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非药物综合方案治疗糖耐量减低临床观察※

2016-11-14孙宏峰田文杨吴淑馨龙泓竹杨晓晖

河北中医 2016年8期
关键词:药膳食疗保健

孙宏峰 田文杨 吴淑馨 张 力 龙泓竹 刘 娟 杨晓晖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内分泌科,北京 100078)



临 床 研 究

中医非药物综合方案治疗糖耐量减低临床观察※

孙宏峰 田文杨1吴淑馨 张 力 龙泓竹2刘 娟 杨晓晖△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内分泌科,北京 100078)

目的 观察中医综合方案治疗糖耐量减低(IGT)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IGT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常规饮食、运动等糖尿病健康教育,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根据体质特点给予个体化的中医食疗保健、传统运动保健操、情志调摄保健等中医干预措施。2组均治疗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比较2组疗效。结果 有效率治疗组87.5%,对照组67.5%,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2 hPG、HbA1c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降低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 基于中医体质理论和中医养生理论基础上的中医食疗保健、传统运动保健操、情志调摄保健等中医干预措施,对于改善IGT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血糖水平具有显著疗效。

葡糖耐受不良;中医疗法

糖尿病是全球性非传染性慢性流行病,已成为世界上第五位的主要死因,其患病人数还在急剧增加。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指出,中国18岁以上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高达9.7%[1]。据国内权威机构调查显示,中国每日和每年新增糖尿病患者人数分别约为3 000人和120万人,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约占95%[2]。糖尿病危害巨大,糖尿病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构成严重威胁,可导致残废和死亡,造成巨大的资金和资源浪费,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糖耐量减低(imparied glucose tolerance,IGT)是糖代谢异常的早期阶段,是2型糖尿病的后备军,约有1/3的IGT患者在5~10年转变为2型糖尿病[3]。因此,IGT阶段的早期干预对于减少和延缓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已得到临床的广泛认可。在IGT阶段的非药物干预,可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国内外已有一些前瞻性研究显示,改变生活方式可减少30%~50%的2型糖尿病发生[4]。2014-01—2014-08,我们依据IGT中医体质分布特点,结合患者心理特点,因人制宜地展开中医非药物综合干预研究,在常规饮食、运动等糖尿病健康教育基础上根据体质特点应用个体化的中医食疗保健、传统运动保健操、情志调摄保健等中医干预措施治疗40例,并与常规饮食、运动等糖尿病健康教育治疗4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80例均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内分泌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26~64岁,平均(43.7±5.71)岁;病程1个月~3年,平均(1.00±0.63)年。对照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28~67岁,平均(44.20±5.93)岁;病程1.5个月~3年,平均(1.10±0.25)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1.2.1 西医诊断标准 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1]中IGT诊断标准,空腹血浆葡萄糖<7.0 mmol/L,且7.8 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 h血浆葡萄糖<11.1 mmol/L。空腹即至少8 h无热量摄入。中医体质判定标准参照《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5]中相关规定,对入选患者通过《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进行中医体质分类,分为平和质、阴虚质、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及特禀质9个基本体质类型。

1.2.2 纳入标准 符合以上IGT诊断标准者;年龄≥18岁,且≤70岁,并为北京地区常住人员或居住>1年的患者;能够配合研究者完整采集其相关中西医病史资料的患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各项临床资料完整。

1.2.3 排除标准 合并其他内分泌疾病或其他严重原发性疾病(严重的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严重脑血管病,严重骨关节疾病如骨折,严重影响饮食、运动的疾病等);各种精神类疾病患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计划妊娠或无避孕计划的妇女;不能配合研究者完整采集其相关中西医病史资料的患者。

1.2.4 退出、脱落及失访处理 因入选受试者的依从性差,或出现严重的不良事件,或出现导致不宜继续接受试验的严重并发症或特殊变化,自行退出者等,定为脱落病例,试验结束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时,需根据脱落病例的实际情况处理: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计入不良反应的统计;因治疗无效导致自行脱落的病例,计入疗效分析;未坚持1/2试验疗程的病例,算作自行脱落,若超过1/2试验疗程,计入疗效分析。

1.3 治疗方法 2组治疗前均完善IGT临床调查表,完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尿常规、血压及心电图等检查。

1.3.1 对照组 予常规饮食、运动等糖尿病健康教育。饮食方面,依照患者的理想体质量和劳动强度制订适合的每日总能量摄入量,进一步合理、均衡的分配各类营养素;运动方面,在评估患者心肺功能、运动功能的基础上制订适合的运动方案,以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主,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的运动习惯。此外,帮助患者制订适合的血糖监测计划。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根据体质特点给予个体化的中医食疗保健、传统运动保健操、情志调摄保健等中医干预措施。

1.3.2.1 中医食疗保健 参照王琦主编的《九种体质使用手册》[6],依据患者个体的中医体质特点,从中医养生保健角度出发,对患者食疗保健进行个体指导,为患者提供符合其自身体质特点的不同种类食物及食疗药膳方,供患者参考选择,以体现在控制总热量基础上的中医食疗特色。①平和质:饮食根据食物多样化、谷类为主的原则,不偏食,不挑食。粗细搭配,多食五谷杂粮、蔬菜水果,少食过于油腻及辛辣之物。②气虚质:食物的选择可选菠菜、黄花菜、土豆、南瓜、芋头、扁豆、豌豆、赤小豆、黄豆、胡萝卜、木耳、蘑菇、黑芝麻、栗子、牛奶、柿子、苹果、橘、柚、柑、桃、荔枝、龙眼肉、黄鱼、鲢鱼、鲫鱼、鳖肉、鳝鱼、虾、猪肉、鸡肉、牛肉等。忌过辛过热及过于苦寒之品以免伤气,如辣椒、花椒、生萝卜、苦瓜、冬瓜等。食疗药膳方:山药粥、人参莲子汤等。③阳虚质:可多食用具有温补作用的肉类,如鹿肉、狗肉、牛肉、羊肉、鸡肉,烹调时多加具有益气壮阳的配料,如葱、姜、蒜、花椒、胡椒等。少食生冷寒凉的蔬菜,如冬瓜、西红柿、莲藕、黄瓜、莴苣等,及品性寒凉的水果如梨、西瓜等,少饮用绿茶。食疗药膳方:附子粥、当归生姜羊肉汤等。④阴虚质:可多食具有养阴滋润的肉类,如龟、鳖、鸭、鱼类、海蜇、瘦猪肉等,及具有甘凉清淡滋润的食品,如豆制品、乳制品、百合、绿豆、糯米、芝麻、甘蔗等,此外冬虫夏草、海参、燕窝、银耳等滋补之品亦可适量使用。少食辛辣温燥刺激的食物,如羊肉、狗肉,及韭菜、辣椒、葱、姜、葵花籽等。食疗药膳方:沙参粥、百合粥等。⑤痰湿质:可多食清淡之品,如白萝卜、白果、大枣、冬瓜、荸荠、紫菜、洋葱、西瓜、薏苡仁、包菜等水果蔬菜,及红小豆、蚕豆、扁豆等豆类;肥甘厚腻的食物不宜多食,忌饮酒,亦不宜吃的过饱。食疗药膳方:薏苡仁冬瓜汤、黄芪山药薏苡仁粥等。⑥湿热质:可多食用甘寒、甘平的蔬菜,如黄瓜、冬瓜、西红柿、苦瓜、西葫芦、卷心菜、芹菜、丝瓜、藕等,及香蕉、西瓜等属性甘凉的水果,亦可服用赤小豆、绿豆等类;少食用甘酸滋腻之羊肉、狗肉,及饴糖、蜂蜜、韭菜、辣椒、葵花籽、花椒、姜、胡椒等滋腻之物,尚需避免火锅、烧烤和烹炸等助阳化热功效的烹饪方式,忌辛辣燥烈之品。食疗药膳方:红豆薏苡仁汤、绿豆藕等。⑦血瘀质:可多食具有行气活血散结功效的食物,如金橘、桃、杏、柚子、橙子等水果,油菜、萝卜、番木瓜、慈姑、胡萝卜等蔬菜,及黑豆、玫瑰花、海藻、海带、桃仁、山楂、紫菜等具有疏肝解郁作用的食物;可少量饮用具有疏通血络作用的酒类,如黄酒、葡萄酒和低度白酒;少食肥猪肉等油腻之品。食疗药膳方:山楂鸡内金粥、黑豆川芎粥等。⑧气郁质:可多食用具有疏肝解郁、行气消食功效的食物,如玫瑰花、山楂、金橘、萝卜、黄花菜、槟榔、葱等;可少量食用具有健脾益气作用的茯苓、山药等药食同源之品;可少量饮用具有疏通血络作用的酒类,如低度白酒。食疗药膳方:橘皮粥、柴胡冬瓜汤等。⑨特禀质:饮食当以均衡为原则,强调清淡荤素搭配得当。提倡多饮水,适食瓜果蔬菜。少食辛辣刺激食物,如酒、辣椒、浓茶、咖啡等;少食生冷之品,如蟹、虾等。食疗药膳方:荆芥薄荷茶、葱白红枣鸡肉粥等。

1.3.2.2 传统运动保健操 由经过专门训练的医师指导患者学习八段锦、糖尿病预防保健操,向患者发放八段锦、糖尿病预防保健操相关教学视频以供患者自行练习;保证患者每日1次进行八段锦、糖尿病预防保健操锻炼。

1.3.2.3 情志调摄保健 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师给予患者每月1次的心理调摄辅导,时间为30~60 min,指导患者按照中医情志养生法则(节制法、疏泄法、移情法、暗示法、音乐疗法)进行调摄情志。

1.3.3 疗程 2组均治疗12周。

1.4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治疗前后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比较2组疗效。

1.5 疗效标准 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降低≥70%;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降低≥30%,但未达到70%;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降低<30%。

2 结 果

2.1 2组治疗前后2 hPG、HbA1c比较 见表1。

治疗组(n=40)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n=40)治疗前治疗后2hPG(mmol/L)9.43±0.578.77±0.79*△9.44±0.649.22±0.78*HbA1c(%)5.90±0.355.60±0.34*△5.88±0.375.80±0.38*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由表1可见,2组治疗后2 hPG、HbA1c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降低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

2.2 2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40例,有效35例(87.5%),无效5例(12.5%);对照组40例,有效27例(67.5%),无效13例(32.5%)。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3 2组安全性分析 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查血压、心电图、肝肾功能、尿常规均无特殊异常,提示中医非药物综合干预方案安全性良好。

3 讨 论

通过对IGT中医非药物综合干预临床试验,发现依据中医体质理论和中医养生理论的中医食疗保健、传统运动保健操、情志调摄保健等中医干预措施,对于改善IGT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显著疗效,其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常规治疗措施。中医养生理论博大精深,近百年来指导着国人强身保健,防病益寿,其中“药食同源”指导下的药膳疗法将防病治病置于日常饮食中,更易被患者接受,将药膳疗法与中医体质相结合,更加提高了其临床疗效和依从性,显示出独特优势;包括八段锦、糖尿病预防保健操在内的中医运动功法,及中医情志养生理论指导下的情志调节,均显示出了中医养生理论对于防病健体的强大生命力。

IGT为糖尿病的前期阶段,属中医学消渴范畴。中医治疗消渴的主要方法,包括饮食疗法、药膳疗法、中草药疗法、中医辨证治疗、古今中医验方、运动疗法、心理疗法、指压疗法、按摩疗法、刮痧疗法、针灸疗法等10余种治疗方法。其中,在中医养生思想指导下的包括饮食疗法、药膳疗法、运动疗法、心理疗法等疗法在内的非药物疗法历史悠久。在饮食、药膳疗法方面,古代名医孙思邈就提出了消渴应重视饮食的观点,指出“治之愈否,属在病者……其所慎者有三,一饮酒,二房事,三咸食及面”“不减滋味,不戒嗜欲,不节喜怒,病已而可复作”。在运动锻炼方面,巢元方认为运动亦是消渴防护的重要方面,运动消谷活血,主张消渴者“先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余步,然后食之”。王焘在《外台秘要》中强调消渴者需劳逸适度,指出“不能饱食便卧,亦不宜终日久坐……但莫劳疲极”。在心理疗法方面,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提到“消渴者……耗乱精神……之所成也”,强调情志因素在消渴发病中的重要作用,也提示了怡心养性、调畅情志在消渴治疗中的重要性。

目前,具有中医特点的糖尿病前期非药物治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其特点在于将养生保健与疾病治疗结合于一体,不存在任何服用药物可能产生的毒副作用,使糖尿病患者更易于接受,对于IGT患者来说更是如此。曹辉[7]采用饮食、运动干预治疗IGT 23例,结果发现饮食、运动等非药物行为干预除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外,还可通过纠正其早期胰岛素分泌障碍的方式,一定程度上对IGT的自然病程起到逆转作用。吴晓升等[8]应用中医运动疗法(太极拳)治疗IGT,通过2年观察,患者血糖、血脂均显著下降(P<0.05)。伍艳明等[9]在健康教育基础上联合中医八段锦锻炼的方式干预IGT 175例,结果表明八段锦干预组无论空腹血糖(FPG)和2 hPG均显著下降(P<0.05),其疗效优于单纯健康教育组。严武等[10]对83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综合健康教育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受教育后糖尿病基本知识水平、中医辨证施膳掌握能力、中医养生知识水平均明显提高(P<0.05),血糖得到很好控制。说明IGT患者通过运动及饮食控制明显控制血糖,避免向糖尿病进一步发展。

本研究结果表明,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说明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明显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体征,降低中医证候积分。2组治疗后2 hPG、HbA1c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降低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说明明确IGT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并在中医体质理论和中医养生理论指导下,应用以上中医综合非药物治疗措施,在糖尿病发生的早期IGT阶段进行干预,有助于更好地改善临床症状和血糖水平,有助于延缓IGT向糖尿病发展,对糖尿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1]。因中医非药物综合干预措施既与患者日常饮食起居、情绪调节紧密联系,又避免了服用药物可能导致的一些不良反应[12],同时可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因而更易于广大患者接受及临床推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4,30(10):893-942.

[2] 郑彬.黄连解毒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1):67-68.

[3] 胡英华,李光伟,潘孝仁,等.大庆糖尿病发病率调查及21世纪我国糖尿病发病情况的预测[J].中华内科杂志,1993,32(3):173-175.

[4] 潘孝仁,李光伟,胡英华,等.饮食和运动干预治疗对糖尿病发病率的影响—530例糖耐量低减人群六年前瞻性观察[J].医学研究通讯,1997,26(5):20-21.

[5]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ZYYXH/T157-2009)[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4):303-304.

[6] 王琦.九种体质使用手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61-322.

[7] 曹辉.生活方式干预对糖耐量低减患者早期胰岛素分泌障碍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4,8(24):4937-4939.

[8] 吴晓升,陈超,叶镇鹏.中医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干预[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9,16(4):11-13.

[9] 伍艳明,林凯玲,陈瑞芳.八段锦锻炼结合健康教育对糖尿病亚健康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J].广东医学,2008,29(8):1307-1308.

[10] 严武,张俊.太极拳运动对高血糖患者血糖及血脂的影响[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6,46(4):194-195.

[11] 唐俊江,陈明达.胰肾康丸对糖耐量减低干预的临床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2014,36(6):10-11.

[12] 陈雪群.延续性护理对糖耐量减低患者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4,35(13):2904-2905.

(本文编辑:习 沙)

※ 项目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自主选题项目(编号:2014-JYBZZ-JS-060)

△ 通讯作者: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内分泌科,北京 100078

1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北京 100029

2 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肺病二科,北京 100029

孙宏峰(1982—),男,住院医师,硕士。研究方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医基础和临床研究。

10.3969/j.issn.1002-2619.2016.08.010

R589.1;R589.105.3;R916.4;R977.15;R587.1;R589.101

A

1002-2619(2016)08-1162-04

2015-12-06)

猜你喜欢

药膳食疗保健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荔枝养生药膳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湿气不可怕,药膳起居健康行
消化不良 食疗帮忙
改善消化不良的两款药膳
食疗助你远离感冒
食疗养生祛湿气