质力量也得到了体现,那么,数学的文化张力也就真正得到了体现。而在课堂教学的最后几分钟里,学生易产生疲劳感,思想开始放松,注意力不集中。这时如果教师能在课堂结尾处利用数学文化来画龙点睛,使主题得到升华,不但能让学生保持饱满的学习热情,而且可以揭示规律、引导探索。

四、注重加强活动中的数学文化

数学活动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渗透数学文化,对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面,发展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数学活动的内容要富有吸引力,要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可以运用以下几种形式。

1. 游戏竞赛。可以结合数学课本的某些内容,开展一些游戏和竞赛。这样可以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巧算24点”、数学文化知识抢答赛、数学手抄报等。

2. 动手操作。如指导学生制作学具、拼摆图形等,让学生做一做、摆一摆、折一折、画一画,既动手,又动脑。既巩固了数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实践应用。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社会实践,收集常用数据,了解数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向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实际测量、小小营业员等,既能发展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又能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4. 讲述故事。结合有关的数学知识,可以讲讲华罗庚从小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的故事;讲陈景润摘取“数学王冠”的故事。

通过这些数学活动可以增长学生的智慧,开拓学生数学视野。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走进数学,感受数学,体验真正的数学文化。明白数学不仅仅只存在于课本中,只局限于题目中,更存在于我们现实的生活中。让数学课堂教学远离枯燥,感受数学知识焕发的魅力。让我们在教授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一起感受数学的文化气息。

数学的文化不仅仅在于数学的历史性和知识价值,更在于数学思维方法、敢于探索的数学品格,对于一个人全面的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弘扬数学知识价值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它内在的文化价值,并在我们平时的数学教学中,让它外化为一种现实的数学影响,并努力彰显数学的文化品性,真正使数学学习成为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方法、感悟价值、提升精神的生命历程。

参考文献

[1]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罗增儒.李文铭.数学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徐斌艳.数学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唐瑞芬.朱成杰.数学教学理论选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独立数学文化实践
关于提高高等数学教学效果的思考
数学文化融入高校现代数学教育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李嘉诚:香港没资格“独立”
西班牙宪法法院判加泰罗尼亚“独立”违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